㈠ 求实验室制乙醚和收集的详细步骤,收集的话怎样才能行,用乙醇和浓硫酸这样制出的乙醚是气体还是液体收
1.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物加热到140℃时可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产物乙醚.浓硫酸在这里作脱水剂催化剂.但要将反应温度保持在140℃才能保证副反应被抑制到最小,如果反应温度上升到170℃左右,则此副反应的生成为乙烯。此法制乙醚一般会有大量乙醇杂质,可以与水充分混合后再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来除去。
2..方程式:2CH3-CH2-OH—--(浓H2SO4/140℃)---→CH3-CH2-O-CH2-CH3
3.收集装置:见图
㈡ 如何制取乙醚,详细点,理论的我都知道!
乙醚是工业常见的原料,所以实验室一般都是买的,制取乙醚的实验也是上课用的,并不是说实验室的乙醚就是这么生产的!
课堂上,制取乙醚的实验是这样的,首先器材:大试管、导管、带导管和温度计的木塞、橡胶管、烧瓶、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分液漏斗。药品:浓硫酸、无水乙醇、饱和碳酸钠溶液。
步骤:先将发生装置连接好,将铁圈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酒精灯放在下面烧瓶放在石棉网上,然后导管和木塞上的导管用橡胶管连接,将木塞塞在烧瓶上,检验气密性。然后装药,将无水乙醇倒入烧瓶中,在缓缓倒入浓硫酸,之后塞上木塞(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浸入液面以下),然后将饱和碳酸钠溶液倒入大试管中,将导管放入大试管,但导管口不能浸入液面一下!然后点燃酒精灯,看着温度计,保持混合液体的温度在140℃左右就行了,加热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乙烯,不过没关系,只有一点点!加热一段时间后,大试管在会有一些无色液体漂在碳酸钠溶液上,这就是乙醚,这时,可以停止加热了,记住先拿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乙醚虽然可以和水混合,但是在高难度的碳酸钠溶液中几乎不溶,所以之后将大试管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就行了!
工业上制取乙醚的方法有好多种,主要是三种:一种是以硫酸为吸收剂的间接水合法;另一种是乙烯催化直接水合法;还有一种是氧化铝催化乙醇的方法!
①间接水合法,也称硫酸酯法,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乙烯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通入浓硫酸中,生成硫酸酯,再将硫酸酯在水解塔中加热水解而得乙醇,同时有副产物乙醚生成。间接水合法可用低纯度的乙醇作原料、反应条件较温和,乙烯转化率高,但设备腐蚀严重,生产流程长,已为直接水合法取代。
②直接水合法,是在一定条件下,乙烯通过固体酸催化剂直接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③工业上可在氧化铝催化下 ,于300℃左右由乙醇分子间失水制得。
㈢ 乙醚的制备过程中粗产物的洗涤,每次洗涤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乙醚实验室制法[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按图安装好装置+[注意事项]
1.在反应装置中,滴液漏斗末端和温度计水银球必须浸入液面以下,接受器必须浸入冰水浴中,尾接管支管接橡皮管通入下水道或室外。
2.控制好滴加乙醇的速度(1D/S)和反应温度(135-145℃)。
3.乙醚是低沸点易燃的液体,仪器装置连接处必须严密。在洗涤过程中必须远离火源。制备乙醚实验装置图乙醚的制备.
1.乙醚的制备
①在干燥的三角烧瓶中加入12ml乙醇,缓缓加入12ml浓H2SO4混合均匀。
①滴液漏斗中加入25ml乙醇。
②如图连接好装置。
③用电热套加热,使反应温度比较迅速升到+1400C。开始由滴液漏斗慢慢滴加乙醇。
④控制滴入速度与馏出液速度大致相等(1滴/s)。
⑤维持反应温度在135-1450C内30-45min滴完,再继续加热10min,直到温度升到1600C,停止反应。
2.+乙醚的精制
①将馏出液转至分液漏斗中,依次用8ml5%NaOH,8ml饱和NaCl洗涤,最后用8ml饱和CaCl2洗涤2次
②分出醚层,用无水CaCl2干燥。
③分出醚,蒸馏收集33-380C馏液。
④计算产率。
思考题1、反应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反应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主要由原料CH3COOH(。控制在105℃这样可以保证原料CH3COOH充分反应而不被蒸出,生成的水立即移走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产率。三十一乙醚的制备204.
实验室使用或蒸馏乙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在实验室使用或蒸馏乙醚时,实验台附近严禁有明火。因为乙醚容易挥发,且易燃烧,与空气混和到一定比例时即发生爆炸。
所以蒸馏乙醚时,只能用热水浴加热,蒸馏装置要严密不漏气,接收器支管上接的橡皮管要引入水槽或室外,且接收器外要用冰水冷却。
㈣ 乙醚的制备
乙醚的制备如下:
1、在干燥的三角烧瓶中加入12ml乙醇,缓缓加入12ml浓H2SO4昆合均匀。
2、滴液漏斗中加入25ml乙醇。
3、如图连接好装置。
4、用电热套加热,使反应温度比较迅速升到1400C。开始由滴液漏斗慢慢滴加乙醇。
5、控制滴入速度与馏出液速度大致相等(1滴/s)。
6、维持反应温度在135-1450摄氏度内30-45min滴完,继续加热10min,直到温度升到1600摄氏度,停止反应。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很少与除酸之外的试剂反应。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加热易爆炸,应避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