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研究(a、b、c表示止水夹).请评价或完善其方案:(1)将装置A、C、E相连
(1)①氯为17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
②A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
△ | .
❷ (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除了图中所示器材外,还应选用的器
(1)ABC、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故A正确、BC错误. D、需要用天平测量回小答盘和重物的质量,故D正确. E、本实验不需要秒表计时,打点计时器就是计时工具,故E错误. F、需要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大小,打点计时器需要纸带,故F正确. G、本实验要用小盘和重物来提供拉力,故E正确. 故选:ADFG. (2)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重物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以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么小车的合力就是绳子的拉力.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当两小车都做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x= a t2 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 所以=× 根据题意要通过位移的测量来代替加速度的测量,即满足=, 则要t1=t2,此实验不需要两车质量相等,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可以不等于砝码(包括小盘)的重力,故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故答案为:(1)ADFG;(2)D;(3)BD.
❸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A.调节滑轮的
(1)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故A正确.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不能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故B错误. C、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C错误. D、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故D错误. 故选:A. (2)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则绳子的拉力F=Ma==,当m<<M,即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时,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 (3)a-F图线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可知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4)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66.77-36.70)-(36.70-15.50)]×10-2 | 9×0.01 | ≈0.986m/s2. 故答案为:(1)A,(2)远小于 (3)小于 (4)0.986.
❹ 某实验小组采用图示的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即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质量M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碰到制
(1)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版应该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权摩擦力; (2)重物加速下滑,处于失重状态,其对细线的拉力小于重力,设拉力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重物,有 mg-T=ma 对小车,有 T=Ma 解得 T= mg 故当M>>m时,有T≈mg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a与M成反比,而反比例函数图象是曲线,而根据曲线很难判定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故不能作a-M图象; 但a=,故a与成正比,而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就比较容易判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故应作a-图象. (4)图2中图象与纵轴的截距大于0,说明在拉力等于0时,就已经有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过大. 故答案为:(1)平衡摩擦力;(2)远小于;(3);(4)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过大
❺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a.在小车中放入
(1)根据实验操作可知,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释放小车.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A= =0.86m/s. 由于相邻的计数点间的位移之差不等,故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s4-s1=3a1T2 s5-s2=3a2T2 s6-s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a1+a2+a3)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代入数据得a=0.64m/s2. 故答案为:(1)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2)0.86,0.64.
❻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1
(1)由抄乙图可知,两点之间的距离越袭来越大,则小车做加速运动,可能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斜度太大,或小车有一定的初速度,实验前忘记平衡摩擦力或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2)A、B之间两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则AB做加速运动,C、D之间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则CD做匀速运动,应选取最大速度及匀速运动CD段来计算小车的速度v. (3)实验研究发现,W与v2成正比,故W与v的图象应该是向上弯曲的曲线,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1)BC(2)加速,匀速直线,CD段;(3)C
与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制冷叫什么职业
发布:2025-05-25 17:03:03
浏览:8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