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飞机的装配和安装工作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低
装配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呢?那我们先从一般的产品说起。
我们先说两个事实:
一、任何零件都有制造误差,公差是零件与生俱来的DNA。
二、由于有制造误差,装配必然导致个零件和理论位置有偏差,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装配效率、成本、周期和……逼格!
手机是大家离不开的产品,我们先以手机举例!
各零件之间的装配缝隙,很影响对手机的观感,特别是屏幕和框架之间的缝隙!如果不均匀,手机的逼格一下子就Low了。如果你没感觉,想想一下手机贴膜,贴膜歪一点,会影响使用吗?但是别人一眼就看出贴的很烂是不是?!
再说汽车。
汽车车盖等部位装配后,首先缝隙不能太大,否则很难看,这是制造精度保证的。其次,缝隙要均匀,否则也很难看,这主要是装配保证的。
前几年汽车行业风风火火的2mm工程就是解决这种问题的。
美国本来号称车轮上的国家,汽车制造业非常发达,但是就是被日本在这个缝隙问题上牢牢压制后,汽车业一蹶不振。后来,在密西根大学吴贤铭教授的主持下,较短时间在这个技术上有所突破,美国的汽车业才稍微缓过点气来。
中国2mm工程是交大林忠钦院士搞得比较火。只要密西根大学搞得研究,交大都会第一时间……呃……跟进。所以说,我国学术创新的能力……
回到飞机装配。飞机装配的逼格可不是一般的高!
比如,飞机的登机门可是要密封的!
飞机装配指将大量的飞机零件,按一定组合和顺序,逐步装配成组合件、板件、段件和部件,最后将各部件对接成完整的飞机机体。在机体上还要逐步安装发动机、仪表、操纵系统以及各种附件、装置和特种设备等。
飞机装配可分为部件装配和总装配。
飞机部件装配工作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构造、使用、维护和生产的要求,将飞机结构划分成许多独立的较小的结构装配单元,再通过合理的装配过程,使用相应的装配工装,将其依次装配成复杂的装配件;规划合理的装配定位方法,以确定零件、装配件和段件正确的相互位置,保证整个装配单元的尺寸和外形的准确度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和工艺参数,如铆接、螺接、胶接或焊接等,使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保持得准确、牢靠,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或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机构,有效地传递载荷,进行运动转换。
飞机总装配是部件装配过程的延续,是飞机装配工作的最后阶段。飞机总装配的任务是根据飞机图纸、技术条件及生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和要求,将部件装配车间移交的各段、部件对接成完整的飞机,将各专业厂提供的发动机、各种仪表、设备和附件等安装在飞机上,用各种导管、电缆、拉杆等连接成系统,进行调整、试验和检验。最后将飞机送交工厂试飞车间,作地面及空中试飞。
飞机总装配包括以下各项工作:
飞机机体部件对接及水平测量;
安装试验油箱及燃油和滑油系统;
安装调整发动机及操纵系统;
液压和冷气系统设备、附件和导管的安装、敷设和试验;
起落架及其收放机构、信号系统的安装、调整和试验;
飞机操纵系统的安装与调整;
电气、通讯、仪表设备与电缆的安装、敷设和试验;
高空救生设备的安装和试验;
特种设备的安装和试验等。
是的,你在网上看到那些“XXX秒看清飞制制造过程”,其实只看到飞机总装的一小部分!主要也就是大部件的运输和对接过程。
相对而言,对于飞机装配而言,部件装配技术实际才是核心技术,在波音是不可能让你参观部件装配的。
B. 民航飞机是怎么操纵的动力、操纵杆在哪里
当横着转动的时候就是控制飞机的副翼,以此来控制飞机的倾斜,当向后拉杆时或者向前推杆时,是控制飞亩袭机的升降舵,控制飞机的俯仰,就是抬头和低头。还有就是脚蹬,位置在跟汽车的油门刹车的位置差不多,这个是控制飞机的方向舵的,就是控制飞机的方向的。
高度如果说是飞机起飞或者降落的时候的话会把襟翼放下,增加升力或阻力,巡航是后就控制升降舵来调整飞机的高度。偏航的话就是控制方向舵咯,为了区分飞机转弯和偏航,飞机上都带有自动驾驶,这个它会自动区分的。
油门杆就是在中间位置的两个白色的杆子,是往前推的。控制左发和右发,一般都是一起推。
操纵杆就是可以看到的那两个黑色的,左边的是机长的,右边的是副驾驶的,它们是联动的。
(2)飞机操纵装置设计与安装扩展阅读:
主操纵系统用于控制飞机飞行轨迹和姿态,由升降舵(或全动平尾)、副翼和方向舵的操纵机构组成
系统应使驾驶员有位移和力的变化感觉,这是它与辅助操纵系统的主要差别。辅助操纵系统包括调整片、襟翼、减速板、可调安定面和机翼变后掠角操纵机构等。它们的操纵只是靠选择相应开关位置,通过电信号接通电动机或液压作动筒来完成。
自动控制系统的操纵指令来自系统的传感器,能对外界的扰动自动作出反应,以保持规定的飞行状态,改善飞机飞行品质。常用的自动控制系统有自动驾驶仪、各种增稳系统、自动着陆系统和主动控制系统橘乱。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与驾驶员的操纵是各自独立、互不妨碍的。飞机主操纵系统经历了由简单初级到复杂完善的发展过程。先后出现了机械式操纵、可逆、不可逆助力操纵和电传圆耐档操纵,并在电传操纵基础上发展了主动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