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是谁第一次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谁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英国人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巧妙地测出了这个万有引力常量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❷ 如图所示为卡文迪许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示意图,关于这个实验正确的说法有______A.此装置须放在密闭
A、为防止力来自冷热变化和空气的流动的干扰,因此必须密闭在室内.故内A正确;
B、T型架由容石英丝悬挂着,故B错误;
C、T型架扭转θ角时,由反射定律可得,平面镜M反射的光线转动2θ角,故C错误;
D、经测量可得:G值等于6.67×10-11牛?米2/千克2.故D正确;
故选:AD
❸ 图a.b是力学中的两个实验装置.(1)图a是用来显示______,图b是用来测量______ (2)由图可知,两个实
(1)因为装置A是演示微小形变的实验装置,装置B是卡文迪内许容扭秤,卡文迪许用该装置测出万有引力恒量. 故答案为:桌面或支持面的微小形变;万有引力恒量. (2)第一个装置是当支持面发生微小形变时,镜面法线也会改变一定角度,这一变化通过电光源投影进行放大.第二个装置都是球m,受到m对它的引力会使竖直悬线发生扭转,从而使镜面M的法线转过微小角度,从而电光源的投影会在标尺上移动一定距离,从而将微小形变放大将微小形变进行放大,故都是利用放大的思想方法.这两个装置都是将微小形变进行放大,故都是利用放大的思想方法. 故选B |
❹ 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在他的实验装置中,下列哪些措
解答:解:实验装置如图.根据引力的力矩与石英丝的扭转力矩平内衡,得出引力的力矩,从而得到引力.容故①正确.
由于引力常量G非常小,两球的质量之间的引力很小,固定小球的质量增大,并不能使引力明显增大,故②错误.
为了测量石英丝极微小的扭转角,该实验装置中采取使“微小量放大”.利用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来体现微小形变的.当增大刻度尺与平面镜的距离时,转动的角度更明显,采用镜尺法显示扭秤的偏转情况;故③正确.
引力与温度无关,温度测量结果没有影响,故④错误.
故选:A.
❺ 首先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恒量的是()A.牛顿B.伽利略C.卡文迪许D.爱因斯
顿在推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并没能得出引力常量G的具体值.G的数值于1789年由卡文迪许利用他所发明的扭秤得出.
故选C.
❻ 万有引力是科学家______发现的,科学家______用实验证实并测出了引力恒量
牛顿根据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经过100多年后,由英回国物理答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巧妙的测量出了两个铁球间的引力,从而第一次较为准确的得到万有引力常量;
故答案为:牛顿,卡文迪许.
❼ 关于万有引力恒量G的较为准确的测量实验,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学家______所做扭秤实验得到的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F=G
mM |
r2 |
❽ (1)关于万有引力恒量G的较为准确的测量实验,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学家______所做扭秤实验得到的.(2)(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F=G
mM |
r2 |
Gmm′ |
′r2 |
kθr2 |
mm′L |
kθr2 |
mm′L |
❾ 图a.b是力学中的两个实验装置.(1)图a是用来显示______,图b是用来测量______(2)由图可知,两个实验
(1)因复为装置A是演示制微小形变的实验装置,装置B是卡文迪许扭秤,卡文迪许用该装置测出万有引力恒量.
故答案为:桌面或支持面的微小形变;万有引力恒量.
(2)第一个装置是当支持面发生微小形变时,镜面法线也会改变一定角度,这一变化通过电光源投影进行放大.第二个装置都是球m,受到m对它的引力会使竖直悬线发生扭转,从而使镜面M的法线转过微小角度,从而电光源的投影会在标尺上移动一定距离,从而将微小形变放大将微小形变进行放大,故都是利用放大的思想方法.这两个装置都是将微小形变进行放大,故都是利用放大的思想方法.
故选B
❿ 卡文迪许在哪个实验室测出万有引力常量
卡文迪许,著名物理学家 亨利·卡文迪许 (Henry Cavendish,1731.10.10.1810.3.10.)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公元1731年10月10日生于法国尼斯.1742—1748年他在伦敦附近的海克纳学校读书.1749—1753年期间在剑桥彼得豪斯学院求学.在伦敦定居后,卡文迪许在他父亲的实验室中当助手,做了大量的电学、化学研究工作.他的实验研究持续达50年之久.1760年卡文迪许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成员,1803年又被选为法国研究院的18名外籍会员之一.
公元1810年3月10日,卡文迪许在伦敦逝世,终身未婚.
编辑本段
二、主要成就
化学领域的成就
1784年左右,卡文迪许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发现普通空气中氮占五分之四,氧占五分之一.他确定了水的成分,肯定了它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他还发现了硝酸.
物理领域的成就
卡文迪许生前在物理学方面发表的论文为数极少,一直到麦克斯韦审阅整理并出版了他的手稿后,人们才知道他在电学方面作出了很多重要发现.他发现一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这就是后来库仑导出的库仑定律内容的一部分;他提出每个带电体的周围有“电气”,与电场理论很接近;卡文迪许演示了电容器的电容与插入平板中的物质有关;电势的概念也是卡文迪许首先提出的,这对静电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还提出了导体上的电势与通过电流成正比的关系.
卡文迪许在热学理论、计温学、气象学、大地磁学等方面都有研究.1798年他完成最后的实验时,已年近七十.在物理学上他最主要的成就是通过扭秤实验验证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确定了引力常数和地球平均密度.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他是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
推算地球密度
卡文迪许测量地球的密度是从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常数着手,再推算出地球密度.他的指导思想极其简单,用两个大铅球使它们接近两个小球.从悬挂小球的金属丝的扭转角度,测出这些球之间的相互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求出常数G.根据卡文迪许的多次实验,测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是水密度的5.481倍(现在的数值为5.517,误差为0.65253%左右),并确定了万有引力常数(他测得的引力常数G是(6.754±0.041)×10N·m²/kg²,这个值同现代值(6.6732±0.0031)×10N·m²/kg²,相差无几,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
卡文迪许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实验采用自己设计的“扭秤”为工具,后人称为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