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D712轴承检测仪操作规程
操作步骤:
1) 开机预热15~20分钟;
2) 打开颗粒粒度测量分析软件观察基准是否正常;
3) 打开颗粒粒度测量分析软件,在“文件”里“新建”或“打开”建立一个新的文件;
4) 设置测试信息,在颗粒粒度分析系统菜单上选择“设置”,点击“测试信息”,对颗粒折射率、介质折射率、颗粒密度、理想遮光比范围等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退出”;
5) 设置样品名称、送样单位、检测人、检测时间和检测单位,点击“确定”;
6) 基准测量:在测试菜单上点击“测试”,“进入测量”,“测量开始”;
7) 动态测量:基准测量后,点击测试菜单“下步”进入动态测量状态,这时打开干粉送样器“检测”按钮,往干粉送样器里加样品进行测量;
8) 保存结果:当动态窗口上的兰色分布图线波动不大时,点击测试菜单上的“随机”进行随机保存,保存完成后,点击“结束”,同时停止加样,点击干粉送样器上“清洗”按钮对设备进行清洗;
9) 数据浏览:通过“文件”菜单打开测试结果,进行结果查看;同时可对结果进行打印;
10) 测试结束后,关闭所有设备电源,同时进行清洁,以备下次测量。
轴承状态检测
可测量轴承状态BG值和BV值,它们分别代表高频振动的加速度单峰值和振动的速度有效值。当保持轴承状态读数时,仪器按内置的经验法则自动指示轴承报警状态。
轴承温度测量
内置非接触红外测温传感器和激光指示器,可方便的测量轴承温度。
噪音测量
配备专门的抗噪耳机,方便检修人员监听轴承噪音。
② 浅谈双工位轿车轮毂轴承疲劳寿命试验机的结构设计论文
浅谈双工位轿车轮毂轴承疲劳寿命试验机的结构设计论文
1试验机简介
轿车轮毂轴承的寿命和性能直接关系到轿车的安全性、转向平稳性和舒适度,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多种工况的模拟试验,轿车轮毂轴承疲劳寿命试验机主要用于第1代、第2代及第3代轿车轮毂轴承的工况模拟试验,即在一定载荷下分别进行高速性能试验、一般耐久性试验、高温试验和泥浆盐水喷溅试验等,满足了轴承企业对轴承不能随车在道路上进行试验的缺陷。目前所用试验机主要有2种,一种是早期设计的单工位轮毂轴承试验机,其主要缺点为试验载荷小,效率低;另一种是双工位轮毂轴承试验机,其特点在于可同时对2套轴承进行对比试验,可进行大载荷试验和超速性能试验。
2试验机原理
试验机属于工况模拟试验,对轴承进行试验时,其环境温度、转速、振动以及载荷大小和方向必须与轿车上所安装轴承一致或相近。轴承寿命取决于试验载荷的大小,因此载荷的精确模拟对轴承的性能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轿车的力学模型
轿车的悬架弹簧是典型的低刚度组件,轮胎和路面在轿车行驶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形。一般车身结构的固有频率大多低于15Hz,因此车身运动基本上可以假定为简单的刚体运动。此外,轿车前、后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小,前、后部分质量不存在明显的耦合计算。
2.2轿车轮毂轴承的外部载荷
轮毂轴承的外部载荷是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寿命计算和耐久性试验载荷谱设计的重要依据。影响轿车轮毂轴承外部载荷的'情况非常复杂,包括路面状况、车速、轮胎特性、行驶路线以及驾驶习惯等。轮毂轴承的外部载荷等价于轮胎载荷,即轿车行驶过程中路面对轮胎的作用力,通常包括径向轮胎载荷和轴向轮胎载荷等。
轿车在高速直线行驶中,轮毂轴承受到的外力为地面的支反力(也称径向外力),该力的大小和轮轴的承重有关,方向由地面垂直向上并通过轴承回转中心,作用点为轮胎着地点;轿车在弯道行驶中,轮毂轴承除受到上述地面支反力外,还受到物体作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力的影响,该力的大小和向心力数值有关,方向平行于轴线,指向弯道中心方向,作用点为轮胎着地点(也称轴向外力)。
轴向外力通过轮胎半径施加于轮毂轴承,产生很大的倾覆力矩,而径向外力只是产生由于其偏距产生的弯矩,轴向外力和侧向加速度有关,而侧向加速度是影响轮毂轴承寿命的决定性因素。由动静法分析,可以看出轿车转弯时轮胎外力为径向载荷Fz和轴向载荷Fy(正、反2个方向,对应不同方向转弯)。可以推出,作圆周运动时,外侧车轮受力大于内侧车轮。
2.3轮胎轴承组件受力分析
可以看出轮胎组件外力为Fz和Fy(正、反2个方向),此2个力为地面对轮胎作用力,轮胎要保持平衡,必然受到轮轴(或悬架)对轮胎组件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且作用于同一点的另一对作用力,即径向载荷F′z和轴向载荷F′y(正、反2个方向),轮胎组件重力及其本身离心力不计(该离心力通过轴心,对轴承寿命影响不大),轿车弯道行驶时产生的轴向载荷是影响轴承失效的关键因素(对轿车而言,径向载荷F′z和轴向载荷F′y为内力)。
3试验机结构
根据轮毂轴承在轿车上的工作原理,为提高试验效率,增加对比性,设计了双工位轿车轮毂轴承试验机。试验机主体,主要由主体轴系、试验装置(2套)、轴向油缸、径向油缸(2个)、机座等组成。试验主体轴系采用悬臂结构,试验轴承安装在轴端位置,装拆方便。轴向及径向加载机构有2个径向加载油缸和1个轴向加载油缸,径向加载油缸和轴向加载油缸相互垂直,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向2套试验轴承施加载荷,轮胎着地点为轴向油缸铰支座中心,其轴向油缸中心到主轴中心的距离为轿车轮胎半径,力臂上有刻度尺,可根据实际轮胎半径的大小调整到对应的刻度处。
目前,对轮毂轴承的试验加载力,国际上流行2种模式,一种为加载到旋转的轮胎着地点,即外力Fz和Fy(其反力为F′z和F′y),设备较复杂,工装调整需要找正;另一种为轮轴(或悬架)对轮毂轴承组件的加载力作用于轮胎着地点,即外力F′z和F′y(其反力为Fz和Fy),设备结构简单,轮毂轴承安装方便,无需调整就可以同心。对轮毂轴承本身而言,这2种方案模式受力状态完全等效。本试验机加载方式则属于第2种情况,轴向力大小和方向随载荷谱相应变化,径向油缸为单方向拉力,大小随载荷谱相应变化。根据力与力的作用相等原理,在试验的过程中,2套试验装置的转速与轴向力完全等效,当在载荷谱中把径向力也设为一致时,2套试验轴承的工况完全相同,这在提高试验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作对比试验,如选用不同批次轴承或不同厂家轴承同时进行试验。通过对比性分析,可更好地找出轴承在材料与加工方面的缺陷或是设计中的不足,为轴承设计人员进一步提高轴承的质量提供依据。
另外,试验机还配有驱动系统、控制与测试系统、液压加载系统和加热系统等,其主要技术参数为:
(1)试验轴承类型为轿车前、后轮毂轴承;
(2)试验轴承内径为30~60mm;
(3)最高转速为3000r/min;
(4)最大试验载荷为轴向±15kN,径向30kN;
(5)加载油缸行程为轴向±40mm,径向40mm;
(6)最高加热温度为130℃;
(7)试验控制方式为手动/自动;
(8)试验测试参数为转速、载荷、温度、振动、电流、试验时间及循环次数等;
(9)供电电源为380V,50Hz,20kW。
4结束语
轿车轮毂轴承试验机通过模拟轿车的各种工况试验,可检测出轮毂轴承性能的不足与缺陷,进一步提高轴承的质量,为我国早日进入中高档轿车主机市场提供保障。
;③ 验收轴承需要什么工具检测
1)宽度标准件
宽度标准间用来检验轴承内圈,外圈的宽度。宽度标准件与G903系列测量仪及仪表相配合,可测量套圈的宽度。标准件工作面不允许有碰伤,毛刺等。一量工作面上有碰伤和毛刺,需重新鉴定,以免引起测量误差。
2)内径及外径标准件
内径及外径标准件分别用来检验轴承内径尺寸及外径尺寸。轴承的内径、外径是轴承的主要尺寸,是决定轴承质量的重要项目之一,因此,对内径及外径标准件的检定必须准确。
内径标准件与D923系列内径测量,及仪表配合。可测量内径尺寸、单一经向平面内径的内径变动量及内圈基准端面对内径的跳动量。外径标准件与D913系列外径测量及仪表配合,可测量外径尺寸,单一向平面内的外径变动量、外径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的变动量等。
3)沟径标准件
内沟直径和外沟直径标准件分别用来检验轴承内圈及外圈沟道直径,由产品中挑选出来的零件,其沟直径、沟曲率、沟对称度,单一径向平面内沟径变动量等项目必须合格。沟道标准件分内、外沟标准件。内沟道标准件与D022系列内沟测量仪及仪表现配合,可用来测量内圈沟道直径尺寸,单一径向平面内的内沟道直径变动量等。外沟道标准件与D012系列外沟测量仪及仪表相配合,可用来测量外圈沟道直径尺寸,单一直径平向平面内外沟道直径变动量等。
4)游隙和振动标准件
游戏和振动标准件分别用来检验轴承的游隙和振动,由产品中挑选出来。游隙标准件与X092系径向游隙测量仪及仪表相配合,可测量轴承的径向游隙。振动标准件与S0910或BVT-1振动测量仪相配合,可测量轴承的振动加速度(或速度)级别。
使用标准件应注意的问题
A.标准件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如公称尺寸。及实际偏差、几何精度、位置精度、硬度、外观(包括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所以在使用中必须轻拿轻放,防止磕碰。使用完毕及时清洗擦净,放入指定的位置。
④ 请问轴承振动检测装置主要有哪些
双面轴承振动检测装置
双面轴承振动检测装置,包括转动轴(1)、振动检测触版头(2)、机架(12)、轴承权上料装置、轴承翻转装置(10、101、102)、轴承搬送装置(3)、分类排出装置(20)、中央控制系统和若干传感器,传感器、振动检测触头与中央控制系统电连接,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轴承上料装置、轴承翻转装置(10、101、102)、轴承搬送装置(3)、分类排出装置(20)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轴承上料装置包括2根顶轴(4)、驱动气缸(7)和2上料通道(9); 所述的2顶轴(4)设置在机架(12)上的轴套(13)内,2顶轴(4)前端分别设有上料压爪(11),所述的上料通道(9)设置在顶轴(4)前部,上料通道(9)上设置有压爪孔; 所述的驱动气缸(7)上设有推动连杆(71),推动连杆(71)与驱动气缸(7)相连接,推动连杆(71)上方通过传动装置(5)与2顶轴(4)相连接,推动连杆(71)下方则固定设有推动轴(8),所述的2上料通道(9)分别设置在推动轴(8)的前端。
⑤ 球轴承外径测量
高精密外径比较仪
高精密外径比较仪与一般外径比较仪相较选用内置滚珠轴承的测轴,确保了检验精密度的精确性。使用、校正便捷,可手握着也可固定不动在台架上使用;检测范围很大,1次设置能够精确测量不同直径;耐磨损的精确测量面和牢固的架构,是产品精密度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性确保。读值显示信息能够与表针表、数显表或传感器联接。
结构特点:
A.测力可调式
B.带内置滚珠轴承的测轴
C.陶瓷测针
D.带升降系统并合乎人机工程学的手柄
E.耐热、刚度结构
F.设置范畴:0-30mm
G.隔热保温抗震型塑料手柄
H.台架适合
性能参数:
设置范畴: 0-30mm
测量范围:2mm
测力:3-10N
精确测量表面层:Ø8mm
平整度:0.1μm
平面度:0.6μm
多次重复精密度:0.4μm
外壳净重(无显示信息表): 约360g
4620V2高精密外径精确测量比较仪与4620高精密紧凑型陶制平形精确测量面比较仪结构类似,不同之处是测针可交换的,测针联接螺牙为M2.5 。
规范测针配备:
结构特点:
固定不动的支撑体主要用于全部圆柱型产品工件
钨钴硬质合金直角正垂面式精确测量表面层
可限制精确测量行程安排
测量范围30mm
性能参数:
设置范畴:0-30mm 30-60mm
检测范围:30mm
精确测量面的宽度:12mm
精确测量面平整度:0.15μm
精确测量面平面度:≤2μm
多次重复精密度:0.5+0.05xL
结构特点:
钨钴硬质合金大平形精确测量表面层,保证了50mm设置范畴和10mm的测量范围。
检测范围大,1次设置能够精确测量不同的直径自由行程大,能够保障敏感度产品工件
精确测量表面层基本与架构平齐,能够精确测量与轴间间距很近的楼梯轴外径
预加负载滚珠轴承的测轴钨钴硬质合金大直角精确测量表面层可限制行程安排
可靠性设计的刚度结构带升降杆可调式手柄合乎人机工程学
追加定位设备,可调整精准定位的具体位置到45º、90º和135º表头孔直径Ø8mm
⑥ 轴承检测仪该如何使用方法
近几年来,我国轴承检测设备越来越多了,现在轴承损坏性故障发生非常多见,而且还引起过不少重大的事故。因为轴承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也是最容易损坏,所以,利用轴承故障检测仪既可以检测滑轮轴承的运转状况,而且还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我知道两种便携式轴承检测仪的使用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帮到你:
1、首先要注意所使用的便携式检测仪的测量范围。
任何检测仪都会有自己一个固定的检测范围,只有在此范围内才可以完成测量,否则测量出来的结果会对您所在环境的值相差很多。还有就是如果长时间超范围的测量,会对传感器造成一定的损坏,导致在以后的测量范围中,就不会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了。
2、其次还要注意的是所使用的检测仪中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任何检测仪都会有年限使用限制的,所以便携式检测仪也并不例外,虽然不会经常使用,但也会出现老化现象的。在一般的情况下,便携式检测仪中,光离子化检测仪的寿命是最长的,一般在四年左右;LEL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一般可以使用到三年以上;而电化学特定传感器的寿命相对是比较短的,一般在一年到两年左右;氧气传感器就只能使用一年左右了。
所以,在使用前一定要看好说明书,必须在传感器的有效期内使用,如果发现过期,需要及时更换。
⑦ 轴承检测仪的原理
利用冲击脉冲原理对轴承进行检测,
关于轴承的检测:因为轴承本身结构是内外圈加中间的滚珠的铁与铁的摩擦,所以轴承检测仪采集的是真正的轴承信号.
dBm/dBc技术对轴承故障的评判dBm-----低发生率,max leveldBc------高发生率,1000次/秒轴承润滑状态δ dBm-dBc评估指标:需输入的参数:dBi值(也可自动计算)转速轴承的内径
⑧ 基于单片机内外径自动检测装置设计
在轴承前端安装压力传感器,在轴承上面安装滑动变阻器,先让电机带动轴承缓慢的向内径或外径方向移动,一旦压力传感器返回的数字信号大于预设值,停止电机转动,此时测量滑动变阻器的值,根据阻值的大小换算出距离,便可知道内径或者外径的。
⑨ 怎么量关节轴承大小尺寸
测量关节轴承的大小尺寸需要使用一些专业工具,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
1. 卡尺法:使用卡尺测量轴承内径、外径和宽度等三个方向上的尺寸。在进行测量时李洞,应该将卡尺放置在相应位置,并确保其与被测物体紧密贴合。
2. 游标卡规法:游标卡规可以精确地读取小数点后两位以内的长度值。通过移动游标来调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得出所需数据。
3. 光学投影仪法:光学投影仪可以将慎蔽被测物体放大并显示在屏幕上,便于观察和记录各项参数哪孝枯。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形状复杂或者微小细节要求较高的零件。
4. 三坐标检测机法:三坐标检测机是一种高精度、全自动化设备,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通过探针接触被测试对象表面获取数据,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生成报告。
以上四种方法都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实际操作才能够达到准确可靠的效果。如果您不具备相关技术知识,请咨询专业人士或者选择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