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食品中二氧化硫实验装置

食品中二氧化硫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1-02-16 07:13:19

A. 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蒸馏法

在密闭容器中对样品进行酸化并加热蒸馏,以释放出其中的二氧化硫(7446-09-5),释放物用乙酸铅溶专液吸收属。吸收后用浓盐酸酸化,再以碘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量计算出样品中的二氧化硫(7446-09-5)含量。本法适用于色酒及葡萄糖糖浆、果脯。

固体样品用刀切或剪刀剪成碎末后混匀,称取约5.00g均匀样品(样品量可视含量高低而定)。液体样品可直接吸取5.0~10.0mL样品,置于500mL圆底蒸馏烧瓶中。

(1)食品中二氧化硫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蒸馏沸点差别较大的混合液体时,沸点较低者先蒸出,沸点较高的随后蒸出,不挥发的留在蒸馏器内,这样,可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故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化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重要的基本操作,必须熟练掌握。但在蒸馏沸点比较接近的混合物时,各种物质的蒸气将同时蒸出,只不过低沸点的多一些,故难于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只好借助于分馏。

纯液态化合物在蒸馏过程中沸程范围很小(0.5~1℃)。所以,蒸馏可以利用来测定沸点。用蒸馏法测定沸点的方法为常量法,此法样品用量较大,要10 mL以上,若样品不多时,应采用微量法。

B. 二氧化硫 实验室制备方法及实验装置 实验需要注意事项各项试剂作用方程式原理以及检验...等

用品:圆底烧瓶(复250ml)、玻璃导制管、滴液漏斗、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量筒、玻璃棒.亚硫酸钠、浓H2SO4、氨水、大烧杯、品红溶液、红色鲜花、蓝色石蕊试液.
原理:实验室里一般用铜跟浓H2SO4或强酸跟亚硫酸盐反应,制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跟水化合生成亚硫酸,很不稳定,易分解.二氧化硫还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
准备和操作:
1.二氧化硫的制取亚硫酸盐跟H2SO4反应可制得较纯的二氧化硫.例如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在一个250毫升的圆底烧瓶里盛亚硫酸钠14克,分液漏斗里盛浓H2SO4,装置如图7-70所示.(见图)
实验开始时,将浓H2SO4逐滴加入烧瓶里,立即有二氧化硫气体发生,不需加热.当亚硫酸钠全部被酸浸湿而发生气体的速度减慢时,可以微微加热,以加速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硫容易跟水反应,所以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玻璃棒蘸氨水放在瓶口,如果出现浓厚的白烟,表示二氧化硫已收集满.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勿使它逸散出来污染空气.

C. 下图是有关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C装置中溴水溶液退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的现

(1)溶液变红色来源,溶液褪色(2)② ; ① ;③ 。(3)吸收多余的SO 2 ,防止污染空气。

D. 如图是有关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A、B、C、D四个装置中发生的现象依次是_____

(1)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使石蕊试液变红,则装置A中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装置B中品红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生成浅黄色的沉淀,则装置C中出现浅黄色沉淀;
装置D中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溴水褪色,
故答案为:变红;褪色;浅黄色沉淀;褪色;
(2)A中石蕊试液变红,原因是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B中品红溶液褪色,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C中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体现了还原性;
装置D溴水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②;①;④;③.
(3)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暂时的,加热漂白后的溶液,二氧化硫与品红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分解导致品红溶液又恢复红色,
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恢复为红色;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是不稳定的,加热后会分解;
(4)实验完毕后,取少量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会观察到白色沉淀,原因为:二氧化硫与溴反应生成硫酸:SO2+Br2+2H2O═2HBr+H2SO4,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氢:H2SO4+BaCl2═BaSO4↓+2HCl,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SO2+Br2+2H2O═2HBr+H2SO4、H2SO4+BaCl2═BaSO4↓+2HCl;
(5)装置E中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故答案为:SO2+2NaOH=Na2SO3+H2O.

E. 食品SO2检测方法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有两种,蒸馏法、盐酸副玫瑰苯胺法。具体的可以查看下面的参考资料。

F. 如何检测食物中的二氧化硫蒸馏法

1. 原理
在密闭容器中对样品进行酸化并加热蒸馏,以释放出其中的二氧化硫(7446-09-5),释放物用乙酸铅溶液吸收。吸收后用浓盐酸酸化,再以碘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量计算出样品中的二氧化硫(7446-09-5)含量。本法适用于色酒及葡萄糖糖浆、果脯。
2.试剂
2.1盐酸(1+1):浓盐酸用水稀释1倍。
2.2乙酸铅溶液(20g/L):称取2g乙酸铅,溶于少量水中并稀释至100mL.
2.3碘标准溶液[c(1/2I2=0.01mol/L)]:将碘标准溶液(0.1mol/L)用水稀释10倍。
2.4淀粉指示液(10g/L):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许水调成糊状,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煮沸2min,放冷,备用,此溶液应临用时新制。
3.仪器
全玻璃蒸馏器、碘量瓶、酸式滴定管。
4.分析步骤
4.1样品处理
固体样品用刀切或剪刀剪成碎末后混匀,称取约5.00g均匀样品(样品量可视含量高低而定)。液体样品可直接吸取5.0~10.0mL样品,置于500mL圆底蒸馏烧瓶中。
4.2测定
4.2.1蒸馏:将称好的样品置入圆底蒸馏烧瓶中,加入250mL水,装上冷凝装置,冷凝管下端应插入碘量瓶中的25mL乙酸铅(20g/L)吸收液中,然后在蒸馏瓶中加入10mL盐酸(1+1),立即盖塞,加热蒸馏。当蒸馏液约200mL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面,再蒸馏1min。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插入乙酸铅溶液的装置部分。在检测样品的同时要做空白试验。
4.2.2滴定:向取下的碘量瓶中依次加入10mL浓盐酸、1mL淀粉指示液(10g/L)。摇匀之后用碘标准滴定溶液(0.01mol/L)滴定至变蓝且在30s内不褪色为止。
4.3计算
式中:X3——样品中的二氧化硫(7446-09-5)总含量,g/kg;
A2——滴定样品所用碘标准滴定溶液(0.01mol/L)的体积,mL;
B——滴定试剂空白所用碘标准滴定溶液(0.01mol/L)的体积,mL;
m2——样品质量,g;
0.032——与1mL碘标准溶液[c(1/2I2)=1.000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7446-09-5)的质量,g。

G. 下图是有关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A、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依次是___

(1)溶液变红色;溶液变浑浊或产生淡黄色沉淀
(2)②;①;④;③
(3)无色溶内液变为红色;SO 2 与品红生成容了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该化合物受热易分解,产生的SO 2 挥 发,品红又恢复原来红色
(4)产生白色沉淀
(5)SO 2 +2OH - =SO 3 2- +H 2 O

H. 请教高人,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用什么方法

一般用碘吸收滴定法测定视频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在国标GB/T5 0 0 9 34- 1996的第一法 (盐酸副玫瑰苯胺法 )测定内中 ,加入容四氯汞钠后的放置时间对含量测定有很大影响 ,测定值随放置时间增加 ,如立即测定可测出游离二氧化硫含量 ,否则测定值将偏大 (包含部分结合态二氧化硫 )。但此法最终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 ,对于发酵酒 (多为色酒 )等有色样品并不适用 ,若采用活性炭等进行脱色 ,则较为繁琐且国标中并无明确规定。国标第二法 (蒸馏法 )虽规定适用于色酒、葡萄糖酱、果脯 ,但其采用蒸馏法 ,测得结果为二氧化硫总含量 ,既游离二氧化硫和结合二氧化硫之和 ,显然不能作为游离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

I. 二氧化硫 实验室制备方法及实验装置

实验室制备实验室通常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Na2SO3+H2SO4=Na2SO4+SO2(g)+H2O
或用铜与浓硫酸加热内反应
Cu+2H2SO4=△=CuSO4+SO2(g)+2H2O
尾气处容理: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2NaOH+SO2=Na2SO3+H2O;
制气装置是用固体粉末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参看《初中卷》使用固体和液体药品制备气体的仪器装置).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二氧化硫是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与食品中二氧化硫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械革命z2怎么还原出厂 浏览:489
汉口北五金机电城淹水 浏览:926
轴承32202是什么 浏览:698
化学制氧气实验装置 浏览:293
香港东成电动工具 浏览:515
锌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装置 浏览:10
视觉错乱工具箱怎么开 浏览:484
机械硬盘背面怎么查看储存容量 浏览:528
暖气关闭回水阀门会影响楼下吗 浏览:662
平阴二机床厂怎么样 浏览:337
检查阀门不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704
油茶需要哪些设备吗 浏览:35
东成电动扳手转子轴承怎么换 浏览:516
二楼机床压力怎么计算 浏览:661
电缆自动送线装置 浏览:711
雷达的旋转装置机械结构 浏览:831
高层设备层在哪个位置 浏览:249
马达轴承如何保持孔径 浏览:285
威克士电动工具假的多吗 浏览:580
柜门五金件店铺推荐 浏览:892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