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雷诺实验 思考题
雷诺数小,意味着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平回行于管路内壁有答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状态。雷诺数大,意味着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呈紊流流动状态,一般管道雷诺数Re<2000为层流状态,Re>4000为紊流状态,Re=2000~4000为过渡状态。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流体的运动规律.流速的分布等都是不同的,因而管道内流体的平均流速υ与最大流速υmax的比值也是不同的。因此雷诺数的大小决定了粘性流体的流动特性。
Ⅱ 雷诺实验的定义
1883年英国科学复家雷诺(Reynolds)通过制实验发现液体在流动中存在两种内部结构完全不同的流态:层流和紊流。同时也发现,层流的沿程水头损失hf与流速一次方成正比,紊流的hf与流速的1.75~2.0次方成正比;在层流与紊流之间存在过渡区,hf与流速的变化规律不明确。
雷诺揭示了重要的流体流动机理,即根据流速的大小,流体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当流体流速较小时,流体质点只沿流动方向作一维的运动,与其周围的流体间无宏观的混合即分层流动这种流动形态称为层流或滞流。流体流速增大到某个值后,流体质点除流动方向上的流动外,还向其它方向作随机的运动,即存在流体质点的不规则脉动,这种流体形态称为湍流。
反映了沿程阻力系数λ是与流态密切相关的参数,计算λ值必须首先确定水流的流态。
液体流态的判别是用无量纲数雷诺数Re作为判据的。
雷诺数是由流速v、水力半径R和运动粘滞系数υ组成的无量纲数,所以雷诺数Re表示惯性力与粘滞力的比值关系,当Re较小时,说明粘滞力占主导,液体为层流;反之则为紊流。
Ⅲ 化工原理雷诺实验中溢流装置是怎样的结构,它的作用是什么
七就是溢流装置。
提高进口前水体稳定度。
一般来说,每一个地区大学装置基本上都是不一样。
而且这个实验基本上没有成功性。
Ⅳ 雷诺实验的实验设备
上图是流态实验装置图。它由能保持恒定水位的水箱,试验管道及能注入有色液体的部分专等组成。实验时属,只要微微开启出水阀,并打开有色液体盒连接管上的小阀,色液即可流入圆管中,显示出层流或紊流状态。 图7-1自循环液体两种流态演示实验装置图
1、自循环供水器;2、实验台;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4、恒压水箱;
5、有色水水管;6、稳水孔板;7、溢流板;8、实验管道;9、实验流量调节阀
供水流量由无级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4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程度,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稳定度。本恒压水箱还设有多道稳水隔板,可使稳水时间缩短到3~5分钟。有色水经水管5注入实验管道8,可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指示水采用自行消色的专用有色水。?
Ⅳ 流体力学雷诺实验
1流态完全由流动来参数确定源,理论上可以说是看黏性力和惯性力孰起主导,惯性力主导则近湍流,黏性力主导则近层流。外界干扰使部分流体脱离主流形成涡旋,为平衡涡旋导致大量漩涡产生形成湍流。
2雷诺数即惯性力/黏性力。当Re足够大即惯性力主导,可确定为湍流,反之确定为层流。
3临界雷诺数与流过物体的几何特征有关,达到上临界雷诺数以后为完全湍流,刚达到下临界雷诺数为湍流起始。
4临界流速与流动的尺寸有关,而无量纲参数可以形容相似的所有流动,与尺寸无关。
5层流区流动满足N-S方程,湍流区需对方程中的黏性项进行修正,即添加雷诺应力。
6上临界雷诺数波动范围大,而下临界雷诺数波动小,准确。测量结果也有这个性质。
Ⅵ 雷诺实验装置为什么设计成倒5字型
雷诺来曲线上有两段需要矫正自!!下面扣除的一段是由于环境交换的热以及搅拌带来的能量所增加的温度。这不是我们实验反应放出的热量,所以应该扣除!!而上面的一端是由于体系在反应之后温度比环境温度高,要想环境放出热量。这就使得我们体系的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