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个经消毒的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
(1)二氧化碳缓冲溶液可维持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稳定,因此液滴的移动方向取决于甲中氧气量的变化,由于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导致甲中氧气量减少,因此液滴左移.
(2)丙图内可表示二氧化碳的是②③⑥;二氧化碳被消耗是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其场所在叶绿体基质.A场所为叶绿体,发生的是光合作用,其能量变化过程是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进入C的⑦是指丙酮酸和还原态氢两种有机物.
(3)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对应丙图中存在相关气体的箭头有①②⑤⑥.
(4)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气体总量增加了150ml,根据上面的试题分析,这150ml为净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而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一直为50ml/h,可知,实际上光合作用产生了150+50=200ml的氧气.
(5)凡士林有密封作用,导致二氧化碳不能通过气孔进入到叶绿体中,从而使暗反应速率下降.
(6)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氧气,因此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偏低.
(7)根据设计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
故答案为:
(1)左侧
(2)②③⑥叶绿体基质 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丙酮酸 还原态氢
(3)①②⑤⑥
(4)200
(5)暗
(6)偏低 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氧气
(7)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
B. 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
(1)①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图中看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叶绿体除了利用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d)以外,还需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一定量的二氧化碳(b);因此产生的氧气除了供给线粒体利用(c)以外,还有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a).
②由于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图乙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1小时气体体积为150毫升,所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150+50=200毫升.
③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本实验还可用一枚消毒的死叶片进行对照;以排除温度、大气压等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2)①由于线粒体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丙图中可表示O2的字母是a、c、f.图中c不可以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因为葡萄糖需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继续分解.
②丁图中在5℃时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1.0,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为0.5,由于实线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因此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5,因此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3倍.
故答案为:
(1)①a、b、c、d
②200
③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
(2)①a、c、f不可以 葡萄糖需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继续分解
②3
C. (2013东莞模拟)如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气体
蝗虫呼吸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蝗虫被吸收掉,蝗虫因氧气缺乏,变的呼吸困难或死亡,NaOH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故容器内气体压强也变小,U形管内液面的变化左边上升右边下降.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D. 为什么测呼吸作用速率的装置中不用碳酸氢钠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有时候也叫二氧化碳缓冲液
它既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能在锥回形瓶中二氧答化碳减少时进行补充,它的作用是维持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稳定,以保证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原料来源,如果题干中已经说明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一般理解为使植物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的一种光照强度,所以容器中总的来说还是二氧化碳消耗的还是比呼吸释放的要快,换成碳酸氢钠溶液释放CO2以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稳定
E. 如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据图回答
(1)由于陆生环境气候比较干燥,所以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回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答官,如肺、气管等,气管是昆虫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气门是昆虫进行呼吸时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
(2)蝗虫呼吸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该装置是测定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O2的速率;
(3)蝗虫呼吸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蝗虫被吸收掉,蝗虫因氧气缺乏,变的呼吸困难或死亡,NaOH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故容器内气体压强也变小,U形管内液面会有变化左边上升右边下降;
(4)活的蝗虫与死的蝗虫进行对比,实验效果更明显.为了避免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所以B瓶内的蝗虫要经灭菌处理.
故答案为:(1)气管(2)吸收O2的速率(3)U形管左侧的管内液面升高(4)对照;避免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F. 右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气体
做过类似的题,但是看不到你这道题的图,不好解答啊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个装置测得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所以你自己再想想吧
G. 如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气体.据图回答问题:(
(来1)蝗虫呼吸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源,所以该装置是测定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O2的速率;
(2)蝗虫呼吸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蝗虫被吸收掉,蝗虫因氧气缺乏,变的呼吸困难或死亡,NaOH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故容器内气体压强也变小,U形管内液面会有变化左边上升右边下降;
(3)活的蝗虫与死的蝗虫进行对比,实验效果更明显.
故答案为:
(1)测定蝗虫呼吸过程吸收氧气的速率
(2)向左移动(或左侧液面升高)
(3)对照
H. 如图是某生物学习小组为测定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而设计的装置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要测定细胞呼吸
(1)若要测定细胞呼吸速率,则小烧杯内应装NaOH溶液,吸收细胞呼吸释放的二回氧化碳,对照组应将所测植物灭答活,其他各项与实验组完全一致.
(2)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若要测定净光合作用速率,则小烧杯内应装NaHCO3,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量就可以通过液滴右移的刻度来来表示,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
故答案为:
(1)NaOH溶液应将所测植物灭活,其他各项与实验组完全一致
(2)NaHCO3 单位时间内液滴右移的体积 总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
I. 如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 2 气体,据图回答问题:
(1)蝗虫呼吸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该装置是测定蝗虫呼吸作专用过程中吸收属O 2 的速率; (2)蝗虫呼吸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蝗虫被吸收掉,蝗虫因氧气缺乏,变的呼吸困难或死亡,NaOH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故容器内气体压强也变小,U形管内液面会有变化左边上升右边下降; (3)活的蝗虫与死的蝗虫进行对比,实验效果更明显. 故答案为:(1)吸收O 2 的速率;(2)左升右降(3)作对照. |
J. 在呼吸作用速率的测定实验中,对照组和校正组有什么区别
对照组中的数据是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被NaOH吸收,红色液滴的移内动表示植容物呼吸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氧气的差;
而校正组的读数是该装置在没有植物呼吸的情况液滴的移动,这种移动是由于外界温度或气压的变化引起的,在计算时要考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