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双缝的作用是
答案B
本题考查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双缝的作用是获得相干光源.故正确选项为B.
②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间距为0.2mm
条纹间距Δx=11/4 mm
干涉场点位置与双缝距离D=2m
双缝间距d=0.4mm
由双缝干涉公式 Δx=λ*D/d
得到波长λ内=550nm
你hi我的容时候我已经下线了
对于你hi里的问题
0级明条纹光程差为0,0级暗条纹光程差为λ/2,4级暗就是4λ+λ/2
个人认为,做题目你记得干涉公式Δx=λ*D/d就够了,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Δx我的算法就是0到4级暗条纹中间包含4个间距,所以Δx是11mm/4
另外,对于这个0级暗你再看看是怎么定义的,定义类的东西我有点忘了.
你搞清楚了就不会被那种耍诈的题目骗了
③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放云母片会有什么变化
变化:如果云母片挡在上面的缝,屏幕上的条纹向上平移N个条纹。
改变一条光线的光程,也就改变了光程差,从而使屏幕上的条纹平移。一条光线的光程改变量=光程差的改变量=(云母片折射率-1)*云母片厚度=N*波长。这里,N就是屏幕上的条纹平移的条数.
用薄云母片覆盖在双缝实验中的一条缝上,这时屏幕上的中央明纹移动到原来第7级明纹的位置若入射光波长λ=550nm,云母的折射率n=1.52,云母的厚度为d= 7404nm。薄云母片内光波的完整波长的个数减去空气里经过薄云母片宽度的光波的完整波长的个数等于屏上级数的变化。
(3)在杨氏双缝实验装置中扩展阅读:
光程与光程差的应用及意义:
1、在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中光的干涉、衍射及双折射效应等的推导过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最基础的公理,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及光的折射定律等基本规律都是通过费马原理推导出的。其揭示了光的传播路径与光程的关系。
2、光的干涉,相干光相互叠加会出现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可以通过光程差来计算干涉条纹的特征。
3、衍射效应发生时,随着与狭缝中心线的竖直距离(x方向)不同,到P点的光程差也不同。
④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用红光做实验,在屏上呈现明暗相间、间隔距离相等的红色干
答案C
本题考查双缝干涉与单缝衍射的区别.将一条缝挡住时,由双缝干涉变为单缝衍射,衍射条纹仍为明暗相间,但间距不相等.故正确选项为C.
⑤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把装置浸入水中,干涉条纹的间距怎么变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把装置浸入水中,干涉条纹的间距会变小。由于杨氏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和介质波长成正比,在水中的介质波长小于在空气中的波长,所以条纹间距会减小。
⑥ 一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真空中观察时,干涉条纹间距为1.5mm。若把
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与折射率成反比,干涉条纹间距:1.5mm/【4/3】=1.125mm
⑦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当用折射率为2的薄云母片覆盖装置中的一条狭缝时接受屏中央为第1级明文。
厚度*(折射率2-1)= 一个波长,厚度=500nm
双缝相距为1nm?这么小?1mm?
依照题目,零级明纹应当在原来的负一级的位置,
双缝相距1mm*位置x/1m=一个波长,位置x=0.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