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如果其中的一条缝用一块透明玻璃遮住,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一条缝处遮盖一块薄玻璃片后,通过这条缝隙的光在玻璃上的波长比在空气中的短了(因为波长=波速*频率,频率不变,速度变小)。
如果没有玻璃,屏幕上中间的那一条亮条纹是光程差为零的地方,现在下面那条缝的光程变短了,所以要上移,使下面的光程变长一点,上面的光程变短一点,才能得到光程差为零的点,所以上移。
微观物体可以同时通过两条路径或通过其中任意一条路径,从初始点抵达最终点。这两条路径的程差促使描述微观物体物理行为的量子态发生相移,因此产生干涉现象。另一种常见的双路径实验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实验。
(1)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双缝扩展阅读:
假若光束是由经典粒子组成,将光束照射于一条狭缝,通过狭缝后,冲击于探测屏,则在探射屏应该会观察到对应于狭缝尺寸与形状的图样。
假设实际进行这单缝实验,探测屏会显示出衍射图样,光束会被展开,狭缝越狭窄,则展开角度越大。在探测屏会显示出,在中央区域有一块比较明亮的光带,旁边衬托著两块比较暗淡的光带。
从决定是否探测双缝实验的路径,他可以决定哪种性质成为物理实在。假若他选择不装置探测器,则干涉图样会成为物理实在;假若他选择装置探测器,则路径信息会成为物理实在。然而,更重要地,对于成为物理实在的世界里的任何特定元素,观察者不具有任何影响。
具体而言,虽然他能够选择探测路径信息,他并无法改变光子通过的狭缝是左狭缝还是右狭缝,他只能从实验数据得知这结果。类似地,虽然他可以选择观察干涉图样,他并无法操控粒子会冲击到探测屏的哪个位置。两种结果都是完全随机的。
㈡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双缝间距为0.45毫米光源波长为540纳米要使光屏上条纹间距1.2
答案: 解析: 0.625μm。 提示: 光的干涉与衍射。
㈢ 在杨氏实验中,双缝间距d=0.45cm
由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亮纹间距离公式
△X=D/d*λ
用折射率为n=1.5,厚度h=9.0um的薄玻璃片遮盖后,两束光线向里偏折,使得亮条纹间距变小,在接收屏上干涉条纹将间距变小,条纹变密。
㈣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你说干涉条纹保持与双缝平行很不理解,可以这样认为:干涉现象首先须有相干光绕过障碍物(其实就是衍射),然后相互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设双缝竖直,每一条缝从水平方向看尺寸小,光容易绕过去(衍射),分布到左右两边去;而竖直方向尺寸大,光不容易绕过去,所以上下没有光。最终每条竖缝左右两边的光相互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自然与缝平行。当缝转动,条纹也转动。
也可以理解为每条条纹离双缝的波程差为一个定值,经分析,这些点必然全都分布在与缝平行的直线上,所以条纹与双缝平行。
你的第四段考虑的是移动单缝的问题,这对条纹分布没有影响。要知道双缝很窄,才相当于两个新的光源。而单缝仅仅是保证有光透过双缝而已,它对条纹的方向、宽窄均没有影响。
㈤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双缝的作用是
答案B
本题考查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双缝的作用是获得相干光源.故正确选项为B.
㈥ 杨氏双缝干涉的原理
杨氏双缝干涉的原理是光波叠加原理,用光的波动性解释了干涉现象。用强烈的单色光照射到开有小孔S的不透明的遮光扳上,后面置有另一块光阑,开有两个小孔S1和S2。杨氏利用了惠更斯对光的传播所提出的次波假设解释了这个实验。
S1,S2为完全相同的线光源,P是屏幕上任意一点,它与S1,S2连线的中垂线交点S'相距x,与S1,S2相距为rl、r2,双缝间距离为d,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L。
因双缝间距d远小于缝到屏的距离L,P点处的光程差:δ=r2-r1=dsinθ=dtgθ=dx/Lsinθ=tgθ,这是因为θ角度很小的时候,可以近似认为相等。
干涉明条纹的位置可由干涉极大条件d=kλ得:x=(L/d)kλ,干涉暗条纹位置可由干涉极小条件d=(k+1/2)λ得:x=(D/d)(k+1/2)λ明条纹之间、暗条纹之间距都是:Δx=λ(D/d)。
(6)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双缝扩展阅读:
干涉条纹是等距离分布的,公式都有波长参数在里面,波长越长,相差越大。条纹形状:为一组与狭缝平行、等间隔的直线(干涉条纹特点)菲涅尔双棱镜,菲涅尔双面镜、埃洛镜的干涉情况都与此类似。
光的干涉是指若干个光波相遇时产生的光强分布不等于由各个成员波单独造成的光强分布之和,而出现明暗相间的现象。光的干涉现象的发现在历史上对于由光的微粒说到光的波动说的演进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1801年,托马斯·杨提出了干涉原理并首先做出了双狭缝干涉实验。
㈦ 在杨氏干涉实验中,双缝的距离是1.8mm,在双缝后90cm处的屏上,第-级明纹与第五
因为O到双缝的路程差为0,知O点出现亮条纹.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原理可知,则第一级明条纹到双缝的距离差为λ,那么从第四级明条纹到双缝的距离差为4λ,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㈧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间距为0.2mm
条纹间距Δx=11/4 mm
干涉场点位置与双缝距离D=2m
双缝间距d=0.4mm
由双缝干涉公式 Δx=λ*D/d
得到波长λ内=550nm
你hi我的容时候我已经下线了
对于你hi里的问题
0级明条纹光程差为0,0级暗条纹光程差为λ/2,4级暗就是4λ+λ/2
个人认为,做题目你记得干涉公式Δx=λ*D/d就够了,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Δx我的算法就是0到4级暗条纹中间包含4个间距,所以Δx是11mm/4
另外,对于这个0级暗你再看看是怎么定义的,定义类的东西我有点忘了.
你搞清楚了就不会被那种耍诈的题目骗了
㈨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双缝的作用是使白光变成单色光
这个实验中,双缝是作为两个相干光源用。
白光变单色光可以用滤色镜,三棱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