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的设计要求
1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1.1 实验室中必须安装Ⅱ级或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
1.2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当这类操作不得不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时,必须采用个体防护与使用物理抑制设备的综合防护措施。
1.3 在进行感染性组织培养、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1.4 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1.5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穿着背开式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工作完毕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1.6 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两副为宜)。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
1.7 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
2 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2.1 选址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与其他用途房屋设在一栋建筑物中,但必须自成一区。该区通过隔离门与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
2.2 平面布局
a)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核心区包括实验间及与之相连的缓冲间。
b)缓冲间形成进入实验间的通道。必须设两道连锁门,当其中一道门打开时,另一道门自动处于关闭状态。如使用电动连锁装置,断电时两道门均必须处于可打开状态。在缓冲间可进行二次更衣。
c)当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不设自动控制装置时,缓冲间面积不宜过大,不宜超过实验间面积的八分之一。
d)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实验间入口,避开工作人员频繁走动的区域,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
2.3 围护结构
a)实验室(含缓冲间)围护结构内表面必须光滑耐腐蚀、防水,以易于消毒清洁。所有缝隙必须加以可靠密封。
b)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均可自动关闭。
c)除观察窗外,不得设置任何窗户。观察窗必须为密封结构,所用玻璃为不碎玻璃。
d)地面应无渗漏,光洁但不滑。不得使用地砖和水磨石等有缝隙地面。
e)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均为圆弧形且可靠密封,施工时应防止昆虫和老鼠钻进墙脚。
2.4 通风空调
a)必须安装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以控制实验室气流方向和压强梯度。该系统必须确保实验室使用时,室内空气除通过排风管道经高效过滤排出外,不得从实验室的其他部位或缝隙排向室外;同时确保实验室内的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进风口和排风口的布局应使实验区内的死空间降低到最小程度。
b)通风空调系统为直排系统,不得采用部分回风系统。
c)环境参数:相对于实验室外部,实验室内部保持负压。实验间的相对压强以-30Pa~-40Pa为宜,缓冲间的相对压强以-15Pa~-20Pa为宜。实验室内的温、湿度以控制在人体舒适范围为宜,或根据工艺要求而定。实验室内的空气洁净度以GB 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所定义的七级至八级为宜。实验室人工照明应均匀,不眩目,照度不低于500lx。
d)为确保实验室内的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实验室内不应使用双侧均匀分布的排风口布局。不应采用上送上排的通风设计。由生物安全柜排出的经内部高效过滤的空气可通过系统的排风管直接排至大气,也可送入建筑物的排风系统。应确保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的压力平衡。
e)实验室的进风应经初、中、高效三级过滤。
f)实验室的排风必须经高效过滤或加其他方法处理后,以不低于12m/s的速度直接向空中排放。该排风口应远离系统进风口位置。处理后的排风也可排入建筑物的排风管道,但不得被送回到该建筑物的任何部位。
g)进风和排风高效过滤器必须安装在实验室设在围护结构上的风口里,以避免污染风管。
h)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中,在进风和排风总管处应安装气密型调节阀门,必要时可完全关闭以进行室内化学熏蒸消毒。
i)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中所使用的所有部件均必须为气密型。所使用的高效过滤器不得为木框架。
j)应安装风机启动自动联锁装置,确保实验室启动时先开排风机后开送风机。关闭时先关送风机后关排风机。
k)不得在实验室内安装分体空调器。
2.5 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
a)必须在主实验室内设置Ⅱ级或Ⅲ级生物安全柜。其安装位置应满足6.3.2.5d)中的要求。
b)连续流离心机或其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置于物理抑制设备之中,该装置应能将其可能产生的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出。在实验室内所必须设置的所有其他排风装置(通风橱、排气罩等)的排风均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方可排出。其室内布置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
c)实验室中必须设置不产生蒸汽的高压灭菌锅或其他消毒装置。
d)实验间与外部应设置传递窗。传递窗双门不得同时打开,传递窗内应设物理消毒装置。感染性材料必须放置在密闭容器中方可通过传递窗传递。
e)必须在实验室入口处的显著位置设置压力显示报警装置,显示实验间和缓冲间的负压状况。当负压指示偏离预设区间必须能通过声、光等手段向实验室内外的人员发出警报.可在该装置上增加送、排风高效过滤器气流阻力的显示。
f)实验室启动工作期间不能停电。应采用双路供电电源。如难以实现,则应安装停电时可自动切换的后备电源或不间断电源,对关键设备(生物安全柜、通风橱、排气罩以及照明等)供电。
g)可在缓冲间设洗手池:洗手池的供水截门必须为脚踏、肘动或自动开关。洗手池如设在主实验室,下水道必须与建筑物的下水管线分离,且有明显标志。下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洗手池仅供洗手用,不得向内倾倒任何感染性材料。供水管必须安装防回流装置。不得在实验室内安设地漏。
2.6 其他
a)实验台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b)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为易于清洁,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台(架)。家具和设备的边角和突出部位应光滑、无毛刺,以圆弧形为宜。
c)所需真空泵应放在实验室内。真空管线必须装置在线高效过滤器。
d)压缩空气等钢瓶应放在实验室外。穿过围护结构的管道与围护结构之间必须用不收缩的密封材料加以密封。气体管线必须装置在线高效过滤器和防回流装置。
e)实验室中应设置洗眼装置。
f)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g)实验室内外必须设置通讯系统。
h)实验室内的实验记录等资料应通过传真机发送至实验室外。
『贰』 人类受动物的启发根据环境发明了什么保护自身的装置
对于人类受动物的启发,还有根据环境发明了保护的自身装置应该是防弹衣或者是这些坦克飞机,这些就是有动物上面得到的启发。
『叁』 给几个动物仿生学的例子
1、蝙蝠与雷达
原理:蝙蝠“回声定位”。
蝙蝠本领:蝙蝠发射出的超声波碰到飞舞的昆虫能立刻反射回来,这时,蝙蝠就知道:周围有吃的了。
仿生运用:根据蝙蝠发明的雷达能及时探测出敌机的方位和距离,以便发出警报,然后进行狙击。
2、苍蝇与照相机
原理:苍蝇复眼。
苍蝇本领:苍蝇复眼观察物体比人类还要仔细和全面,当看到目标后,苍蝇能够立刻出动。
仿生运用:根据苍蝇复眼原理发明的“蝇眼”航空照相机一次能拍摄1000多张高清照片。天文学也有能在无月光的夜晚探测到空气簇射光线的 “蝇眼”光学仪器。
3、蝴蝶与防伪纸币
原理:蝴蝶翅膀颜色根据光的折射发生变化。
蝴蝶本领:蝴蝶翅膀上有很多小坑,当阳光照射在蝴蝶翅膀上的时候,由于发生光的折射,人眼看到的蝴蝶是绿色的。
仿生运用:纸币或信用卡上设置了许多小坑,这样,无论假币有多么逼真,都难逃光学设备的“法眼”。
4、萤火虫与人工冷光
原理:萤火虫自带“发光器”。
萤火虫本领:萤火虫自身的荧光素和荧光酶与氧气发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氧气越充分,萤火虫发出的光越强烈。
仿生运用:由荧光素和水等一些物质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满爆炸性瓦斯的矿井中充当闪光灯,且不会引爆瓦斯。
5、电鱼与伏特电池
原理:电鱼发电原理。
电鱼本领:电鱼体内有一种奇特的发电器官,它由许多叫电板或电盘的半透明盘形细胞构成。
仿生运用:以电鱼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伏打电池,这种伏打电池被叫做“人造电器官”。
『肆』 如何做好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中生物危害的防护工作
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的实验对象和防护措施简单介绍如下:
(一)一级生物安全防护(BSL-1)适用实验对象和防护措施
已知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潜在危害很小。防护措施: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工作服,实验操作时应戴手套,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离开实验室时工作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区内。不得穿着进入办公区等清洁区域。用过的工作服应定期消毒。
(二)二级生物安全防护(BSL-2)适用实验对象和防护措施
实验对象:对人体和环境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防护措施:除符合BSL-l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要求:进入实验室时,应在工作服外加罩衫或穿防护服,戴帽子、口罩。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应使用面部保护装置(如: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
(三)三级生物安全防护(BSL-3)适用实验对象和防护措施
实验对象:是通过呼吸途径使人感染导致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疾病的感染性材料。防护措施:除符合BSL-2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要求:①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时必须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包括两层防护服、两层手套、生物安全专业防护口罩(不应使用医用外科口罩等),必要时佩戴眼罩、呼吸保护装置等。工作完毕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②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实验室区域内应配备应急药品。
(四)四级生物安全防护(BSL-4)适用实验对象和防护措施
实验对象:是危险的和新的感染性材料,表现出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实验室感染和致命疾病的高度危险性。防护措施:除符合BSL-3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进入BSL-4实验室时要更换全套服装。工作后脱下所有防护服,淋浴后再离去。在BSL-4实验室中工作人员需穿着整体的由生命维持系统供气的正压工作服或使用Ⅲ及生物安全柜操作病原。
『伍』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
1、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回体防护装置和措施答(一级防护),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耳机防护),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规程。
2、应将每一特定实验室从立项、建设到使用维护的全过程中有关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的内容编入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必须设有专职的生物安全负责人。
3、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防护要求分为四个生物安全防护级别。
(5)动物保护装置设计扩展阅读: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操作规程包括:
1、本标准针对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所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标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在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明列并加以执行。
2、针对不同的微生物及其毒素应补充规定相应的特殊安全操作规程,也应在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明列并加以执行。
『陆』 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那么温度计是如何制造的
你知道制造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是怎么加进去的吗?
第一、首先将玻璃管加在旋转吊架上,在旋转同时,喷灯会对空心玻璃管中段进行加热,同时操作员会将空气从下方打入,就会让融化的玻璃产生气泡。从气泡处折断玻璃管,形成两根尾端成漏斗状的玻璃管。接着将短的玻璃管固定在转盘上,再将一根漏斗口玻璃管悬在上方,在两根管子旋转时,喷灯会将它们熔接在一起,漏斗状开口能够确保空心管不会被熔接密封起来。另一座喷灯在玻璃管更下放加热,将玻璃管尾端密封形成泡状。
第四、现在将温度计上的两条刻痕对齐,在网格上的印记刻痕之间的距离常常并不固定,通过用网格来测量就可以为温度计分类。接着将温度计与相对应的刻度只配对。将温度计。上半部装进套管,套管可能是金属或塑料制成的。接着选择相对应的刻度尺插入玻璃管和套管之间,将部分的空心金属丝缠绕在接头并带上。这款温度计的感温球将用于测量工业用的管线内的温度,所以套上保护装置叫做感温球护套。将一片小透明板晶泡管钩槽轻松插入,再装上塑料上盖,温度计就制作完成了。
『柒』 河南一动物园推出与野兽同居酒店,其安全性如何
安全性还是非常不错的。
近日,位于河南省的和生森林动物乐园即将建成,并且计划于春节前后对外开放。这座动物乐园不仅规划出了动物繁殖基地和萌宠观赏区,还特别推出了与东北虎同居的酒店,为了保障顾客的安全性,动物乐园也采用了独特的设计和抗击能力极强的专用玻璃,让与野兽仅有一层玻璃之隔的住宿者不仅能够清晰的看到各种大型动物的一举一动,细微的观察到它们在生活中的各种状态,还能增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近几年来,野生动物袭击人类的事件屡屡发生,强悍的攻击性让人们对这些猛兽新生恐惧,然而我们人类和这些猛兽本就是自然生态中的共同体,我们对这些猛兽应该多一些了解,多一些相处,对它们多一些保护,所以说这家酒店的建造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捌』 鸡蛋撞地球,怎么保护鸡蛋
“鸡蛋撞地球”设计方案(讲义)
温州中学 吴联进
明确“鸡蛋撞地球”的实质、要求及需解决的问题
比赛的要求是让鸡蛋从教学楼的四楼的窗户直接下落到水平水泥地面上,而不破碎,且离投放点的铅垂线上的地面中心点的距离越短越好。毋庸置疑,如果不加保护地让鸡蛋直接下落,鸡蛋肯定是粉身碎骨的,因为鸡蛋的蛋壳既薄又脆,到达地面时会以较大的速度冲击地面,在冲击地面的瞬间,会受到地面的强大的冲击力而破碎。为此我们对鸡蛋下落的过程进行如下的全面分析。
(一)、理论依据:
1、动量定理表达式:Ft =△p
其中△p指的是动量的变化,F指的是冲力的大小,t指的是力的作用时间。
由于鸡蛋在下落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p一定,鸡蛋所受的力F与力的作用时间t成反比,即t越大,F就越小,作用在鸡蛋上的力就越小。这样,鸡蛋就不容易碎了。
2、由空中垂直下落的物体所受空气阻力f与空气的密度ρ、物体的有效横截面积S、下落的速率v的平方成正比,阻力的大小可表示为f=CρSv2,其中C为阻力系数,一般在0.2~0.5之间,ρ=1.2kg/m3,物体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将达匀速,这称为终极速率。由Ft=△v.m可知,通过装置结构的设计,可以使装置在较小的速度时就达到匀速,既△v.m变小,也就是Ft变小,在作用时间t不变的情况下,作用力F可以减小,还有一种就是在鸡蛋快到地面时,像降落伞一样突然打开的,增大阻力面积,达到瞬时减速,以减小冲击力。
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的一些日常现象:
雨滴在空气中下落,速度越来越快,所受空气阻力也越来越大。 当阻力增加到与雨滴所受重力相等时,二力平衡,雨滴开始匀速下落。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凭借着降落伞较大的横截面积取得较大的空气阻力,得以比较缓慢地降落。这些都是这个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明白了这以后,就不会认为装置的加速度是9.8m/s2了。
3、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在“高空坠蛋”整个装置落地的一瞬间,装置静止,然而鸡蛋由于惯性,还会继续运动,造成与装置挤压、碰撞,容易损坏。如何将鸡蛋由于具有惯性而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解决。,我们的办法是采取一种保护装置让鸡蛋从高空下坠到地面而不破碎。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不管鸡蛋从多高处掉下,只要鸡蛋在到达地面后,跟鸡蛋接触的物体对鸡蛋的冲击力不致使鸡蛋的壳破裂就可以了,为此我们可以抓住以下关键的几点进行设计:
增加鸡蛋下降过程的阻力,以减小鸡蛋到达地面的速度。
使装置跟地面接触的外层的材料具有一定的柔性,减少地面对装置的冲击力,以有效保护装置和鸡蛋。、
尽量减少在鸡蛋落地的一瞬间鸡蛋和装置内相接触的物体的挤压力或冲击力。
由于比赛的成绩跟整个装置的重量有关,因此要尽量减少装置的重量,可选用密度小,重量轻的材料,能够以较轻的材料,较轻的重量达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由于比赛的成绩还跟装置最后的落地点与中心点的距离有关,因此装置在着地后尽量防止反弹,以提高准确性,可通过减小装置落地时的速度,在装置外层包一层弹性较小的材料,使得装置落地后不会弹起,这与第二点的要求有些矛盾,应适当权衡。另外,在装置外面贴海绵双面胶也是一个好办法。
(6) 整个装置结构能承受住地面的冲击。
二、方案设计
(一)设计分析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确了设计的关键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进行方案设计,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及调查,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1、降落伞型:
降落伞型,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降落伞,增大空气阻力,以使鸡蛋连同整个装置平稳落地。
这种方案最容易想到,因为跳伞、宇宙飞船减速,都运用了这个方法,效果很好。安全性极高,使整个装置达到较小的速度即可匀速下落。装置的重量也不会很重。唯一的缺点就是:受大气扰动影响太厉害,会使实验装置飘忽不定,准确性较差,往往不能落到指定位置,从而影响了比赛成绩。
2、外包装型:
外包装型,就是用较多的减震材料将鸡蛋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比如泡沫、棉花、各种填充材料等。通过这些材料的缓冲作用,达到保护鸡蛋的目的。
这种方案也较容易想到。平常生活中用各种填充材料保护贵重用品的方法相信大家都见到过。这的确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案由于受空气阻力影响很小,所以准确性较高。由于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密度极小的,所以可将整个装置的重量降到最低。但美中不足的是:整个装置是自由下落状态,到达地面时的速度较大,因而对装置的坚固度和缓冲效果要求较高,安全性稍差一点。
3、不倒翁型:
不倒翁型,就是使整个装置像不倒翁一样,把重心尽可能降低,使得装置下落时能保持稳定状态,确保始终让一个面着地。那么保护工作只需要在这一个面做好就行了,从而节省了材料。
这种方案充分考虑到了上一种方案可能出现在空中翻滚现象,经过改进形成的。其可靠性远远高于第一种方案,材料更节省,准确性更高。美中不足的就是为了确保装置的重心降低,势必要在底部放上一个质量较大的物体,这就大大加重整个装置,将影响比赛成绩。
4、多面体型:
多面体型,就是把整个装置制作成一个多面体,将鸡蛋用结实的绳子固定在多面体的中央,使整个鸡蛋悬空。装置落地后,不论哪个面着地,鸡蛋都不会着地,鸡蛋就完好无损了。
这种方案无需额外的材料,只需要制作多面体的骨架和几根线即可,用料极其节省,因而重量会大大降低。因受空气阻力较小,所以稳定性较好。但这种方案也有一个大的缺点就是多面体不易扎制,结实程度不高,落地后可能会散架,鸡蛋也就岌岌可危了。
5、双气球型:
双气球型,就是将鸡蛋放在一个气球中,充入一定量空气,在外面再套一个气球,充入适量空气。这样两层气球之间就会形成一个气垫,会使鸡蛋免受地面的冲击。
这种方案所用材料应该是所有方案中最省的,重量只是两个气球的重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种方案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两层气球之间有一块是紧密接触的,没有气垫的保护,如果此面着地,一切都完了。另外,由于重量太轻,受空气扰动影响,其稳定性也不是很好。
6、螺旋桨型:
螺旋桨型,就是在整个装置上方安置一个螺旋桨,靠流动的空气推动或遥控,使螺旋桨旋转起来,以提高安全性和准确度。这极像直升飞机的飞行原理。
这种方案因螺旋桨的转动而减小了装置下落的速度,安全性更高。如果是遥控,准确性也会很高。问题是如何保证螺旋桨始终朝上,螺旋桨一旦不朝上,准确性将无从谈起。如何保证螺旋桨平稳旋转也是一个问题。
7、滑翔机型:
滑翔机型,顾名思义,就是将鸡蛋悬挂在滑翔机下方,整个装置就会在空气中滑翔,最后会平稳地降落。
这种方案准确性极差,降落地点不确定。如果不限制落地点的话,这无疑是一个好方案,安全性较高。在这种比赛规则下,不提倡这种方法。
8、盐水型:
盐水型,就是配一个密度很大的氯化钠溶液,让鸡蛋漂浮在上面,落地后盐水就充当了缓冲材料,保证鸡蛋不破。
这种方案新颖独特,用盐水作缓冲,安全性较高,受到空气阻力影响很小,准确性较高。但装置不易控制,如果装置在空中翻滚,盐水洒出,就起不到保护作用了,因此,一定要保证装置重心要稳,并且尽可能降低。这种装置的重量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毕竟,盐水的密度要比泡沫大得多。
9、吸管组型:
吸管组型,用几根吸管绑在一起做成吸管组,将几组吸管组搭成金字塔形,将鸡蛋夹在中间,用胶条固定。吸管由于是中空的,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这种方案材料来源广泛,重量轻,体积小,因而准确性较好。至于安全性嘛,可能要差一点,吸管的缓冲作用毕竟有限。
10、综合型:
综合型,就是将几种保护措施结合起来使用,造出的装置也是五花八门。
综合型装置的安全性肯定会大大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准确性很难说究竟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装置的总重量大大增加,可能会影响比赛成绩。
… …
上面大体介绍了十种方案。其实还有很多方案,就不一一列举了。不难看出,这十种方案各有利弊,很难找出一个十全十美的方案。而且,各种方案的偶然性较大。以上仅是从理论层面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分析,实际操作中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比赛时当时的天气状况、场地情况、装置制作情况、鸡蛋的大小和形状等,都会对比赛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1、天气状况的影响:
天气状况对这种比赛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主要影响是风力的大小。理想的天气状况应该是几乎没有风,这样才能保证一些需要借助空气阻力来减速的装置能够平稳降落。如果风太大,那么降落伞型、螺旋桨型、双气球型等类型的实验装置就会在风中摇摆不定,准确性会很差,安全性也会大大降低。
2、场地情况的影响:
场地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比赛成绩。这里的场地场地主要是指装置落地的场地。理想的场地应该平坦、松软,这样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几率。这次比赛场地是大理石水平地面,坚硬无比,这就要求我们的装置一定要结实,缓冲效果要好。
3、装置制作情况的影响:
装置制作的好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试验时试验成功并不代表着在正式比赛中会成功。因为试验时整个装置从十几米高的地方落下,会造成装置整体或局部的损坏,如果再用试验过的装置去比赛,这些损坏造成的影响便会显现出来。会让认为安全可靠的装置出现意外情况。如果再制作一个新的装置,即使原理跟试验时的装置一模一样也无法保证制作得和试验时的装置没有差别,问题往往就出现在这细小的差别上。
4、鸡蛋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也许你会问:鸡蛋的大小和形状还对试验效果有影响吗?回答是肯定的。如将大小不等的一筐鸡蛋晃几晃,你会发现:大的鸡蛋先破,小的鸡蛋后破。由此可以得知:小的鸡蛋更结实一点。如果拿两个蛋壳厚薄不同不一样的鸡蛋相碰,一定是蛋壳薄的鸡蛋先破。由此可以得知:蛋壳厚的鸡蛋更结实一点。另外,形状规则的鸡蛋由于受力均匀,会比不规则的鸡蛋结实。因此,所用鸡蛋太长、太圆、太扁或鼓出一块、凹下一块都不行。选择鸡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比赛中许多不确定因素都是人们难以预料的。对于前两种影响,对每一个参赛者都是公平的。条件好对大家都好,条件不好对大家都不好。对于后两种影响,要求我们一定要细心,力求将装置调试得完美无缺,比赛时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二)方案的构思和确定
经过上述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构思了以下几种方案,分别见如下草图:
A 多面体型
(1)长方体泡沫外壳
(2)柔性填充物
(3)减速塑料袋
(4)细线
(5)防弹海绵双面胶
B 热气球型
(1)可乐瓶外壳
(2)固定鸡蛋塑料袋
(3)缓冲、固定网状海绵套袋
(4)减速塑料袋
(5)细线
(6)防弹海绵双面胶
以上两种方案所用结构简单、取材容易、制作成功率高,由于方案A是一种传统式普及型的方案,而方案B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也许是一种首创的设计方案。因此我决定选用方案B来制作。
三、 制作模型
1、绘制图样
“鸡蛋撞地球”的设计图样
2、制作步骤
(1)所用材料:鸡蛋一个、可乐瓶一个、透明塑料袋大小各一个,套苹果用的网状海绵套一个、细线、海绵双面胶一个,双面胶一个。
(2)工具:剪刀
(3)按设计图样划线
按设计图样的高度在可乐瓶上划线,把网状海绵套按三等分划线,
(4) 按要求剪切、钻孔
用剪刀把可乐瓶按划线处剪切,然后在上开口下约1厘米处沿相互垂直的对角线处的壳体上穿四个小孔,把网状海绵套剪成三等分,剪两条约20厘米的细线,
(6)装配
先把鸡蛋装在小塑料袋里,使鸡蛋两端沿竖直方向放置,可用双面胶把鸡蛋和塑料袋固定,再沿鸡蛋体的最大直径处套上三层海绵套(用双面胶固定),使这个装置刚好能放进可乐瓶,然后把塑料袋贴在塑料袋的上端开口处,使鸡蛋按规定位置固定。
把细线在四个小孔分两边系好,线的上端分别分别和大塑料袋的两边系好。
在塑料瓶的底部按塑料瓶的底部大小贴上海绵双面胶。
四、 测试、评估及优化
测试时,首先,一定要将自己的装置对准投掷点。再次,投放时使落地面朝下,确保重心稳定,装置的这种姿态一定要求重心最低,才会避免装置在空中翻滚、摇摆、抖动。最后,尽量将装置置于所允许高度的最低点,这样下落高度就会降低,装置落地时的速度就会降低,增加了安全性。
由于现在是冬季时节,装置下降时受风的影响较大,在装置不会翻转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充气塑料袋的大小,由于可乐瓶是圆的,着地时,因弹性而反弹,使塑料瓶在地上转动而远离中心点,影响比赛成绩,因此可以增加装置的底部跟地面的接触面积。
『玖』 变电站防小动物
1、近来变压器因小动物引起的事故逐年减少,与采用档板等技术措施等是密不可分的,为防小动物的效果,档板的高度也在提高,所以确实存在档板存在事故时档人逃生等问题。
2、现在有些变电站采用的是活动式档板,即将档板分为二到三段,档板边上是有活动折页的,平时折页上有紧固弹簧会使档板紧闭,在事故时人可以推开档板,不会引起阻止人进出的情况发生。
3、变电站虽然是重要场所,但其不会发生其他单位一样的危险,所谓的变压器爆炸,也无非是变压器油从各焊口溢出,不会象压力容器爆炸一样,所以不会对人造成群伤事故。即便是打耐压等高压试验活动,电压虽然很高,但有完善的保护装置,只要按规程要求进行操作,不应该对试验人员、试验仪器和被试验设备造成伤害的。
4、变电站内有小动物生存,是与管理水平、气候环境等密切相关的,当你管理的好,如不往电缆沟内倾倒剩饭剩菜、电缆进出通道封堵、下老鼠药、养成关门习惯、安装防老鼠电网等,可以有效减少小动物的影响。
5、这里说一下,现在的室内高压设备,防护等级都比较高,小动物一般是进不去的,不需要防护。真正需要防护的,多是主控制室内的控制、保护、测量、交直流、信号等屏柜,而主控制室在变电站中是相对最安全的地方,如遇电气事故爆炸、短路、火灾等突发性事故,切不可匆忙外逃,要明白主控制室比外面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