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渗析的原理和操作
电渗析法是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即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阴离子只允许阴离子透过),使阴、阳离子作定向迁移,从而达到离子从水中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2. 实验室模拟电渗析处理工艺
离子交换膜,电极,电渗析池(这个要自己加工) ,组成一个三室电解槽 ,当然两室的也行,看你的目的了
3. 简答题!!电渗析的基本原理!!!急!
一、电渗析的工作原理
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带电离子选择性地通过
离子交换膜的过程。主要用于溶液中电解质的分离。图7-1是电渗析工作原理示意图。 流程说明:在淡化室中通入含盐水,接上电源,溶液中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方向移动到阳膜,受到膜上带负电荷的基团的异性相吸引的作用而穿过膜,进入右侧的浓缩室。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到阴膜,受到膜上带正电荷的基团的异性相吸引的作用而穿过膜,进入左侧的浓缩室。淡化室盐水中的氯化钠被不断除去,得到淡水,氯化钠在浓缩室中浓集。
图7-1 电渗析工作原理示意图
-2所示的其它迁移过程: 电渗析过程除我们希望的反离子迁移外,还可能发生如图7
(1) 同名离子迁移
同名离子指与膜的固定活性基所带电荷相同的离子。根据唐南(Donnan)平衡理论,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不可能达到100,,再加上膜外溶液浓度过高的影响,在阳膜中也会进入个别阴离子,阴膜中也会进入个别阳离子,从而发生同名离子迁移。 (2) 电解质的浓差扩散
也称为渗析,指电解质离子透过膜的现象。由于膜两侧溶液浓度不同,受浓度差的推动作用,电解质由浓水室向淡水室扩散,其扩散速度随两室浓度差的提高而增加。(3) 水的渗透
淡水室的水,由于渗透压的作用向浓缩室渗透,渗透量随浓度差的提高而增加。
(4) 水的电渗透
反离子和同名离子,实际上都是水合离子,由于离子的水合作
用,在反离子和同名离子迁移的同时,将携带一定数量的水分子迁移。
(5) 压差渗漏
溶液透过膜的现象。当膜的两侧存在压差时,溶液由压力大的一侧向压力小的一侧渗漏。因此在操作中,应使膜两侧压力趋向平衡,以减小压差渗漏损失。
(6) 水的解离
1/2页
也称为极化。是指在一定电压作用下,溶液中离子未能及时补充到膜表面时,膜表面
——++的水分子解离成H和OH的现象。当中性的水解离成H和OH以后,它们会透过膜发生
迁移,从而扰乱浓、淡水流的中性性质。这是电渗析装置的非正常运行方式,应尽力避免。
4. 电渗析器运行中应控制哪些参数操作中应特别注意哪些方面
应控制的运行参数为:
(1)
进、出水水质:对原水进行预处理,控制其水质符合进水要求。
(1)
压力和流量:压力过高流量过大易造成设备漏水和变形,流量过小可能引起极化结垢和悬浮物沉积。
(3)电流和电压:先确定工作电流在极限电流以下,然后控制电压在一定压力下运行。(4)倒极和酸洗。(5)水的回收率:为了降低水的排废率,提高回收率,浓、淡水应按规定的比值进行控制,或采用浓水循环,但要注意控制其浓缩倍率,以免产生沉淀,影响运行。
运行操作要点为:
(1)开机时先通水后通电,停机时先停电后停水,以免极化过度损坏设备。
(2)
开机或停机时,要同时缓慢开启或关闭淡水和浓水阀门,以使膜两侧压力相等或接近。
(3)
浓、淡水压力要稍高于极水压力,一般要高0.01—0.02MPa;淡水压力要稍高于浓水压力,一般要高0.01MPa。
(4)
开、关阀门要缓慢,防止突然升压或降压致使膜堆变形。
(5)
进电渗析器浓、淡水的压力不大于0.3MPa。
(6)
电渗析器通电后膜上有电,应防止触电。在膜堆上禁放金属工具和杂物,防止短路损坏膜堆。
5. 电渗析法的简介
电渗析法(electrodialysis【ED】)是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功能性膜,分为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和阳膜】。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这就是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在外加电场的的作用下,水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会分别向阳极和阴极移动,如果中间再加上一种交换膜,就可能达到分离浓缩的目的。电渗析法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
电渗析离子交换膜
一.用途:
聚乙烯异相离子交换膜含有足够的固定基团和可解离的离子,对溶液中离子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和导电性,广泛应用于电化学部门中,分离不同类型的离子。例如海水、苦咸水的淡化,溶液的脱盐浓缩,电解制备无机化合物以及放射性元素的回收提纯,锅炉用水的软化脱盐,冶金、煤炭、电子、医药、化工、食品等工业品处理。
二.外观:
聚乙烯异相离子交换膜应平整均匀,无明显的机械损伤(折伤),无脱网轧皱、不允许有影响质量的杂质存在。
三.规格:3361BW阳膜外观为棕黄色,3362BW阴膜为兰色。
聚乙烯异相离子交换膜外型尺寸规格如下:
厚度:0.42mm
厚度允许公差:土0.04mm(干态)
有效面积:≥800mm×1600mm
离子交换膜含有足够的固定基团和可解离的离子,对各种离子具有一定的选折性和导电率,广泛应用于电化学部门中,分离不同类型的离子。例如海水、苦咸水的淡化,溶液的脱盐浓缩,电解制借无机化合物以及放射性元素的回收提纯,锅炉水的软化脱盐,电子、医药、化工、食品、煤炭,冶金等工业品处理。
四、使用说明:
1、贮运过程中不应受到日晒雨淋及机械损伤,贮存库房应清洁阴凉,干燥通风。
2、阴离子、阳离子交换膜在裁剪前必须分别在规定的溶液中浸泡48小时,即根据需处理的原水水质分析资料,配制成原水浓度溶液为阳膜浸泡液;配制成相当于电渗析出口淡水浓度为阴膜浸泡液。
3、按隔板尺寸裁剪打孔,膜面积应略小于隔板面积。
由于使用后阳膜稍有收缩性,阴膜仍有膨胀性,故可将在清水中浸泡的膜再作进一步处理⑴阴膜可再浸入水质较淡或纯水中再收缩。
⑵阳膜浸泡膨胀后再浸入食盐水中再收缩。
4、酸洗应根据膜面结垢的程度而定,盐酸浓度不宜超过3%,开始酸洗时如盐酸消耗较快,须补充盐酸,直至不再消耗盐酸为止(约1~2小时)酸洗完毕,用原水冲至出水PH=4~5(约10分钟)后,可投入运行(淡水、浓水、极水三个系统应及时清洗)。
5、打孔膜应及早装入电渗器,湿膜应清洗晾干用塑料袋包装后贮存。
6、电渗析器进水要求:
⑴浊度≤0.3ppm
⑵耗氧量<2ppm
⑶游离氯<0.2ppm
⑷含铁量<0.3ppm
⑸含锰量<0.1ppm
⑹水温5~40℃
⑺硬度超过900ppm应要软化处理
⑻污染指数SDI<5
6. 海水淡化方法中的:电渗析法及离子交换法的流程
电渗析法:水中的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可通过半透膜。最初的惰性半透膜电渗析法,主要用于溶胶的提纯,电流效率很低。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选择性离子交换膜向世,才能够用电渗析法淡化海水或苦咸水。脱盐用的选择性离子交换膜有两种:①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的阳离子交换膜;②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透过的阴离子交换膜。使阴膜和阳膜交替排列,中间衬以隔板(其中有水流通道),夹紧之后,在两端加上电极,就成电渗析脱盐装置。 电渗析法原理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当海水流经电渗器时,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阴离子透过阴膜向阳极方向迁移,途中被阳膜挡住去路,被水流冲洗而出;阳离子透过阳膜向阴极方向迁移,途中被阴膜挡住,也被水流冲出。透过阳膜或阴膜的水为淡水。结果,从大约一半的夹层流出的水为淡水,从另一半流出的则为浓缩的海水。 电渗析脱盐所用的半透膜,除要求电阻低、透过的选择性高、交换容量大和水的电渗小之外,还要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尺寸不变和化学稳定性高等。 在电渗析脱盐过程中,反离子(电荷与膜内交换基团相反的离子)在膜内的迁移速度比在溶液里大,致使淡化夹层的内膜半身,溶液界面上的离子浓度低于主体溶液浓度而形成浓度差。当电流升至某值时,扩散迁移的离子不足以补充界面上离子的缺额,而使界面浓度趋近于零,这时的电流称为极限电流。如再增加电流,就会迫使界面上的水分子解离,由解离出的H和OH来承担超过极限值那部分电流的输送。这种现象称为极化现象。这不仅使电流白白消耗在无助于脱盐的 H和OH的迁移上,而且会引起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使钙盐镁盐之类的离子浓度的乘积超过溶度积,而在浓缩海水夹层的阴膜和阳膜的表面沉淀,阻塞水流通道,甚至被迫停机拆洗。防止极化沉淀的根本措施,是设法增加夹层溶液的搅拌作用和布水的均匀性,并把操作电流控制在极限电流之下。此外,定期倒换电极的极性,在浓缩海水夹层中加酸和进行不拆装的化学清洗等,均能延长运转周期。
7. 渗析、过滤、萃取、加热详细的化学操作步骤分别是什么
渗析:外加直流电场常常可以加速小离子自膜内向膜外的扩散,为电渗析。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分离不同溶质的粒子的方法。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溶液中带电溶质粒子(如离子、胶体粒子等)的渗析称为电渗析。
8. “电渗析法淡化海水”是什么原理
原理:电渗析器中交替排列着许多阳膜和阴膜,分隔成小水室。当原水进入这些小室时,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溶液中的离子就作定向迁移。
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把阴离子截留下来;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而把阳离子截留下来。结果使这些小室的一部分变成含离子很少的淡水室,出水称为淡水。
而与淡水室相邻的小室则变成聚集大量离子的浓水室,出水称为浓水。从而使离子得到了分离和浓缩,水便得到了净化。
(8)电渗析实验装置操作说明扩展阅读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以及碳酸铵离子交换法,目前应用反渗透膜法及蒸馏法是市场中的主流。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 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水质好、价格渐趋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 从海水中取得淡水的过程谓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主要是为了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用水,有时食用盐也会作为副产品被生产出来。海水淡化在中东地区很流行,在某些岛屿和船只上也被使用。
9. 1、电渗析是治疗肾脏病人的重要手段,请具体阐述电渗析操作原理以及存在的浓度极化问题
电渗析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来分离不同的溶质粒子(如离子)的方法称为渗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渗析时,溶液中的带电的溶质粒子(如离子)通过膜而迁移的现象称为电渗析。利用电渗析进行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技术称为电渗析法,它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最初用于海水淡化,现在广泛用于化工、轻工、冶金、造纸、医药工业,尤以制备纯水和在环境保护中处理三废最受重视,例如用于酸碱回收、电镀废液处理以及从工业废水中回收有用物质等。
电渗析与近年引进的另一种膜分离技术反渗透相比,它的价格便宜,但脱盐率低。当前国产离子交换膜质量亦很稳定,运行管理也很方便,自动控制频繁倒极电渗析(EDR),运行管理更加方便。原水利用率可达80%,一般原水回收率 在45-70%之间。电渗析主要用于水的初级脱盐,脱盐率在45-90%之间。它广泛被用于海水与苦咸水淡化;制备纯水时的初级脱盐以及锅炉、动力设备给水的脱盐软化等。
实质上,电渗析可以说是一种除盐技术,因为各种不同的水(包括天然水、自来水、工业废水)中都有一定量的盐分,而组成这些盐的阴、阳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会分别向相反方向的电极移动。如果在一个电渗析器中插入阴、阳离子交换膜各一个,由于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即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自由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以通过,这样在两个膜的中间隔室中,盐的浓度就会因为离子的定向迁移而降低,而靠近电极的两个隔室则分别为阴、阳离子的浓缩室,最后在中间的淡化室内达到脱盐的目的。
实际应用中,一台电渗析器并非由一对阴、阳离子交换膜所组成(因为这样做效率很低),而是采用一百对,甚至几百对交换膜,因而大大提高效率。
10. 电渗析水处理
电渗析是什么?
EDI,又称连续电除盐技术,它是将传统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专,在电场力的属作用下,通过阳、阴离子膜对阳、阴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作用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离子的交换作用,使水中离子作定向迁移,从而实现水的深度净化除盐。水电解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树脂进行连续再生,因此EDI模块制水过程不需要酸碱化学再生即可连续制取高品质超纯水。
EDI模块有哪些特点?
1、产水稳定安全,可以进行随时监测保证水质是一直合格的。
2、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控制简单方便,可以无人化生产,减少了劳动力。
3、连续稳定产水,再生时不需要对设备停机,更加方便快捷。
4、无污染,在生时不需要对其投加化学试剂,因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5、成本低。设备经过合理的设计,运行稳定并有效节约了成本。
6、装置结构紧凑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省了空间,间接的减少了运行成本。
7、原水利用率高,几乎没有废水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