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下面是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实验操作简图(如图一),请回答:(1)若A为梨,研磨得到的滤液C可用于______
(1)若A为梨,含有还原性糖,滤液C可用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若A为甘蔗含有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若用浸泡过的花生种子用于检测脂肪,需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
(2)因为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因此研磨前加入无水乙醇.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还应加入碳酸钙.该实验的4种色素溶解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如果层析时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
(3)由于经过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细胞只能停留某一个时期.该实验装片的制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染色体或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常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做染料.本实验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因此选择分生区细胞为材料,因为此处细胞正处于分裂状态.观察装片时,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故答案为: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不能洗去浮色
(2)无水乙醇防止色素被破坏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层析液
(3)不能经过解离细胞已经死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③分裂间期
B. 图是生物兴趣小组测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装置设置图图二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
A、在黑暗条件下,甲乙装置都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装置专中二氧化碳量保持属平衡,因此水滴都左移,A正确;
B、如果甲、乙装置水滴都右移,说明装置中气体量会增多,青蛙呼吸作用不可能使气体量增多,B错误;
C、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水滴不动,乙装置水滴应向左移,C正确;
D、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时装置中水滴向右移,乙装置水滴应向左移,D正确.
故选:B.
C. 急!!求初中生物实验操作番茄果肉细胞的手绘简图!!(要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细胞核)全都要画
D. 20.下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结果
这题目选D哦。
A改变灯泡功率或是和广口瓶的距离都是改变光照强度,只是实验中的回变量
B该试验可以通过改变光照强度答,观察红色液滴的位置,自身对照
C(A)点是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即可以用黑布讲广口瓶包住,茉莉花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会吸收二氧化碳,红色液滴左移
E. 如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所测得的结果.
(2)不放植物,其他和甲组相同。解释:避免无关变量影响,主要是装置气密性,所以操作为“不放植物,其他和甲组相同”。
(5)A点光照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所以要用NaHCO3溶液换为NaOH溶液,测细胞呼吸强度。A产能量的结构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没有叶绿体,光强为0,不进行光合作用。
F. 实验方法
8.2.1.1 材料
用5mm厚的大理岩或灰岩岩片制成3cm直径的圆盘,该圆盘嵌于旋转盘内旋转,并用防水硅碳纸打磨,以获得光滑平整的表面。旋转盘的表面积约7cm2。大理岩为白色,具微晶结构,镁含量小于5%;灰岩取自桂林岩溶试验场融县组,方解石含量达99%。
为了了解CO2慢速转换对方解石溶解速率的影响,购置了Sigma厂生产的粉末状生物高分子催化剂-牛碳酸酐酶(分子量3万),该酶能显著催化CO2慢速转换反应CO2+H2O⇌H++
此外,不同配比的CO2-N2混合气体被充入蒸馏水,从而得到系统的CO2分压分别为100Pa、500Pa、1000Pa、5000Pa、104Pa和105Pa的反应溶液。
8.2.1.2 实验装置
图8.10为实验装置简图。反应容器(16)体积1200mL,内装1180mL实验预溶液(11)(分蒸馏水-CO2平衡溶液和3×10-4mmol·cm-3Ca2+-CO2平衡溶液两种)。该容器置于一恒温水浴(10)内,控温精度为±0.5℃。容器配有普列克斯玻璃盖,上有旋转轴(3)、电导电极(7)、温度电极(9)和CO2通气管(12)4个插孔。具有固定CO2分压的CO2-N2混合气体(13)通过通气管足量充入反应溶液,以保证开放系统的条件。旋转盘样品(4)架于旋转轴末端,并定位于容器中部。旋转轴由微型马达(2)驱动,其转速可由齿轮调节器(1,2)控制,最高可达4000r·min-1。
方解石溶解过程通过电导仪(6)测定溶液电导并由计算机(5)记录其变化来了解。
图8.10 揭示流动CO2-H2O系统中方解石溶解机理的旋转盘实验装置简图
1,2,3—旋速控制装置,可用于计算扩散边界层厚度;4—大理岩或灰岩旋转盘;5,6,7—电导记录装置,用于了解方解石的溶解过程;8,9,10—温度控制装置;11—水溶液;12,13,14—CO2供应装置;15—恒温水流通道;16—反应容器
本次实验中,电导率(σ)与溶液钙离子浓度[Ca2+]存在如下线性关系:
[Ca2+](mmol·L-1)=6.18×10-3σ(μS·cm-1)1.38×10-2相关系数γ=0.999
因此,由溶液电导的自动记录,可获得溶解过程中溶液[Ca2+]的变化,这样,方解石溶解速率为
F=(V/A)(d[Ca2+]/dt)
式中:V为溶液体积;A为旋转盘表面积。
G. 求实验室减压蒸馏装置图
实验室减压蒸馏装置图如下图所示:
实验原理
1.减压蒸馏适用对象
在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2、减压下的沸点
(1)通常液体的沸点是指其表面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
(2)液体沸腾时温度是与外界的压力相关的,即外界压力降低沸点也降低;
(3)利用外界压力和液体沸点之间的关系,将液体置于一可减压的装置中,随体系压力的减小,液体沸腾的温度即可降低,这种在较低压力下进行蒸馏的操作被称为减压蒸馏。
注意事项
1.真空油泵的好坏决定于其机械结构和真空泵油的质量,如果是蒸馏挥发性较大的有机溶剂,其蒸气被油吸收后,会增加油的蒸气压,影响泵的抽真空效果;如果是酸性的蒸气,还会腐蚀泵的机件;
另外,由于水蒸气凝结后会与油形成浓稠的乳浊液,破坏了油泵的正常工作。因此,在真空油泵的使用中,应安装必要的保护装置。
2.测压计的作用是指示减压蒸馏系统内部的压力,通常采用水银测压计,一般可分为封闭式和开口式两种。使用时必须注意勿使水或脏物侵入测压计内。水银柱中也不得有小气泡存在。否则,将影响测定压力的准确性。
H.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产生情况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
【答案】:B.甲、乙装置水滴都右移
【解析】:甲装置光合作用过程中专,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属放出氧气;其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但由于有碳酸氢钠溶液,它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恒定水平,所以甲装置水滴在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水滴右移,在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水滴不动,在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时水滴左移。而乙装置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故水滴不可能向右移。
I.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注:图一中甲瓶装的是萌发的种
(1)图一来中甲瓶装的是萌发源的种子,乙瓶装的是煮熟后冷却的等量种子,一段时间后,由于甲瓶中的种子在呼吸时,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外,还释放大量的热量,乙瓶煮熟的种子温度变化不大,因此甲瓶中温度明显高于乙瓶,乙瓶在这一实验中作为对照组.根据设计目的可以提出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吗?
(2)图二所示的实验装置,由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往瓶子中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时,分解有机物放出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能量(或热量)升高对照
(2)浑浊二氧化碳
J. 图是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研究生物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
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美国青年学者用如图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A装置模拟原始海洋,B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闪电.C处为取样活塞,若取样鉴定,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答案为:(1)原始大气;氧气 (2)闪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