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固定式自动点火装置的组成

固定式自动点火装置的组成

发布时间:2022-08-20 19:27:07

Ⅰ 你见过哪些固定式的电子点火装置

见过打火机,这是个最具典型代表性的固定式点火装置。

Ⅱ 点火系由哪些部分组成其作用是什么

①点火系主要由电源、点火线圈、分电器总成、电容器、火花塞等部分组成。②电源指蓄电池和交流发电机,其作用是提供点火电能,电源标准电压为12 V。③点火线圈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升压,在断电器配合下,将电源提供的12 V低电压升压为10 000 V以上的高电压;④二是储能,电源提供的电能首先由点火线圈以磁场的形式储存在点火线圈内,点火时将磁场能转变成火花的热能释放出去。⑤分电器总成包括断电器、配电器、点火提前角调节器三个装置。⑥断电器的作用是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断,同时还能控制点火时刻。⑦配电器的作用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电压,按发动机点火顺序,在点火时刻送至相应汽缸的火花塞上,产生电火花。⑧点火提前角调节器有离心式调节器和真空式调节器两种,其作用是在发动机转速或负荷变化时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⑨电容器装在分电器外壳上,与断电触点并联,其作用是减小断电触点火花,防止触点烧蚀,提高次级电压。⑩火花塞装在汽缸盖上,其作用是在保证汽缸密封的同时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产生电火花,点燃泥合气。

Ⅲ 自动点火程序和熄火保护装置应具备那几项功能

风机和电动机

风机和电动机应有适当的保护,应采用合适的有足够强度和耐久性的壳或罩(拆除这些保护装置必须是常用工具)。使用皮带驱动其设计或定位应方便调节和保证操作者的安全。风机的进风口需安装网类栏栅,防止杂物吸入。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应保证燃烧器最大输出功率的要求。

油泵装置

油泵装置包括油泵、电动机、调压阀等。油泵的供油量应稳定满足燃烧器最大输出功率的需要。油压的调节应方便、可靠。若油泵与风机装置在同一传动轴上,应便于装拆。

燃烧头

燃烧头是燃烧器的喷燃装置。燃油燃烧器的燃烧头一般由雾化喷嘴、稳焰器、点火装置和火焰管组成。燃气燃烧器的燃烧头一般由空/燃混合喷出装置(分预混喷出和喷出后混)、扩散盘(稳焰器)、点火装置和火焰管组成。燃烧头应能满足燃烧器输出功率的要求,稳定燃烧。燃烧头的零部件应便于装拆和检修。

燃烧程控器

燃烧器应有一个预先编程的有多种输入、输出功能用作燃烧器程序启动、安全检测和控制其工作状态的控制器。通常与火焰监视元件连接运作。

自动点火装置

一般采用高电压通过点火棒产生火花点燃开始火焰,自动点火装置应保证燃烧器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能够安全点火。

空气流量调节装置

燃烧器应配备可调节空气输入量的空气流量调节装置。如燃烧火力调节是二级、多级、滑动或比例式,应配备空/燃联动调节装置(包括机械式、气动式、液动式、电动式或电子操作式等),且风门被调节的位置是可视的。

燃料流量调节装置

燃烧器应配备可调节燃料输入流量的燃料`流量调节装置,满足不同负荷下的燃料用量。

Ⅳ 汽车电子点火的组成有哪些

由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组成。如下图:

汽车点火系统是点燃式发动机为了正常工作,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地供给火花塞以足够高能量的高压电(大约15000~30000V),使火花塞产生足够强的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Ⅳ 汽车点火系统由什么组成

点 火 系 统
第一节 概述
汽油机在压缩接近上止点时,可燃混合气是由火花塞点燃的,从而燃烧对外作功,为此,汽油机的燃烧室中都装有火花塞。火花塞有一个中心电极和一个侧电极,两电极之间是绝缘的。当在火花塞两电极间加上直流电压并且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火花塞两电极之间的间隙就会被击穿而产生电火花,能够在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所需要的最低电压称为击穿电压;能够在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统。(在页面中插入下图)

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系统同汽车上的其它电器设备一样采用单线制连接,即一端搭铁
单线制 正极搭铁→旧车
负极搭铁→新车
无论是正极搭铁还是负极搭铁,均应保证点火瞬间火花塞中心电极为负,因为,热的金属表面比冷的金属表面容易发射电子,发动机工作时,火花塞的中心电极较侧电极温度高。
点火系按照组成和产生高压电方法不同,可以分为
分类与组成 电源 产生高压的方法

1.蓄电池点火系统 蓄电池或发电机 点火线圈和断电器
2.半导体点火系统 蓄电池或发电机 点火线圈和半导体元件
3.磁电机点火系统 无

第二节 蓄电池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 组成
蓄电池点火系主要由电源、点火开关、点火线圈、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火花塞、高压导线、附加电阻等组成。(插入下图)

二、工作原理
电源是蓄电池,其电压为12 V 或24 V ,由点火线圈和断电器共同产生高压10000 V 以上。分初级回路和次极回路。点火线圈实际上是一个变压器,主要由初级绕组,次极绕组和铁芯组成。断电器是一个凸轮操纵的开关。断电器凸轮由发动机配气凸轮驱动,并以同样的转速旋转,即曲轴齿轮每转两圈,凸轮轴转一圈,为了保证曲轴转两圈各缸轮流点火一次,断电器凸轮的凸棱数一般等于发动机的气缸数,断电器的触点与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串联,用来切断或接通初级绕组的电路。
触点闭合时,初级电路通电,电流从蓄电池的正极经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断电器触点,接地流回蓄电池的负极,为低压电路。
触点断开时,在初级绕组通电时,其周围产生磁场,并由于铁芯的作用而加强。当断电器凸轮顶开触点时,初级电路被切断,初级电路迅速下降到零,铁芯中的磁通随之迅速衰减以至消失,因而在匝数多,导线细的次极绕组中感应出很高的电压,使火花塞两极之间的间隙被击穿,产生火花。
初级绕组中电流下降的速度愈大,铁芯中磁通的变化就愈大,次极绕组中的感应电压也就愈高。
初级电路为低压电路,次极电路为高压电路。
在断电器触点分开瞬间,次极电路中分火头恰好与侧电极对准,次极电路从点火线圈的次极绕组,经高压导线,配电器,火花塞侧电极,蓄电池流回次极绕组。(插入下图)

此处插入两个flash动画:点火系工作示意图动画.swf和点火线路简图动画.swf

三、几个元件的作用
1、电容器
电容器与断电器触点并联 当触点断开时,有两个作用
(1) 保护触点,自感电流向电容器充电,防止触点烧损。
(2) 加速断电,提高次极电压。
当点火线圈铁芯中的磁通发生变化时,不仅在次极绕组中产生高压电(互感电压),同时也在初级绕组中产生自感电压和电流,在触点分开,初级电流下降瞬间,自感电流与原初级电流方向相同,其感应电压高达300V左右,在触点间产生强烈火花,使触点迅速烧损。影响断电器正常工作。同时使初级电流的变化率下降,次极绕组中感应的电压下降。火花塞间隙中的火花变弱,难以点燃混合气。
在触点闭合时,初级电流增长的过程中,初级绕组中也有自感电流产生,其方向与初级电流方向相反,使初级电流的增长速度减慢,次极绕组产生的电压下降。
2、附加电阻
附加电阻与点火线圈初级绕组串联
附加电阻与点火线圈初级绕组串联其作用是调节初级电流大小,维持初级电流基本稳定。
附加电阻的特点是温度愈高,电阻愈大,所以又叫热敏电阻。
次极电压的大小与初级电流的大小有关,初级电流愈大,铁芯中的磁场愈强,当触点分开时磁通的变化率就愈大,感应的次极电压也愈高。因此,应尽可能增大流过初级绕组中的电流。但是,在断电器触点闭合以后,初级电流是按指数规律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的,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以后,才能达到欧姆定律得出的稳定值。
发动机转速高时,触点闭合时间短,初级电路断开时电流小,感应的次极电压低;反之发动机转速低时,触点闭合时间长,初级断开时电流大,感应的次极电压高。如果点火线圈按照发动机高速时设计时,则低速时初级电流过大,容易使点火线圈过热;如果点火线圈按照发动机低速时设计时,则高速时初级电流过小,而次极电压过低,不能保证可靠点火。
附加电阻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当发动机转速降低时,初级电流加大,附加电阻的电阻值随其温度升高而增大,使初级电流减小,点火线圈不致过热。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初级电流减小,附加电阻的电阻值随其温度降低而减小。
起动中,将附加电阻短路,以保证初级电流的必要强度。
第三节 点 火 提 前
一、为什么要点火提前
点火时刻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很大,从火花塞点火到气缸内大部分混合气燃烧,并产生很高的爆发力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这段时间很短,但由于曲轴转速很高,在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还是很大的。若在压缩上止点点火,则混合气一面燃烧,活塞一面下移而使气缸容积增大,这将导致燃烧压力低,发动机功率也随之减小。因此要在压缩接近上止点点火,即点火提前。把火花塞点火时,曲轴曲拐位置与活塞位于压缩上止点时曲轴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称为点火提前角。
二、点火提前的影响因素
最佳的点火提前角随许多因素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发动机转速和混合气的燃烧速度,混合气的燃烧速度又和混合气的成分、燃烧室形状、压缩比等因素有关。
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随着负荷的加大,节气门开大,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量增多,压缩终了时的压力和温度增高,同时,残余废气在气缸内所占的比例减小,混合气燃烧速度加快,这时,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减小。反之,发动机负荷减小时,点火提前角则应适当增大。
当发动机节气门开度一定时,随着转速增高,燃烧过程所占曲轴转角增大,这时,应适当加大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应随转速增高适当加大。
另外,点火提前角还和汽油的抗暴性能有关,使用辛烷值高,抗暴性能好的汽油,点火提前角应较大。
三、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
自动调节装置: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手动调节装置:辛烷值校正器

第四节蓄电池点火系统的主要元件
一、 分电器
功用:接通或断开初级电路
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照发动机分配给各缸火花塞
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自动调节点火时刻
组成:分电器是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组成。
插入下图

断电器的功用是周期地接通和断开初级电路,使初级电流发生变化,以便在点火线圈中感应生成次极电压。断电器的触点间隙一般为0.35~0.45 mm,可以通过调整固定触点的位置来改变触点间隙。
配电器的功用是将点火线圈中产生的高压电,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轮流分配到各气缸的火花塞上。
电容器与断电器触点并联,其功用是在点火线圈初级电路断开时,减小触点间产生的电火花,防止触点烧损,并可加速点火线圈中的磁通变化率,提高点火电压。
点火提前调节装置位于分电器下部,由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图8-8)和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组成。
此处插入两个Flash: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swf,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swf
二、 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把电源的低压电转变成火花塞点火所需要的高压电。按其铁芯结构型式有两种:
开磁路点火线圈:开磁路点火线圈采用柱形铁芯,其上下两端没有连接在一起,磁力线通过空气形成磁回路。
闭磁路点火线圈:闭磁路点火线圈的铁芯用"口"字形或"日"字形的铁片叠制而成。磁路闭合。(插入下图)

三、 火花塞
功用: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产生火花并点燃混合气。
自净温度>500~600℃以上,裙部温度,若低于此温度,落在绝缘体裙部的油粒便不能立即燃烧掉,形成积炭而引起漏电。
炽热点<800~900℃,温度若太高,则混合气与这样炽热的绝缘体接触时,可能在火花塞产生火花之前就自行着火,从而引起发动机早燃,发生化油器,回火现象。
不同发动机使用的火花塞裙部受热是不一样的,就要求绝缘体裙部长度不同,根据裙部长度不同,又把火花塞分成冷型(裙部长度等于8mm);中 型(裙部长度等于11mm和14mm);热型(裙部长度等于16mm和20mm)。
插入下图

第五节 半导体点火系统
蓄电池点火系工作时,断电器触点分开瞬间,会在触点处产生火花,烧损触点。当火花塞积炭时,易漏电,次极电压上不去,不能可靠地点火,产生高速缺火现象。半导体点火系克服了这些缺点,具有较强地跳火能力,使点火可靠。半导体点火系分为半导体辅助点火系,无触点半导体点火系和计算机控制的半导体点火系三大类。(插入下图)

半导体点火系的工作原理与蓄电池点火系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半导体点火系与蓄电池点火系产生高压的方法不同,它利用了一些半导体元件替代了蓄电池点火系中的断电器,产生脉冲信号点火。例如,在无触点半导体点火系中使用了点火发生器(传感器)代替了断电器,常用的传感器有霍尔式、磁电式和光电式。
插入下列3图
==========================================================================================
本烟行长期供各种品牌(香烟), 特别提醒:本产品属于A级产品,烟丝光泽、入喉醇香、烟灰色白收缩、机器包装压膜。适合批发、零售、送礼,做招待烟!送礼最佳
《黄鹤楼木制条盒 (原厂烟丝配置)400元/条
南京九五至尊 (原厂烟丝配置)400元/条
和天下 (原厂烟丝配置)400元/条
红河道 (原厂烟丝配置)400元/条》

详细香烟价格表请看资料或者空间资料

需要电联用户名,你懂的
================================================================

Ⅵ 发动机点火系统详细的工作过程及组成

发动机中促使火花塞按时产生电火花的装置称之为点火系。
汽油机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火花塞产生的电火花点燃的。为了产生电火花,需要供给高压电。从蓄电池或发电机来的低压电流经过点火线圈,电压骤然升高到1万V左右,再经过分电器将高压电分配给每个气缸的火花塞。此时在火花之间的隙缝产生电火花,按照发动机气缸的工作按时将各缸的可燃混合气点燃。
汽车点火系和一般家用电器的连接不同,由于汽车的电器设备的电压较低(6V、12、24V),
所以只采用单根导线连接。即用一根导线将电源的一极与电器设备的一人体接触没有危险,
极相连电源的另一极用搭铁线与车架或车身相连。相当于一般电路的接地线,汽车行业称之为搭铁。
汽车的点火系主要由蓄电池、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电容器、分电器(断电器和配电器)、火花塞以及高压线和附加电阻等组成。
点火线圈由初级线圈(低压部分)和次级线圈(高部分)组成。与初级线圈相连的是点火开关、断电器和电容器。与次级线圈相连的有配电器、高压线和火花塞。接通点火开关,低压电流从蓄电池流向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它的周围产生的磁场因受到点火线圈中铁芯的作用而增强,由于断电器的作用,切断了初级低压电路,初级电流突然下降到零,铁芯中的磁通量也很快消失,与此同时在次级线圈中则感应出高压电流通过火花塞的两极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当某个气缸的活塞到达压缩冲程终了时,分电器内的分火头刚好转到与这个气缸火花塞接通的侧电极上,此时断电器的触点也刚好打开,次级电路在感应出的高压电通过分火头、侧电极和高压线流向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由发电机向蓄电池和点火系供电;如果耗电量大,则由蓄电池和发电机共同供电;在发动机起动时,发电机无法发电,则由蓄电池供电。当汽车消耗掉大量电流后,发电机将发出的电向蓄电池补充,使它恢复原有的电量,以应坟发电机不发电时的一切电力消耗。
蓄电池类似一个能源转换装置。在充电时,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起来。用电时,又将贮存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汽车上的用电大发动机的起动机,在起动时要消耗几百安培的电流酸性蓄电池由于在短期内能输出大电流所以它非常适用于起动。
1/4
蓄电池几部贮有电解液,具有腐蚀性,故应特别注意勿使它和皮肤接触。
近年来国内外汽车广泛使用三相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发电。通过6个或8个二极管组成三级桥式全波整流电路(整流器),将三相绕组中产生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
发电机的发电量是随着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而变化的。当发电机的电压超过恒定值(如13V)时,就需要加以限制。现在常用的限压装置有晶体管电压调节器、集成电路调节器及机械式调节器等,其中机械式调节器在新式轿车上已很少采用。晶体管电压调节器是利用晶体三级管的开关作用控制发电机的磁场,在发电机转速变经时保持其输出电压不变。集成电路调节器的工作原理与前者类似,不同点是将所有元件集成在一个半导体基片(集成电路)上。由一索的体积小,工作可靠,无须维护,故被广泛使用。
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组成。
断电器的作用是周期性地接通和断开初级电路,以使次级电路中感应出高压电。它的主要部分是一对触点。一个是固定的,另一个是活动的。这两个触点一般时间是闭合的,活动触点随发动机曲轴的转动而开合。在触点分开的瞬间,次级电路中的电压最高。此时配电器刚好将次级电路接通,使高压电流流向火花塞。触点的间隙要按规定保持一事实上。太大则使闪级电压变低。太小则触点间产生火花,使初级电路断电不良,所以必须对间隙加以调整并固定好,还要经常加以检查调整。
配电器的作用是将高压电按妇动机各气缸的工作湎序轮流分配给各气缸的火花塞。它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线成。分电器盖的中心也与点火线圈的高压输出线相连,盖周围的也与气缸数相等,应按气缸的工作须序分别与各气缸的火花塞相连。活塞在气缸里动到什么位置将混合气点燃对发动机工作的优劣极为关键。从点燃混合气到混合气完全燃烧所经历的时间约2ms。但因发动机的转速很高,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曲轴已转过相当大的角度。如果在活塞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时点火,混合气一边燃烧,活塞一边下行使燃烧空间增大,燃烧压力不但不增加,反而因空间加大而降低,结果造成发动机的功率降低。这是我们不希望见到的。 为此,我们希望活塞向上运动,尚未到达最高点时点火,让燃气的压力在活塞位置相当于曲轴曲柄转过最高点之后一个角度时达到最大值。如此能充分利用气体燃烧造成的完全膨胀,因而产生的功率也愈大,没耗也最少,以上所介绍的那个角度,称之为点火提前角。

Ⅶ 普通电子点火系由哪些部件组成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普通电子点火系主要由蓄电池、点火线圈、分电器、点火器和火花塞等部件组成。

【1】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点火系统的低压电能,标准电压一般是12V。

【2】点火线圈将12V的低压电变成15~20KV的高压电。

【3】分电器主要由信号发生器、配电器和点火提前机构组成。信号发生器产生点火的信号。配电器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送至各缸的火花塞。点火提前机构随发电机转速、负荷和汽油辛烷值的变化改变点火提前角。

【4】点火器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放大,最后控制大功率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达到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通断的目的。

【5】火花塞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点火开关控制点火系统初级电路,还可以控制仪表电路和起动继电器电路等。

Ⅷ 电子点火系统的主要部件

随着汽车汽油发动机向高转速、高压缩比、大功率、低油耗和低排放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点火装置已经不适应使用要求。点火装置的核心部件是点火线圈和开关装置,提高点火线圈的能量,火花塞就能产生足够能量的火花,这是点火装置适应现代发动机运行的基本条件。
通常的点火线圈里面有两组线圈,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初级线圈用较粗的漆包线,通常用0.5-1毫米左右的漆包线绕200-500匝左右;次级线圈用较细的漆包线。初级线圈一端与车上低压电源(+)联接,另一端与开关装置(断电器)联接。次级线圈一端与初级线圈联接,另一端与高压线输出端联接输出高压电。
点火线圈依照磁路分为开磁式及闭磁式两种。传统的点火线圈是用开磁式,其铁芯用0.3毫米左右的硅钢片叠成,铁芯上绕有次级与初级线圈。闭磁式则采用形似Ⅲ的铁芯绕初级线圈,外面再绕次级线圈,磁力线由铁芯构成闭合磁路。闭磁式点火线圈的优点是漏磁少,能量损失小,体积小,因此电子点火系统普遍采用闭磁式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双缸点火方式
双缸点火方式指两个气缸合用一个点火线圈,因此这种点火方式只能用于气缸数目为偶数的发动机上。如果在4缸机上,当两个缸活塞同时接近上止点时(一个是压缩另一个是排气),两个火花塞共用同一个点火线圈且同时点火,这时候一个是有效点火另一个则是无效点火,前者处于高压低温的混合气之中,后者处于低压高温的废气中,因此两者的火花塞电极间的电阻完全不一样,产生的能量也不一样,导致有效点火的能量大得多,约占总能量的80%左右。
点火线圈-单独点火方式
单独点火方式是每一个气缸分配一个点火线圈,点火线圈直接安装在火花塞上的顶上,这样还取消了高压线。这种点火方式通过凸轮轴传感器或通过监测气缸压缩来实现精确点火,它适用于任何缸数的发动机,特别适合每缸4气门的发动机使用。因为火花塞点火线圈组合可安装在双顶置凸轮轴(DOHC)的中间,充分利用了间隙空间。由于取消分电器和高压线,能量传导损失及漏电损失极小,没有机械磨损,而且各缸的点火线圈和火花塞装配在一起,外用金属包裹,大幅减少了电磁干扰,可以保障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正常工作。 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等组成,如图2-1所示。分电器处理多项工作。 第一项工作是将高压从线圈分配到正确的气缸。这由盖子和转子完成。 线圈连接到转子,转子在盖子内转动。 转子转过每个气缸的触点。 当转子的尖端经过每个触点时,线圈产生高压脉冲。脉冲击穿转子和触点之间的间隙(它们不真正接触),然后继续通过火花塞线,到相应气缸的火花塞上。
图2-1分电器
汽油机点火系统中分电器按气缸点火次序定时地将高压电流传至各气缸火花塞的部件(见图)。在蓄电池点火系统中,通常将分电器和断电器做在同一轴上,并由配气凸轮轴驱动。它还带有点火提前角调整装置和电容器等。断电器的断电臂用弹簧片使触点闭合,用断电凸轮使触点开启,开启间隙约为0.30~0.45毫米。断电凸轮的凸起数与气缸数相同。当触点开启时,分电器的分电臂正好对准相应的侧电极,感应产生的高压电由次级线圈经过分电臂、侧电极、高压导线传至相应气缸的火花塞。使用不同辛烷值的汽油时,可手动调整初置点火提前角。当内燃机转速上升时,离心式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使点火提前,反之则点火后延。内燃机负荷降低时,进气总管中的真空度加大,通过连接管传到真空式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使点火提前。这样的调节可以保证内燃机在适当的点火提前角下运转。在磁电机点火系统中,通常将断电器等做在磁电机上,构成一个整体。
1.断电器?
断电器的功用是周期地接通和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电路,使初级电流和点火线圈铁心中的磁通发生变化,以便在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断电器是由一对钨质的触点和断电器凸轮组成的。断电器凸轮的凸棱数与发动机气缸数相等。凸轮轴通过离心点火提前调节器与分电器轴相连。分电器轴由发动机的曲轴通过配气凸轮轴上的齿轮驱动,其转速与配气凸轮轴的转速相等,为曲轴转速的一半(四冲程发动机)。
2.配电器?
配电器用来将点火线圈中产生的高压电,按发动机的工作次序轮流分配到各气缸的火花塞。它主要由胶木制成的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分电器盖上有一个深凹的中央高压线插孔,以及数目与发动机气缸数相等的若干个深凹的分高压线插孔,各高压线插孔的内部都嵌有铜套。分火头套在凸轮轴顶端的延伸部分,此延伸部分为圆柱形,但其侧面铣切出一个平面,分火头内孔的形状与之符合,借此保证分火头与凸轮同步旋转,并使分火头与分电器盖上的旁电极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
3.电容器?
电容器安装在分电器的壳体上,发动机点火系统所用的电容器一般均为纸质电容器。其极片为两条狭长的金属箔带,用两条同样狭长的很薄的绝缘纸与极片交错重叠,卷成圆筒形,在浸渍蜡绝缘介质后,装入圆筒形的金属外壳4中加以密封。一个极片与金属外壳在内部接触,另一极片与引出外壳的导线连接。电容器外壳固定在分电器外壳上搭铁,使电容器与断电器触点并联。?
4.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为了实现点火提前,必须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便使断电器触点分开。从触点分开到活塞到达上止点这段时间越长,曲轴转过的角度越大,即点火提前角越大。因此,调节断电器触点分开的时刻,即改变触点与断电器凸轮或断电器凸轮与分电器轴之间的相对位置,便可以调节点火提前角,调节点火提前角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保持触点不动,将断电器凸轮相对于分电器轴顺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θ,凸轮提前将触点顶开,使点火提前。凸轮相对于轴转过的角度越大,点火提前角越大。另一种调节方法是凸轮不动(不改变凸轮与轴的相对位置),使断电器触点相对于凸轮逆着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θ,也可使点火提前。触点相对于凸轮转过的角度越大,点火提前角越大。
离心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发动机工作时,它利用改变断电器凸轮与分电器轴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在发动机转速变化时自动地调节点火提前角。、发动机工作时,当曲轴的转速达到200~400r/min(开始转速因车型而不同)后,重块的离心力克服弹簧拉力的作用向外甩开。此时,两重块上的销钉推动拨板连同凸轮,顺着旋转方向相对于分电器轴转过一个角度,将触点提前顶开,点火提前角加大。随发动机转速升高,点火提前角不断加大。 火花塞(sparkplugs),俗称火嘴,如图2-2所示。它的作用是把高压导线(火嘴线)送来的脉冲高压电放电,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空气,产生电火花以此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体。高性能发动机的基本条件:高能量稳定的火花、混合均匀的混合气、高压缩比。
图2-2典型火花塞结构
1.汽车火花塞的功能和作用
火花塞的作用是把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1万伏特以上)引入发动机气缸,在火花塞电极的间隙之间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火花塞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以一台普通四冲程汽油机的火花塞为例,在进气冲程时温度只有60℃,压力90KPa;而在点火燃烧时,温度会瞬间上升至3000℃,压力达到4000KPa;这种急冷急热的交替频率很高,不是一般材料所能应付得了,还要保证绝缘性能,因此对火花塞的材料要求也就很苛刻了。火花塞关键部分是绝缘体,如果绝缘体不起作用,高压电就会“抄小路”而不经两极入地,造成无火花现象。火花塞的绝缘体必须要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电压、耐高温冲击,耐化学腐蚀的能力,普通火花塞多采用以氧化铝为基础的陶瓷做成。火花塞的尺寸是全世界统一的,任何汽车上都可以通用,但由于汽油发动机类型有区别,因此火花塞也会分有二种基本类型,冷型和热型。冷型与热型是相对而言,它反映了火花塞的热特性性能。火花塞要有适当的温度才能工作良好,没有积炭才能工作正常。实践证明火花塞绝缘体保持在500-600℃温度时,落在绝缘体上的油滴能立即烧去不会形成积炭,高于这个温度会早燃,低于这个温度有积炭。在不同发动机上的温度会不一样,设计者就利用绝缘体裙部的长度来解决这个矛盾。
2.火花塞的种类
按照热值高低来分,有冷型和热型;
绝缘体裙部短,受热面积小,传热距离短,散热容易,因此裙部温度低些,称为冷型火花塞,适用于高速高压缩比的大功率发动机;有些绝缘体裙部长的火花塞,受热面积大,传热距离长,散热困难,裙部温度高,称为热型火花塞,适用于中低速低压缩比的小功率发动机。
按照电极材料来分,有镍合金、银合金和铂合金等;常用火花塞的类型大体上有如下几种:
1.标准型火花塞:其绝缘体裙部略缩入壳体端面,侧电极在壳体端面以外,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2.绝缘突出型火花塞:绝缘体裙部较长,突出于壳体端面以外。它具有吸热量大、抗污能力好等优点,且能直接受到进气的冷却而降低温度,因而也不易引起炽热点火,故热适应范围宽。
3细电极型火花塞:其电极很细,特点是火花强烈,点火能力好,在严寒季节也能保证发动机迅速可靠地起动,热范围较宽,能满足多种用途。
4.锥座型火花塞:其壳体和旋入螺纹制成锥形,因此不用垫圈即可保持良好密封,从而缩小了火花塞体积,对发动机的设计更为有利。
5.多极型火花塞:侧电极一般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优点是点火可靠,间隙不需经常调整,故在电极容易烧蚀和火花塞间隙不能经常调节的一些汽油机上常常采用。
6.沿面跳火型火花塞:即沿面间隙型,它是一种最冷型的火花塞,其中心电极与壳体端面之间的间隙是同心的。
此外,为了抑制汽车点火系统对无线电的干扰,又生产了电阻型和屏蔽型火花塞。电阻型火花塞是在火花塞内装有5-10kΩ的电阻,屏蔽型火花塞是利用金属壳体把整个火花塞屏蔽密封起来。屏蔽型火花塞不仅可以防止无线电干扰,还可用于防水、防爆的场合。 3.2.1 点火系统无高压火故障的诊断
故障现象
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机能带动发动机曲轴运转,点火系统无高压火
故障原因
低压电路故障原因
①曲轴位置传感器连接电路断路或短路;
曲轴位置传感器工作性能不良;
③点火控制模块性能失效或连接线束松脱、断路或短路;
④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断路。
高压电路故障原因
①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断路;
②高压线断路;
③火花塞工作不良。
故障诊断
启动发动机,检查“CHECK ENGINE”警告灯是否常亮。警告灯常亮,应该取故障码,并根据故障码的内容诊断低压电路的故障;警告灯正常,则应检查点火系统的高压电路。
3.2.2 高压火花弱的故障诊断
故障现象
跳火试验时高压火花弱,发动机启动困难,怠速不稳,排气冒黑烟,加速性及中高速性较差等。
故障原因
点火器、点火线圈电阻过大,火花塞漏电或积碳,点火系统供电电压不足或搭铁不良等。
诊断及排除
本故障一般与点火控制系统关系较小,应重点检查点火器和点火线圈工作状况是否良好,供电电压是否正常,各插接件及导线连接是否牢固,点火器搭铁是否可靠;检测高压线电阻是否过大;清除火花塞积碳,跟换漏电的火花塞。
3.2.3 点火正时失准的故障诊断
故障现象
发动机不易启动,怠速不稳;发动机动力不足,水温偏高;发动机易爆易燃等。
故障原因
初始点火提前角调整不当;点火基准传感器和曲轴转角与转速传感器不良或安装位置不正确。
诊断及排除
检查初始点火提前角并按规定予以调整。影响发动机点火正时失准的主要零部件是发动机点火基准传感器和曲轴转角与转速传感器,因此应特别检查信号转自是否变形、歪斜,信号采集与输出部分安装有无不当,装置间隙是否合适等。对于点火提前角控制系统故障,若故障灯已变亮,应先用本车的故障自诊断操作程序调出故障码,再根据故障码的含义,排除其故障。重点应检查发动机水温传感器、爆燃传感器。另外,进气管压力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工作不良时,也会造成点火正时不准。3.24 低压电路断路
1.故障现象
打开点火开关,电流表指“0”不动或小于正常放电值不摆动;发动机不能起动
2.故障原因
a.供电系统故障:蓄电池存电不足,桩柱接线松动或接触不良;
b.线路故障:蓄电池至分电器触点之间断路。
3.诊断及排除
a.打开点火开关,若电流表指“0”不动,其他仪表也不摆动,则为蓄电池至点火开关间断路或蓄电池存电不足;
b.打开点火开关,转动曲轴时,电流表指示小电流放电,且不摆动,表明打开点火开关至分电器间断路。用搭铁试火法确定故障部位;
c.拆下分电器接柱上导线对外壳试火,若无火花,则故障在此导线与点火开关之间;
d.测试附加电阻,若附加电阻输入端有火花,附加电阻输出端(一次线圈低压输入端)无火花,可用万用表检测附加电阻的电阻值;
e.测试点火线圈低压电路,若点火线圈低压输入端有火花,输出端无火花,应该检测其一次线圈是否断路;
f.分电器低压输入导线有火花,用此线端刮擦接线处无火花,此时应打开分电器盖,摇转曲轴,看断电触点是否闭合,不能闭合,表明触点间隙过大,应该检查调整触电间隙至0.35mm~0.45mm;能闭合,应检查接线柱至活动触点弹簧的导线是否断路或接触不良、触点是否严重烧蚀或脏污。
4.注意事项
a.采用搭铁试火法诊断故障时,应注意操作安全,周围不能有汽油等易燃物品;
b.提倡用试灯法或仪表(万用表、电压表)检测法诊断故障;
c.诊断电控汽车和电子元件时,应使用故障仪表或万用表。
3.2.5 点火性能随工况变化
故障现象
低速工作正常,高速时失速;温度低时正常,温度高时不正常;刚起动时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故障等。
故障原因
点火基准传感器和曲轴转角与转速传感器等安装松动;电路连接器件接触不良;点火器热稳定性差;点火线局部损坏或击穿,高压线电阻过大等。
诊断及排除
检查各有关部件安装有无松动,电路连接是否牢固可靠,点火器、点火线圈温度是否异常;检查或更换高压线、火花塞等。3.2.6 点火时间过早
1.故障现象
a.打开点火开关,摇转发动机,曲轴有反转现象;
b.用起动机起动时,起动阻力大,曲轴运转困难;
c.发动机加速时有严重爆震声,有时有敲缸声响;
d.怠速运转不平稳、容易熄火。
2.故障原因
a.分电器沿分火头旋转方向的逆方向转动过多;
b.断电触点间隙过大.
3.诊断及排除
首先将分电器沿分火头旋转的方向转动少许,若起动后加速时仍有过早现象,一般是断电触点间隙过大,此时应调整触点间隙至标准值。
有条件时,应使用点火正时仪调校点火提前角至该发动机规定值。
3.2.7 点火时间过迟
1.故障现象
a.起动时,发动机旋转轻快;
b.加速时,发动机沉闷无力,动力下降;
c.消声器声响沉重,有时有“放炮”、“回火”;
d.发动机温度过高。
2.故障原因
a.分电器沿分火头旋转方向转动过多;
b.分电器壳紧固螺钉松脱;
c.断电触点间隙过小;
d.离心或真空点火提前机构工作不良。
3.诊断及排除
a.拧松压板固定螺栓,将分电器沿分火头旋转方向转动少许若运转正常,则为分电器沿分火头旋转方向转动过多。
b.检查调整触点间隙至0.35~0.45mm;
c.检查离心调节器或真空调节器。离心调节器在分电器轴固定不动时,使凸轮向其工作方向转至极限,放松时应立即返回原位。
d.真空调节器在手动真空泵对其施加负压时,膜片能带动拉杆移动,负压消失,拉杆能迅速回位。
e.检查化油器至分电器的真空管是否漏气。
3.2.8 点火错乱
1.故障现象
a.发动机不易起动,起动时有严重的“回火”、“放炮”现象;
b.发动机起动后,有规律地“回火”、“放炮”,加速尤甚;
c.怠速不稳,容易熄火;
d.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严重下降。
2.故障原因
a.高压分线排列顺序错乱;
b.高压分线对缸或邻缸相互插错;
c.分电器盖或高压分线严重窜电;
d.点火正时严重失准;
e.分电器凸轮或分电器盖安装方向与原方向相差180°。
3.诊断及排除
a.检查高压分线排列顺序与该发动机做功顺序是否一致(应沿分火头旋转方向插排高压分线)。
b.检查分电器是否窜电,可检查分电器盖的中央插孔间有无窜电。检查时将分电器盖悬空,拔出火花塞端所有分线距离缸体5mm左右,拔动触点,若某根高压分线跳火,表明该缸插孔与中央插孔窜电;也可检验旁插孔间是否窜电。检验时将中央高压线与高压分线插入两相邻旁插孔内,拔动触点,若高压分线距缸体端跳火,表明被测两插孔间窜电。
c.校正点火正时
(1)摇转曲轴,使第1缸处于压缩终了位置,对正正时标记;
(2)适当转动分电器,使触点处于微微张开状态后紧固分电器壳固定螺钉;
(3)装上分火头和分电器盖,将此时分火头所对应的分电器旁插孔插上第1缸高压线;
(4)按发动机做功顺序,沿分火头旋转方向插上其他各缸高压分线。
d.检查分电器凸轮轴或分火头是否有自转现象,触点固定螺钉、压板固定螺栓是否松动。
3.2.9 个别缸不工作
1.故障现象
a.发动机在各种转速运转时,消声器均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b.发动机运转不稳、抖动;
c.有时有“回火”、“放炮”现象,排气管冒黑烟;
d.动力下降,怠速不稳易熄火。
2.故障原因
a.个别高压分线脱落或漏电;
b.分电器凸轮磨损不均匀。分电器轴松旷偏摆;
c.个别火花塞工作不良;
d.高压线插错。
3.诊断及排除
a.查看高压分线有无脱落、漏电或插错;
b.在发动机中、低速时,作逐缸断火试验。若某缸断火后发动机转速明显下降或熄火,表明该缸工作良好;若某缸断火后,发动机无任何变化,表明该缸工作不良;
c.拔出不工作缸的高压分线,距火花塞5mm 左右作跳火试验。若有火,则为该缸火花塞工作不良或发动机机械故障;若无火,应检查该缸的旁插孔或高压分线是否漏电;
d.检查分电器凸轮是否磨损不均匀或上下窜动。 案例1:广州本田雅阁2.3L轿车发动机不能启动
故障现象
一辆广州本田雅阁2.3L轿车发动机无高压火,不能启动。
故障诊断与排除
检查点火系统,将点火开关置于“ON”,用数字万用表测得点火线圈、点火模块的供电电压为12.08V,测得该导线电压为7.8V。此导线的电压变化可说明发动机ECU对点火系模块有触发信号,发动机ECU正常工作。分别检测第一缸位置传感器(CYP)、上止点位置传感器(TDC)和曲轴位置传感器(CKP)的电阻分别为375Ω、371Ω和378Ω,检测均正常,将分电器从发动机上卸下,用手转动分电器轴,测得3个传感器的交流信号有效值分别是CYP为0.16V、TDC为0.31V、CKP为1.04V,说明这三个传感器输出基本正常。拆下点火线圈的线路连接,测得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阻值为1.0Ω,次级绕组的阻值为11.49KΩ,与标准值(初级绕组的阻值为0.6-4.8Ω,次级绕组的阻值为13-19KΩ)差别较大,表明点火线圈有损坏的可能。为进一步判断故障,取一国产DQ130型点火线圈,隔开附加电阻,将其连接在原车线路中。连接好线路后,将点火开关置于“ON”,用手转动分电器,高压线产生高压火,说明点火线圈确实有故障。更换点火线圈后,发动机工作恢复正常。
案例2:94款2.2L雅阁轿车怠速运转时自动熄火、抖动
故障现象
一辆94款2.2L雅阁轿车轿车怠速状态下工作时自动熄火,而且抖动,急加速时瞬间反转5-6圈,然后熄火。但故障检查灯ENGINE CHECK并没有亮。因此无法使用自诊断系统,不能调出该车的故障码进行常规分析。
检修过程
根据熄火现象,判断可能是燃油系统出现问题。从燃油系统的检测接头得知系统油压低于0.2MPa(正常油压0.28-0.35MPa)。检查油压调节器和汽油滤清器无问题。拆下汽油泵,测量其输出压力为0.3MPa(正常值0.55MPa),说明汽油泵有故障。更换汽油泵后,油压正常,怠速状态良好,但其他问题并没有解决。
发动机抖动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缺缸造成的,须检查各缸是否正常工作。拆下各缸的火花塞,发现1、4缸的火花塞发黑有油,从而证实1、4缸没有工作,导致发动机抖动。更换这两个缸的火花塞后,故障依旧,说明不是火花塞的问题。再检查高压线,发现1、4缸高压线连接火花塞端不跳火,而分电盘端的这两缸高压均跳火,从而断定这两缸的高压线断路。更换后,故障排除。
急加速时,发动机反转,则一般说明点火顺序混乱。怠速状态工作正常,说明电脑没有问题。又检查各传感器均无问题,故障则可能是由于分电盘引起的。拆下分电盘,打开外壳后,发现固定分火头塑料绝缘座的一侧被电烧蚀,而且此塑料座的搭铁螺丝也被烧蚀,说明分火头对这个螺丝有放电现象。分析原因是出在1、4缸的高压线上,由于高压线断路,当分火头转到这两缸的任一缸时,无法通过高压电流传递出去,而且高压已经产生,能量很大,又距离固定分火头座的搭铁螺丝很近,因此高压电流将固定分火头的塑料座隔板击穿,对搭铁螺丝放电。当急加速时,由于点火线圈瞬间提供给分火头的高压能量很大,分火头则向搭铁螺丝放电,而分火头再对各缸点火时,使点火顺序混乱,导致发动机反转。更换分电盘后,发动机工作恢复正常。
案例3: 97款本田雅阁,发动机高温正常,低温不正常
故障现象
97款本田雅阁,发动机型号为F22B4,冬天在室外停放过夜,第二天清晨发动不着火,经检查没有高压火,检测故障代码,无故障代码输出。若停放在有暖气的车库内过夜,第二天发动机起动很容易,一打就着。反复多次,且发生的温度区域为3~5℃,低于3℃,发动机起动困难;高于5℃,发动机容易起动。
故障诊断与排除
雅阁系列发动机为程序控制燃油喷射系统,采用程控点火控制方式,点火信号由发动机控制电脑发出,来保证最佳的点火时刻、提供最大的点火能量。经过检查,电路一切正常,拆下分电器拿到室内对分电器进行检修。对点火线圈的电阻值进行测量,初级为0.76Ω、次级为17KΩ。该点火线圈的标准阻值在20℃测量时,初级为0.6~0.8Ω,次级为13~19KΩ。检测阻值在规定范围内,怀疑点火控制模块工作不正常。点火控制模块控制点火线圈的初级,而点火控制模块的工作是由发动机电脑控制的,于是决定更换一个新的点火控制模块。更换新的点火控制模块后,发动机很容易起动,认为故障排除了。当又一个寒冷的早晨时,该故障现象又一次发生,最后经过换件对比试验,当换上一个新的点火线圈后,故障排除。此故障现象在汽车有关执行元件,如电磁线圈、电磁阀、喷油器及电动机上经常发生。所以对线圈的电阻值检测必须按照规定条件,在环境温度为20℃时进行,同时对线圈进行长时间通、断电工作实验。或者在实际工作温度条件下,就车测量其电阻值和电压值,以获得值域区外的工作参数,来鉴别其性能好处。
案例4: 本田雅阁轿车发动机偶尔熄火
故障现象
一辆广州本田雅阁2.3L轿车,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自行想火。起初故障两三天出现一次,后来越来越严重,有时一天指发生十多次熄火现象。故障在发动机冷车时较少发生,在发动机运行较长时间后容易发生,且熄火后要等一段时间才能重新起动。
故障诊断与排除
此类故障较难判断,只有当故障发生时才有可能迅速做出判断。机会终于来了,这次熄火地点距修理厂不远。大家迅速赶到现场,根据经验,首先判断发动机有没有高压火。拔出高压线做跳火试验,结果发现发动机无高压火,至此将故障范围宿小至点火系统。
从点火系统线路图上可看出,引起发动机无高压火的原因有:①熔丝熔断;②点火线圈有故障;③点火控制模块有事故;④线路有故障;⑤气缸位置传感器有故障;⑥发动机控制模块有故障。检查熔丝,正常。在点火开关在ON位置时,检查点火控制模块(ICM)的黑/黄导线与搭铁端之间电压,为12V,正常。检查点火线圈与ICM之间的白/黑导线与搭铁端之间电压,为12V,正常。这时,拔出高压线,做跳火试验。将至发动机控制模块的黄/绿导线瞬间搭铁,正常情况下,高压线能跳火,此时该车没跳火,至此可以判断故障出在两个部件上:一是点火线圈,二是点火控制模块。取来点火线圈,更换到这辆广州本田雅阁2.3L轿车上,按照线路图,将点火线圈线路连接好。再按上述方法试验,此时高压线有高压火,于是判断原车点火线圈已损坏。取来新的点火线圈,更换后,故障排除。

阅读全文

与固定式自动点火装置的组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最强蜗牛机械5阶仪式怎么展示 浏览:230
自动给水装置简单制作 浏览:634
湖南调心球轴承多少钱 浏览:11
变压器压力检测控制装置 浏览:165
锅炉控制装置的作用 浏览:295
清洗装置式气体检测仪 浏览:845
word工具箱下载手机版下载地址 浏览:343
风管机开制冷出热风怎么回事 浏览:783
增压阀门怎么安装图解 浏览:529
仪器批发公司有哪些 浏览:804
怎么有的车仪表盘没胎压显示的 浏览:847
什么装置能自动升降 浏览:706
液压马达可以作为检测装置报价 浏览:988
常用电动工具结构 浏览:525
悍高五金件的多吗 浏览:318
货车仪表为什么要有保温箱标志 浏览:31
心肺康复训练设备有哪些 浏览:437
展茂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284
机电设备拆装费怎么报价 浏览:686
铸造铝液温度过高导致什么结果 浏览: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