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器材有些什么
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灯泡,二极管,电动机,开关,继电器,电阻
② 初中物理实验器材,都有哪些有关电学的。
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电磁继电器、小磁针、鳄鱼夹导线、U型导线、电池盒、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带灯座小灯泡、发光二极管、U形磁铁、条形磁铁、环形磁铁、小型电动机模型 等。
③ 物理电学实验。。。
把电流表和电压表看成能示数的电阻,解这个混连电路就是了呀
不过示数既不能用A组 也不能用B组 需用平均值
电路是400Ω∥Rx后在串联0.5Ω
400Ω∥Rx两端的电压是(3.01+3.15)/2=3.08v
8流过 400Ω∥Rx的总电流是(86.0+90.0)/2=88.0mA
由欧姆定律 3.08÷[400×Rx/(400+Rx)=0.0880
∴Rx≈38.3Ω
④ 告诉我几个初中物理电学的基本实验和典型实验
1、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目的:用电压表测电压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选择0~15V 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压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2.5 V。
更多信息可以关注 科学高分网初中物理电学实验
⑤ 求归纳初中物理电学的10个实验、所用的器材(悬赏100,还可以更多)
答:
1.你可以去观看初中物理实验视频,并体会实验的每个环节,我们的网站上就有初中物理几乎所有实验视频,你可以参考一下;
2.你可以从课本找出具体对你感觉有必要研究的10个实验并列表,然后再搜索相关内容;
3.例如:
(1)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
(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
(3)探究欧姆定律;
(4)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5)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6)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7)探究电功率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8)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9)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0)伏安法测电阻;
(11)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
⑥ 物理电学有一个实验教具,白色的板,叫什么
多功能实验板,上面的孔用来插电子芯片,导线等一些元器件,在做电子方面的实验会用到。
⑦ 物理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
你说的不具体啊,选择电学实验仪器要看具体的题目哦。
⑧ 物理 电学史上有哪些重要的实验
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伯发现,不仅琥珀和煤玉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相当多的物质经摩擦后也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他注意到这些物质经摩擦后并不具备磁石那种指南北的性质。为了表明与磁性的不同,他采用琥珀的希腊字母拼音把这种性质称为"电的"。 差不多同时,美国的富兰克林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使得人们对电的认识更加丰富。 18世纪后期开始了电荷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1776年,普里斯特利发现带电金属容器内表面没有电荷,猜测电力与万有引力有相似的规律。1769年,鲁宾孙通过作用在一个小球上电力和重力平衡的实验,第一次直接测定了两个电荷相互作用力与距离二次方成反比。1773年,卡文迪什推算出电力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他的这一实验是近代精确验证电力定律的雏形。 1785年,库仑设计了精巧的扭秤实验,直接测定了两个静止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二次方成反比,与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库仑的实验得到了世界的公认,从此电学的研究开始进入科学行列。1811年泊松把早先力学中拉普拉斯在万有引力定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势论用于静电,发展了静电学的解析理论。 18世纪后期电学的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了电池,在这之前,电学实验只能用摩擦起电机的莱顿瓶进行,而它们只能提供短暂的电流。1780年,意大利的解剖学家伽伐尼偶然观察到与金属相接触的蛙腿发生抽动。他进一步的实验发现,若用两种金属分别接触蛙腿的筋腱和肌肉,则当两种金属相碰时,蛙腿也会发生抽动。 1792年,伏打对此进行了仔细研究之后,认为蛙腿的抽动是一种对电流的灵敏反应。电流是两种不同金属插在一定的溶液内并构成回路时产生的,而肌肉提供了这种溶液。基于这一思想,1799年,他制造了第一个能产生持续电流的化学电池,其装置为一系列按同样顺序叠起来的银片、锌片和用盐水浸泡过的硬纸板组成的柱体,叫做伏打电堆。 1822年塞贝克进一步发现,将铜线和一根别种金属(铋)线连成回路,并维持两个接头的不同温度,也可获得微弱而持续的电流,这就是热电效应。 虽然早在1750年富兰克林已经观察到莱顿瓶放电可使钢针磁化,甚至更早在1640年,已有人观察到闪电使罗盘的磁针旋转,但到19世纪,丹麦的自然哲学家奥斯特经过多年的研究,他终于在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引起导线近旁的磁针偏转。 奥斯特的发现首先引起法国物理学家的注意,同年即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如安培关于载流螺线管与磁铁等效性的实验;阿喇戈关于钢和铁在电流作用下的磁化现象;毕奥和萨伐尔关于长直载流导线对磁极作用力的实验;此外安培还进一步做了一系列电流相互作用的精巧实验. 电流磁效应发现不久,几种不同类型的检流计设计制成,为欧姆发现电路定律提供了条件。1826年,受到傅里叶关于固体中热传导理论的启发,欧姆认为电的传导和热的传导很相似,电源的作用好像热传导中的温差一样。为了确定电路定律,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进行实验,由于当时的伏打电堆性能很不稳定,实验没有成功;后来他改用两个接触点温度恒定因而高度稳定的热电动势做实验,得到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与他所谓的电源的"验电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电路的电阻。 杰出的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从事电磁现象的实验研究,对电磁学的发展作出极重要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在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制出了第一台发电机。此外,他把电现象和其他现象联系起来广泛进行研究,在1833年成功地证明了摩擦起电和伏打电池产生的电相同,1834年发现电解定律,1845年发现磁光效应,并解释了物质的顺磁性和抗磁性,他还详细研究了极化现象和静电感应现象,并首次用实验证明了电荷守恒定律。 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的空间激发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引起媒质电位移的变化,电位移的变化与电流一样在周围的空间激发涡旋磁场。麦克斯韦明确地用数学公式把它们表示出来,从而得到了电磁场的普遍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法拉第的力线思想以及电磁作用传递的思想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麦克斯韦进而根据他的方程组,得出电磁作用以波的形式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电量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的比值,其值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由此麦克斯韦预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1888年,赫兹根据电容器放电的振荡性质,设计制作了电磁波源和电磁波检测器,通过实验检测到电磁波,测定了电磁波的波速,并观察到电磁波与光波一样,具有偏振性质,能够反射、折射和聚焦。从此麦克斯韦的理论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通过赫兹电磁波实验的证实,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电磁波的应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