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师,我司最近想买几只多道移液枪,看到Rainin的间距可调式多道枪,请问好吗。感谢!
你好,尊敬的用户,
给你简要介绍一下Rainin可调间距多道移液器的优势:
快速转板
连续可调间距允许 8 通道的孔间距在 9-14 mm 之间,6 通道型的孔间距在 9-19 mm,适合 96 孔板吸液,并可分配到 24 孔板或离心管。平稳的单手调整确保吸液后或分配前实时地进行更改间距。间距标记提供快速的操作辅助,或者设置可调装置以自动获得可重复性间距。
稳定
Rainin 获得专利的 LTS LiteTouch( 轻触式去吸头)系统可保证所有通道每次吸液量一致性。LTS 提供完美无缝的密封,带有前挡点和较小密封区域,因此无需晃动或用手加固,便可将吸头与前端完全贴合。领先的去吸头系统,因此吸头退出力也大大低于其他多道移液器。
精确
通过微电脑处理器和高级步进电机可按设定的速度和量程操作活塞,而无需担心用户的技术或经验水平。在每次移液操作结束时,E4 XLS 都会通过自行校准功能重新设置零点位置。
便捷
从简单的移液到复杂应用,该产品在更改微孔板和试管样式时,可帮您完成所有这些移液操作。E4 只需充电 60 分钟后,其电池使用寿命长,可供应一整天移液操作,并允许进行数千次反复充电。
GLP 记录
让所有客户、特别是GLP实验室高枕无忧:所有的服务记录数据(生命周期、使用天数、操作员等)都被存储在稳定的存储器上,即便是在功能重置或断电后都可得到充分保护。
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企业知道提问。
② 如何使用多通道移液器
有可能是活塞有污染,有可能是枪头接触地方密封的问题,具体什么问题需要检查才能知道原因,可以电话沟通.
北京京科瑞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010-62386459
③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有:选择合适的移液器、设定移液体积、装配吸头、移液、移液器的放置,具体如下:
1、选择合适的移液器
移取标准溶液(如水、缓冲液、稀释的盐溶液和酸碱溶液)时多使用空气置换移液器,移取具有高挥发性、高黏稠度以及密度大于2.0g/cm的液体或者在临床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中的加样时使用正向置换移液器。
4、移液
保证移液器、吸头和待移取液体处于同一温度;然后用待移取吸液体润洗吸头1-2次,尤其是黏稠的液体或密度与水不同的液体。移取液体时,将吸头尖端垂直浸入液面以下2-3mm深度缓慢均匀地松开操作杆,待吸头吸入溶液后静置2-3秒,并斜贴在容器壁上淌走吸头外壁多余的液体。
5、 移液器的放置
使用移液器完毕后,用大拇指按住吸头推杆向下压,安全退出吸头后将其容量调到标识的最大值,然后将移液器悬挂在专用的移液器架上;长期不用时应置于专用盒内。
临床常用的微量移液器的设计依据是胡克定律:即在一定限度内弹簧伸展的长力与弹力成正比,也就是移液器内的液体体积与移液器内的弹簧弹力成正比。微量移液器加样的物理学原理有两种:使用空气垫加样和使用无空气垫的活塞正移动加样。
(3)多通道自动移液装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调节移液器的过程中转动旋钮不可太快,也不能超出其最大或最小量程,否则易导致量不准确,并且易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移液器。在装配吸头的过程中用移液器反复强烈撞击吸头反而会拧不紧,长期如此操作会导致移液器中零件松散,严重时会导致调节刻度的旋钮卡住。
当移液器吸头里有液体时,切勿将移液器水平放置或倒置,以免液体倒流而腐蚀活塞弹簧。对移液器进行高温消毒时,应首先查阅所使用的移液器是否适合高温消毒后在进行处理。
④ 谁能介绍下SIM移液器
单通道手动移液器
特点:自重轻巧,更贴合亚洲人的手型
白色抢体搭配简洁明快的红、蓝、绿等各色,以区分不同规格
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快捷轻便的管嘴推出器,可减少手部疲劳
轻松地旋转活塞按钮选择分液量
数字视窗令所设定量程一目了然
量程范围广(0.1-5000μl)
可便捷地进行校准和维修
替换型管嘴连件,具有高性能的化学防腐性,
并且可以高温高压消毒
提供全套消毒、维修及校准服务
多通道手动移液器
特点:吸头退除装置可同时退除8道及12道吸头,更快捷省力
各量程的8道、12道移液器均适用于标准96孔板
分液头可360度旋转,以方便移液
每道管嘴连接都有独立的活塞装置,轻松进行保养
桥面的管嘴连接设计,易于观察吸嘴的密封状况
出品公司
SIM INTERNATIONAL GROUP 西盟国际公司是一家全球性专业的生物技术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在美国、欧洲、亚洲分别设有自己的分公司、工厂以及科研机构,1995年进入中国,并于1999年在中国成立了分公司。
------转
⑤ 市场上的96通道移液工作站价位如何
可以搜索佛山超氢智能移液工作站,比较多的机型标明价格的,可以作为参考。
⑥ 如何正确使用移液器
第一步:移液器枪头的安装⑦ 多道移液器与单道有什么不同
微量加样器最早出现于1956年,由德国生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Schnitger发明,其后,在1958年德国Eppendorf公司开始生产按钮式微量加样器,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生产微量加样器的公司。这些微量加样器的吸液范围在1—1000~1之间,适用于临床常规化学实验室使用。微量加样器发展到今天,不但加样更为精确,而且品种也多种多样,如微量分配器、多通道微量加样器等,其加样的物理学原理有下面两种:①使用空气垫(又称活塞冲程)加样;②使用无空气垫的活塞正移动(positive displacement)加样。上述两种不同原理的微量加样器有其不同的特定应用范围。
一、空气垫加样器
活塞冲程(空气垫)加样器可很方便地用于固定或可调体积液体的加样,加样体积的范围在小于1ul至lOml之间。加样器中的空气垫的作用是将吸于塑料吸头内的液体样本与加样器内的活塞分隔开来,空气垫通过加样器活塞的弹簧样运动而移动,进而带动吸头中的液体,死体积和移液吸头中高度的增加决定了加样中这种空气垫的膨胀程度。因此,活塞移动的体积必须比所希望吸取的体积要大约2%~4%,温度、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影响必须通过对空气垫加样器进行结构上的改良而降低,使得在正常情况下不至于影响加样的准确度。一次性吸头是本加样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状、材料特性及与加样器的吻合程度均对加样的准确度有很大的影响。
二、活塞正移动加样器
以活塞正移动为原理的加样器和分配器与空气垫加样器所受物理因素的影响不同,因此,在空气垫加样器难以应用的情况下,活塞正移动加样器可以应用,如具有高蒸汽压的、高黏稠度以及密度大于2.0g/cm3的液体;又如在临床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中,为防止气溶胶的产生,最好使用活塞正移动加样器。活塞正移动加样器的吸头与空气垫加样器吸头有所不同,其内含一个可与加样器的活塞耦合的活塞,这种吸头一般由生产活塞正移动加样器的厂家配套生产,不能使用通常的吸头或不同厂家的吸头。
三、多通道加样器、电子加样器和分配器
多通道加样器、电子加样器和分配器的原理与上述相同。多通道加样器通常为8通道或12通道,与8X12=96孔微孔板一致。多通道加样器的使用不但可减少实验操作人员的加样操作次数,而且可提高加样的精密度。电子加样器和分配器为半自动加样系统,电子加样器最大的优点是其具有很高的加样重复性,应用范围广。
⑧ 实验室移液器一般用多少量程的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同事可能会选择大量程的。
原因:大量程的可以一次取多个小量程的,这样提高效率。
弊端:准确性大打折扣,一旦操作不慎,整个实验要重新来过。
想要实验数据更精准,就一次移取一个,实验需要精细。
⑨ 移液器该怎样使用使用方法是什么呢
移液器的的操作是有一些窍门的,如何选择量程和控制吸液方面的操作是困扰操作新手的几个常见问题,下面是移液器重点注意事项:
1. 安装移液器吸头:
在移液器的套柄最下端进入吸头后,如果在吸头盒内操作,在轻轻向下压的同时左右晃动移液器或稍稍转动移液器(仅单道移液器可旋转)1-2秒即可;如果是用散装吸头,在用手把吸头往移液器方向轻轻施压的同时稍稍转动吸头1-2秒即可。如果这种操作不能达到理想的密封性,就需要检查吸头和移液器了。
2. 移液器选择量程:
总体来看,移液器的可用量程范围是移液器最大量程的10-100%。
根据操作经验最优的建议是:移液器最佳的量程范围是移液器最大量程的35-100%。
3. 移液器控制吸液的速度:
移液器在吸液过程中,须慢慢降低拇指的下压力,使液体在吸头内均匀且缓慢的上升。
4. 移液器控制吸液的深度和角度:
(1) 移液器吸头浸入的深度要求:
吸液的深度需保证达到所需的移液器移液量;
移液器让吸头外壁尽量少的接触液体。
(2) 移液器移液的角度:在移液的过程中须一直保持移液器在竖直状态。
5. 关于移液器停留时间:
移液器对于大量程移液(ml级)和粘度明显高于水样品的移液,在吸液时松开拇指后,须使吸头在液体内停留3-5秒后才能移出
6. 关于移液器存放:
在移液器使用完毕后,须将移液器调至最大量程,然后挂起(可以挂在专用支架上,也可以挂在实验台柜的金属横杆上)。
熟练操作移液器的使用方法一定要掌握以上几点要求。
也可以参考http://www.shnoted.com/proctlist_964.html
⑩ 什么牌子的移液器好
移液器的性能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