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下图是CO2电催化还原为CH4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为何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 溶液有碳酸!
CO2 + H2O <==> H2CO3 <==> H+ + HCO3-
-------------------------KHCO3 == K+ + HCO3-
(2)KHCO3存在,减少碳酸电离!
(3)KHCO3碱性很弱!
❷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❸ 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图中
(1)装置中反应流程是需要制备氧气和乙醇蒸气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乙醛,通入氢氧化铜中需要加热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所以需要加热的装置有:F是加热制氧气,A需要得到乙醇蒸气需要加热;B处乙醇的催化氧化需要加热;乙醛通入E氢氧化铜溶液需要加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故答案为:ABEF;
(2)B处的反应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
催化剂 |
❹ 以下是中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图1)(1)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要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氢气,请
(1)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不需要加热,可以选择②装置,干燥氢气时,应该用浓硫酸,氢气应该从d进入,从c出,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应该选择⑦,所以所选装置接口按从左到右顺序连接为:bdci. 故填:bdci. (2)a、用KMnO4制氧气应选用①作为发生装置,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在a处连接一段导管,把导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双手紧捂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出现,说明装置不漏气. 故填:①;在a处连接一段导管,把导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双手紧捂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出现,说明装置不漏气. b、过氧化氢分解可以选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二氧化锰是粉末状的,用H2O2溶液制氧气时,不可以采用此装置. 故填:二氧化锰;不可以. C、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氯酸钾分解能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MnO2 | .
❺ 如图是CO2电催化还原为CH4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
A.该装置是一个电解池,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A正确; B.CO2电催化还原为CH4的过程是一个还原反应过程,所以铜电解是电解池的阴极,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故B正确; C.在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二氧化碳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CO2+8H++8e-═CH4+2H2O,一段时间后,氢离子减小,氢氧根浓度增大,氢氧根会和①池中的碳酸氢钾反应,所以n(KHCO3)会减小,故C错误; D.在电解池的阳极上,是阴离子氢氧根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所以酸性增强,pH一定下降,故D正确. 故选C.
❻ 如图甲是CO2电催化还原为碳氢化合物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用一种钾盐水溶液作电解液;图乙是用H2还原CO2制备
A.电解时,电子流向是:阳极→正极→负极→阴极,铜为阴极,所以阳离子K+向铜片电极移动,故A正确; B.由图可知乙中正极上是二氧化碳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的过程,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O2+6e-+6H+═CH3OH+H2O,故B正确; C.若CxHy为C2H4,则电解的总反应为:2CO2+2H2O 通电 | .
❼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带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
(1)通过观察图,不难发现①是试管,②是锥形瓶; (2)A装置是给固体加热产生气体的装置,对于用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的反应不适用, A、高锰酸钾是固体,制氧气需要加热,故A适用, B、双氧水即过氧化氢,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故B不适用, C、石灰石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故C不适用, 故答案选B、C; (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由于二氧化碳是可溶于水的,通常不用排水集气法,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二氧化碳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F装置;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了,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满了,否则就没有满,这是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另外要注意不能把木条插到瓶内; (4)C装置适用于固液常温型制气体,如果用该装置制氧气,就应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故化学方程式为:2H 2 O 2 2H 2 O+O 2 ↑;如果该装置反应速度过快,可以通过调节装置上的分液漏斗开关,使进入的过氧化氢少一点,故答案选A; (5)由于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要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就要通过实验,并且实验现象要有明显的不同, A、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会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故A可以, B、紫色石蕊试液,石蕊是酸碱指示剂,与氧气不反应,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现象不同,故B可选, C、无色酚酞试液,是酸碱指示剂,与氧气不反应,即使遇到酸也不变色,都无明显现象,故C不能鉴别, D、澄清石灰水,与氧气不反应,遇到二氧化碳会变浑浊,现象不同,故D可以用, 故答案选A、B、D. 故答案是: (1)①试管②锥形瓶;(2)BC; (3)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F、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4)2H 2 O 2 2H 2 O+O 2 ↑、A; (5)ABD. |
❽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所属反应
(1)该装置适来用于反应物自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所以该装置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MnO2 | .
❾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图,请同答有关问题:(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2)实验室用锌粒和
(1)仪器a为发生装置中加入液体药品的长颈漏斗; (2)锌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专硫酸锌和氢气,反属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该反应为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在常温下的反应,因此发生装置应选用装置B,该装置还适用于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A可用于对固体药品加热制取氧气,因此此时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 .
与实验室电催化装置示意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仪表如何隔离
发布:2025-09-21 02:23:12
浏览:61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