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简术下行上给式排水系统水力计算步骤
关于简术下行上给式排水系统水力计算步骤?上行下给(upfeed system)指的是给水横干管位于配水管网的上部,通过连接的立管向下给水的方式。
热水管道系统应有补偿管道温度伸缩的措施。热水横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以便放气和泄水。上行下给式系统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下行上给式系统应利用最高配水点放气,在系统的最低点应有泄水装置。为减少热损失,热水管道应进行保温。根据住建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住宅应设室内给水排水系统。
各种给水系统按其水平干管在建筑物内敷设的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下行上给式
水平配水干管敷设在底层(明装、埋设或沟敷)或地下室天花板下,自下而上供水。利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供水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多采用这种方式。
2.上行下给式
水平配水干管敷设在顶层天花板下或吊顶之内,自上向下供水。对于非冰冻地区,水平于管可敷设在屋顶上;对于高层建筑也可敷设在技术夹层内。
一般设有高位水箱的居住、公共建筑或下行布置有困难时多采用此种方式。缺点是配水千管可能因漏水或结露损坏吊顶和墙面,寒冷地区干管还需保温,以免结冻。
3.中分式
水平干管敷设在中间技术层内或某中间层吊顶内,向上下两个方向供水。一般层顶用作露天茶座、舞厅或设有中间技术层的高层建筑多采用这种方式。缺点需设技术层或增加某中间层的层高
『贰』 谁会给排水设计
以后有给排水方面的事,联系329252124这个QQ就可以了,有六年给排水设计经验。
『叁』 水力压裂的结构的好处
水力压裂法又称水压致裂法。一种绝对地应力测量方法。测量时首先取一段基岩裸露的钻孔,用封隔器将上下两端密封起来;然后注入液体,加压直到孔壁破裂,并记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并用印模器或井下电视观测破裂方位。根据记录的破裂压力、关泵压力和破裂方位,利用相应的公式算出原地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水力压裂就是利用地面高压泵,通过井筒向油层挤注具有较高粘度的压裂液。当注入压裂液的速度超过油层的吸收能力时,则在井底油层上形成很高的压力,当这种压力超过井底附近油层岩石的破裂压力时,油层将被压开并产生裂缝。这时,继续不停地向油层挤注压裂液,裂缝就会继续向油层内部扩张。为了保持压开的裂缝处于张开状态,接着向油层挤入带有支撑剂(通常石英砂)的携砂液,携砂液进入裂缝之后,一方面可以使裂缝继续向前延伸,另一方面可以支撑已经压开的裂缝,使其不致于闭合。再接着注入顶替液,将井筒的携砂液全部顶替进入裂缝,用石英砂将裂缝支撑起来。最后,注入的高粘度压裂液会自动降解排出井筒之外,在油层中留下一条或多条长、宽、高不等的裂缝,使油层与井筒之间建立起一条新的流体通道。压裂之后,油气井的产量一般会大幅度增长。
『肆』 有谁懂水力加压器这个东西,或者说有关于水力加压器的CAD图纸,我不太懂这个,但是毕业设计选到了这个题~
水力加压器简介
华北石油华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 概述
我公司生产的水力加压器是一种应用于钻井、修井等作业中的井下工具。它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利用循环泵泵压为动力把液体压能转化为钻压的一项新型钻井技术,改变了常规钻井或其它作业是靠下部钻铤的重量施加钻压的方式,使钻头或下部部分钻具与钻柱中的其他部分柔性连接,将钻铤给予钻头或其它工具的刚性加压变为液力柔性加压,克服了刚性加压的种种弊端,从而达到高速度、高质量、低成本钻井的目的,是钻井技术的一次变革,对于推动钻井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特点
目前在石油钻井中,钻头需要的钻压是由钻头上部的钻铤重量提供的,这种传统的刚性加压方式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弊病,如送钻不均匀、跳钻、钻具弯曲、假钻压等等,这些弊病都严重影响着机械钻速、钻头及钻具的寿命,我公司水力加压器的成功问世使上述问题的解决成为现实。
水力加压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改变了钻头加压方式。把机械式加压改为液力加压为钻头提供稳定钻压,实现了柔性加压钻进。
2. 改变了钻压调节方法。水力加压器是通过改变水力因素调节钻压大小,可节省部分钻铤、减轻钻机负荷。
3. 减震效果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跳钻情况下,如果采用小钻压、低转速钻进,势必机械钻速很低;如果采用大钻压钻进,严重影响钻头寿命,钻柱也易发生疲劳破坏,为解决跳钻问题,人们设计了各种减震器,但现有的减震器是利用可压缩液体在压力作用下在缸筒内产生微量的压缩变形来吸收钻头和钻柱的振动能量实现减震的,减震效果有限,不能满足现场要求,而水力加压器是利用开泵循环时活塞上下端形成压降,该压降在活塞端面上形成推力,推动活塞下行,直到行程结束,从而最大限度的吸收钻柱振动和钻头冲击,实现了标本兼治,减震效果是所有类型的减震器所不能比拟的。
4. 增加了行程范围内自动送钻功能。在石油钻井中,钻头需要的钻压是由钻头上部的钻铤重量提供的,为了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钻压,需要司钻操纵刹把一点一点连续送钻,工人劳动强度大也不易把握,钻压难以保持稳定,井眼质量也难以保证。水力加压器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钻压不需要连续送钻,在行程范围内可自动送钻,操作简单,减轻了司钻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井眼质量。
5. 防止跳钻、提高机械钻速功能卓著。在特殊地层如砾岩地层钻进,最易发生跳钻现象,影响机械钻速、钻头及钻具寿命和钻井质量,水力加压器使钻头或下部部分钻具与钻柱中的其他部分柔性连接,实现了柔性加压钻进,最大限度的吸收钻柱振动和钻头冲击,钻头连续切削防止跳钻现象的发生,稳定的钻压提高了机械钻速,有效的吸震防跳延长了钻头钻具寿命,从而降低钻井成本、保证了钻井质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6. 提出了新的防斜打直工艺理论。为了解决井眼轨迹控制问题,人们用改变钻具结构的方法达到了目的,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防斜打直方面,一般采用高速吊打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是在牺牲机械钻速的情况下实现的,导向钻井系统虽然可靠,但比较复杂,耗费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采用了许多措施,如双心钻头、偏轴接头等,效果都不理想,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刚性加压不能解决钻压与钻柱弯曲、机械钻速两者之间的矛盾,而水力加压器把钻铤的刚性加压改为液力加压,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的可控的钻压,有效的改善了钻压与钻柱刚性、机械钻速两者之间的关系,改善了钻具受力状态,降低了中和点高度,提高了切点位置,减小了钻具弯曲和钻头倾角,提高钻具的稳定性,在大钻压和保持高机械钻速的情况下,有利于防斜、稳斜、降斜,保证良好的井眼质量。
7. 避免小井眼假钻压、钻具弯曲现象的发生,克服大斜度井、水平井受到钻具重力分力、浮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获得稳定的钻压。
8. 入井使用时不需要特殊操作和特殊工具,使用操作十分简便,其独特的密封设计使密封更有效、寿命更长。
9. 单位压降推力大,钻压调节范围广,充分满足了我国低泵压的工作要求。
10. 能延长钻头、钻具和地面设备使用寿命,降低钻井成本,减少井下事故的发生。钻头平均寿命提高1倍以上,钻进每米可降低成本几百元以上。
三、 用途
水力加压器适用于石油钻井、修井、打捞、取芯等作业,具体可在以下几方面应用:
1. 在常规转盘钻井作业中可直接接在钻头上,以给钻头提供稳定钻压,达到保护钻头和钻具、加快钻井速度的目的。
2. 在易跳钻的较坚硬地层或非均质地层,使用水力加压器可最大限度的吸收轴向与横向冲击振动,起到极好的“减震器”作用,其效果是减振器不能比拟的。
3. 使用井下动力钻具钻井时,可将水力加压器接在动力钻具之上,能起到加压平稳,防跳防震的作用,保证正常钻进及有效地保护井下动力钻具。
4. 取芯钻进时,可将水力加压器接在取芯筒上,以使取芯钻
头获得恒定的钻压,取芯工具工作更平稳,从而有助于提高取
芯收获率。
5. 在定向井、水平井使用水力加压器,可以克服由于钻具摩阻作用而致使加不上钻压或加压不准的弊病,使在斜井段或水平井段钻进的钻头获得稳定、足够的钻压,从而加快定向井、水平井的钻井速度。
6. 在小井眼钻井时,使用水力加压器可以克服由于小钻具弯曲造成的摩擦阻力,导致出现的假钻压现象,使小钻头的加压准确而稳定,不但有利于加快钻速,而且还可大大减少钻头和钻具疲劳事故发生。
7. 在井眼质量要求较严的地区,使用水力加压器,配以合理的钻具组合和方法,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斜、稳斜、降斜的效果,从而达到高速度、高质量、低成本钻井的目的。
8. 在处理诸如打捞钻具等井下事故时,使用水力加压器有利于造扣、对扣、切割、磨铣等作业,有助于及早解除事故。
9. 在修井作业、断铣作业、开窗侧钻作业中,使用水力加压器同样可起到诸如钻井作业中的加压、防跳、减震等,提高钻井效果,延长工具寿命。
10. 在钻铤不足或由于钻机负荷需减少钻铤时使用水力加压器,可节省部分钻铤,减轻钻机负荷。
四、 结构
水力加压器主要由缸体、活塞、芯轴等部分组成,缸体用于连接钻具并传递扭矩、活塞在缸体内滑动、密封并传递压力,芯轴上下分别和活塞、钻头相连,将液压力传给钻头。(见图一)
五、 工作原理
水力加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开泵循环泥浆,工具内形成压降,该压降作用在活塞端面上,形成推力,推动活塞下行,直到行程结束为止,该推力就是钻头需要的钻压。当钻完一个行程后,指重表悬重增加,泵压显示下降,下放钻柱送钻,开始第二个行程。
上接头
二级活塞
缸筒
三级活塞
一级活塞
图一
图一
六、 应用前景
使用水力加压器钻井把机械加压改为液力加压,是钻井技术的一项变革,具有较高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水力加压器的技术特点、作用特点和应用范围中可以看出:
1、 把钻铤加压改为液力加压,能最大限度的吸收冲击震动,加压平稳、减震效果好,为提高机械钻速奠定了基础。
2、 有效的改善了钻压与钻速匹配关系,扩大了匹配范围,可在大钻压和高转速下钻进,提高了机械钻速。
3、 克服了冲击振动产生的高峰荷载,延长了钻柱、钻头等寿命,减少了起下钻次数,提高了行程机械钻速。
4、 改善钻具受力状态,降低中和点高度,钻具稳定和导向性好,在大钻压、高转速下工作仍具有吊打功效,有一定的防斜打直作用。
5、 可以克服深井、大斜度井、水平井和小井眼中假钻压影响,实现钻压稳定可控,使操作得心应手。
6、 操作简单,在行程范围内可实现自动送钻。
7、 起钻时,一旦钻头遇卡可作下击器解卡,避免事态恶化。
8、 用于取芯可保证取芯质量和回收率。
9、 可以减小钻具刺漏、断钻具等井下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费用。
总之,水力加压器的用途是广泛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使用水力加压器钻井,投入少、见效快、回报高、直接给用户带来效益,在提高机械转速、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等方面,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深远的技术意义,随着人们对水力加压器这种软加压钻井技术认识的逐步加深和水力加压器的不断改进完善,对于推动我国钻井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七、 实例
我公司生产的9"、8"、6 1/4"等尺寸的水力加压器,分别在华北 、新疆、长庆的不同地区的数十口井使用,收到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深受用户的欢迎。现将部分井的使用情况列举如下:
1. 赵68井是华北南部地区的一口重点探井,该区块地层倾角大(约40°左右),岩石可钻性差,钻进时跳钻严重,斜很难控制,机械钻速普遍较低。该井二开121/4"钻头钻到井深2450米时,单点测斜为5.17°,后采用吊打降斜的措施,到2730米井斜降到4.5°,又吊打到2826.75米起出钻头,发现因跳钻严重钻头断齿较多。为防跳防斜下入9"水力加压器,该装置共配合3只121/4"H517钻头连续入井3次,使用井段为2826.75~3272.30米沙二十三地层,累计入井时间530小时,纯钻326.7小时,进尺445.55米,平均机械钻速1.36米/小时,钻压150~200KN, 转速55~60Rpm ,泵压12~14Mpa,排量32~38 l/s。该井使用水力加压器后见到如下效果:(1)在前面钻头大量断齿未打捞的情况下,仍延长了钻头使用寿命,钻头明显好于前部井段使用的钻头;(2)钻进时平稳,无跳钻现象;(3)机械钻速比同井上段使用的2只钻头提高20.9%;(4)有明显的降斜、稳斜效果。使用井段的井斜降为1°左右,单点测斜3114m×1°,3260m×1°。
2. 吐孜1井吉迪克组上部地层的兰灰色泥岩,岩性致密坚硬,可钻性差,钻进时跳钻极为严重特别是用171/2"P2大钻头打钻时,无论如何调整参数,仍跳的大绳相互碰撞,且此地区地层倾角大,极易井斜,通常采用钟摆钻具结构,小钻压的方式,以牺牲机械钻速来保井深质量。在此情况下入8"水力加压器不但有效地避免了跳钻现象、加快了钻井速度,而且还保证了井身质量,起到了较好的防跳、防斜、加快钻速的作用。使用井段为786.51~1053.55米吉迪克组地层,入井时间138小时,纯钻81.19小时,进尺267.01米,平均机械钻速3.28米/小时,钻压140~180KN, 转速95Rpm ,泵压14Mpa,排量45 l/s,机械钻速比同井上段提高25%,且起出钻头新度60%,而同井上段起出钻头新度30%。
3. 苏50井三开81/2"钻头钻到3861.08米中生界地层,岩性为长石、石英为主的砂岩夹泥浆岩、砾岩,坚硬、致密、可钻性差,易跳钻,为加快钻速、防震、防跳下入6 1/4"水力加压器,配合使用一只81/2"HA517钻头,钻到井深4052.09米起出,纯钻94.25小时,进尺178.01米,平均机械钻速1.89米/小时,钻压150KN, 转速60Rpm ,泵压16~17Mpa,排量29 l/s,起出钻头牙齿、轴承都较好,明显强于上部井段使用的同型号钻头,机械钻速比邻井苏49井同井段提高了85%。苏49井从井段3827.42~4082.66米用2只HA517钻头和2只HA537钻头,累计使用4只钻头、纯钻251.39小时、进尺225.63米,平均机械钻速1.02米/小时,钻压120~150KN, 转速60Rpm ,泵压16~17Mpa,排量29 l/s。该井使用水力加压器后,综合分析见到如下效果:(1) 提高了机械钻速、延长了钻头寿命;(2)有较好的防跳、吸震作用;(3)实现了一定行程内的自动送钻,减轻了司钻的劳动强度;(4)产生的推力完全能够满足81/2"钻头的加压要求;(5)该装置使用简单无需特殊操作和特殊工具,完全能够承受深井高温高压,性能稳定密封可靠。
4. 赵57-91井应用6 1/4"水力加压器配合81/2"钻头在2495-2720米井段使用,进尺225米,钻时99小时,平均机械钻速2.3米/小时,在钻压8-11吨时防斜稳斜效果好,有效的提高了机械钻速。
『伍』 循环水泵节能改造中的水循环节能助力装置设计理念
博力丰的“水循环节能助力装置”是依据流体力学里的射流原理设计,它主要能吸蚀消化水泵气蚀余量,提高流体密度并转化为动能
,转换成系统内部分扬程,克服系统阻力。
『陆』 你知道怎么做吗一根据题目的设计多种方案二操作评价与改进三确定制作装置的目
气体实验装置,通常由气体发生、气体净化、气体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组成,对一些常见装置进行改进和重新组合,往往能够实现一些特殊的实验目的。典型的气体实验装置改进设计有:依据启普发生器原理设计的反应器,尾气吸收、防倒吸装置的设计,液封装置的设计,恒压装置的设计等。
解题策略
1.实验设计的创新往往要体现七个“一”,即:一个实验的多种现象,一种实验现象的多种原因,一种装置的多种用途,一种用途的多种装置,一个仪器的多种用法,一种物质的多种制法,一组物质的多种鉴别方法。
2.选择反应原理的原则是: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实验操作简便安全、产物便于分离与收集。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实验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掌握的气体制备实验有:三种单质(H2、O2、Cl2)的制备;三种氢化物(HCl、H2S、NH3)的制备;五种氧化物(CO2、SO2、NO2、NO、CO)的制备;两种有机物(C2H4、C2H2)的制备。复习时,除了掌握好教材中经典的制备方法外,还应对药品选择、反应原理进行拓展和创新。
典例导悟1 (2010·上海,26)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柒』 水力机组辅助设备安装过程
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教学大纲
发表日期:2006年11月14日 已经有235位读者读过此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水力机组辅助设备 Auxiliary Equipment of Hydraulic Unit
课 程 号:30654930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 时:48 学 分:3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电类)主要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了解和掌握水电厂主要辅助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辅助设备系统的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水力监测系统的设计,为今后从事水电站动力设备设计、运行、测试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基本要求:
1. 了解水电站主要辅助机械(空压机、油泵、水泵、压力滤油机和真空滤油机等)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 了解水电站水力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及应用。
3. 初步掌握水电站辅助设备系统的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
4. 初步掌握水力监测系统的设计原理。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水轮机进水阀及操作系统
第一节 进水阀的作用及设置条件(0.5学时)
一. 作用 安全(检修人员、运行灵活);减小漏水;防止飞逸。
二. 设置条件* 叉管引水;水头大于120米;引水管路较长。
三. 技术要求 1.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操作简便。
2.尽可能做到尺寸小重量轻。
3.止水好。
4.结构和强度满足运行要求。
第二节 进水阀的型式及主要构件(1学时)
一. 蝴蝶阀
卧轴蝶阀的特点;立轴蝶阀的特点*。
主要构件:阀体、活门*、阀轴、轴承、密封装置及锁锭装置。
附件:旁通管和旁通阀、空气阀、伸缩节。
蝶阀优缺点
二. 球阀
适合的工作条件
结构特点:
1. 阀体与活门
2. 密封装置*(工作密封、检修密封)
3. 液压阀
球阀优缺点
第三节 进水阀的操作方式和操作系统(0.5学时)
一. 操作方式
手动、电动、液压操作适合的工作条件。
接力器的类型
二. 操作系统
1. 蝶阀操作系统
自动开关蝶阀的动作过程*
2. 球阀操作系统(了解)
第二章 油系统
第一节 水电站用油种类及其作用(0.5学时)
一. 种类
润滑油:透平油、机械油、压缩机油、脂类油
绝缘油:变压器油、开关油、电缆油
二. 作用
透平油:润滑、散热、液压操作
绝缘油:绝缘、散热、消弧
第二节 油的基本性质和分析化验(1.5学时)
一. 有的基本性质及其对运行的影响
1. 油的物理性质
绝对粘度(动力粘度*、运动粘度)
A.粘度
相对粘度、恩氏粘度
B.闪点--防火性质
C.凝固点--防冻性质
D.透明度--洁净性质
E.水分--防乳化性质
F.其它(机械杂质、灰分等)
2. 油的化学性质
A.酸值—油中游离的有机酸
B.水溶性酸或碱—油中残存的无机物
C.苛性钠抽出物酸化测定
3. 油的电气性质
A.绝缘强度—击穿电压
B.油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判断绝缘油优劣的定量指标
4. 油的稳定性质
抗氧化性、抗乳化性
二. 油的质量标准和分析化验(了解)
第二节 油的劣化和净化处理*(1学时)
一. 劣化的原因和后果
A.水分(乳化、氧化、增酸价、腐蚀) B.温度(加快氧化)
C.空气(其中的氧和水) D.天然光线(紫外线) E.电流(分解劣化)
F.其它因素
二. 油的净化处理
1. 沉清
2. 压力过滤*—压力滤油机工作原理,压力滤油机基本结构。
3. 真空过滤*—真空滤油机工作原理,真空滤油机基本结构。
三. 油的再生(了解)
四. 齿轮油泵
1. 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
2. CB-B型齿轮油泵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油系统的作用、组成和系统图(1.5学时)
一. 油系统的任务和组成
1. 油系统的任务
接受新油;贮备净油;给设备充油;向运行设备添油;从设备中排出污油;污油的清净处理;油的监督与维护;废油的收集及保存。
2. 油系统的组成
油库;油处理室;油化验室;油再生设备;管网;测量及控制元件。
二. 油系统图**
1. 油系统图的设计原则
系统的连接明了;油的处理设备应可以单独运行或串、并联运行;污油和净油应有各自的独立管道和设备;设备布置尽可能固定。
2. 油系统图示列
要能读懂系统图***
3. 各类油系统图比较
了解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四节 油系统的计算和设备选择(2学时)
一. 用油量估算
1. 水轮机调节系统充油量计算
(1)油压装置的用油量查标准手册
(2)导水机构接力器用油计算
(3)转浆式转轮接力器用油量计算
(4)受油器的充油量
(5)冲击式水轮机接力器充油量
1. 机组润滑油系统充油量计算
发电机推力轴承;发电机上部导轴承;发电机下部导轴承;水轮机导轴承。
2. 进水阀接力器的充油量
3. 透平油系统总用油量
运行用油量;事故备用油量;补充备用油量
4. 绝缘油系统总用油量
一台最大主变充油量;事故备用油量;补充备用油量
二. 油系统设备选择
1. 贮油设备选择
净油槽;运行油槽;中间油槽;事故排油池;重力加油箱
2. 油泵和油净化设备的选择
齿轮油泵;压力滤油机;真空滤油机;管网
三. 油系统管网计算
沿程损失计算;局部损失计算
第三章 压缩空气系统
第一节 水电站压缩空气的用途(0.5学时)
一. 中、高压系统
油压装置供气;变电站用气
二. 低压系统
机组停机;调相压水;风动工具及吹污;空气围带;吹冰
第二节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5学时)
空压机的类型:
速度型—轴流式、离心式、混流式
容积型—回转式(滑片式、螺杆式、转子式)、往复式(膜式、活塞式)
一、活塞式空压机的作用原理与分类
单作用式活塞式空压机工作原理
双作用式活塞式空压机工作原理
分类:按排气量大小分四类(微型、小型、中型、大型)
按排气压力大小分四类(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
二、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过程
(一)气体基本状态参数
压力;温度;比容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三)活塞式空压机理论工作过程
三点假设
吸气过程;压缩过程(等温、绝热、多变);排气过程
热力学计算
(四)活塞式空压机实际工作过程
1. 余隙容积影响
2. 吸气时汽缸压力降低的影响
3. 排气时汽缸压力升高的影响
4. 汽缸温度变化的影响
5. 空气湿度的影响
6. 不严密的影响
排气系数定义**
三. 活塞式空压机的压缩极限和多级压缩*
1. 单级压缩时压缩比的限制
2. 多级压缩及其级数选择
3. 多级压缩的优点
四. 活塞式空压机的排气量及其调节
排气量的计算和换算
五. 活塞式空压机的功率和效率
理论功率;指示功率;轴功率;原动机功率;效率
六. 活塞式空压机的基本结构
(参观)
第三节 机组制动供气(1学时)
一. 机组制动概述
为什么制动?
怎样制动?
二. 制动装置系统
1. 机组制动系统原理图
2. 制动操作(自动操作、手动操作)
3. 顶转子
四. 设备选择计算
1. 机组制动耗气量计算
按制动过程耗气流量计算;按充气容积计算;初设时估算
2. 贮气罐容积计算
3. 空压机生产率计算
4. 供气管道选择
第四节 机组调相压水供气(1.5学时)
一. 调相压水概述
电力系统为什么要调相;电网中可调相的设备;水轮发电机调相的特点;水轮机调相运行方式。
二. 给气压水作用过程和影响因素*
过程:给气流量、携气流量、逸气流量
因素:1.给气管径和给气压力
2.贮气罐容积
3.给气位置
4.导叶漏水
5.转轮直径和转速
三. 设备选择计算
充气容积计算;贮气罐容积计算;空压机生产率计算;调相给气流量计算
四. 调相压水压缩空气系统及系统图
第五节 风动工具、空气围带、防冻吹冰(1学时)
一. 风动工具
风铲、风钻、风砂轮等
空压机计算选择;贮气罐容积计算;管径选择
二. 空气围带
1. 大轴围带
2. 主阀围带
三. 防冻吹冰
系统图讲解
第六节 油压装置供气(0.5学时)
一. 供气的目的和方式
目的:压力源
方式:一级压力供气和二级压力供气
二. 压油槽充气压缩空气系统
系统组成;系统图
三. 设备选择计算
空压机;贮气罐;管路
第七节 配电装置供气(1.5学时)
一. 供气对象和技术要求
对象:断路器;隔离开关等
要求:压力;干燥;清洁
二. 压缩空气干燥方法
物理法、化学法、降温法、热力法
一. 热力干燥法**
1. 第一干燥过程
加压、升温——恒压、降温——析水
2. 第二干燥过程
恒温、降压——干燥
3. 析水计算
4. 相对湿度计算
第八节 水电站压缩空气综合系统(2学时)
一. 综合系统设计原则
二. 技术安全要求
三. 自动化要求
四. 综合系统图**
第五章 技术供水系统
第一节 供水对象及其作用(0.5学时)
一. 对象:发电机空气冷却器;发电机推力轴承;发电机上、下导轴承;水轮机导轴承;变压器;空压机;油压装置。
二. 作用:冷却、润滑
第二节 用水设备对供水要求(1.5学时)
一. 水量计算
1. 水轮发电机总用水量
2. 空气冷却器用水量
3. 推力轴承及导轴承用水量
4. 水轮机导轴承用水量
5. 水冷式变压器用水量
6. 水冷式空压机用水量
二. 水温
小于30℃
三. 水压
冷却器对水压要求(管网计算);变压器对水压要求;空压机对水压要求
四. 水质
冷却水要求(七点)
润滑水要求(三点)
第三节 水的净化与处理(2学时)
一 水的净化
(一)清除污物
滤水器(固定式、转动式)工作原理及结构
(二)清除泥沙**
1. 水力旋流器工作原理、结构、优缺点
2. 平流式沉淀池工作原理、优缺点
3. 斜流式沉淀池工作原理、优缺点
4. 斜管式沉淀池工作原理、结构、优缺点
二. 水的处理
了解
第四节 水源及供水方式(1.5学时)
一. 水源**
原则:满足水量、水压、水温、水质,保证安全(主水源、备用水源)。
1. 上游水库作水源
(1)压力钢管取水或蜗壳取水
(2)坝前取水
2. 下游尾水作水源
注意事项
3. 地下水源
注意事项
二. 供水方式*
1. 自流供水(20~80米水头)
优缺点;注意事项
2. 水泵供水(大于80米水头)
优缺点;注意事项
3. 混合供水(12~20米水头)
注意事项
4. 射流泵供水(80~200米水头)
试验研究
5. 其它供水方式
三. 设备配置方式
6. 集中供水
7. 单元供水
8. 分组供水
第五节 技术供水系统图**(1.5学时)
典型图分析
流程讲解
第六节 技术供水系统设备及管道选择(2学时)
一. 供水泵**
选择原则:1.流量和扬程在任何工况下都能满足用户要求
1. 有较好的空蚀性能,工作稳定,效率高
2. 允许吸上高度较大,比转速较高,价格较低
离心泵的选择计算
流量计算;全扬程计算(上游取水、下游取水);吸出高度及安装高程的确定**。
二. 取水口
1. 布置原则
2. 取水口个数
3. 拦污栅
三. 排水管出口
四. 滤水器
五. 阀门(闸阀、截止阀、球阀、旋塞阀、节流阀、止回阀、安全阀、减压阀)
六. 减压装置
自动调整式减压阀;固定减压装置;闸阀减压
七. 管道
第八节 技术供水系统水力计算(简介)
第六章 排水系统
第一节 排水内容和方式(0.5学时)
一. 排水内容
生产用水;检修排水;渗漏排水
二. 排水方式
渗漏排水(集水井;廊道) 检修排水(直接;廊道)
第二节 渗漏排水(1.5学时)
一. 渗漏水量的估算
二. 集水井容积的确定**
有效容积;备用容积;安全容积;停泵容积
三. 渗漏排水泵选择
四. 渗漏排水泵的操作方式
第三节 检修排水(1学时)
一. 检修排水量计算
排水容积计算;上下游闸门漏水量计算
二. 检修排水泵选择
泵型;水泵流量;台数;扬程
三. 检修排水方式
四. 检修排水阀
第四节 排水系统图(1学时)
一. 设计原则和要求: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操作上方便
二. 典型系统图**
第五节 离心泵启动充水(0.5学时)
一. 装底阀手动充水
二. 设置真空泵、不装底阀
水环式真空泵工作原理;选型
三. 设置射流泵、不设底阀
第六节 射流泵在供排水系统中的应用(1.5学时)
一. 射流泵工作原理
射流泵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二. 供排水系统应用
供水泵;水轮机顶盖排水泵;渗漏排水泵;检修排水泵;离心泵启动充水泵
三. 射流泵的选择计算
水头比;流量比;面积比;用作排水式的效率;用作供水式的效率
第七章 辅助设备系统的设计
(课程设计的教学计划)
第八章 非电量电测原理与仪表
(《动力工程测试技术》中已学过此内容)
第九章 机组水力参数的测量
第一节 水电站水力测量的目的和内容(0.5学时)
一. 目的: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监测机组运行性能;自动化要求
二. 内容:拦污栅前后压差;上下游水位及装置水头;水轮机工作水头;水轮机引用流量;水轮机气蚀;机组振动和轴向位移;相对效率;综合监控系统。
第二节 上、下游水位和装置水头的测量(1.5学时)
一. 目的和方法
目的(7点)
方法:直读水尺;液位仪
二. UYF-2、XBZ-2型浮标式遥测液位仪
结构与原理;安装要求和接线
三. XBC-2型遥测液位差计
四. USS-51型声波液位计
五. 测量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第三节 水轮机工作水头测量(1学时)
一. 水轮机工作水头含义和测量
二. CW型双波纹管差压计
三. 测量水轮机工作水头的仪表
四. 测量仪表的选择
第四节 水轮机引排水系统的监测(2学时)
一. 进水口拦污栅前后压力监测
二. 蜗壳进口压力的测量
三. 水轮机顶盖压力的测量
四. 尾水管进口真空的测量
五. 尾水管水流特性的测量
第五节 水轮机空蚀和机组相对效率的测量(1学时)
一. 水轮机空蚀的测量
声学法*;电阻法
二. 机组相对效率的测量
意义;装置
第六节 机组振动和轴向位移的测量(3学时)
一. 机组振动测量
1. 机组振动测量的目的
2. 机组振动测量的工况**
(1)空载无励磁变转速工况
(2)空载变励磁工况
(3)变负荷工况
(4)调相运行工况
3. 机组振动测量的常用方法
二. 机组轴位移的测量
第十章 水轮机流量的测量
第一节 水轮机流量测量概述(1学时)
一. 水轮机流量测量的意义与目的
二. 水轮机流量测量的特点
三. 水轮机流量测量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水轮机蜗壳测流法(2学时)
一. 蜗壳测流的基本原理
二. 测压孔的布置与计算
三. 蜗壳流量系数的率定
四. 测量仪器
第三节 流速仪测流法(1.5学时)
一. 流速仪测流的基本原理
二. 测流段面的选择
三. 流速仪台数及其布置方式的确定
四. 流速仪的选用、安装与信号记录
五. 流速分布图的绘制与流量的计算
第四节 水锤测流法(0.5学时)
(简介)
第十一章 水力测量系统的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
四、教材:《水力机组辅助设备》 范华秀主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7年
五、参考文献:
1. 哈尔滨电机研究所:水轮机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76年
2. 华东水利学院:水电站辅助设备,1976年
3. 水电站动力设备设计手册,骆茹蕴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
『捌』 二次加压供水设备的设计原理是什么
变频无负压供水设备、无塔供水设备。
如果市政管网压力高于设定压力值时,压力变送器将该信号送到变频控制柜,使水泵机组处于休眠状态。自来水则可通过连通管路直接到达用户 管网实施供水。当市政管网压力下降或用户管网用水量增加时,压力传感器将用户管网压力低于设定值的信号反馈给变频控制柜中的PID控制器, 并通过其启动水泵机组,调整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调节水泵转速以保持恒压供水;如果少数泵启动尚不能满足供水要求时,变频器将控制多台泵 变频或工频运行,以达到恒压变量供水的要求。
当水泵机组的供水与自来水管网的进水保持平衡时,负压消除器使稳压补偿器与外界隔离,水泵机组可利用自来水的压力进行恒压供水。一旦平 衡破坏,负压消除器使稳压补偿器与外界相通,并通过稳压补偿器中的检测装置,采集稳压补偿器内的真空度及水位信号反馈给微机,通过微机 控制负压消除器动作,抑制负压产生,保证设备在维持正常供水的前提下不对城市管网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当市政管网停水时,水泵机组仍可继续工作,直到稳压补偿器中的水位下降至液位的下限后自动关机,来水后又自动开机。
控制系统停电时,水泵机组停止工作,自来水可通过市政管网与用户之间的连通管进入用户管网,为低楼层用户供水,来电时机组自动开机恢复正常供水。
『玖』 什么是水力模块系统
水力模块主要用作模块机上,就是把水泵、阀件、过滤器、定压补水装置、水泵控电控柜等,除了主机及系统管路以外,机房里的其他附属设备集成在一个箱子里面。 科斯曼的模块空调系统管路设计简单,安装工艺模块化、标准化,水力相对平衡、冷热均匀。管路整齐,节省空间。
『拾』 水力计算课程设计
好多的问题,一一解答会累死人的,不知道现在大学生是怎么上学的!!!
还是帮帮你吧,给你推荐几本书,你的所有问题都会有解答的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2005年版)
4.自己的毕业设计
前三项网上随便都可以找到电子版,看看吧,以后工作必须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