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紫外线固化,电子束固化,都是在哪些行业里
紫外光固化(UV固化)是辐射固化的一类,辐射固化是利用电磁辐射,如紫外线(UV)或电子束(EB)照射涂层,产生辐射聚合、辐射交联和辐射接技等反应。迅速将低分子量物质转变成高分子量产物的化学过程,固化是直接在不加热的底材上进行的,体系中不含溶剂或含极少量溶剂,辐照后液膜几乎100%固化,因而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很低。UV光固化体系分为自由基体系和阳离子体系,两者固化机理成分都有所不同。自由基体系是由光引发剂受UV照射激发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和预聚物聚合交联;阳离子体系是由阳离子光引发剂受辐射产生强质子酸,催化加成聚合,使树脂固化.UV自由基固化经过以下步骤:
(1)自由基光引发剂受到UV照射后,激发分解产生自由基:
(2)链引发: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引发树脂和单体分子的不饱和双键产生新的自由基。
(3)链增长:由树脂和单体产生的自由基可以继续引发树脂和单体分子中的不饱和双键产生自由基,进行自由基连锁反应。
(4)链终止:化学反应中,由于自由基含有未偶化电子,非常活泼,极易倾向于基他自由基偶合或发生酸化作用,使链反应终止。
上述反应结果,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使胶液转变为固体。 满意就给我加分。
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题 目 乙醇-水溶液连续精馏塔优化设计
目 录
设计任务书………………………………………………………………3
英文摘要前言……………………………………………………………4
前言………………………………………………………………………4
精馏塔优化设计…………………………………………………………5
精馏塔优化设计计算……………………………………………………5
设计计算结果总表………………………………………………………22
参考文献…………………………………………………………………23
课程设计心得……………………………………………………………23
精馏塔优化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乙醇—水溶液连续精馏塔优化设计
二、设计条件
1.处理量: 15000 (吨/年)
2.料液浓度: 35 (wt%)
3.产品浓度: 93 (wt%)
4.易挥发组分回收率: 99%
5.每年实际生产时间:7200小时/年
6. 操作条件:①间接蒸汽加热;
②塔顶压强:1.03 atm(绝对压强)③进料热状况:泡点进料;
三、设计任务
a) 流程的确定与说明;
b) 塔板和塔径计算;
c) 塔盘结构设计
i. 浮阀塔盘工艺尺寸及布置简图;
ii. 流体力学验算;
iii. 塔板负荷性能图。 d) 其它
i. 加热蒸汽消耗量;
ii. 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及冷却水的消耗量e) 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精馏塔系统工艺流程图和精馏塔装配 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乙醇——水溶液连续精馏塔优化设计
(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设计一座连续浮阀塔,通过对原料,产品的要求和物性参数的确定及对主要尺寸的计算,工艺设计和附属设备结果选型设计,完成对乙醇-水精馏工艺流程和主题设备设计。
关键词:精馏塔,浮阀塔,精馏塔的附属设备。
(Department of Chemistry,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
Abstract: The design of a continuous distillation valve column, in the material, proct requirements and the main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to determine the size, process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equipment and design results, completion of the ethanol-water distillation process and equipment design theme.
Keywords: rectification column, valve tower, accessory equipment of the rectification column.
前 言
乙醇在工业、医药、民用等方面,都有很广泛的应用,是很重要的一种原料。在很多方面,要求乙醇有不同的纯度,有时要求纯度很高,甚至是无水乙醇,这是很有困难的,因为乙醇极具挥发性,也极具溶解性,所以,想要得到高纯度的乙醇很困难。
要想把低纯度的乙醇水溶液提升到高纯度,要用连续精馏的方法,因为乙醇和水的挥发度相差不大。精馏是多数分离过程,即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因此可使混合液得到几乎完全的分离。化工厂中精馏操作是在直立圆形的精馏塔内进行的,塔内装有若干层塔板或充填一定高度的填料。为实现精馏分离操作,除精馏塔外,还必须从塔底引入上升蒸汽流和从塔顶引入下降液。可知,单有精馏塔还不能完成精馏操作,还必须有塔底再沸器和塔顶冷凝器,有时还要配原料液预热器、回流液泵等附属设备,才能实现整个操作。
浮阀塔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工业上开始推广使用,由于它兼有泡罩塔和筛板塔的优点,已成为国内应用最广泛的塔型,特别是在石油、化学工业中使用最普遍。浮阀有很多种形式,但最常用的形式是F1型和V-4型。F1型浮阀的结果简单、制造方便、节省材料、性能良好,广泛应用在化工及炼油生产中,现已列入部颁标准(JB168-68)内,F1型浮阀又分轻阀和重阀两种,但一般情况下都采用重阀,只有处理量大且要求压强降很低的系统中,才用轻阀。浮阀塔具有下列优点:1、生产能力大。2、操作弹性大。3、塔板效率高。4、气体压强降及液面落差较小。5、塔的造价低。浮阀塔不宜处理易结焦或黏度大的系统,但对于黏度稍大及有一般聚合现象的系统,浮阀塔也能正常操作。
精馏塔优化设计计算
在常压连续浮阀精馏塔中精馏乙醇——水溶液,要求料液浓度为35%,产品浓度为93%,易挥发组分回收率99%。年生产能力15000吨/年
操作条件:①间接蒸汽加热
②塔顶压强:1.03atm(绝对压强)
③进料热状况:泡点进料
一 精馏流程的确定
乙醇——水溶液经预热至泡点后,用泵送入精馏塔。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冷凝后,部分回流,其余作为塔顶产品经冷却器冷却后送至贮槽。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再沸器供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入贮槽。工艺流程图见图
二 塔的物料衡算
查阅文献,整理有关物性数据
⑴水和乙醇的物理性质
名称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
20℃
沸 点
101.33kPa
℃
比热容
(20℃)
Kg/(kg.℃)
黏度
(20℃)
mPa.s
导热系数
(20℃)
/(m.℃) 表面
张力
(20℃)
N/m
水 18.02 998 100 4.183 1.005 0.599 72.8
乙醇 46.07 789 78.3 2.39 1.15 0.172 22.8
⑵常压下乙醇和水的气液平衡数据,见表
常压下乙醇—水系统t—x—y数据如表1—6所示。
表1—6 乙醇—水系统t—x—y数据
沸点t/℃ 乙醇摩尔数/% 沸点t/℃ 乙醇摩尔数/%
气相 液相 气相 液相
99.9 0.004 0.053 82 27.3 56.44
99.8 0.04 0.51 81.3 33.24 58.78
99.7 0.05 0.77 80.6 42.09 62.22
99.5 0.12 1.57 80.1 48.92 64.70
99.2 0.23 2.90 79.85 52.68 66.28
99.0 0.31 3.725 79.5 61.02 70.29
98.75 0.39 4.51 79.2 65.64 72.71
97.65 0.79 8.76 78.95 68.92 74.69
95.8 1.61 16.34 78.75 72.36 76.93
91.3 4.16 29.92 78.6 75.99 79.26
87.9 7.41 39.16 78.4 79.82 81.83
85.2 12.64 47.49 78.27 83.87 84.91
83.75 17.41 51.67 78.2 85.97 86.40
82.3 25.75 55.74 78.15 89.41 89.41
乙醇相对分子质量:46;水相对分子质量:18
25℃时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的表面张力与乙醇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 σ——25℃时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液的表面张力,N/m;
x——乙醇质量分数,%。
其他温度下的表面张力可利用下式求得
式中 σ1——温度为T1时的表面张力;N/m;
σ2——温度为T2时的表面张力;N/m;
TC——混合物的临界温度,TC=∑xiTci ,K;
xi——组分i的摩尔分数;
TCi——组分i的临界温度, K。
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数
X==0.174
X==0.838
X==0.0039
平均摩尔质量
M=0.17446.07+(1-0.174)18.02=22.9 kg/kmol
M= 0.83846.07+ (1-0.838) 18.02=41.52kg/kmol
M=0.003946.07+(1-0.0039)18.02=18.12kg/kmol
物料衡算
已知:F==74.83
总物料衡算 F=D+W=74.83
易挥发组分物料衡算 0.838D+0.0039W=74.830.174
联立以上二式得:
D=15.25kg/kmol
W=59.57kg/kmol
三 塔板数的确定
理论塔板数的求取
⑴根据乙醇——水气液平衡表1-6,作图
⑵求最小回流比Rmin和操作回流比
因为乙醇-水物系的曲线是不正常的平衡曲线,当操作线与q线的交点尚未落到平衡线上之前,操作线已经与平衡线相切,如图g点所示. 此时恒浓区出现在g点附近, 对应的回流比为最小的回流比. 最小回流比的求法是由点a(,)向平衡线作切线,再由切线的斜率或截距求
作图可知 b=0.342 b==0.342 Rmin =1.45
由工艺条件决定 R=1.6R
故取操作回流比 R=2.32
⑶求理论板数
塔顶,进料,塔底条件下纯组分的饱和蒸气压
组分 饱和蒸气压/kpa
塔顶 进料 塔底
水 44.2 86.1 101.33
乙醇 101.3 188.5 220.0
①求平均相对挥发度
塔顶 ===2.29
进料 ==2.189
塔底 ==2.17
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为
===2.23
===2.17
②理论板数
由芬斯克方程式可知
N===7.96
且
由吉利兰图查的 即
解得 =14.2 (不包括再沸器)
③进料板
前已经查出 即
解得 N=6.42
故进料板为从塔顶往下的第7层理论板 即=7
总理论板层数 =14.2 (不包括再沸器)
进料板位置 =7
2、全塔效率
因为=0.17-0.616lg
根据塔顶、塔釜液组成,求塔的平均温度为,在该温度下进料液相平均粘计划经济为
=0.1740.41+(1-0.174)0.3206=0.336
=0.17-0.616lg0.336=0.462
3、实际塔板数
精馏段塔板数:
提馏段塔板数:
四、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数据计算
以精馏段为例:
操作压力为
塔顶压力: =1.04+103.3=104.34
若取每层塔板压强 =0.7
则进料板压力: =104.34+130.7=113.4kpa
精馏段平均操作压力 =kpa
2、温度
根据操作压力,通过泡点方程及安托因方程可得
塔顶 =78.36
进料板=95.5
=
3、平均摩尔质量
⑴ 塔顶==0.838 =0.825
= 0.83846.07+(1-0.838)18.02=41.52 kg/kmol
=0.82546.07+(1-0.825)18.02=41.15 kg/kmol
⑵ 进料板: = 0.445 =0.102
= 0.44546.07+(1-0.445)18.02=30.50 kg/kmol
=0.10246.07+(1-0.102)18.02=20.88 kg/kmol
精馏段的平均摩尔质量
= kg/kmol
= kg/kmol
4、平均密度
⑴液相密度
=
塔顶: = =796.7
进料板上 由进料板液相组成 =0.102
=
=
=924.2
故精馏段平均液相密度=
⑵气相密度
=
5、液体表面张力
=
=0.83817.8+(1-0.838)0.63=15.0
=0.10216.0+(1-0.102)0.62=2.20
=
6、液体粘度
=
=0.8380.55+(1-0.838)0.37=0.521
=0.1020.34+(1-0.102)0.29=0.295
=
以提馏段为例
平均摩尔质量
塔釜 = 0.050 =0.0039
=0.05046.07+(1-0.050)18.02=19.42 kg/kmol
=0.003946.07+(1-0.0039)18.02=18.12 kg/kmol
提馏段的平均摩尔质量
= kg/kmol
= kg/kmol
平均密度
塔釜,由塔釜液相组成 =0.0039
=0.01
=
∴ =961.5
故提馏段平均液相密度
=
⑵气相密度
==
五 精馏段气液负荷计算
V=(R+1)D=(2.32+1)15.25=50.63
== m
L=RD=2.3215.25=35.38
= m
六 提馏段气液负荷计算
V’=V=50.63
=0.382 m
L’=L+F=35.38+74.83=110.2
=0.0006 m
七 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1塔径
首先考虑精馏段:
参考有关资料,初选板音距=0.45m
取板上液层高度=0.07m
故 -=0.45-0.07=0.38m
==0.0239
查图可得 =0.075
校核至物系表面张力为9.0mN/m时的C,即
C==0.075=0.064
=C=0.064=1.64 m/s
可取安全系数0.70,则
u=0.70=0.71.64=1.148 m/s
故 D==0.645 m
按标准,塔径圆整为0.7m,则空塔气速为0.975 m/s
2 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精馏段有效高度为
=(13-1)0.45=5.4m
提馏段有效高度为
=(20-1)0.45=8.55m
在进料孔上方在设一人孔,高为0.6m
故精馏塔有效高度为:5.4+8.55+0.6=14.55m
3 溢流装置
采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
⑴ 堰长
取堰长 =0.75D
=0.750.7=0.525m
⑵ 出口堰高
=
选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由下式计算
=
近似取E=1.03,则
=0.017
故 =0.07-0.017=0.053m
⑶ 降液管的宽度与降液管的面积
由查《化工设计手册》
得 =0.17,=0.08
故 =0.17D=0.12 =0.08=0.031
停留时间 =39.9s (>5s符合要求)
⑷ 降液管底隙高度
=-0.006=0.053-0.006=0.047m
塔板布置及浮阀数目击者及排列
取阀孔动能因子 =9
孔速 ===8.07m
浮阀数 n===39(个)
取无效区宽度 =0.06m
安定区宽度 =0.07m
开孔区面积
R==0.29m
x==0.16m
故 ==0.175m
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
取同一磺排的孔心距 a=75mm=0.075m
估算排间距h
h===0.06m
八 塔板流体力学校核
1、气相通过浮塔板的压力降,由下式
⑴ 干板阻力 ==0.027
⑵ 液层阻力 取充气系数数 =0.5,有
==0.50.07=0.035
⑶ 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阻力此项可以忽略不计。
故气体流经一层浮阀塔塔板的压力降的液柱高度为:
=0.027+0.035=0.062m
常板压降
=0.062860.59.81=523.4(<0.7K,符合设计要求)。
淹塔
为了防止淹塔现象了生,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层高度符合,其中
由前计算知 =0.061m,按下式计算
=0.153=0.153=0.00002m
板上液层高度 =0.07m,得:
=0.062+0.07+0.00002=0.132m
取=0.5,板间距今为0.45m,=0.053m,有
=0.5(0.45+0.053)=0.252m
由此可见:<,符合要求。
雾沫夹带
由下式可知 <0.1kg液/kg气
===0.069
浮阀塔也可以考虑泛点率,参考化学工程手册。
泛点率=100%
=D-2=0.7-20.12=0.46
=-2=0.3875-20.031=0.325
式中——板上液体流经长度,m;
——板上液流面积,;
——泛点负荷系数,取0.126;
K——特性系数,取1.0.
泛点率=
=36.2% (<80%,符合要求)
九 塔板负荷性能图
1、雾沫夹带线
按泛点率=80%计
100%=80%
将上式整理得
0.039+0.626=0.0328
与分别取值获得一条直线,数据如下表。
0.00035 0.00085
0.835 0.827
2、泛液线
通过式以及式得
=
由此确定液泛线方程。
=
简化上式得关系如下
计算数据如下表。
0.00035 0.00055 0.00065 0.00085
0.8215 0.8139 0.8105 0.8040
3、液相负荷上限线
求出上限液体流量值(常数)
以降液管内停留时间=5s
则
4、漏夜线
对于型重阀,由,计算得
则
5、液相负荷下限线
去堰上液层高度=0.006m
根据计算式求的下限值
取E=1.03
经过以上流体力学性能的校核可以将精馏段塔板负荷性能图划出。如图
由塔板负荷性能图可以看出:
① 在任务规定的气液负荷下的操作点
P(0.00083,0.630)(设计点),处在适宜的操作区内。
② 塔板的气相负荷上限完全有雾沫夹带控制,操作下限由漏液控制。
③ 按固定的液气比,即气相上限=0.630 ,气相下限=0.209 ,求出操作弹性K,即
K==3.01
十 精馏塔的主要附属设备
1 冷凝器
(1)冷凝器的选择:强制循环式冷凝器
冷凝器置于塔下部适当位置,用泵向塔顶送回流冷凝水,在冷凝器和泵之间需设回流罐,这样可以减少台架,且便于维修、安装,造价不高。
(2)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和冷却水的消耗量
热流体为78.36℃的93%的乙醇蒸汽,冷流体为20℃的水
Q=qm1r1 Q=qm2r2
Q—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J/s或W;
qm1, qm2—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r1 ,r2—热,冷流体的汽化潜热,J/kg
r1=600 kJ/㎏ r2=775 kJ/㎏ qm1=0.153kg/s
Q=qm1r1=0.153×600000=91800J/s
Q=qm2r2=775000 qm2=91800
∴ qm2=0.12 kg/s
传热面积:
A=
==21.2
K取700W·m-2/℃
∴ A=
2 再沸器
(1)再沸器的选择:釜式再沸器
对直径较大的塔,一般将再沸器置于踏外。其管束可抽出,为保证管束浸于沸腾器液中,管束末端设溢流堰,堰外空间为出料液的缓冲区。其液面以上空间为气液分离空间。釜式再沸器的优点是气化率高,可大80%以上。
(2)加热蒸汽消耗量
Q=qm1r1 Q=qm2r2
Q—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J/s或W;
qm1, qm2—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r1 ,r2—热,冷流体的汽化潜热,J/kg
∵ r1=2257 kJ/㎏ r2=1333 kJ/㎏ qm2=0.43kg/s
∴ Q=qm2r1=0.43×1333=573.2 kJ/s=2257 qm1
∴ 蒸汽消耗量qm1为0.254 kg/s
表 浮阀塔板工艺设计计算结果
序号 项目 数值
1 平均温度tm,℃ 86.93
2 平均压力Pm,kPa 108.89
3 液相流量LS,m3/s 0.00035
4 气相流量VS,m3/s 0.375
5 实际塔板数 33
6 塔径,m 0.70
7 板间距,m 0.45
8 溢流形式 单溢流
9 堰长,m 0.525
10 堰高,m 0.053
11 板上液层高度,m 0.07
12 堰上液层高度,m 0.047
13 安定区宽度,m 0.07
14 无效区宽度,m 0.06
15 开孔区面积,m2 0.175
16 阀孔直径,m 0.039
17 浮阀数 39
18 孔中心距,m 0.075
19 开孔率 0.147
20 空塔气速,m/s 0.8
21 阀孔气速,m/s 8.07
22 每层塔板压降,Pa 700
23 液沫夹带,(kg液/kg气) 0.069
24 气相负荷上限,m3/s 0.00356
25 液相负荷上限,m3/s 0.00028
26 操作弹性 3.01
参考文献
[1]陈英男、刘玉兰.常用华工单元设备的设计[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
[2]刘雪暖、汤景凝.化工原理课程设计[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5
[3]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8
[4]路秀林、王者相.塔设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5]王明辉.化工单元过程课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
[6]夏清、陈常贵.化工原理(上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
[7]夏清、陈常贵.化工原理(下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
[8]《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程手册—气液传质设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7
[9]刘光启、马连湘.化学化工物性参数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0]贺匡国.化工容器及设备简明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课程设计心得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充分理解到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更特别是对精馏原理及其操作各方面的了解和设计,对实际单元操作设计中所涉及的个方面要注意问题都有所了解。通过这次对精馏塔的设计,不仅让我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而且对知识也是一种巩固和提升充实。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及时的按要求完成了设计任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获得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⑶ 污水处理设计需要查阅那些规范
一、环境手册类有: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册)-专用机械》(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5、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置》(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7、张自杰主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基本环境标准与规范类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
7、《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18486–2001)
9、《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参考的规范和标准:
1、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523-2008)
2、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9-2008)
3、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
4、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
5、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2008)
6、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1-2008)
7、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
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
9、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7-2008)
10、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
11、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2-2010)
12、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3-2010)
1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1993)
1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
1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1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
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2007)
2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2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2007)
2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CJ/T290-2008)
23、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O-2008)
24、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
25、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
26、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
27、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
28、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8-2010)
29、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
30、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O-2010)
31、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8-2010)
32、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9-2010)
3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7-2010)
34、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
35、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5-2010)
36、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2-2010)
37、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3-2010)
38、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4-2010)
39、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40、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6-2010)
41、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7-2010)
42、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8-2010)
(3)干燥装置设计手册海川扩展阅读
处理技术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的水的去向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
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污水处理
⑷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的保养与检修维护手册,谁有啊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的保养是指对其进行常规清洁,以保证ZLG系列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安全性、整洁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ZLG系列振动流化床干燥机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ZLG系列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的保养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建立保养档案,对ZLG系列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的运行情况、故障情况以及保养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为ZLG系列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的安全运行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1,保证充足的清洁,润告滑管接头,不得外溢的现象,经常检查润告滑情况各部分的操作,在现场发现缺油,立即停止检查,以防发生意外。
2,润告滑油被保持在指定的位置,过多过少会导致不稳定和不使用振动流化床问题。
3,检查压缩机,空气压缩机润告滑油内的空气量之前,使用润告滑剂。
4,振动流化床干燥机长期放置,以充分润告滑所有组件。
5,前面的润告滑,润告滑油被清洁,以防止异物从喷嘴被浸入损伤轴和轴套,润告滑部位完全充满新润告滑脂能得到良好的润告滑。
⑸ 谁有《干燥设备设计手册》电子版啊!发我一份。。。
若要此书,加ii俺l吧! 《干燥设备设计手册》
作者:刘广文编 页数:915 出版日期:2009.07
简介:全书共分干燥基础、气流干燥、流化床干燥、静止床干燥、喷雾干燥、热传导干燥、其他干燥设备以及干燥工程附属设备等8篇46章内容。详细介绍了各种干燥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和所适用的物料。本...
ISBN:978-7-111-25875-9
⑹ 张继军的河北工业大学教授
张继军,男, 博士,化工过程机械专业 ,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生导师。 1984-1991就读于河北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1-1992河北冶金研究所;
1992-2001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设备所任副所长;98年评为高级工程师;
2001至今 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2007年评为正高级工程师;
2007至今 天津衡创工大现代塔器技术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7-2009 就读于河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08至今 美国独资天津北洋工大科技开发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9至今 河北工业大学教育部海水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教授 1、干燥技术及装备
2、蒸发结晶技术及装备
3、气液分离技术及装备
4、过滤技术及装备
5、海水利用技术及装备 1.盘式连续干燥器,现代干燥技术(第二版)[M].178-199.化学工业出版社.
2.Precipitation of Calcium from Seawater Using CO2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2011:747-752.
3.盘式连续干燥器的耙叶设计探讨[J].化学工程,2011,39(3):13-17.
4.对羟基左旋苯甘氨酸三效热泵蒸发结晶工艺的开发研究[J].现代化工,2007,27,(04):54-56.
5.水平管外降膜蒸发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J].化工机械,2006,33(6):329-331.
6. 液体并流塔板技术进展[J].化学工程,2010,38(10):33-36.
7. 传导干燥与对流干燥的能耗与成本对比分析[J].化学工程,2008,36(12):63-65.
8.热夹点技术简介及其应用进展[J].石油和化工设备,2008,11(5):14-18.
9. 盘式连续干燥器设计及应用实例,化学工程实用专题设计手册[M].2002.学苑出版社.
10.利用CO2脱除海水的的钙离子和镁离子[J].化工进展,2012,31(3):681-686.
11.弯管中液固两相流固粒对壁面磨损的数值模拟[J].石油和化工设备,2008,11(1):5-9. 12. 12.分子蒸馏技术及设备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8,27(增):331-336. 1、石家庄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新型旋流浮选机研制 11108271A
2、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氰化氢生产中混合气的氨回收技术研究ZH2011226
3、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新型高效节能绿色污泥分离干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⑺ 回转圆筒干燥机的设计选型
回转圆筒干燥机的设计选型可参考《化工设备设计全书-干燥设备》,或《干燥装置手册》
再有就是找专业厂家啦,比如山东天力、沈阳一通干燥、唐山天和。
⑻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的作品目录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是2009年6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版限公司。
《化权工工艺设计手册》(第四版)分为上、下两册,共5篇37章。
上册包括工厂设计,化工单元工艺计算和选型两篇;
下册包括化工系统设计,配管设计,相关专业设计和设备选型三篇。
《手册》在保持第三版内容特点和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反映了新修订公布的有关标准规范及产品资料,新型单元设备等内容,对第三版内容中的大量数据进行了更新、补充,满足相关行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化工工艺设计新方法和新技术上。
⑼ 暖通工程要看些什么书
·建筑工程设计编制深度实例范本-暖通空调(2011-01-13 15:45:24) ·实用通风空调设计手册(2011-01-12 21:27:31)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第4版)(2011-01-11 11:36:07) ·地下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手册(2011-01-10 16:35:56) ·锅炉供暖运行技术与管理(2011-01-10 10:21:49) ·燃油燃气锅炉运行与管理(2011-01-06 17:04:23) ·热泵干燥装置(2011-01-06 16:54:23) ·热能存储技术与应用(2011-01-06 16:49:52)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要点(2010-12-31 14:06:55) ·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梁-设计研究与实践(2010-12-31 08:17:16) ·热工控制系统技术问答(2010-12-31 07:58:24) ·GB/T20154-2006低温保存箱(2010-12-30 23:29:12) ·建筑产品选用技术条件-暖通动力(2010-12-30 15:55:30) ·通风工程空气流动理论(2010-12-30 15:49:26) ·工程液体力学(2010-12-28 10:23:14) ·换热器运行导论.rar(2010-12-24 16:39:40) ·管壳式换热器的分析与计算.rar(2010-12-24 16:14:21) ·大学物理辅导课件(2010-12-23 19:20:16) ·过电压保护原理与运行技术 (2010-12-17 16:30:39) ·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复习题与题解(2010-12-17 15:44:53) ·通风空调工程专业工程量清单计价实用手册.rar(2010-12-17 15:42:32) ·给排水设计基本程序与方法(2010-12-16 12:52:46) ·建筑给排水教程(2010-12-16 12:49:01) ·中央式机械通风系统(2010-12-16 12:47:30) ·建筑防排烟课件(2010-12-16 12:46:40) ·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2010-12-16 12:44:40) ·通风除尘管网的设计计算(2010-12-16 12:44:22) ·粮食厂仓控制粉尘的通风除尘(2010-12-15 19:54:34) ·建筑设备之通风系统教学课件(2010-12-15 19:54:08) ·自然循环·散热器对热电致冷器冷却性能影响探讨(2010-12-15 14:38:54) ·建筑热环境温度与湿度控制(2010-12-15 14:38:02)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讲稿(2010-12-15 14:37:17) ·锅炉讲义-过热器与再热器(2010-12-15 14:36:08) ·电气误操作事故100例及原因分析.rar(2010-12-14 15:08:51) ·热工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安装.rar(2010-12-14 14:46:25) ·热泵课件(2010-12-14 12:26:09)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2010-12-14 12:24:36) ·空调制冷技术理论(2010-12-14 12:23:57) ·空调通风系统节能(2010-12-14 12:22:40) ·简明给排水设计手册(2010-12-14 12:21:31) ·回转式制冷压缩机课件(2010-12-14 12:19:56) ·高层建筑空调设计讲座(2010-12-14 12:19:13) ·地源热泵大地换热器系统施工工艺及管理流程(2010-12-14 12:17:55) ·低温制冷技术新发展(2010-12-14 12:17:35) ·HVAC系统的水力平衡及解决方案(2010-12-14 12:15:57) ·[讲座]设备工程师考试复习-燃气(2010-12-14 12:15:34) ·洁净空调系统实例(2010-12-14 12:15:11) ·空气源热泵工程设计方案(2010-12-14 09:14:29) ·暖通空调本科必备常识(2010-12-14 07:38:29)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教程(2010-12-14 07:38:06) ·海水热泵技术应用(2010-12-14 07:37:36) ·暖通空调制图与设计施工规范应用手册(2010-12-13 20:22:33) ·热能工程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pdf(2010-12-13 07:33:47) ·冷库设计课件(2010-12-12 11:05:10) ·太阳能 ·全面水力平衡 暖通空调水力系统设计与应用手册(2010-12-04 08:52:50) ·太阳能空调 Air-conditioning-with-solar-energy(2010-12-04 08:46:03) ·中央空调节能降耗整体方案(2010-11-29 11:53:57) ·防排烟论文(2010-11-27 09:58:28) ·燃煤锅炉燃烧试验技术与方法(2010-11-24 08:30:06) ·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2010-11-24 07:52:10) ·热力与发电厂(2010-11-21 09:12:53) ·空调估算资料(2010-11-19 13:20:23)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考试专业基础课精讲精练·暖通空调及动力(2010-11-18 12:42:00) ·热工学(2010-11-15 21:41:59) ·水暖通风空调设备安装实习(2010-11-15 21:40:46) ·超(超)临界锅炉用钢及焊接技术协作网第三次论坛大会论文集(2010-11-15 11:59:13) ·冷水机组安装维护手册(2010-11-14 21:17:19) ·冷水机组布置(2010-11-14 21:16:24) ·吸收式制冷讲义(美的内部培训资料)(2010-11-08 22:05:15)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接安全技术(2010-11-06 08:29:43) ·铜管价格计算(2010-11-05 12:48:24) ·锅炉设备及系统(2010-11-05 07:51:55) ·ASHRAE Handbook- 2007-HVAC Applications-SI(2010-11-04 14:44:50)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及实例(2010-11-02 16:38:06) ·高等传热学(贾力、方肇洪、钱兴华)高教出版社(2010-11-02 16:34:19) ·使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2010-10-18 10:47:55) ·HVAC暖通空调设计指南(2010-10-17 19:04:21) ·暖通设计教材(2010-10-06 21:24:27)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教程(2010-10-05 12:40:42) ·暖通专业-空调设计手册(2010-10-05 12:39:52) ·暖通空调及动力专业/2006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专业基础课精讲精练(2010-10-02 20:18:50) ·锅炉安装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2010-10-01 20:59:04) ·对防火分区与暖通设计的思考(2010-09-27 19:03:57)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实务全书(·暖通估算资料(2010-09-18 17:14:23) ·散热器选型比较(2010-09-15 09:29:19) ·地源热泵设计应用手册(2)(2010-09-15 08:05:10) ·地源热泵设计应用手册(1)(2010-09-15 08:04:45) ·焊接工艺及原理(2010-09-10 13:46:04) ·承压设备设计典型问题精解(2010-09-10 13:33:01) ·燃气工程技术手册(2010-08-27 09:42:13) ·低温制冷机(第二版)(2010-08-25 17:48:17) ·暖通空调基础(2010-08-24 18:13:55) ·阀门:阀门销售和采购人员必读(2010-08-16 08:22:3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实用教程(2010-08-14 08:33:46)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2010-08-10 14:40:06) ·热泵-原理与应用(2010-08-09 16:52:45) ·压力容器应力分布图谱(2010-08-09 08:10:26) ·大空间建筑空调设计及工程实录(2010-08-08 17:31:56) ·循环流化床锅炉U 型返料器堵灰、结焦原因分析与处理(2010-08-08 15:11:20) ·高层建筑采暖设计技术(2010-08-08 13:15:26) ·自控工程手册(2010-08-03 09:52:30) ·通风空调工程预算知识问答(2010-08-01 16:04:17) ·安装工程分项施工工艺手册 (第三分册 通风空调工程)(2010-07-30 19:03:07) ·谈高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2010-07-29 15:50:22)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2010-07-29 14:58:14) ·供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2010-07-27 17:25:15) ·低温传热学(2010-07-27 08:46:38) ·钢铁企业采暖通风设计手册(2010-07-26 17:19:36) ·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除霜方式的实验室研究(2010-07-25 10:18:24) ·区域供热手册(2010-07-19 10:30:08) ·流体输配管网泵与风机(2010-07-18 20:35:21) ·低温实验箱的改进与应用(2010-07-16 11:24:10) ·最新家用、商用中央空调技 ·化工设备设计全书 除尘设备(2002)(2010-07-13 14:16:03)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施工图识读技法(2010-07-12 18:00:43) ·锅炉强度计算标准应用手册(2010-07-10 22:15:12) ·火力发电厂及变电所供暖通风空调设计手册(2010-07-10 11:47:58) ·燃气输配(2010-07-02 15:31:30)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2010-07-02 15:29:49) ·制冷原理及设备(2010-07-02 15:27:38) ·地源热泵—建筑节能新技术(2010-07-02 15:21:17) ·暖通与空调工程(建筑设备安装专业)(2010-07-02 15:07:38) ·钣金展开速查手册(2010-06-30 13:54:25) ·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便携手册(2010-06-29 23:07:37) ·建筑安装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2010-06-23 08:57:48) ·防排烟工程(赵国凌)(2010-06-22 16:56:40) ·简明供热设计手册(2010-06-22 16:50:21) ·空调器维修从入门到精通(2010-06-19 23:23:34)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原理(2010-06-17 21:57:56) ·锅炉知识(2010-06-17 11:20:44) ·各类暖通专业论文最新集合40篇(2010-06-08 10:57:47) ·洁净室设计(2010-06-07 17:08:22) ·体育建筑空调设计(2010-06-07 16:57:36) ·空调和通风资料表格齐全(2010-06-05 09:17:34) ·锅炉计算手册 下册(2010-06-03 17:02:52) ·锅炉计算手册 中册(2010-06-03 16:58:26) ·锅炉计算手册 上册(2010-06-03 16:53:16) ·工业锅炉房常用设备手册(2010-06-03 16:42:13) ·制冷空调设备维修手册(2010-05-28 14:11:05) ·暖通空调规范实施手册(第二版)(2010-05-24 13:10:11) ·工业锅炉与供热网络技术(2010-05-22 20:49:19) ·供热工程(2010-05-22 18:05:49) ·工业通风(第三版)(2010-05-22 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