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要用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在电力复系统中,把中性点不接地或经制消弧线圈、电阻接地的系统叫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最常见的故障是单相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项接地故障时,凡是对地有电容的线路都将有零序电流通过,但由于零序电流较小,又有很大的分散性,选择接地线路有一定困难;若系统中有消弧线圈,困难更大。
单相接地时接地电流较小,按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规程的规定,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可继续运行1至2小时,但此时系统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发展成两相短路使故障扩大,弧光接地还会引起全系统过电压。
通过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可以准确找出接地线路 告警
2. 10KV配电设备的接地网怎么设计
接地网设计内容及原则
2.1 接地网设计相关内容
首先,需要确定接地网入地电流。一方面,在计算接地网入地电流时需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故障电流经过会在接地电阻产生压降使电位升高,由于地电位升高受二次电缆与二次设备交流绝缘耐压值影响,因此要考虑二次电缆芯线上产生的感应电位。
其次,需要调研接地网处的土壤地质情况,了解接地网区域的土壤电阻率。一般是通过钻孔来掌握土壤均匀情况和测量土壤电阻率,使用物探法勘探地质结构可得到电阻率分布图,还需要现场测试钢等金属在当前土壤环境下的腐蚀速率,以便于为接地网导体的材料选择和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第三,需要合理确定接地网面积,增加接地网面积可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其效果好于增加接地网导体。因此在确定接地网面积时,需要先考虑系统所处的位置情况,将电力系统的相关设施均包括在内,将接地网设计为矩形或方形形状。
第四,接地电阻的确定。《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对电力系统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有明确具体的要求,通常≤0.5Ω,如果所处区域土壤电阻率较高,接地电阻要满足规定要求的技术经济性不合理,可允许接地电阻≤5Ω,但需要采取电位隔离、均压等措施来确保接触电位差等满足要求,并测绘电位分布曲线。
第五,合理确定接地导体尺寸。要根据故障电流大小来确定接地导体的具体尺寸,例如主要配电设备的接地导体尺寸应稍大,接地导体长度也应符合一定要求,以确保接触电压在安全容许值内。由于跨步电压一般小于接触电压,因此通常接地导体的长度计算以接触电压为依据,而且转移电势的限制难度较大,故多不以转移电流来进行计算。确定接地导体长度和间距后,便可对接地网进行整体的布置,由于可以认为电流经管道等设施入地,通常接地网导体的长度计算还要考虑深埋管道或是金属材质的基础桩等设施,确保总体的导体长度和尺寸合理。
2.2 接地网设计原则
首先,为尽量降低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可将地基钢筋等金属接地体纳入接地网系统内,保证通流容量在容许值内,接地网导体的分流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其次,为了避免电流过于集中,可基于自然接地物再以人工接地体作辅助补充,形成连续接地导体回环,从而控制接地网区域的高电位。并在回环内沿着设备布置方向设置平行接地导体,缩短设备的接地连接。
第三,埋深通常在0.5m-1.0m,而间距保持在10.0m-15.0m,接地导体一般选择圆镀锌钢材质,需确保水平接地导体搭接可靠,而垂直接地极可设置在主要配电设备处或避雷器附近,尤其是在高电阻率土壤条件下设置长垂直接地极效果很好。
3 接地方式的选择与设计
在接地网的接地方式中,主要包括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等。其中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的优势在于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不变,因此三项设备可维持正常运行,缺点在于可能产生异常过电压,而且在10kV配电网中需要每相对地电容值≤0.04μF方可确保人身直接触及网络不致伤亡,但实际上这一数值是难以实现的,漏电接地保护仅能防护间接接触而无法防护直接接触的安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运行可靠性在所有接地方式中最高,发生瞬间故障时可自动熄弧,故障点对地电位低,单相接地异常过电压小于2.8倍相电压,且残流过零后故障相电压的幅值和恢复时间得到限制,有效的避免了接地电弧重燃,可在欠补偿、全补偿和过补偿状态下良好运行,不发生串联谐振过电压,并且运行管理简单,是最适合10kV电力系统配电设备接地网选择的一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的继电保护简单,系统运行维护也十分简单,而且单相接地异常过电压不大于2.5倍相电压,但综合投资较高,供电可靠性较低,还可能严重干扰通信设备,且故障点对地电位高,容易导致安全事故。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投资省,单相接地故障情况下其他相电压升幅最低,但对通信设备的干扰严重,单相接地电流大。
因此,在10kV中压配网中消弧线圈接地形式的使用最为广泛,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了允许值10A时,所有的中性点接地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但是如果电流超过150A时,电流中的谐波电流分量和有功电流分量可能大于10A,这就使消弧线圈接地不能对那部分电流进行补偿,可使用经低电阻接地运行方式。我们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将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充分发挥,将节点电流的数值降到最小,这样就算有残余电流通过,接地电弧也可以自动熄灭.
我们通过调节电感参数可以使消弧线圈完成以下运行;在全补偿状态下,电流和系统的电容电流处于对等的关系,这时消弧线圈在接地过程中故障线路的电流等于故障残余电流和电容电流之差,同时电流值不断缩小,使接地保护的灵敏性不断降低,这样就会形成铁磁谐振,需要加装消谐装置。当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改变,需要及时对消弧线圈进行调整,并且合理补偿将补偿时间缩到最短。
详细内容参见: http://www.civilcn.com/dianqi/dqlw/1388738249243107.html
3.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原理是什么有没有网友晓得
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是一种电力行业使用的保护设备。该设备适用于3KV-66KV中性点版不接地或中性点经电阻、消权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选线,用于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发电厂、水电站及化工、采油、冶金、煤炭、铁路等大型厂矿企业的供电系统,能够指示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线路。
4.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那你需要先了解学习一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工作原理。一般来说,此类装置的原理是专取各个出线属的零序电流后,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哪条线路接地(接地线路的零序电流大、且与非接地线路零序电流方向相反)。零序电流是从CT二次侧取的,所以和CT参数有关。
望采纳!
5. 智能大电流系统故障接地选线装置HZSDX型时那几家的产品
海泽森智能大电流接地选线及消弧装置(HZSDX)是融合消弧技术和接地选线技术的优点,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消弧装置能够很理想的起到自动跟踪补偿的效果,以首先保护用户供电系统的运行安全,再对单相接地故障线路进行选线处理。
为了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消弧装置一般会处于对电容电流接近全补偿的工作状态。所以经过补偿后故障线路中零序电流互感器采集到零序电流幅值就会很小,甚至小于非故障相互感器所采集的自身正常流过的电容电流值,所以再进行接地选线判断时无法依据正确的基波波形分量进行分析,而只能采用五次谐波或其它波形分量,但是这些波形的分量是很不稳定并受干扰影响使用很大的,因此很可能造成误判。
投入大电流接地装置后,故障线路的阻性电流并未补偿,增大选线信号,有利于故障选线。从而大大的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化了中性点接地的运行方式。且装置适应能力强,用户无需更换先前安装的馈线柜零序互感器,节约成本。
大电流接地装置选线方法道理与其他选线方法相比,准确率极高;大电流接地装置投入后,对地产生的电流为有功电流,接地线路和正常线路在电阻投入的时间内(几个周期时间即可)零序电流信号差异相当显著,选线准确率完成可以达到100%,对高阻接地、金属性接地和母线接地都能够准确识别。根据需要可以对故障线路进行跳闸处理。
6. 某工厂变配电所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设计
1,屋面顶沿四周一圈,屋面中间再来两根横的,离面200,中间再来一根直的,回与两横交错部位要焊接,再在答对称角引两接地线到地下,与接地网连接,以上可用直径10MM镀锌圆钢。
2,变压器室,低压室内,在所在地面400MM高处用40*4贬钢焊一圈,所有带电设备都要与接地圈焊接,变压器底座至少要有两个以上接地点连接。
3,接地网,在变配电所四周,离地基不少于3米远,每五米远打一接地桩,桩两米五,打下后顶面要低于地面对300MM,不少于15个桩,都要用40*4镀锌连接,焊面不少于3个,如用接地模块,不得少于10个,模块顶面要低于地面800MM以上。
4,接地网到变配电所引入点每处不少于二个,配电房要三个
7. 接地故障智能研判辅助装置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的日常维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判断配电网接地故障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0kV农村电网是中低压配电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网除了具有配电、供电半径大、线路长、分支线多共性外,还存在馈线路径地形复杂多变、配电设备良莠不齐、运行环境相对恶劣等特点。特别是针对接地故障点的定位与故障处理仍需要检修人员去人工完成,始终没有一种能够普遍运用的技术手段,即使目前使用效果最好的以信号注入法为原理的接地故障定位装置仍然无法具体进行故障定位;需要多次断开分支断路器来检测故障。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兴的辅助装置用于快速得对配电网接地故障进行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判断配电网接地故障的辅助装置,用于实现配电网接地故障的快速定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判断配电网接地故障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监测端连接到终端;所述的监测端包括高压绝缘操作杆为分支结构,分别连接两个监测主端,监测主端上设有钳形电流互感器;所述的终端包括终端机身内设有交流稳压源输出单元分别连接显示屏、LED灯、按键及开关单元、通讯器。
所述的交流稳压源输出单元输出交流电到监测主端。
所述的终端的下方设有四个万向轮。
所述的高压绝缘操作杆的顶端设有挂钩。
所述的监测主端与通讯器进行无线通信,传递测得的参数信号。
一种用于判断配电网接地故障的辅助装置,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借助钳形电流互感器实现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克服接地故障点无法精确定位和及时处理的缺点,提高了故障定位的准确性;故障定位装置终端能够自动处理故障信息,判定故障,显示故障定位结果,提高了配电网故障定位的智能化;故障判据原理直观且不受信号干扰,故障判断准确率高;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实用性强,便于安装和维修,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8. 配电室接地怎么设计需要关注哪些点
1)现场勘查;(2)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及线路走专向;(3)进行负荷计属算;(4)选择变电器;(5)设计配电系统、设计接地装置、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6)设计防雷装置;(7)确定防护措施;(8)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