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家对空调的质量标准内容和主要性能要求
国家在对空调产品做质量抽检(所谓的“国抽”)测试的时候,主要测试以下几个指标:
制冷量、制冷功率、能效比、耐压、接地、绝缘、泄漏
制冷量: 大多数空调标准要求“实测值大于标称值的95%”;
制冷功率: “实测值小于标称值的110%”;
能效比: 要看产品对应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GB12021.3、GB19576、GB19577等);
耐压、接地、绝缘、泄漏: 要求符合电气安全标准GB4706.1的要求。
⑵ 船上用的空调一般都要求什么条件,普通家用的可以直接用吗
因为海上气象和气候条件都比较复杂,因此船用空调需要应对的环境要复杂很多。为了给船员或者乘客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相对比较狭小的船上对空调营造出来的空气温度、湿度、清新程度、流速、噪声都有要求。船舶空调一般都采用集中式空调装置,将空气经过集中处理再分送到各舱室,只有某些特殊舱室比如机舱集控室才单设专用的空气调节器,锐劲特在此温馨提示,海水多有腐蚀性,所以还需要考虑空调的防腐哦。
⑶ 船舶内燃机学 复习重点
31.电动往复泵的滑油泵不润滑__活塞与缸套_
32.双缸四作用电动往复泵曲柄互成__90°
33.电动往复泵排量不均匀的直接原因在于 _活塞运动速度不均
34.往复泵如果反转__吸,排方向不变_
35.为保证水泵工作时不发生汽蚀,水泵的吸入压力与泵所输送液体温度下对应的饱和蒸气压力之间的关系必须是ps > pv。
36.齿轮泵漏泄一般主要发生在__齿轮端面间隙__ 。
37.在拆检和装配齿轮泵时主要应注意检查__齿轮端面__ 间隙。
38.齿轮泵端盖近啮合齿处常开有一对矩形槽,其作用是__防止困油__ 39.齿轮泵端盖开卸荷槽后,若对漏泄影响不明显,则泵流量应 _稍有增加__。
40.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最常用方法是_开卸荷槽。
41齿轮泵困油现象不会导致__排出压力增大__ 。
42.需要开卸荷槽解决困油现象的是 _正__ 齿轮泵。
43.需要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来防止困油现象发生的泵是__齿轮泵_叶片泵__。
44.不须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来防止困油现象发生的泵是__旋涡泵__螺杆泵__离心泵
45.齿轮泵会产生困油现象的原因是__部分时间两对相邻齿同时啮合_
46.齿轮泵主、从动齿轮的不平衡径向力__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47.齿轮泵工作时所受径向力大小与__转速____无关。
48.齿轮泵的齿轮端面间隙增大不会使___功率增大_____ 。
49.外齿轮泵的前后盖的纸垫作用是 _调整间隙____密封
50.齿轮泵①吸排方向取决于齿轮的转向;②齿轮退出啮合的一侧与排出管连通。其中①正确
51.下列 ___.吸入管路漏气______ 原因会造成齿轮泵无法建立起足够低的吸入压力。
52.齿轮泵与螺杆泵相比优点是___价格低___ 。
53.三螺杆泵形成的封闭容腔长度___.略大于一个导程__ 。
54.三螺杆泵主、从动螺杆螺纹头数 __都是双头__ 。
55.单螺杆泵和三螺杆泵_属于密封型___ 。
17.三螺杆泵螺杆工作长度通常不小于导程的1.2~1.5倍,主要是为了达到足够的_容积效率57. 三螺杆泵排油时从动螺杆是靠 ____油压力驱动__ 。
58.三螺杆泵从动螺杆__排液___ 时,轴向力指向吸口。
59.三螺杆泵的平衡活塞常设在_主动螺杆排出瑞___ 。
60.三螺杆泵解决轴向液压力不平衡的方法不包括__设平衡孔或平衡管 61.三螺杆泵的液力平衡装置常采用_____平衡活塞_______ 。 .
79.正常情况对离心泵容积效率影响最大的是 ___叶轮进口处的径向间隙_ 。
80.大流量离心泵常采用__双吸式叶轮。
81.离心泵采用 _平衡盘__ 法平衡轴向推力不设止推轴承。
82.离心泵叶轮的平衡孔开在 _后盖板___ 上。
83.离心泵关小排出阀时,其轴向推力 _增大__ 。
84.离心泵开大旁通阀对其轴向推力 ___减小__ 。
85.离心泵汽蚀破坏主要发生在 叶轮外缘叶片及盖板、涡壳或导轮处
86.关排出阀起动时起前功率较小的是 离心泵。
87.离心泵为提高抗汽蚀能力,设计上的措施包括 提高通流部分表面光洁度
88.下列泵中效率最低的一般是 喷射泵。
89.可能使离心泵电流过大的是 ___转速提高____。
90.会使离心泵流量增大的是____输油温度适当升高______。
91.会使离心泵流量减小的是_______排出容器液面升高____ 。
92.离心泵提倡关排出阀起动是因为这时泵的 起动功率最小。
93.关小离心泵的排出阀后,泵本身的工作压头 ___增加_____,管路中的有效压头将降低
94.离心泵转速增加时__流量增加__扬程提高 功率提高
95.离心泵采用封闭起动的目的是 _____减小电动机的起动电流_____
96.离心泵采用 ____旁通调节___使流量减少,而通过泵的功率是增
18.开式旋涡泵是指___叶轮无中间隔板或端盖板___ 。
97.闭式旋涡泵是指 ___ B.叶轮无中间隔板或端盖板__与B相反_ 。
98.离心泵的理论压头与___液体的种类___无关。
99.旋涡泵 _开式叶轮配闭式流道 开式叶轮配开式流道_______ 情况可能存在。
100.离心泵叶轮一般采用___后弯______ 叶片。
101.旋涡泵属___低比转速____叶轮式泵。
102.离心泵叶片采用后弯叶片是为了___提高效率______。
103.旋涡泵漏泄一般主要发生于__叶轮端面的轴向间隙_____ 。
104.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上未标出___有效汽蚀余量__与流量的关系。
105.离心泵与往复泵相比___自吸能力差___是其主要的特点。
106.高比转数离心泵的特点是___叶轮出口宽度较大_ 。
107.低比转数离心泵不具备以下__.H—Q曲线陡降,P—Q曲线缓升___ 特点。
108.离心泵吸入滤器清洗后____.流量增加__轴功率增加__ 。
109.喉嘴面积比较大的喷射泵工作中最大的水力损失是_混合_____损失。
110.空压机的排气量一般是指单位时间内排送的_. 第一级吸气__状态空气体积。 空压机的公称排气量是指 __在额定排气压力下的____ 排气量。
111.技术状态良好的空压机将空的气瓶打满至额定排气压力过程中的平均排气量__大于公称排气量
112.活塞式空压机的余隙容积是指 _活塞在上止点时缸内残留气体的全部_容积
113.研究单级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理论循环并未假定气缸与外界没有热交换
114.高压级的相对余隙容积和低压级相比__前者大_。
115.活塞式压气机的理论排气量是指 _单位时间内活塞扫过的容积
116.压缩机的输气系数指_实际排气量与理论排气量_ 之比。
117.输气系数会因 __清洗空气滤清器_ 而提高。
118.空压机的排气量随着储气瓶压力升高而___减小_.
119.活塞式空气压缩机(1)相对余隙容积越大,则输气系数越大;(2)压力比越高,则输气系数越大;上述说法中 ___(1)与(2)都不正确_ .
120.活塞式空压机的输气系数随压力比增加会迅速减小,其中__容积系数___ 减小最大。
121.活塞式空压机 __压力系数第二级比第一级大__压缩时多变指数是不断变化的_ .
122.活塞式空压机的温度系数表征了 __吸气从气缸吸热__ 引起的排气损失
123.空压机的理论排气量与 __余隙高度_ 无关.
124.空压机的机械效率ηm是 __指示功率与轴功率之比__ 。
125.船用水冷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最常用__双级_。
126.空压机采用多级压缩和级间冷却不能 _使高压和低压缸活塞(非级差式)承受压差都减轻_ .
127.多级空压机中间冷却效果差主要会使 _降低排气温度和__节省压缩功___ 效果变差.
128.CZ60/30型单缸级差式活塞式空压机低压和高压级安全阀____分别在高压级吸、排阀
129.液压传动的动力元件通常是指___油泵__
130.液压马达是将__液压___能变为_机械___能
131.液压泵是将___机械_能变为_液压___能。
132.液压传动装置的执行元件常用的有 液压马达油缸。
133.液压传动系统与电气—机械传动方式比较,有以下特点容易实现低速传动。
134.下列液压控制阀中方向控制阀的是__液压锁(双联液控单向阀)
135.下列液压控制阀中属于压力控制阀的是__卸荷阀____。
136.下列液压控制阀中属压力控制阀的是__顺序阀___。
137.下列液压控制阀中不属于压力控制阀的是___溢流节流阀___。
138.下列液压控制阀中属流量调节阀的是 __调速阀____。
139.下列液压控制阀中属于流量控制阀的是 ____溢流节流阀____ 。
140.单向阀的基本要求有___正向流动阻力要小__反向密封要好_动作要灵敏。
141.液压装置中换向阀常用来变换_____液压拉移动方向__液压油流动方向。
142.为使电液换向阀工作平稳,常在控制油路中设置__单向节流阀
143.溢流阀的作用是 ___防止阀前压力超过调定值______。
144.定压溢流阀可用来保持 阀前压力___稳定。
145.为防止液压系统过载或为了保持泵排油压力恒定而设的控制阀称为 ___溢流阀_____。
146.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改变排油方向是靠改变_斜盘倾斜方向___ 。
147.液压起货绞车的制动器通常是靠__油压力____松闸。
148.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主要取决于___外负载_____。
第四部分 船舶制冷、空调装置
149.完成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元件是___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压缩机____
150.在Igp- h图中,制冷循环的蒸发过程是低温低压液体的气化过程。
151.蒸发器内绝大部分制冷剂处于湿蒸气状态。
152.实际制冷循环的压缩过程是多变过程
153.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主要元件①压缩机;②膨胀阀③冷凝器;④蒸发器的正确流程是_①③②④
154.压缩制冷装置中冷剂由高压变为低压是以__膨胀阀___元件为分界点。
155.冷剂流过膨胀阀后应是__湿蒸气___
156.制冷剂流经膨胀阀的节流过程前后_比焓___ 相等。
157.使人能感觉空气干燥与否的空气参数是含湿量。
158.我国的船舶空调舱室设计标准是冬季室温为19~ 22℃。
159.我国船舶空调舱室设计标准是夏季室温为24~ 28℃。
160.集中式空调装置所谓变量调节是指改变舱室送风量
161.集中式空调装置所谓变质调节是指改变送风的温度。
162.在空调系统中,夏季空气经过冷却器后含湿量减小相对湿度增大
163.第五部分 船用海水淡化装置
164.真空沸腾式还水淡化装置的真空度只要靠调节冷却水流量来控制
165.船用海水淡化装置控制盐水含盐量主要是靠 给水倍率合适。
166.目前大多数船用蒸馏式海水淡化装置的蒸发温度为35~ 45℃。
167.目前大多数船用蒸馏式海水淡化装置设计成在真空度90%~ 94%下工作。
陆上专业船舶辅机复习题
1.泵的总效率是指 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2.泵的压头是指泵给单位重(牛顿)液体的能量,其单位是米液柱
3.泵在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量称为 流量 。
4.泵的容积效率是指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 。
5.泵的工作扬程与 额定扬程 无关。
6.泵的有效功率大小取决于工作扬程和流量。
7.改变容积式泵的流量,不允许采用排出阀开度 调节。
8.从往复泵铭牌上可知道的性能参数是 .允许吸上真空高度 。
9.下列电动往复泵中供液均匀度较好的是 三作用泵 。
10.往复泵瞬时流量规律是正弦曲线变化 。
11.解决往复泵流量不均匀最常用的方法是 设排出空气室 。
12.电动往复泵吸入真空度很高,不能吸取液体,不可能是因为 泵内密封不严 。
13.为保证往复泵工作时不发生汽蚀,泵的吸入压力Ps与液体在输送温度下的饱和压力Pv之间的关系必须是 .Ps>Pv 。
14.下列泵中理论流量与排出压力无关的是 齿轮泵 。
15.内啮合转子泵内、外转子齿数后者多一个 。
16.内啮合齿轮泵中齿轮与齿环的转速前者大 。
17.齿轮泵主、从动齿轮的不平衡径向力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18.齿轮泵困油现象不会导致 排出压力增大 。
19.消除齿轮泵困油的常用方法是 在端盖上开卸荷槽 。
20.齿轮泵会产生困油现象的原因是因为 部分时间两对相邻同时啮合 21.三螺杆泵封闭腔长度略大于一个导程 。
22.下列泵中额定扬程(或排压)与转速无关的是.螺杆泵 。
23.在船上水环泵主要用来 抽真空。
24.属于回转式容积泵的是 水环泵 。
25.二台型号相同的离心泵单独工作的流量为Q ,压头为H,它们并联工作时的实际流量、压头为 Q并、H并, 则 。
26.船用离心泵多采用后弯叶片的闭式叶轮 。
27.离心泵的工况调节就其运行经济性来比较,哪种方法最好?变速调节法
28.下列泵中可不设安全阀的是 高扬程多级离心泵 。
29.离心泵停泵的合理步骤是;先开旁通阀,然后关闭排出阀,停止原动机,关闭吸入阀 。
30.离心泵起动一段时间后仍不排液,但吸入真空表显示较大的真空度,其原因是吸入阻力过大 。
31.离心泵发生汽蚀时,采取的应急措施的可以是 关小排出阀
32.会使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减少的是 增加吸高 。
33.离心式给水泵随着锅炉压力的升高,泵的轴功率下降 。
34.下列泵中理论流量与排出压力有关的是.离心泵 。
35.下列泵中必须设置安全阀的是 齿轮泵。
36、离心泵的理论压头液体的种类 与无关。
37.会使离心泵流量增大的是 输油温度适当升高 。
38.下列泵中属于叶轮式泵的是旋涡泵 。
39.喷射泵混合室作用是 动量交换 。
40.关于喷射泵,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在扩压室内,工作液流和引射液流进行动量交换 。
41.喷射泵的流量比(引射系数)是指工作流体与被引射流体与A相反体积流量之比。
42.下列泵中自吸能力最强的是.喷射泵
43.回转式油泵起动前灌油最主要的原因是防止干摩擦造成严重磨损
44. 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 来进行能量传递。
45.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液体压力的传递是利用液体不可压缩,油液传递压力 的原理工作。
46. 液压装置的工作压力主要取决于负载与阻力 。
47. 液压传动的动力元件通常是指油泵 。
48. 斜轴式轴向柱塞泵改变流量是靠改变油缸体摆角。
49. 采用变量泵和变量液压马达的液压传动系统如输出扭矩不变,减小液压马达每转排量,则:1 液压马达转速 2 工作油压 3 最大输出扭矩 1、2增大,3降低 。
50. 图示液压泵符号是单向变量泵 。
51.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改变流量是靠改变 斜盘倾角 。
52. 下述油马达中,按低速稳定性的优劣来区分,依次为 内曲线式、静力平衡式、活塞连杆式
53. 内曲线油马达的作用次数取决 导轨曲面的段数 。
54. 液压传动中,开式系统执行油缸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油缸的供油量
55. 液压缸的运行速度主要取决于输入流量。
56. 液压马达的输入压力称为马达的工作压力。
57. 变量油马达是指油马达的每转排量可改变。
58. 五星轮式油马达工作时五星轮平面运动
59. 设油马达进油量为Q(m3/s),排量为q(m3/r),容积效率为ηv,机械效率为ηm,其实际转速为60ηvQ/q r/min。
60. 下列油马达中,有偏心轮的是连杆式和五星轮式 。
61. 如果双速油马达在轻载时使用重载挡可能导致 转速过慢 。
62. 油马达的“爬行现象”是指其低速时转速周期地脉动 。
63. 液压马达调速方法中属于节流调速的是改变流量调节阀供油流量
64. P为压力油口,O为回油口,A与B为工作油口的“P”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机能
是 P、A、B油口连通,O油口隔断 。
65. 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四个油口分别为压力油口P,回油口O,工作油口A与B,则 “Y”型阀的中位机能为P油口锁闭,A、B、O油口连通
66. “Y”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机能为油泵锁闭,油缸卸荷 。
67. 在液压系统中,能保持阀前压力稳定的阀是溢流阀 。
68. 调速阀比节流阀速度稳定性好的原因是其采用了压力补偿 。
69. 在液压系统中用来保持阀后压力稳定的阀是减压阀 。
70. 在液压控制阀中,属于流量控制阀的是节流阀 。
71. 用溢流阀作安全阀的液压系统,当系统油压因故升高而使阀开启时,油压需 达到阀的开启压力。
72. 下列液压控制阀中不属于压力控制阀的是溢流节流阀 。
73. 可调节流阀实质上可调节的是 阀的流通截面积 。
74. 电液换向阀的导阀和主阀的控制方式分别是 电磁/液压。
75. 液压系统最大工作压力取决于 溢流阀调定压力。
76. 调速阀稳定流量的主要措施是内部节流阀的前后压差稳定 。
77. 图示液压符号是减压 阀。
78. 顺序阀实质上是一种靠油压 控制油路通与不通的阀。
79. 液压装置油泵进口处油温一般不应超过 60 ℃。
80. 运转液压装置油温低于10℃(不低于-10℃)时若须起动应空载运转 81. 液压装置油温在-10 ℃以下,不允许起动。
82. 液压装置油温在0℃左右,如需起动 可以,空载运行至油温升到10"C以上再正常使用
83. 对液压系统管理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新装液压系统使用前应以轻柴油冲洗清除杂质 。
84. 液压装置工作油柜内设隔板是为了 更好地分离回油中的气体、杂质。
85. 开式液压系统与闭式液压系统相比不具有运行经济性好 特点
86. 闭式液压系统是指执行机构回油至泵进口 的系统。
87. 关于液压系统的工作油箱,下列说法错的是泄油管出口必须在液面下足够深度以防带入空气 。
88. 下列滤油器中常用做吸油滤器的是金属网式 。
89. 当滤器的绝对过滤精度为100μm时,表明该滤器后 100μm以上污染颗粒浓度不到滤器前的1/75 。
90. 液压起货系统若重载起升时误把双速阀放到了轻载档,则将导致安全阀开启 。
91. 液压起货机绞车的制动器是靠弹簧力 抱闸刹车。
92. 在额定工况下,锚机起单锚额定速度不少于 9m/min 。
93. 锚机的过载拉力应不小于额定拉力的1.5倍 。
94. 锚机应能在过载拉力(不小于1.5倍工作负载)下连续工作 2 分钟. 95 要改变液压锚机的起锚速度,应改为 供油油量 。
96. 绞缆机应能保证在6 级以下风力系住船舶。
97. 船用绞缆机的绞缆速度要求最大可达50 m/min.
98.在舵由零位转向最大舵角时,转舵油缸中的工作油压大致上:随舵角增大而上升 。
101. 为了实现食品的长期存贮,伙食冷库温度应保持合适的低温
102. 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中工质的压缩过程是 绝热压缩 。
103. 冷剂工质经节流后,能汽化吸热是因为冷剂压力降低 。
104. 制冷系数的含义是 单位冷剂的吸热量与消耗的机械功之比 。
105. 在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中,工质通过蒸发器完成等压等温吸热 过程。
106. 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包括一个压缩过程,两个等压过程,一个节流过程
107. 冷剂流过膨胀阀后应是 湿蒸气 。
108. 在下列元件中1、冷凝器2、蒸发器3、压缩机4、膨胀阀,按冷剂流向所通过的次序应是 3、1、4、2 。
109.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流动,在完全汽化前 温度 不增加。
110. 蒸气压缩式制冷是利用液体汽化 吸热。
111. 在有回热器的蒸气压缩制冷装置中,膨胀阀前的制冷剂是 过冷液体 。
112. 制冷剂从冷凝器进口至出口通常由 过热蒸气 变成过冷液体
113. 在制冷装置回热器中,气态冷剂流过时 压力 可视为不增加。
114. 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并未假设制冷剂在 冷凝器中是等温过程 。
115. 为了加快冷库降温速度,往往采用适当提高蒸发温度 的方法
116. 制冷循环的冷凝温度提高后,将使 制冷量下降 。
117. “过冷”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单位冷剂制冷量 。
118. “过热”的主要目的是 保证压缩机“干压 。
119. 内平衡式膨胀阀适用于 蒸发器流阻小 的场合。
120. 氟里昂压缩制冷理论回热循环中,若压缩机进口焓值为400kJ/kg,压缩机出口焓值为450kJ/kg,冷剂液体在回热器进出口焓值分别为250 kJ/kg,220 kJ/kg,回热器和管路散热损失忽略不计,则制冷系数为 3 。
121. 制冷系统冷凝压力过高,通常原因是冷却水量太少 。
122. 制冷装置要求蒸发压力不低于大气压力主要为了防止空气进入系统 。
123. 相对湿度的定义是 等温下绝对湿度和饱和湿度之比 。
124. 热泵式空调器冬天以室内换热气器为冷凝器,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当单位轴功率制冷量Ke=4时,每消耗l度电能向室内供热5 KWh。
125. 空调舱室热负荷一般情况下 夏季为正值,冬季为负值 。
126.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有控制和调节舱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新度 功能。
127. 空调送气系统除了保证送风参数外,还应造成均匀、稳定的温度场、湿度场、速度场 。
128. 空调系统应使舱室空气的相对湿度在冬季保持在30%~40% 。
129. 对空调的要求,需使舱室内空气流速在0.15~0.25范围内(m/s)
130. 空气处理柜主要有 通风机、滤器、空气冷却器、挡水板、加热器、加湿器、调节风门组成。
131. 具有“热泵”功能的空调机,当由“供冷”工况转至“供热”工况后,其“供热系数” 一定大于制冷系数 。
132. 中央空调器在夏季工况不起作用的设备是 加湿器 。
⑷ 在船上使用船用空调有什么条件要求
船用空调是用于满足卫生和舒适的需要,它一般情况下应该满足一些条件,空气的温度要在冬季19~22℃,夏季24~28℃,室内外温差不超过3~5℃,夏季室内外温差不超过6~10℃.空气的湿度要冬季相对湿度:30%~40%,夏季相对湿度:40%~50%.空气的清新度是包括空气清新和新鲜两项要求,满足人呼吸对氧气的需要,空气的流速,气流速度以0.15~0.20m/s为宜,大不超过0.35m/s,噪音不得大于55-60dB(A).
⑸ 船用空调设计的问题,欢迎空调专业人士来解惑~
1、新风的潜热和显热当然要计算在内;
2、 不要考虑空调器负荷;算好你的热负荷就可以;
3、换气系数是指1小时的新风量是你空间容积的倍数;
4、这个你不用考虑;
5、要看书的,暖通设计的书都有;
6、分别计算再相加;
7、室内外参数是计算负荷的;
另外我认为你没有必要弄的这么复杂,估算一下都是可以的,具体看看暖通设计的书。因为船内空调都不大的。另外选型的时候要看空调对电压的要求高不高,因为船内的电压时不太稳定的,所以最好不要用变频的
⑹ 国家空调质量标准
国家空调质量标准:
JB/T 6420-1992 单元式列车空调机组 149KB
JB/T 6417-1992 空调用空气过滤器 115KB
JB/T 6411-1992 暖通、空调用轴流通风机 106KB
JB/T 6001-1992 农林拖拉机驾驶室空调系统性能 试验方法 73KB
JB/T 5151-1991 空调通风用空气 空气热回收装置 型式与基本参数 62KB
JB/T 5146.3-1991 空调设备用加湿器 性能试验方法 141KB
JB/T 5146.1-1991 空调设备用加湿器 型式与基本参数 55KB
JB/T 4330-1999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388KB
JB/T 4270-2002 房间空调器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471KB
JB/T 3707-1984 船用制冷、空调设备 一般技术要求 158KB
JB/T 10386-2002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电子膨胀阀 464KB
JB/T 10359-2002 空调器室外机用塑料环境技术要求 216KB
JB/T 10284-2001 汽车空调用暖风水阀 262KB
JB/T 10212-2000 制冷空调用直动式电子膨胀阀 358KB
JB 9063-1999 房间风机盘管空调器 安全要求 266KB
HG/T 2718-1995 汽车空调用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460KB
CB*/ 330-83 船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4111KB
CB 3378-91 船舶冷藏、空调制冷装置修理技术要求 420KB
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591KB
GB 50234-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968KB
GB 50234-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 987KB
GB 10080-2001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 611KB
GB/T 14294-93 组合式空调机组 1517KB
GB 50243-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316KB
GBJ 304-88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880KB
GBJ 243-8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779KB
GB/T 22257-2008 移动式空调器通用技术要求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431KB
CJ/T 134-2001城市公交空调客车空调系统技术条件 596KB
TBT 2397-1993 铁道空调客车用发电车试验方法.pdf 606KB
QCT 656-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 性能要求.pdf 80KB
QC T 669-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管接头和管件.doc 1524KB
QC/T 806-2008汽车空调压缩机用电磁离合器技术条件 391KB
JB/T 10768-2007 空调水系统用电动阀门7479KB
EJ/T 1116-2000 核设施通风空调和气体处理系统机械设备设计规范 2795KB
DB11/485-2007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1076KB
GJB 1913A-2006军用方舱空调设备通用规范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1366KB
GB 19412-2003蓄冷空调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758KB
TB/T 1804-1986 客车空调机组技术条件 114KB
TB 2700-1996 客车单元空调机组控制柜检验规则 494KB
QC/T 666 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密封件- 96KB
QC/T 659-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标识 255KB
AQ 7004-2007 制冷空调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3695KB
GB/T 21361-2008 汽车用空调器(中文)(印章处较模糊) 1228KB
GB/T 21360-2008_汽车空调用制冷压缩机(中文) 1589KB
GB 21454-2008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557KB
GB/T 21360-2008 汽车空调用制冷剂压缩机- 1842KB
GB/T 16803-1997 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 术语(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1363KB
JB/T 10700-2007 房间空调器风扇用塑封单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1251KB
JB/T 10700-2007 房间空调器风扇用塑封单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1196KB
GB/T 21360-2008 汽车空调用制冷剂压缩机 1780KB
GBT 16803-1997 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 术语.pdf 1292KB
YS/T 95.2-2001空调器散热片用铝箔 亲水铝箔 210KB
YS/T 95.1-2001空调器散热片用铝箔 素铝箔 155KB
YD/T 1363.4-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4部分:测试方法 1703KB
YD/T 1363.1-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1部分:系统技术要求 1168KB
QCn 29008.9-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空调系统评定方法 314KB
QC/T 720-2004汽车空调术语 565KB
QC/T 708-2004汽车空调风机技术条件 262KB
QC/T 708-2004 汽车空调风机技术条件 268KB
QC/T 664-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443KB
QC/T 660-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压缩机试验方法 231KB
QC/T 658-2000汽车空调整车降温性能试验方法 89KB
QC/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 393KB
QC/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 645KB
QC/T 656-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 29KB
QC/T 656-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 155KB
JB/T 10648-2006空调与冷冻设备用制冷剂截止阀 单行本完整扫描版 1157KB
JB/T 10538-2005防爆除湿机及空调机 495KB
JB/T 10537-2005 冷冻空调设备用复合密封垫片 505KB
JB/T 10503-2005空调与制冷用高效换热管 595KB
JB/T 10531-2005 滚动轴承 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248KB
JB/T 10504-2005 空调风机噪声声功率级测定-混响室法 933KB
GB/T 19933.4-2005土方机械 司机室环境 第4部分 司机室的空调、采暖和(或)换气试验方法 200KB
GB/T 18837-200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746KB
GB/T 18836-2002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685KB
GB/T 17791-2007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 335KB
GB/T 50114-2001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961KB
GB/T 20025.2-2005 汽车空调用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耐制冷剂134a 590KB
GB 50365-2005 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999KB
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62KB
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说明- 565KB
GB 4706.32-200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1056KB
GB 19210-2003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69KB
JT/T 216-2006客车空调系统技术条件 918KB
GB/T 20108-2006低温单元式空调机 216KB
GB/T 20108-2006 低温单元式空调机 187KB
SY/T 4087-95 滩海石油工程通风空调技术规范 955KB
SJ/T 31374-94 空调器生产用自动焊接设备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153KB
SJ/T 31371-94 空调器散热片生产线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280KB
SJ/T 31370-94 空调器生产用自动弯管设备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339KB
SJ/T 31369-94 空调器生产用校准装置和套环机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258KB
SJ/T 31346-94 家用空调电机生产总装流水线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97KB
SJ/T 11145-96 空调器红外遥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506KB
JB/T 9070-1999 空调用风机 平衡精度 230KB
JB/T 9063-1999 房间风机盘管空调器 安全要求 225KB
JB/T 8702-1998 屋顶式风冷空调(热泵)机组 388KB
JB/T 8544-1997 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258KB
JB/T 7666-1995 制冷和空调设备名义工况一般规定 84KB
JB/T 6915-1993 汽车空调用制冷压缩机 试验方法 111KB
JB/T 6914-1993 汽车空调器 性能试验方法 163KB
(6)我国船舶空调装置设计标准扩展阅读: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Air Conditio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温度,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
安装位置
一般空调安装位置应避开热源,热风排除及噪声干扰应不影响邻居。
室外机的安装高度应低于室内机,这有利于冷冻油的循环。室外机的安装应无热风短路循环,以免影响散热:安装位置应有利于检修,易于排水和不影响过路行人,要避开或远离高压线,有辐射的场所和易燃易爆场所。
室内机安装前面不应有阻挡物,并保证冷风(或热风)的射流距离,使室内温度比较均匀。
一、安装标准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空调安装标准,特制定空调安装标准:
1. 空调器应安装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2. 尽量避开自然条件恶劣(如油烟重、风沙大,阳光直射或有高温热源)的地方。
3. 尽量缩短室内机和室外机连接的长度。
4. 避开人工强电、磁场直接作用的地方,尤其是在涉及到消费者人身安全的方面,该标准更是提出了严格的量化要求。
5. 室外机组安装架承载能力至少不低于 180公斤。
6. 建筑物内部的过道,楼梯、出口等公用地方不应安装空调器的室外机。
7. 空调器的室外机组不应占用公共人行道,沿道路两侧建筑物安装的空调器其安装架底部距地面的距离应大于 2.5米。
8. 空调器的室外机应尽可能远离相邻方的门窗和绿色植物,与对方门窗距离不得小于 3米。
⑺ 船舶制冷系统(中央空调)添加制冷剂示意图
在系统管路没有泄漏的情况下多久都不需要加R22冷媒。
中央空调机组国家标准GB/T18430.1所规定的每个焊接点允许的冷媒泄漏量为7.5g/年,这个泄漏量用精度很高的卤素检漏仪是检不出来的。也就是说理论路上在不存在明显泄漏的情况下空调机组至少10年以上是不用补加制冷剂的。
如果中央空调系统管路存在明显的冷媒泄漏,则最需要做的是保压检漏找到冷媒泄漏点补漏,如果仅仅是每隔一段时间补加一次冷媒,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发现中央空调管路下方地面存有明显的油污,中央空调机组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压缩机吸气温度升高、排气温度升高、制冷效果变差时,就有必要怀疑存在明显泄漏了,这个时候就要保压、检漏、补漏,重新加注标准量制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