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一氧化二氮实验装置

一氧化二氮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6-04 20:30:55

⑴ NOS装置是使用什么气体

NOS全称NITROUS OXIDE SYSTEM,即氮气加速系统。是由美国HOLLEY公司开发生产的产品。在目前的世界直线加速赛(DRAG RACING)中,为了在瞬间提高大比率马力,利用的液态氮氧化物系统正是NOS。NOS的工作原理是把一氧化二氮(N2O),即俗称的笑气(LAUGH GAS)高压形成液态后装入钢瓶中,然后在引擎内与空气一道充当助燃剂与燃料混合燃烧(其可放出氧气和氮气,其中氧气就是关键的助燃气体,而氮气又可协助降温),而提升燃烧效率增加马力。答案是:A

⑵ 如何制备一氧化二氮.


一氧化二氮的制取原理是硝酸铵在169.5℃熔融,在220℃分解成一氧化二氮和水。
实验用品: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水槽、集气瓶、硝酸铵。
制备方法如下:
1、在能适当加热的干燥装置中,在80至100℃的温度下,使硝酸铵充分干燥,然后用干的研钵磨碎,再在80至100℃的温度下干燥后,迅速放入瓶里加塞保存备用;
2、取2g上述干燥的硝酸铵,加入干燥的试管里,加热,硝酸铵熔融成液体,之后会沸腾,气泡翻滚,用排水法收集氧化二氮气体,实验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可能分解生成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高温下容易引起爆炸,硝酸铵的用量控制在2g左右,以免发生爆炸;
3、试管口应略低于水平,能避免反应生成的水跟加热部分接触,引起试管破裂。

⑶ 一氧化二氮是什么东东

是笑气~(别笑啊)
生活中用作医学麻痹剂

⑷ 请问关于N2O

玩跑跑的吧?真车好象不用那玩意

⑸ 实验室制取一氧化二氮如何验满

排水集气可以不?

⑹ 氮气和氧气合成笑气

一氧化二氮的制取

【原理】硝酸铵在169.5℃熔融,在220℃分解成一氧化二氮和水
NH4NO3 N2O+2H2O
【用品】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水槽、集气瓶、硝酸铵
【操作】
1.在能适当加热的干燥装置中,在80--100℃的温度下,使硝酸铵充分干燥。然后用干的研钵磨碎,再在80--100℃的温度下干燥后,迅速放入瓶里加塞保存备用。
2.取2g上述干燥的硝酸铵,加入干燥的试管里,按图装配好,加热(剪短酒精灯的灯蕊,使火焰不太大)后。硝酸铵熔融成液体,以后像水沸腾那样,气泡翻滚。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二氮气体。
【备注】
1.本实验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可能分解生成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特别是在高温下容易引起爆炸。
2.硝酸铵的用量控制在2g左右,以免发生爆炸。
3.试管口应略低于水平。这样就能避免反应生成的水跟加热部分接触,引起试管破裂。
4.2g硝酸铵在常温、常压下理论上能收集到610mL一氧化二氮,但由于部分熔融硝酸铵随生成的水流去,只能收集到300mL气体,用一只250mL集气瓶就可以了
另外还可以用无水硝酸钠和无水硫酸钠混合物加热分解制得!

⑺ 什么是一氧化二氮

答:一氧化二氮,无色有甜味气体,又称笑气,是一种氧化剂,化学式N2O,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同氧气,因为笑气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氮气和氧气),但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及浓硫酸。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该气体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

一氧化二氮 物理性质
熔点 -90.8℃ K ({{{2}}}℃)
沸点 -88.49℃ K ({{{2}}} ℃)
临界点 36.5℃
7265 bar

化学性质:
一氧化二氮的分子是一条直链。其中一个氮原子与另一个氮原子相连,而第二个氮原子又与氧原子相连。注意不要将一氧化二氮和其他的氮氧化物混淆,比如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氮NO。将一氧化二氮与沸腾汽化的碱金属反应可以生成一系列的亚硝酸盐,在高温下,一氧化二氮也可以用于氧化有机物。一氧化二氮的CAS号是10024-97-2。

用途:可以用它来作医学上的麻醉计。

其它的知识:
生成
加热或撞击硝酸铵可以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 NH4NO3=N2O+2H2O
工业上对硝酸氨热分解可制得纯度百分之95的一氧化二氮
(一个笑气分子与六个水分子结合在一起。当水中溶解大量笑气时,再把水冷却,旧会有笑气晶体出现。把晶体加热,笑气会逸出。人们利用笑气这种性质,制高纯笑气。)

一氧化二氮的制取

【原理】硝酸铵在169.5℃熔融,在220℃分解成一氧化二氮和水

NH4NO3 N2O+2H2O

【用品】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水槽、集气瓶、硝酸铵

【操作】

1.在能适当加热的干燥装置中,在80--100℃的温度下,使硝酸铵充分干燥。然后用干的研钵磨碎,再在80--100℃的温度下干燥后,迅速放入瓶里加塞保存备用。

2.取2g上述干燥的硝酸铵,加入干燥的试管里,按图装配好,加热(剪短酒精灯的灯蕊,使火焰不太大)后。硝酸铵熔融成液体,以后像水沸腾那样,气泡翻滚。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二氮气体。

【备注】

1.本实验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可能分解生成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特别是在高温下容易引起爆炸。

2.硝酸铵的用量控制在2g左右,以免发生爆炸。

3.试管口应略低于水平。这样就能避免反应生成的水跟加热部分接触,引起试管破裂。

4.2g硝酸铵在常温、常压下理论上能收集到610mL一氧化二氮,但由于部分熔融硝酸铵随生成的水流去,只能收集到300mL气体,用一只250mL集气瓶就可以了
一氧化二氮:N2O

又称:氧化亚氮,笑气,连二次硝酸酐,常温不为无色气体,有甜味,密度比空气略大, 吸入能使人狂笑, 是一种氧化剂, 有助燃性。在室温时稳定, 在300℃以上离解,有强氧化作用, 能溶于水, 乙醇,乙醚及浓硫酸 熔点:-90.8℃ 沸点:-88.49℃ 蒸汽压:101.3千帕(-88.5℃)506.6千帕(-58℃) 临界温度:36.5℃ 临界压力:7265千帕

非可燃性物质,但能助燃,遇高温或可燃性物质有爆炸危险, 工业上用于制造亚硝酸盐,火箭燃料,医药上用作吸入麻醉剂

⑻ 不懂不要写,欢迎高手,高中化学气体问题!

高中化学知识点:高中化学中气体总结
1.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此处略)大家可以看书,我们只把不好弄得给大家整理出来了.

2.常见气体的溶解性:极易溶的:NH3(1∶700)易溶的:HX、HCHO、SO2(1∶40)

能溶的或可溶的:CO2(1∶1)、Cl2(1∶2.26)、H2S(1∶2.6)微溶的:C2H2

难溶或不溶的:O2、H2、CO、NO、CH4、CH3Cl、C2H6、C2H4与水反应的:F2、NO2。

3.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

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的:CO2、H2、H2S;

能用加热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装置制取的:O2、NH3、CH4;

能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的装置制取的:Cl2、HCl、SO2、CO、NO、NO2、C2H4等。

4.有颜色的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5.具有刺激性气味的:F2、Cl2、Br2(气)、HX、SO2、NO2、NH3、HCHO。臭鸡蛋气味的:H2S。

稍有甜味的:C2H4。

6.能用排水法收集的:H2、O2、CO、NO、CH4、C2H4、C2H2。

7.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CO、N2、C2H4、NO、C2H6。

8.易液化的气体:Cl2、SO2、NH3。9.有毒的气体:Cl2、F2、H2S、SO2、NO2、CO、NO。

10.用浓H2SO4制取的气体:HF、HCl、CO、C2H4。

11.制备时不需加热的:H2S、CO2、H2、SO2、NO、NO2、C2H2。

1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HX、SO2、H2S、CO2。

1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NH314.能使品红试液褪色的:Cl2、SO2、NO2

15.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H2S、SO2、HBr、HI、C2H4、C2H2

16.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的:H2S17.不能用浓H2SO4干燥的:H2S、HBr、HI、NH3

18.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Cl2、HX、SO2、H2S、NO2、CO2

19.不能用氯化钙干燥的:NH3、C2H5OH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卤素
1.氯气
[氯气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加压或降温后液化为液氯,进一步加压或降温则变成固态氯.(2)常温下,氯气可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2体积氯气).(3)氯气有毒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会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则会中毒死亡.因此,实验室闻氯气气味的正确方法为: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氯气的化学性质]
画出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获得1个电子.所以,氯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是一种强氧化剂.
(1)与金属反应:Cu + C12CuCl2
实验现象: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充满了棕黄色的烟.一段时间后,集气瓶内壁附着有棕黄色的固体粉末.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棕黄色固体粉末溶解并形成绿色溶液,继续加水,溶液变成蓝色.
2Na + Cl22NaCl 实验现象:有白烟产生.
说明 ①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金属都能与氯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其中,变价金属如(Cu、Fe)与氯气反应时呈现高价态(分别生成CuCl2、FeCl3).
②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发生反应,故可用钢瓶储存、运输液氯.
③“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如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棕黄色的烟为CuCl2晶体小颗粒;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白烟为NaCl晶体小颗粒;等等.
(2)与氢气反应. H2 + Cl2 2HCl
注意 ①在不同的条件下,H2与C12均可发生反应,但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现象也不同.点燃时,纯净的H2能在C1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并有小液滴出现;在强光照射下,H2与C12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②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如金属铜、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
③“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物质;“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要注意“雾”与“烟”的区别.
④H2与Cl2反应生成的HCl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氢氯酸,俗称盐酸.
(3)与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 C12 + H2O =HCl + HClO 离子方程式: Cl2 + H2O =H+ + Cl- + HClO
说明 ①C12与H2O的反应是一个C12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其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只作反应物.
②在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故新制氯水显黄绿色.同时,溶解于水中的部分C1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因此,新制氯水是一种含有三种分子(C12、HClO、H2O)和四种离子(H+、Cl-、ClO-和水电离产生的少量OH-)的混合物.所以,新制氯水具有下列性质:酸性(H+),漂白作用(含HClO),Cl-的性质,C12的性质.
③新制氯水中含有较多的C12、HClO,久置氯水由于C12不断跟H2O反应和HClO不断分解,使溶液中的C12、HClO逐渐减少、HCl逐渐增多,溶液的pH逐渐减小,最后溶液变成了稀盐酸,溶液的pH<7.
④C12本身没有漂白作用,真正起漂白作用的是C1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所以干燥的C12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混有水蒸气的C12能使干燥布条褪色,或干燥的C12能使湿布条褪色.
⑤注意“氯水”与“液氯”的区别,氯水是混合物,液氯是纯净物.
(4)与碱反应.常温下,氯气与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通式为:
氯气 + 可溶碱 → 金属氯化物 + 次氯酸盐 + 水.重要的反应有:
C12 + 2NaOH=NaCl + NaClO + H2O或Cl2 + 2OH-=Cl- + ClO- + H2O
该反应用于实验室制C12时,多余Cl2的吸收(尾气吸收).
2Cl2 + 2Ca(OH)2 =Ca(C1O)2 +CaCl2 + 2H2O
说明 ①Cl2与石灰乳[Ca(OH)2的悬浊液]或消石灰的反应是工业上生产漂粉精或漂白粉的原理.漂粉精和漂白粉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是Ca(C1O)2
②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
③漂粉精和漂白粉用于漂白时,通常先跟其他酸反应,如:
Ca(ClO)2+2HCl=CaCl2+2HClO
④漂粉精和漂白粉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 + CO2 + H2O =CaCO3↓+ 2HClO 2HClO2HCl + O2↑
由此可见,漂粉精和漂白粉也具有漂白、消毒作用.
[氯气的用途]
①杀菌消毒;②制盐酸;⑧制漂粉精和漂白粉;④制造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各种农药.
[次氯酸]
①次氯酸(HClO)是一元弱酸(酸性比H2CO3还弱),属于弱电解质,在新制氯水中主要以HClO分子的形式存在,因此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保留化学式的形式.
②HClO不稳定,易分解,光照时分解速率加快.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O =2H+ + 2Cl- + O2↑,因此HClO是一种强氧化剂.
③HClO能杀菌.自来水常用氯气杀菌消毒(目前已逐步用C1O2代替).
④HClO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因此,将Cl2通入石蕊试液中,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实验室中,利用氧化性比C12强的氧化剂[如MnO2、KMnO4、KClO3、Ca(ClO)2等]将浓盐酸中的Cl-氧化来制取C12。例如:
MnO2 + 4HCl(浓) MnCl2 + C12↑+ 2H2O
2KMnO4 + 16HCl(浓) = 2KCl + 2MnCl2 + 5Cl2↑+ 8H2O
(2)装置特点:根据反应物MnO2为固体、浓盐酸为液体及反应需要加热的特点,应选用“固 + 液加热型”的气体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主要有圆底烧瓶(或蒸馏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双孔橡胶塞和铁架台(带铁夹、铁圈)等.
(3)收集方法:氯气溶于水并跟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选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氯气.此外,氯气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故氯气也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以除去混有的HCl气体.因此在实验室中,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l2,常将反应生成的C12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Cl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4)多余氯气的吸收方法:氯气有毒,多余氯气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可使用NaOH溶液等强碱溶液吸收,但不能使用石灰水,因为Ca(OH)2的溶解度较小,不能将多余的氯气完全吸收.
(5)应注意的问题:
①加热时,要小心地、不停地移动火焰,以控制反应温度.当氯气出来较快时,可暂停加热.要防止加强热,否则会使浓盐酸里的氯化氢气体大量挥发,使制得的氯气不纯而影响实验.
②收集氯气时,导气管应插入集气瓶底部附近,这样收集到的氯气中混有的空气较少.
③利用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共热制取C12时,实际产生的C12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低.主要原因是:随着反应不断进行,浓盐酸会渐渐变稀,而稀盐酸即使是在加热的条件下也不能与MnO2反应.
[Cl-的检验]
方法 向待检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HNO3,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待检液中含有C1-.
注意 (1)不能加入盐酸酸化,以防止引入C1-(若酸化可用稀HNO3).
(2)若待检液中同时含有SO42—或SO32—时,则不能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来检验Cl-,因为生成的Ag2SO4也是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SO32-能被HNO3氧化为SO42-).
2.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 简称卤素.包括氟(F)、氯(C1)、溴(Br)、碘(I)和放射性元素砹(At).在自然界中卤素无游离态,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常态) 熔点、沸点 溶解度(水中) 密度
F2 浅黄绿色 浅

深 气体 低

高 降

低 小


Cl2 黄绿色 气体 部分溶于水,并与水发生不同程度反应
Br2 深红棕色 液体 易挥发
I2 紫黑色 固体 升华
说明 (1)实验室里,通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即“水封”),以减少溴的挥发.
(2)固态物质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是一种物理变化.利用碘易升华的性质,可用来分离、提纯单质碘.
(3)Br2、I2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如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医疗上用的碘酒,就是碘(溶质)的酒精(溶剂)溶液.利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可将Br2、I2从溴水、碘水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萃取).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氟F 氯Cl 溴Br 碘I
核电荷数 9 17 35 53
原子结构的相似性 最外层上的电子数都是7个
卤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①氟只有-1价,其余卤素有-l、+1、+3、+5、+7价②单质都具有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③单质均能与H2化合生成卤化氢气体,与金属单质化合生成金属卤化物④单质都能与水、强碱反应,Br2、I2的反应与C12类似
原子结构的递变性 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
少 多
原子半径 小 大
化学性质的递变 性 原子得电子能力
强 弱
单质的氧化性
单质与氢气化合 易 难
单质与水反应 剧烈 缓慢(微弱)
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 弱 强
(2)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F2 Cl2 Br2 I2
与H2化合的条件 冷、暗 点燃或光照 500℃ 持续加热
反应情况 爆炸 强光照射时爆炸 缓慢化合 缓慢化合,生成的HI同时分解
产生卤化氢
的稳定性 HF>HCl>HBr>HI
(3)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
①2F2 + 2H2O =4HF + O2(置换反应)
注意:将F2通入某物质的水溶液中,F2先跟H2O反应.如将F2通入NaCl的水溶液中,同样发生上述反应,等等.
②X2 + H2O = HX + HXO (X=C1、Br、I).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2NaBr + C12(新制、饱和) = 2NaCl + Br2 2Br- + C12 = 2C1- + Br2
说明 加入CCl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Cl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Br2的CCl4层,显橙色.
2NaI + C12(新制、饱和) =2NaCl + I2 2I- + Cl2 =2C1- + I2
说明 ①加入CCl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I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2的CCl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Cl(C12足量时)或NaCl和NaI的混合物(C12不足量时).
2NaI + Br2 =2NaBr + I2 2I- + Br2 =2Br- + I2
说明 ①加入CCl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Br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2的CCl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Br(Br2足量时)或NaBr和NaI(Br2不足量时).
F2 + NaX(熔融) =2NaF + X2 (X=C1、Br、I)
注意 将F2通入含Cl-、Br-或I-的水溶液中,不是发生卤素间的置换反应,而是F2与H2O反应.
(5)碘单质(I2)的化学特性.I2 + 淀粉溶液 → 蓝色溶液
说明 ①利用碘遇淀粉变蓝的特性,可用来检验I2的存在.
②只有单质碘(I2)遇淀粉才显蓝色,其他价态的碘无此性质.例如,向NaI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颜色无变化.若再滴加新制氯水,因有I2被置换出来,则此时溶液显蓝色.
[可逆反应] 向生成物方向进行的反应叫正反应;向反应物方向进行的反应叫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说明 (1)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可逆反应,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在同一条件下;②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如H2 + I22HI,生成的HI在持续加热的条件下同时分解,故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而如:2H2 + O2 2H2O 2H2O 2H2↑+ O2↑ 这两个反应就不是可逆反应.
(2)在化学方程式中,用可逆符号“”表示可逆反应.
[卤化银]
AgF AgCl AgBr AgI
颜 色 白色 白色 浅黄色 黄色

逐 渐 加 深
溶解性 易溶于水 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稀HNO3
感光性 见光分解:2AgX 2Ag + X2 (X=Cl、Br、I)
用 途 ①检验X-:Ag+ + X-=AgX↓(试剂为AgNO3溶液和稀HNO3)
②制作感光材料(常用AgBr) ③AgI用于人工降雨
[碘的化合物] 碘的化合物有KIO3(碘酸钾)、KI等.人体中的碘主要存在于甲状腺内,人体如果缺碘,就会患甲状腺肿症(大脖子病).为防止碘缺乏病,最为方便、有效的方法就是食用加碘盐,通常加入的是碘酸钾.
3.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原理: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表示各物质的:
①微粒数之比;②物质的量之比;③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④并可计算质量之比。例如:
2CO + O2 = 2CO2
化学计量数比 2 ∶ 1 ∶ 2
物质的量比 2mol ∶ 1mol ∶ 2mol
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 2体积 ∶ 1体积 ∶ 2体积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 2×22.4L ∶ 1×22.4L ∶ 2×22.4L
质量比 2×28g ∶ 1×32g ∶ 2×44g
(2)注意点: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同一物质的物理量的单位要保持一致,不同物质的物理量的单位要相互对应,即单位的使用要“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⑼ 什么是一氧二氮

准确地说应该是一氧化二氮
化学式:N2O
给你一谢参考资料:
一氧化二氮,无色有甜味气体,又称笑气,是一种氧化剂,化学式N2O,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同氧气,因为笑气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氮气和氧气),但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及浓硫酸。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该气体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 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是一种无色气体,人吸入后狂笑不住,有麻醉作用。它可由NH4NO3在微热条件下分解产生,产物除N2O外还有一种,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NO3-->N2O↑+2H2O;有关理论认为N2O与CO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电子式),则其空间构型是直线型,N2O为极性分子
【别名】 笑气;氧化亚氮

一氧化二氮 物理性质

熔点 -90.8℃ K ({{}}℃)

沸点 -88.49℃ K ({{}} ℃)

临界点 36.5℃

7265 bar

生成

加热或撞击硝酸铵可以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 NH4NO3=N2O+2H2O

工业上对硝酸铵热分解可制得纯度百分之95的一氧化二氮

(一个笑气分子与六个水分子结合在一起。当水中溶解大量笑气时,再把水冷却,旧会有笑气晶体出现。把晶体加热,笑气会逸出。人们利用笑气这种性质,制高纯笑气。)

其他请见:网络

⑽ 氢气,氧气,氯气,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无机化学书有祥细的

阅读全文

与一氧化二氮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前轮羊头里面轴承怎么拆 浏览:979
机械制图100j7什么意思 浏览:510
河北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哪里卖 浏览:707
集分水器上面带什么阀门 浏览:937
承德市五金机电 浏览:874
达尔优机械师驱动怎么调最正确 浏览:503
浙江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地址 浏览:961
电力传动内燃机车的传动装置 浏览:396
轴承取不下来用什么方法 浏览:772
机械设备安全措施包括哪些 浏览:132
汽车仪表盘遮光垫怎么固定香水 浏览:689
南岸茶园消防器材专卖店在哪里 浏览:709
长虹洗衣机滚筒轴承怎么拆卸 浏览:951
西安广场健身器材哪里能买到 浏览:329
壁橱需要多少五金件 浏览:660
冰箱倒置后不制冷了怎么办 浏览:892
暖气有自家阀门吗 浏览:704
180博大电动工具价格表 浏览:533
深圳市高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336
机械效率什么时候要乘以绳子段数 浏览: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