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带传动,斜齿圆柱,蜗轮蜗杆,锥齿轮,圆柱齿轮,链传动组成减速级,分别怎样排列
带→蜗杆(锥齿轮)→斜齿轮→圆柱齿轮→链
Ⅱ 蜗杆和斜齿轮啮合条件。要完整的说明。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要选择正确。
1、模数m和压力角α,要相等,m1=m2,α1=α2
2、蜗杆的分度圆直径d1。为了限制蜗轮滚到的数目以便标准化,规定了一个比值q=d1/m。q称为蜗杆的直径系数。不用标准刀具加工的不受此限制。
3、蜗杆头数z1,通常为1,2,4,6。
4、导程角。q和z1选定后导程角也就确定了。
5、传动i和齿数比u。
6、涡轮齿数z2。
7、标准中心距a=0.5(d1+d2)=0.5(q+z2)m
在车床上用直线刀刃的单刀(当导程角γ≤3°时)或双刀(当γ>3°时)车削加工。安装刀具时,切削刃的顶面必须通过蜗杆的轴线。这种蜗杆磨削困难,当导程角较大时加工不便。
蜗杆头数用Z1表示(一般Z1=1~4),蜗轮齿数用Z2表示。从传动比公式I=Z2/Z1可以看出,当Z1=1,即蜗杆为单头,蜗杆须转Z2转蜗轮才转一转,因而可得到很大传动比。
一般在动力传动中,取传动比I=10-80;在分度机构中,I可达1000。这样大的传动比如用齿轮传动,则需要采取多级传动才行,所以蜗杆传动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2)蜗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装置扩展阅读:
在一般蜗杆传动中,都是以蜗杆为主动件。从外形上看,蜗杆类似螺栓,蜗轮则很象斜齿圆柱齿轮。工作时,蜗轮轮齿沿着蜗杆的螺旋面作滑动和滚动。为了改善轮齿的接触情况,将蜗轮沿齿宽方向做成圆弧形,使之将蜗杆部分包住。这样蜗杆蜗轮啮合时是线接触,而不是点接触。
蜗杆传动效率低,一般认为蜗杆传动效率比齿轮传动低。尤其是具有自锁性的蜗杆传动,其效率在0.5以下,一般效率只有0.7~0.9。
为了改善轮齿的接触情况,将蜗轮沿齿宽方向做成圆弧形,使之将蜗杆部分包住。这样蜗杆蜗轮啮合时是线接触,而不是点接触。
在动力传动中,在考虑结构紧凑的前提下,应很好地考虑提高效率。当i传动比较小时,宜采用多头蜗杆。而在传递运动要求自锁时,常选用单头蜗杆。
斜齿圆柱齿轮轮齿之间的啮合过程是一种过度的过程,轮齿上的受力也是逐渐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斜齿轮适用于高速,重载情况。
Ⅲ 传动系统的类型
机械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以及分动器。机械传动系统:是机床组成的重要部分,主要是由滚珠丝杠进行传动的,滚珠丝杠在传动过程中丝杠和运动轴是一体的,在日本MAZAK也有机床是用电机作为传动的。机械传动的作用:机械传动的作用是传递运动和力,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的的类型有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带传动、链传动、轮系等。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依靠主动齿轮依次拨动从动齿轮来实现的,其基本要求之一是其瞬时角速度之比必须保持不变。齿轮传动的分类:齿轮传动的类型较多,按照两齿轮传动时的相对运动为平面运动或空间运动,可将其分为平面齿轮传动和空间齿轮传动两大类直齿圆柱齿轮轮齿的初始接触处是跨过整个齿面而伸展开来的线。斜齿轮轮齿的初始接触是一点,当齿进入更多的啮合时,它就变成线。在直齿圆柱齿轮中,接触是平行于回转轴线的。在斜齿轮中,该线是跨过齿面的对角线
Ⅳ 蜗轮蜗杆传动原理
蜗轮蜗杆传动原理:蜗轮蜗杆传动是在空间交错的两轴间传递运动和动力,两轴线间的夹角可为任意值,常用的为90°。
蜗轮蜗杆传动由蜗杆和蜗轮组成,一般蜗杆为主动件。蜗杆和螺纹一样有右旋和左旋之分蜗杆传动,分别称为右旋蜗杆和左旋蜗杆。蜗杆上只有一条螺旋线的称为单头蜗杆,即蜗杆转一周,涡轮转过一齿,若蜗杆上有两条螺旋线,就称为双头蜗杆,即蜗杆转一周,涡轮转过两齿。
(4)蜗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装置扩展阅读
蜗轮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解决办法:
在蜗轮蜗杆传动中,蜗轮轮齿的失效形式有点蚀、磨损、胶合和轮齿弯曲折断。但一般蜗杆传动效率较低,滑动速度较大,容易发热等,故胶合和磨损破坏更为常见。
蜗轮蜗杆传动为了避免胶合和减缓磨损,蜗杆传动的材料必须具备减摩、耐磨和抗胶合的性能。一般蜗杆用碳钢或合金钢制成,螺旋表面应经热处理,以便达到高的硬度,然后经过磨削或珩磨以提高传动的承载能力。
蜗轮多数用青铜制造,对低速不重要的传动,有时也用黄铜或铸铁。为了防止胶合和减缓磨损,应选择良好的润滑方式,选用含有抗胶合添加剂的润滑油。
Ⅳ 蜗杆与斜齿轮啮合传动几何计算
1、传动比=蜗轮齿数÷蜗杆头数
2、中心距=(蜗轮节径+蜗杆节径)÷2
3、蜗轮吼径=(齿数+2)×模数
4、蜗轮节径=模数×齿数
5、蜗杆节径=蜗杆外径-2×模数
6、蜗杆导程=π×模数×头数
7、螺旋角(导程角)tgB=(模数×头数)÷蜗杆节径
(5)蜗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装置扩展阅读:
蜗轮及蜗杆机构的特点 :
两轮啮合齿面间为线接触,其承载能力大大高於交错轴斜齿轮机构 蜗杆传动相当於螺旋传动,为多齿啮合传动,故传动平稳、噪音很小。
具有自锁性。当蜗杆的导程角小於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时,机构具有自锁性,可实现反向自锁,即只能由蜗杆带动蜗轮,而不能由蜗轮带动蜗杆。如在其重机械中使用的自锁蜗杆机构,其反向自锁性可起安全保护作用。
传动效率较低,磨损较严重。蜗轮蜗杆啮合传动时,啮合轮齿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大,故摩擦损耗大、效率低。另一方面,相对滑动速度大使齿面磨损严重、发热严重,为了散热和减小磨损,常采用价格较为昂贵的减摩性与抗磨性较好的材料及良好的润滑装置,因而成本较高蜗杆轴向力较大。
Ⅵ 如图所示为斜齿圆柱齿轮—蜗杆传动,小齿轮1由电机驱动.已知蜗轮4为右旋,其转向如
从A向看,是逆时针旋转。蜗杆在涡轮处的受力是从接触点指向齿轮这一侧的,其他的自己解决。
Ⅶ 多选题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杆蜗轮传动带传动哪个传动效率较高
直齿轮、斜齿轮传动效率高。蜗轮蜗杆传动效率低。
Ⅷ 如图所示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组成减速装置,已知输入轴上主动轮1转速方向和蜗杆的螺旋线旋向
没有看到你图上主动齿轮的旋转方向,所以两种情况都画了。
Ⅸ 圆柱斜齿轮减速器的应用有哪些啊急求中
速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齿轮及蜗杆减速器按其传动及结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1)齿轮减速器 主要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三种。
(2)蜗杆减速器 主要有圆柱蜗杆减速器、圆弧齿蜗杆减速器、锥蜗杆减速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等。
(3)行星减速器 主要有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和谐波齿轮减速器等。
18.1 常用减速器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应用
1.齿轮减速器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分流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同轴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圆锥减速器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蜗杆减速器
齿轮减速器按减速齿轮的级数可分为单级、二级、三级和多级减速器几种;按轴在空间的相互配置方式可分为立式和卧式减速器两种;按运动简图的特点可分为展开式、同轴式和分流式减速器等。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最大传动比一般为8——10,作此限制主要为避免外廓尺寸过大。若要求i>10时,就应采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应用于i:8—50及高、低速级的中心距总和为250—400mmm的情况下。图示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用于要求传动比较大的场合。圆锥齿轮减速器和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用
于需要输入轴与输出轴成90~配置的传动中。因大尺寸的圆锥齿轮较难精确制造,所以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高速级总是采用圆锥齿轮传动以减小其尺寸,提高制造精度。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效率高、寿命长、维护简便,因而应用极为广泛。
2.蜗杆减速器
蜗杆减速器的特点是在外廓尺寸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很大的传动比,同时工作平稳、噪
声较小,但缺点是传动效率较低。蜗杆减速器中应用最广的是单级蜗杆减速器。
单级蜗杆减速器根据蜗杆的位置可分为上置蜗杆、下置蜗杆及侧蜗杆三种,其传动比范围一般为i:10—70。设计时应尽可能选用下置蜗杆的结构,以便于解决润滑和冷却问题。
3.蜗杆—齿轮减速器
这种减速器通常将蜗杆传动作为高速级,因为高速时蜗杆的传动效率较高。它适用的传动比范围为50—130。
18.2 减速器传动比的分配
由于单级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最大不超过10,当总传动比要求超过此值时,应采用二级
或多级减速器。此时就应考虑各级传动比的合理分配问题,否则将影响到减速器外形尺寸的大
小、承载能力能否充分发挥等。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可按下列原则分配传动比:
(1)使各级传动的承载能力接近于相等;
(2)使减速器的外廓尺寸和质量最小;
(3)使传动具有最小的转动惯量;
(4)使各级传动中大齿轮的浸油深度大致相等。
18.3 减速器的结构
图示为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它主要由齿轮(或蜗杆)、轴、轴承、箱体等组成。箱体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为保证箱体的刚度及散热,常在箱体外壁上制有加强肋。为方便减速器的制造、装配及使用,还在减速器上设置一系列附件,如检查孔、透气孔、油标尺或油面指示器、吊钩及起盖螺钉等。
§18-2 变 速 器
减速器的传动比是固定的,但在工程实际中,有些工作机往往需要在几种不同的转速下工作,这就需要根据使用要求在工作中随时调整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的传动比。
功用:根据需要能随时改变传动比。
类型:有级变速器---有级变速器的传动只能按既定的设计要求通过操纵机构分级进行变速,
无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比在设计预定的范围内无级地进行改变。
工作原理: 依靠摩擦传动,改变主动件和从动件的输出半径,实现传动比的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