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图是一套制取并验证氯气部分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反应的方程式:MnO2+4HCl(浓) 高温 .
(1)分析装置图和仪器,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利用分液漏斗将浓盐酸滴入烧瓶中加热反应;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浓盐酸;
(2)氯气既溶解于水又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溶液呈酸性,溶液PH小于7;
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3)装置C中通过氯气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气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I -=2Cl-+I2,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
故答案为:蓝色;Cl2+2I-=2Cl-+I2;
(4)氯气遇到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能褪色,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因为干燥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无漂白性;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
(5)氯气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氯气.
Ⅱ 欲探究氯气与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用浓盐酸和KMnO4固体反应制取氯气).请回答:
(1)氯气有强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实验中观察到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发生的反应为Cl2+2I-=2Cl-+I2,
故答案为:变蓝;Cl2+2I-=2Cl-+I2;
(2)Cl2+2I-=2Cl-+I2中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所以Cl元素非金属性大于I,氯原子和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则二者位于同一主族第VIIA族,该族元素上下,随着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其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故答案为:强;第VIIA族;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氯气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氯气;Cl2+2NaOH=NaCl+NaClO+H2O.
Ⅲ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及探究其性质的方案,并按下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1)实验室制备氯气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反应,所用反应仪器为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加人适量的浓盐酸,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所以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Cl 2 +2KI═2KCl+I 2 生成I 2 ,I 2 遇淀粉变蓝,棉球变蓝, 故答案为:蓝;Cl 2 +2KI═2KCl+I 2 ; (3)湿润的红色布条中的水和氯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将湿润的红色布条漂白褪色, 故答案为:褪色;HClO; (4)氯气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 +2NaOH=NaCl+NaClO+H 2 O, 故答案为:NaOH; (5)8.7g的MnO 2 的物质的量= =0.1mol,则: MnO 2 +4HCl (浓) MnCl 2 +Cl 2 ↑+2H 2 O 0.1mol 0.1mol 被氧化的HCl生成生成氯气,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n 被氧化 (HCl)=2n(Cl 2 )=0.1mol×2=0.2mol, 故答案为:0.2mol; (6)在2KMnO 4 +16HCl(浓)=2KCl+2MnCl 2 +5Cl 2 ↑+8H 2 O的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KMnO 4 是氧化剂, 故答案为:KMnO 4 ; (7)在4HCl(浓)+MnO 2 Cl 2 ↑+MnCl 2 +2H 2 O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元素得化合价升高,则MnO 2 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由方程式可知,盐酸在反应中起到酸性和还原剂的作用,4molHCl参加反应,生成1molCl 2 ,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由Cl 2 ~2Cl - 可知,被氧化的Cl - 的物质的量1mol×2=2mol,转移电子数为2N A ,当反应中转移了0.50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0.25mol,标况下其体积为0.25mol×22.4L/mol=5.6L, 故答案为:5.6; (8)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中毒,应选弱碱性物质吸收氯气,只有④符合,而①碱性太强,②抑制氯气溶解,③反应生成有毒物质溴, 故答案为:④. |
Ⅳ 如图是一套制取并验证氯气部分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反应的方程式为MnO2+4HCl
(1)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 | .
Ⅳ 根据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图,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反应前仪器A中加入的固体试剂为__
实验室制取氯气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 | .
Ⅵ 根据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图,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反应前仪器A中加入的固体试剂为(写化
(1)实验室制取氯气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反应的化学版方程式为MnO 2 +4HCl(浓)权 MnCl 2 +Cl 2 ↑+2H 2 O,为固体和液体的反应,仪器A圆底烧瓶放MnO 2 ,长颈漏斗放浓盐酸,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MnO 2 ; (2)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收集,又由于氯气有毒,还要防止氯气污染空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所以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 故答案为:向上排空气法;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 (3)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发生的反应是:Cl 2 +2I - =2Cl - +I 2 ,故答案为:Cl 2 +2I - =2Cl - +I 2 . |
Ⅶ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及探究其性质的方案,并按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1)实验室制备氯气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反应,所用反应仪器为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加人适量的浓盐酸,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所以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Cl2+2KI═2KCl+I2生成I2,I2遇淀粉变蓝,棉球变蓝, 故答案为:蓝;Cl2+2KI═2KCl+I2; (3)湿润的红色布条中的水和氯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将湿润的红色布条漂白褪色, 故答案为:褪色;HClO; (4)氯气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NaOH; (5)8.7g的MnO2的物质的量= =0.1mol,则: MnO 2+4HCl(浓) △ | .
Ⅷ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检验氯气的性质实验的装置图:(1)装置A中的______装浓盐酸(填
(1)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放在分液漏斗中,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向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再用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取氯气;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方程式为:MnO2+4HCl(浓) △ | .
Ⅸ 欲探究氯气与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用浓盐酸和KMnO4固体反应制取氯气).请回答:
(1)氯气有强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实验中观察到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发生的反应为Cl2+2I-=2Cl-+I2, 故答案为:变蓝;Cl2+2I-=2Cl-+I2; (2)Cl2+2I-=2Cl-+I2中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所以Cl元素非金属性大于I,故答案为:强; (3)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氯气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氯气; (4)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氯气反应而用来吸收氯气的只有FeCl2溶液,故选:b;
Ⅹ 为了证明干燥氯气无漂白性以及卤素氧化性的强弱,可先制取氯气再进行性质实验.如图为实验所提供的仪器和
(1)证明干燥氯气无漂白性以及卤素氧化性的强弱,可先制取氯气再进行性质实验,氯气氯气使用装置Ⅵ,然后使用装置Ⅱ除去氯气中的装置氯化氢、干燥氯气,将干燥的氯气通入装置Ⅲ检验干燥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再将氯气通入装置Ⅰ检验氯气的氧化性与碘单质氧化性强弱,最后使用使用装置Ⅳ吸收多余的氯气,所以各仪器装置连接的顺序为:J接 D、C 接E、F接A、B接G, 故答案为:J;D;C;E;F;A;B;G; (2)氯气通入碘化钠溶液中,碘离子被氯气氧化成碘单质,溶液变成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 故答案为:溶液变为蓝色;Cl2+2I-=I2+2Cl-; (3)仪器Ⅱ中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和干燥氯气,使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杂质氯化氢,使用浓硫酸干燥氯气,所以盛放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与氯气将碘氧化成碘单质的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实验装置的安装
发布:2025-09-23 11:56:17
浏览:10
摩擦轴承怎么分
发布:2025-09-23 11:55:32
浏览:95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