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图甲是水果自动筛选装置,它能将质量小于一定标准的水果自动剔除,其原理如下:传送带上的水果经过检测
(1)若检测点上没有水果,监测点受到的压力为零,由图乙知,此时压敏电阻R1=100Ω,
将滑片P调到a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0,R1单独接入电路,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1=
=
=0.14A;
(2)将滑片P调到b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R
2=20Ω,检测点上没有水果,压敏电阻仍为R
1=100Ω,R
1和R
2串联接入电路,
电路中的总电阻R
总=R
1+R
2=100Ω+20Ω=120Ω,
电路中的电流I=
=
=
A,
机器运转时间t=1min=60s,该电路消耗的电能W=Pt=UIt=14V×
A×60s=98J;
(3)∵传送带水平,
∴0.4kg的水果经过检测点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G=mg=0.4kg×10N/kg=4N,由乙可知F=4N时,此时压敏电阻R
压=20Ω,
若水果的质量小于0.4kg,则水果对压敏电阻的压力变小,由乙图可知,压敏电阻的电阻随之变大,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由I=
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由U=IR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表示数变小,由题意可知,此时电压表示数小于4V,
机械装置启动,则0.4kg的水果经过检测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应该为4V,
则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的压敏电阻的两端电压U
压=U-U
变=14V-4V=10V,
电路中的电流I'=
=
=0.5A,
变阻器的阻值R
变=
=
=8Ω.
答:(1)将滑片P调到a点时,若检测点上没有水果,电路中的电流是0.14A;
(2)将滑片P调到b点时,若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机器运转1min,该电路消耗的电能为=98J;
(3)要使该装置剔除质量小于0.4kg的水果,应将变阻器的阻值调到8Ω.
⑵ 水果采摘的问题
首先是采摘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小孩爬树跌倒类的,
二、水果本身的质量安全问题,如吃了会不会拉肚子等等
三、客人采摘过程中浪费的现象
⑶ 水果蔬菜冷库储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果蔬在入库前要进行挑选和整理
挑选工作要仔细的逐个进行,其目的是把带有机械伤、虫伤或成熟度不同的果蔬分别剔除。因为果蔬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培养基。微生物侵入果蔬体内的途径都是在果蔬的机械伤或虫伤的伤口处,被微生物污染的果蔬很快就会全部腐烂变质。不同成熟度的果蔬也不宜混在一起保藏。因为较成熟的果蔬,再经过一段时间保藏后会形成过熟现象,其特点是果体变软,并即将开始腐烂。有些果蔬经过挑选后,质量好的、可以长期冷藏的应逐个用纸包裹,并装箱或装筐。包裹果蔬用的纸,不要过硬或过薄,最好是用经过对果蔬无任何不良作用的化学药品处理过的纸。有柄的水果在装箱(筐)时,要特别注意勿将果柄压在周围的果体上,以免把别的水果果皮碰破。在整个挑选整理过程中,都要特别注意轻拿轻放,以防止因工作不慎而使果体受伤。
二、果蔬入库后要采取进步降温的办法
果蔬在采收后,最好在原料产地及时进行冷却把果蔬内部的热量散出。冷却后的果蔬用冷藏车运到冷藏库可直接进行冷藏。如果原料产地未经冷却的果蔬,进入冷藏间后,要采取逐步降温的办法,防止某些生理病害的发生。例如红玉苹果先在2.2℃储藏,然后再降到0℃储藏,可减少红玉斑点和虎皮病的发生。又如运输途中温度较高的鸭梨,直接进入0℃库房储藏,很容易发生黑心病。如果采用逐步降温的办法,可大大减少黑心病的发生,并延长了鸭梨的储藏期限。
三、不同种类的果蔬应控制在各自的最适温度下进行储藏
因为不同种类的果蔬,它能忍受低温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不适宜的低温和冷冻,会影响果实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风味品质的变化或生理病害的产生,这对储藏是不利的。以水果来讲,一般产于南方或夏季成熟的水果,适宜的储藏温度较高。例如菠萝适宜在+5℃左右储藏柑橘宜在3℃——6℃储藏,香蕉如在+12℃以下时间太久便不能催熟。而北方生长的,又是秋冬成熟的苹果、梨等果实,一般都可在0℃左右的温度中储藏。例如金冠、红星苹果宜在0.5℃——1.0℃储藏,鸡冠、国光苹果宜在-1℃——0℃储藏,刀豆、青豆宜在1℃——3℃储藏。因此高温冷藏储藏水果蔬菜,应根据不同种类,控制不同的储藏温度。
四、湿度调节
果蔬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是维持果实生命活动和新鲜品质的必要条件。采摘后的果蔬,不能再从母体上获得水分的供给,在长期储藏过程中,逐渐蒸发水分。大多数水果蔬菜其干耗(重量损失)超过5%时,就会出现枯萎等鲜度下降的明显象征。特别是水果,当于耗达5%以后就不可能恢复原状。果蔬的水分蒸发,一方面是由于呼吸作用,散发出一部分水分;另一方面是储藏环境的空气湿度过低,引起果蔬枯萎,降低了商品价值。因此,高温库的湿度要很好地进行调节,一般要求在85%——90%左右。如果湿度过低,可在鼓风机前配合自动喷雾器,随冷风将细微小雾送入库房空气中,加湿空气。没有自动喷雾器,也可在地面上洒些清洁的水,或将湿的草席盖在包装容器上,来增加冷藏间的相对湿度。但如果湿度过高,果蔬的表面过于潮湿,有时还凝有水珠,给微生物滋生创造了条件,果蔬容易腐烂,这时可在库内放些干石灰、无水绿化钙或干燥的木炭吸潮。
高温冷藏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都应尽量保持稳定,不得有较大幅度波动,否则会刺激果蔬的呼吸作用,增加消耗,另外果蔬还会“出汗”,降低了它的储藏性。
⑷ 如图是水果自动筛选装置,它能将质量小于一定标准的水果自动剔除,其原理如下:传送带上的水果经过检测点
(1)0.1 A (2)质量小于0.1 kg的水果(3)将 R 0 改为可调电阻,如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也可将变阻器与电流表串联连入电路,方便调节时观测
⑸ 某水果自动筛选装置如图1所示,它能将质量小于一定标准的水果目动剔除.其原理(图2)如下:R为压敏电阻
(1)由图可知,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R=100Ω,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 = =0.125A; (2)当U 0=3V时,电路中的电流: I 1=I 0= = =0.15A,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 U 1=U-U 0=15V-3V=12V, 压敏电阻的阻值: R= = =80Ω, 查图表得F=G=0.5N, (3)G 水果=F=mg=0.25kg×10N/kg=2.5N,由图3得出对应压敏电阻的阻值为40Ω, 已知机械装置启动,电路中的电流:I 1=0.15A, 则R两端的电压U′=I 1R=0.15A×40Ω=6V, AB之间的电压U AB=15V-6V=9V, 则AB阻值R AB= = =60Ω,即AB之间应该换用阻值为60Ω的定值电阻R 0; (4)将R 0改为可调电阻,如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也可将变阻器与电流表串联连入电路,方便调节时观测. 答:(1)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0.125A; (2)当机械装置启动时,水果对压敏电阻的压力小于0.5N时,水果将被推出传送带; (3)AB之间应该换用阻值为60Ω的定值电阻R 0; (4)将R 0改为可调电阻,如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也可将变阻器与电流表串联连入电路,方便调节时观测.
⑹ 目前市场上的水果采摘器有什么优劣势
水果采摘器,可来以使人站在地上自便能快速地将水果采摘下来。该采摘器主要由剪刀、水果下滑布筒、操纵钢索、操纵扳手以及竹杆等构成。使用时,人用手举起竹杆,使竹杆上端的滑筒口套在水果上,然后捏动操纵扳手,滑筒口剪刀的两片合拢,将水果把剪断,水果沿滑筒下落,滑筒上每隔两尺左右有一个松紧带圈,该圈的直经小于水果直经,可以起缓冲作用,使水果沿布筒以较低的速度落入筐中。
⑺ 3000字论文:目前我国果树生产中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提高果品质量
自1984年果品购销改革以来,我国果树生产有了飞速发展,果树总面积、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在果树单产、果品质量、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远逊于先进国家,其核心问题是果品质量欠佳,高档果品太少,成为制约果品增效、果农增收的瓶颈,必须充分认识、认真对待。
一、我国果品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果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如苹果,良种比率已达70%以上,优质果率已逾1/3,重点苹果产区如山东半岛,苹果优质果率已高达80%以上。在国家、省、市果品评优和农业博览会评奖中,评出金银奖牌数以百计。果品出口也在逐年增加,苹果年出口已达200kt,果品总出口量达700kt,较以往有了极大进步与提高。但是,仍未摆脱重栽轻管、重产量轻质量、重采前轻采后、重直销轻加工的被动局面。管理中盲目密植,片面施肥,单纯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等,以致于许多园片产量虽高,而质量较差,出口率极低,用于加工的数量很少。许多果品尤其大宗果之中低档果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导致了严重的价格下滑,连续几年出现了卖果难的现象。
果品质量不佳主要表现为果实个小(低于标准)、果形不正(偏斜)、果形指数低(太扁)、果面不光洁(污渍、锈斑)、着色不良,色泽不艳;果肉硬度小、含糖量不足、不耐贮运、污染严重,加之采后处理(分级、洗果、涂蜡、包装等)跟不上,致使商品质量下降。
二、提高果品质量是大势所趋
产量形势使然;近年来,由于果树面积的迅速扩大,果品产量猛增,人均占有量较改革开放初期提高近5倍。但果品已由"产量时代"跨入了"质量时代",要求优质果品、保健果品已是时代的潮流。
大国地位所激:果品质量低下与总产量世界第一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贸易量不足世界的2%,而进口则颇多,且售价较国产果品高出数倍。必须急起直追,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效益。
市场形势所迫:我国已由计划经济步入了商品经济时代,一切产品要经市场这?quot;法官"明断。优质优价,优胜劣汰,是市场的无情法则,提高果品质量刻不容缓。
生活提高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食物构成的改变,对果品的数量、质量、安全性、营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结构调整之重点:结构调整是主线,果树方面不仅要从树种、品种、布局上,更要从质量结构上进行调整、优化与提高,只有果品质量上档次,才能扭转价格下滑的被动局面,重新振兴果树产业。
入世后的冲击: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即,果品同样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面临着洋水果大量进口的冲击,我国的果品只有质优,并且成本低廉,才能与之抗衡。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即要保住与本国内市场,更要努力冲出国门,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只有靠过硬的质量,靠与国际标准接轨,靠我们独特的果树资源和名牌优质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三、改进与提高果品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改进与提高果品质量,尤其是商品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良种为前提,从立地环境入手,重点抓好生产过程,配合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强化产后处理,并与营销过程密切配合,走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路子。
1、抓种性优良:种性是查树的基因型,是内因,是优质的前提。必须选用良种。果树生命周期长,更须特别重视良种,并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趋利避害、注重销路"。
2、抓树体健壮:树健才能获高产,壮树才能出优质。树体健壮是综合管理水平高的标志,也是多种营养协调充实的结果。管理中应抓住主要矛盾向壮树方向积极转化。
3、抓改土养根:"根深才能叶茂,养根才能壮树"。而根生于土壤中,改土(达到深、肥、暄、温、润)才能养根。只有狠抓土壤管理,尤其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好能达1%-2%或更高),改良土壤结构,多施有机肥(质)、大抓种草、覆草、埋草、实施"沃土工程",才能真正实现高产、稳产、优质。
4、抓施肥配方:通过平衡配方施肥,保证元素协调供应,减少甚至杜绝缺素生理障碍。具体应重施有机肥,或有机复混肥及高效生物肥,适当减少氮素化肥,以减少果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5、抓病虫残毒:必须高度重视农药的毒性与残留,提倡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减少甚至不用剧毒、高残留、广谱和易产生抗生的农药;注重休眠期和萌芽前的清理和铲除性防治;遵照有关规定,采前一个月慎用农药,严防果品污染和残毒超标。
6、抓"套摘转铺":即精心进行果实管理,在进行人工授粉和疏花疏果的前提下,提倡与推广果实套袋,既可防污减毒,又能隔绝病虫,更可光洁果面,促进果实鲜艳着色。同时,配合拆袋后的适当摘叶,必要时辅以转果,铺银色反光膜,以增加着色面积和提高着色度,改善和提高果实的外观质量。
7、抓合理负荷:在综合调整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对平衡的基础上,通过肥水及修剪,尤其通过授粉和疏花疏果,既保证提高平均单产,又要坚决防止结果过多,制订一个合理的产量标准,理论上依据叶果比,实践上可根据干周或距离或果枝类型,限产定果,既保证树体健壮达到高产稳产,又能保证负荷合理,使果实发育良好,个大质优。
8、抓激素调控:主要指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随着生物科技和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激素在果树上的应用日益扩大,尤其在果树矮化、促花、疏花、疏果、提高坐果率、防止采前落果、催熟、克服大小年、增强树体抗性、提高果实硬度、增加耐贮性、增色、增粮、改善果形、提高果实品质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可视情况和目标选择应用。但生长调节剂不是万能的,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负面影响,只有在加强综合管理的基础上,严格使用规程,才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9、抓采贮运装:采收是果树栽培中影响质量的最后环节,必须更加关注。依据成熟度、果品用途、销地距离、运输工具等因素确定采收时期。依果实发育天数、生长积温、果面色泽、种子颜色、果肉淀粉检测等确定成熟度。提倡分期采收,严格采收容器和技术操作,避免或减少机械损伤,防止过早或过晚采收。重视与强化采后处理,尤其要搞好预冷、分级、洗果、烘干、涂蜡、包装和入贮冷藏。运输最好采用冷藏车船,条件不允许时也可先入冷库1-2天降温,再装车船覆盖保温运输,即使难以贮运的浆、核果类也能保证途中一周内升温不高。还要讲究果品的包装装璜,一是保护果品防碰磨挤压污损,二是对包装容器要科学设计,做到美观实用、洁净卫生、独具魅力。
四、关于"绿色果品"的生产
所谓"绿色果品"指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果品,即专指无污染、优质、安全、营养为基础的现代农产品。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求,"绿色食品"应具备下列条件:1、产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必须经农业部农垦环境检测中心审定。2、原料作物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操作过程必须符合无公害标准,并接受监督。3、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包装贮运都需符合卫生标准,最终产品需经国家检测。达到以上标准的产品,在其外包装上允许标贴特定的"绿色食品"标志。
鉴于当今世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市场迫切需要绿色果品。食品卫生标准中对果品中有害物质的安全指标作了一些规定。如要求锌≤5mg/kg,铜≤4mg/kg,钯≤1mg/kg,砷、氟≤0.5mg/kg,"六六六"≤0.2mg/kg,滴滴涕≤0.1mg/kg,镉≤0.03mg/kg,汞≤0.01ng/kg等。另外,还规定了有机磷、亚硝酸等物质的最低含量标准。
果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环境污染、生产污染和贮销污染,因此,生产绿色果品"应遵循下列原则:
1、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建园,防止大气、水、土壤受废气、废水、废渣及一些天然有害物质污染,最好能远离城区、工业区及交通要道。
2、强调重施有机肥和有益复合菌肥(如EM 及CM等),提倡种草、覆草、埋草,减少化肥尤其是氮素化肥的用量和比例。采用无污染水源灌溉,应用滴、喷、管、沟灌等方式合理清洁供水。
3、大果类树种推广套袋栽培,最好全国全树皆套。为降低成本,可将双层袋、单层袋甚至合格塑膜袋结合应用,解袋后忌喷毒性和污染性农药。
4、防治病虫以农业措施、人工防治、利用于敌和增加树体抗性为主,尽量使用无毒害的植物源、矿物源及生物农药和农药增效剂。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喷药次数,做到不用含重金属的农药(如福美砷等)、剧毒农药(如1605等)、高残留农药(如杀虫脒等)和全杀性农药(如灭扫利等)。
5、在包装贮保鲜过程中严防果品污染,对取得绿色证书的果品进行商标注册,挂牌销售,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总之,提高果品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各部门、各要素、各环节入手,合作协调、环环相扣、紧密配合。要强化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商品意识、效益意识、尤其是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以稳定的优质和名牌果品开拓大市场、占领大市场,使我国这一果品生产大国真正成为果品生产强国。
⑻ 目前苹果采摘存在哪些问题
我个人认为目前采摘机器的问题包括以下四点, 1、辅助采摘机械设计功能单一。现有辅助采摘装置的基本原理类似于剪刀,采用长杆式或伸缩杆式结构,大多采用手持,在采摘刀具下一般都设有网兜,当果实落下兜住果实。一方面此类结构仅适用于采摘高处的果实,当果实位于高处,刀具是否能够与果柄接触存在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会伤及果实表面;一方面采摘效率极低,果农需要人工定位果柄与枝干的位置,拉动手把等操作才能将果实摘下,若一个接一个把果实放入收集装置,则消耗的时间更多,若一直存放在网兜中果实不仅受到下一个果实撞击还会被枝干等划伤表面;另一方面仍需要人手动将果实放入收集装置,反而增加了果农从网兜中拿取果实的步骤,增加了果农弯腰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强度。目前我国的苹果采摘主要还是靠果农用手一个一个将果实采摘下来,然后放入背篓或者身边的箩筐中,在采摘高处果实时采用梯子,其劳动强度、采摘效率、果实完好率甚至超过一些辅助采摘装置。 
4、农机与农艺发展不协调。我国苹果农艺发展落后于国外,我国苹果主要分户种植,难以形成大片成规模种植产业,同时种植的品种繁杂,种植的果树植株不规则,这些都给机械化采收带来困难。同样,针对我国这种特殊的种植模式,机械化采收还不够智能,灵活程度达不到科研人员和果农的要求,现阶段苹果采摘效率仍然不能满足果农需求,且较为智能的机器人价格又较为昂贵,果农的承受能力有限,无法大面积应用,且不能保证其成本低于人工采收。所以现在苹果采摘仍存在农艺发展水平与农机发展水平不协调的矛盾。
⑼ 关于葡萄机械化的问题
葡萄是我国水果生产和农业生产的重要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及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和葡萄酿酒业的发展,促使葡萄生产开始以空前迅速发展,目前已进入世界前10名。由于葡萄具有生态适应性强、结果早、易丰产、经济效益高等优点,通过种植葡萄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国外经济发达国家,葡萄主要生产环节已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机械化是葡萄生产理想的操作方式,既节省了人力、财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松土、植保、施肥、灌水等环节。要实现葡萄生产的机械化,在建园时就应作好规划、设计,株行距、架式、道路的配置等要实行统一安排,使之有利于实施机械化操作,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近几年来,我国葡萄机械化问题逐步提上了葡萄生产的议题上来,引起了农林、农机等部门的重视,一批相关的生产装备开始进入科研开发和生产应用之中。鉴于我国目前葡萄生产的现状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要实现葡萄生产全程机械化还有相当的难度,因此,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从环节生产要求开始进行分析、研究,从农机、农艺结合上,按照目前葡萄种植的要求,逐步装备生产环节,实现环节的突破,从而推进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1 按机械化作业方式进行果园规划
对于新发展的葡萄种植园,就应该首先考虑生产的机械化方式。比如栽培密度,为了适应机械化作业需要,在日本,葡萄栽培的株行距多为6m*4m。为提高葡萄园的早期效益,有的也采用先密后疏的栽培方法,例如,幼龄园采用株行距3m*3m,每100m2栽90-100株,第3年秋,相邻树的主枝延长枝交叉重叠时施行间移,间移后每1000m2剩30-40株。
在我国华北地区,栽植密度、株行距、作业地头宽度一般按如下安排。栽植密度,单篱架一般行距2m左右,株距0.5-1m两株,但有大小株距法,小株距20-30cm;大株距70-80cm。每667m2(1亩)地栽植533-667株。单篱架每行葡萄立一排支柱,柱高2m,柱上每隔50cm拉一道铁丝,柱间距6m。
葡萄园应实行规模经营。要统一规划,调整好土地,集中连片栽植。葡萄园规划可分为大区和小区。大区可大到几百亩至上千亩;小区面积以30-100亩为宜。葡萄栽植为南北行向最好,以利通风透光。在长行中,每100m左右要留一断口,修成东西走向宽2m的作业道,以便施肥、喷药、采收及其它作业。规划的同时,要安排好浇水、排水系统。通过规划,便于机械化生产。
2 越冬掩埋
葡萄藤越冬掩埋是北方地区葡萄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劳动强度很大的作业环节。因此,应用掩埋机进行机械化作业不仅生产效率高,作业质量好,还大大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缓解了农忙季节劳动力紧张的局面,可达到防风防冻的目的,应该是目前重点进行突破的环节。
目前已有天津、辽宁等地农机部门开发出葡萄小四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的葡萄藤掩埋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覆土厚度均匀、细碎,床面整齐,埋土实。天津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研制的葡萄藤越冬掩埋机,适用于种植行距1.8-2.0m、2.0-2.2m、2.2-2.5m,要求葡萄藤捆绑高度低于20cm;取土沟一侧距葡萄藤40-50cm,取土沟宽度38cm。堆土高度可达25-30cm。配套动力为25-30马力拖拉机。果农在2个作业季节就可收回投资,实现盈利[1]。目前,天津市还有采用手扶拖拉机配套的由旋耕机械改制的埋藤机(生产率可达6亩/天,比人工提高6倍以上,作业质量好于人工作业,但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天津静海兴盛机械有限公司开发出的一种开沟机也可以用于葡萄藤掩埋作业。辽宁的100PF-A葡萄越冬覆土机,经2-3次抛土作业,达到所需的厚度。机械覆土比人工覆土节省费用375元/hm2,农机户年纯收入9250.85元。人工用掀覆土,1人完成作业面积0.03 hm2/天,机械覆土作业量为1.33 hm2/天,比人工覆土提高工作效率44倍[3]。
葡萄藤埋土防寒时,要求土要细碎,防止大坷拉搭窝透风抽条;埋土压蔓要防止损伤枝蔓,以免病害浸染及影响来年产量。取土位置距根部不能太近,最少50cm左右,以免根部受冻,埋土防寒后冬季进行田间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防寒后及时灌冬水,以保植株安全越冬。葡萄根系常分布在地表下20-60cm土层中,深的达100cm。葡萄较易产生不定根,根受伤后,在伤口附近再生大量的根,因此在栽培上适当断根是可以的,但不能大量断根。根系生长的土壤温度是21-25℃,超过28℃或低于10℃时即停止生长。葡萄根系发达,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和养分贮藏能力,但抗寒性较差,比枝蔓怕冻,在土温-4—-6℃时,就能受冻害,甚至冻死[2]。一旦冬季根系遭受冻害,次年枝蔓生长、结果便会大受影响。因此,北方寒冷地区埋土防寒时要特别注意根系防寒。
3 中耕
采用小型拖拉机配套中耕犁,进行中耕除草、追肥。在生长季节的5-9月进行,深度10cm左右,全年4-5次。
4 植保
植保作业也是葡萄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多采用手动或背负式机动喷雾机作业。要求作业时雾化效果达到弥雾,叶片背面、正面和枝干都要喷匀。喷药时间一般选上午露水干后至11时以前,下午3时以后,要避免中午高温时间。特别注意不能用打过除草剂的喷雾器,以免因残留药剂造成葡萄损害。
5 浇水
葡萄园的浇水方式较多,目前很多地区还是用大水漫灌方式,用水量大,不利于节水节本。应该积极推广滴灌、渗灌、膜下灌等节水灌溉方式,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如天津市已在林果生产中采用膜下滴灌方式进行灌溉,效果颇佳。
6 开沟
葡萄生产中需要开施肥沟、定植沟。开施肥沟施农家肥或化肥。一般情况下,开定植沟,定植沟的深宽各60cm。挖沟时要把表土(耕作层熟土)和心土(生土)分别两侧存放,不要相混。定植沟挖完后要结合施肥改土于春季化冻后回填。这项作业目前可采用开沟机进行作业,如天津静海兴盛机械公司的开沟机,不仅可用于葡萄藤掩埋,还可以根据农艺要求开挖不同宽度和深度的施肥沟、定植沟。
7 剪枝
可采用剪枝器具作业。葡萄冬剪时,一般情况,先端剪口剪截位置应在主蔓粗度为0.8cm的地方,留蔓高度70-100cm,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超过1m高。截位处最少不能少于0.6cm粗。
8 绑藤
可采用绑藤器作业。但目前多数还是用人工完成。作业时要注意,不要绑得过紧。绑蔓的材料要求柔软、韧性强的绑缚材料。目前,绑藤时为防止新梢与铁丝摩擦受伤,可采用8字形绑法。
9 残枝处理
残枝处理也是一项劳动量比较大的作业环节,处理量可达整个枝条量的1/3以上,处理不当对果园很不利。传统的方式是焚烧或掩埋。农艺要求冬季修剪后要将园中的枝叶清除干净,包括落叶,通过掩埋减少园中病菌存量,有利病害防治。焚烧既是资源的浪费,又污染环境,;整枝掩埋也很不方便。因此,应采用残枝粉碎机,进行粉碎掩埋,既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又杜绝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粉碎后掩埋还有利于残枝的腐化,陪肥地力。如果残枝粉碎抛洒在果园内,也可起到覆盖作用,保土、保肥、保水、保温,一举多得。粉碎处理后的残枝,也可用做实用菌栽培的基质,或用作板材等其他工业原料。
10 深翻
目前葡萄种植农艺要求进行全园深翻,一般采取隔行深翻的方式。一般要求距植株50cm。幼龄园深翻30cm左右,成龄园40cm左右,翻宽70cm左右,隔一行翻一行,两年翻完。这样的深度,对小型机具而言,一次作业很难达到要求,此项作业目前以人工为主。
目前尚有套袋、采摘等环节没有可用的机械,或目前的生产方式还很难适合机械作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参考文献
1 胡 伟.突破埋藤难题,促进葡萄生产机械化.天津农机信息网,2004.10.31
2 齐思儒,赵金鹏.酒用葡萄栽培.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天津:1998年3月
3 徐丽莹,张怀明,金明秋.100PF-A葡萄越冬覆土机性能及效益分析.农业机械:2004
4 杨庆山.葡萄生产技术图说.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郑州:2000年3月
5 刘捍中,刘凤之.葡萄优质高效栽培.金盾出版社,北京:2004.1
与采摘水果机械装置现存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泄露检测装置
发布:2025-09-23 16:05:56
浏览:328
阀门阀头指什么
发布:2025-09-23 14:56:28
浏览:819
什么是机械手表
发布:2025-09-23 14:41:40
浏览: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