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怎么区别,将详细,要原因
向上排空气法:顾名思义就是通入气体后将空气向上排出。
使用时机:制取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时使用。比如氧气
原因:制取气体密度大,所以比较重,沉在集气瓶下方,于是空气从上方被赶出
向下排空气法:顾名思义就是通入气体后将空气向下排出。
使用时机:制取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使用。比如氨气
原因:制取气体密度小,所以比较轻,飘在集气瓶上方,于是空气从下方被赶出
第四个图是排水法,原理跟右边相同。
2. 初中化学中的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的实验原理
排水法:除部分可溶于水的气体(如
二氧化碳
氨气等)外大多数气体不溶或者说难溶于水并且不与该气体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因为自身重力过大的缘故会沉在集气瓶中空气的下面,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越来越多,体积增大,将空气挤出集气瓶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因为自身重力过小且体积大收到的空气浮力大的缘故会漂浮甚至向上飞,所以在集气瓶上方,空气因为密度大受到的重力较反应得到的气体大,沉在反应得到得到的气体下面,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越来越多,体积增大,将空气挤出集气瓶
3. 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怎么区别
向上排空气法:顾名思义就是通入气体后将空气向上排出。使用时机:制取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时使用,比如氧气。原因:制取气体密度大,所以比较重,沉在集气瓶下方,于是空气从上方被赶出。
适用气体:O2、CO2、SO2、Cl2等(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
向下排空气法:顾名思义,就是通入气体后将空气向下排出。使用时机:制取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使用,比如氨气。原因:制取气体密度小,所以比较轻,飘在集气瓶上方,于是空气从下方被赶出。
适用气体:H2、NH3、CH4等(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
区别方法:看你所制取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谁大谁小即可。
4. 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怎么区别,将详细,要原因 谢
区别方法:看你所制取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谁大谁小即可,看气体的密度,凡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当然,还需要该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份反应。
需要仪器:集气瓶,盖玻片,导气管,验满的一些仪器和药品
操作方法:将集气瓶放在实验台上,导气管倒插入集气瓶,收集气体,一开始的气体不是纯氧,需要稍等一会才能 收集,当检验集气瓶已经收集满后,拿出导气管,平移推动玻璃片,直至盖上集气瓶口。
注意事项:用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氯气、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时,一般在通风橱中操作,并且添加尾气处理装置,防止有毒气体进入空气,污染环境。
5. 向上排气法和向下排气法及排空气法实验是怎样进行的
向上排空气法是用来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实验装置是将管子伸内入正放容的集气瓶的底部(不要碰到集气瓶底)
向下排空气法是用来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等。实验装置是将管子稍微伸入倒置集气瓶。
6. 怎样理解化学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向上和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既是将收集氧气的广口瓶的瓶口朝下;而向下排空气法则是将瓶口朝下.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氧气会在广口瓶的下部,不断地将上部的空气排空.若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如氢气),则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另外收集氧气的方法还有排水法,气囊收集法等.
7. 化学实验中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应如何判断
气体制备装置一般分四大部分: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一、气体的发生装置
一)固+固(加热):适用于制O2、NH3、(CH4课本没有)
二)固+液体(不加热):适用于制CO2、H2 、H2S(SO2、NO2、NO课本没有制法)
三)固+液或液+液(加热):适用于制C2H4、Cl2、SO2、乙酸乙酯、蒸馏(HCl课本没有)
根据气体溶解性(分子极性)和密度(相对分子量,与29比较)不同,把气体的收集方法分为排液法(常为排水法)和排气法(常为排空气法)。装置图见下:
一)排液法: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例如:H2、O2、CO、CH4、NO(只能用排液法收集)、CH2=CH2、CH≡CH等。注:Cl2不用排水法收集,但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CO2可以用排饱和NaHCO3收集。注意导管只能伸入集气瓶内少许。
二)排气法: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的气体;又可分为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把空气尽量排出。为了减少空气扩散,集气瓶口可盖上毛玻璃片;试管口轻轻塞上一小团疏松的棉花
(1)向上排空气法:式量大于29的气体。如O2、CO2、SO2、H2S、Cl2、NO2(只用排空气)、HCl等;。
(2)向下排空气法:式量小于29的气体。如H2、CH4、NH3等;
8. 谁能具体告诉我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去决定他们以及实验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顾名思义就是通入气体后将空气向上排出。 使用时机:制取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时使用。比如氧气 原因:制取气体密度大,所以比较重,沉在集气瓶下方,于是空气从上方被赶出 向下排空气法:顾名思义就是通入气体后将空气向下排出。 使用时机:制取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使用。比如氨气 原因:制取气体密度小,所以比较轻,飘在集气瓶上方,于是空气从下方被赶出 区别方法:做题的时候看看你所制取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谁大谁小即可。
9. 怎么区分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
1、排气方式不同
向上排空气法:通入气体后将空气向上排出;
2、制取气体密度不同
向上排空气法:制取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比较重,如O₂、CO₂、SO₂、Cl₂等;
向下排空气法:制取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比较轻,如H₂、NH₃、CH₄等。
3、导气管的进出长度不同
向上排空气法:导气管应伸进瓶底,导气管是长进短出;
向下排空气法:导气管短进长出。
10. 收集方法有: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
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较干燥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