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接地装置毕业设计

接地装置毕业设计

发布时间:2022-05-30 02:44:51

⑴ 工厂供电毕业设计摘要怎么写

摘要
低压变电所设计是依据国家规范以及二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制定的专设计方案及供电措施属。在设计中,根据给定的电气基础资料,建立起适合自身生产和发展需要的变电所。在设计中完成了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一次接线设计、二次接线设计、接地装置设计等工作。并运用AUTO CAD制图软件绘制相应设计图。
同时在设计中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来补偿无功功率,以减少供电系统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同时提高了供电电压的质量。从而使整个供电系统更具有其可靠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变电所;一次接线;二次接线;无功补偿;AUTO CAD

⑵ 某工厂变配电所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设计

1,屋面顶沿四周一圈,屋面中间再来两根横的,离面200,中间再来一根直的,回与两横交错部位要焊接,再在答对称角引两接地线到地下,与接地网连接,以上可用直径10MM镀锌圆钢。
2,变压器室,低压室内,在所在地面400MM高处用40*4贬钢焊一圈,所有带电设备都要与接地圈焊接,变压器底座至少要有两个以上接地点连接。
3,接地网,在变配电所四周,离地基不少于3米远,每五米远打一接地桩,桩两米五,打下后顶面要低于地面对300MM,不少于15个桩,都要用40*4镀锌连接,焊面不少于3个,如用接地模块,不得少于10个,模块顶面要低于地面800MM以上。
4,接地网到变配电所引入点每处不少于二个,配电房要三个

⑶ 配电室接地怎么设计需要关注哪些点

1)现场勘查;(2)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及线路走专向;(3)进行负荷计属算;(4)选择变电器;(5)设计配电系统、设计接地装置、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6)设计防雷装置;(7)确定防护措施;(8)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⑷ 1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

一、 短路电流计算
1、 原始数据:
⑴ 基准容量(MVA) Sj= 100 MVA
⑵ 基准电压(kV)
110kV侧: Uj110= 115 kV
10kV侧: Uj10= 10.5 kV

⑶ 基准电流(kA)
110kV侧: Ij110= 0.5020 kA
10kV侧: Ij10= 5.4986 kA
⑷ 归算至110kV母线阻抗标幺值:
110kV系统最大短路电流 系统最大阻抗标幺值 Xxmax= 0.02
按25kA设定
⑸ 主变压器参数: 型号:SZ9-63000kVA/110±8×1.25%/10.5kV
额定容量(MVA):SB= 63 MVA
短路阻抗: Ud%= 17

⑹ 主变压器阻抗标幺值: 0.27

2、 短路计算阻抗图

3、 计算结果:
⑴ 110kV母线三相短路电流(d1):
系统最大值 50.0000
25.1022 kA
⑵ 10kV母线三相短路电流(d2):
系统最大值 3.4502
18.9710 kA

二、 110kV设备选择校验:
1、 计算数据
⑴ 主变110kV侧额定电流(A): Ie110 = 316.3 A
⑵ 主变110kV侧持续工作电流(A): Ig110 = 332.1 A
⑶ 110kV线路侧额定电流(A): 2×Ie110 = 632.6 A
⑶ 110kV线路侧持续工作电流(A): 2×Ig110 = 664.2 A
⑷ 110kV母线短路电流(kA): Id1 = 25.1022 kA
⑸ 母线短路冲击电流(kA): ich110 =2.55*Id1 = 64.0106 kA
母线短路热稳定电流(kA2·s): t=1s时: Qdt110=Id12×t = 630.1197 kA2·s
t=2s时: Qdt110=Id12×t = 1260.2394 kA2·s
t=3s时: Qdt220=Id12×t = 1890.3592 kA2·s
t=4s时: Qdt110=Id12×t = 2520.4789 kA2·s

2、 110kV GIS设备(开关设备):
设备参数 计算值
额定电压(kV): 110
最高工作电压(kV): 126
额定电流(A): 1600A 664.2 A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 31.5 25.1022 kA
额定热稳定电流(kA): 31.5
额定热稳定时间(S): 4
热稳定校验值(kA2·s): Qt = 31.52×4 2520.4789 kA2·s
额定动稳定电流(峰值)(kA): 80 64.0106 kA
结论: 满足要求

3、 110kV电流互感器:
⑴ 主变110kV套管电流互感器(型号:LR-110、LRD-110):
a、 一次额定电流选择:
按比 正常工作电流大1/3左右选择: 421.7 A
故选择主变110kV套管电流互感器变比为: 400~800/1 A
⑵ 110kV主变进线电流互感器(GIS):
a、 一次额定电流选择:
按比 正常工作电流大1/3左右选择: 421.7 A
故选择110kV主变进线电流互感器变比为: 2*400/1 A
⑶ 110kV出线电流互感器(GIS):
a、 一次额定电流选择:
按比 正常工作电流大1/3左右选择: 843.4 A
故选择110kV出线电流互感器变比为: 2*400/1 A
结论: 满足要求

4、 110kV氧化锌避雷器(型号:108/268)
⑴、 设备参数:
a、 持续运行电压有效值(kV): 84.2 kV
b、 避雷器额定电压有效值(kV): 108 kV
c、 最大雷电冲击残压峰值(kV): ≤268 kV
d、 最大陡坡冲击残压峰值(kV): ≤308 kV
e、 最大操作冲击残压峰值(kV): ≤228 kV

⑵、 设备校验:
a、 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Uby:
应满足 Uby ≥ Uxg (系统最高相电压)
72.75 kV
b、 避雷器额定电压Ube:
应满足 Ube ≥ Ug (系统出现的最高工频过电压)
94.50 kV
Um—系统最高电压
c、 避雷器最大雷电冲击残压UbLC:

其中,BIL—内绝缘全波额定雷电冲击耐压
110kV的BIL=450kV
KLP—雷电冲击绝缘配合系数,取1.4
321.4 kV
d、 陡坡冲击电流下的残压U'bLC:

369.6 kV
e、 避雷器操作冲击残压Ubcc:

其中,Ugs—内绝缘1min工频实验电压
110kV的Ugs=200kV
KCP—操作冲击绝缘配合系数,取1.15
1.35—为内绝缘的冲击系数
234.8 kV
结论: 满足要求

三、 10kV设备选择校验:
1、 计算数据
⑴ 主变10kV侧额定电流(A): Ie10 = 3464.1 A
⑵ 主变10kV侧持续工作电流(A): Ig10 = 3637.3 A
⑶ 10kV母线短路电流(kA): Id2 = 18.9710 kA
⑷ 母线短路冲击电流(kA): ich10 = 48.3760 kA
⑸ 母线短路热稳定电流(kA2·s): t=1s时: Qdt10=Id22×t = 359.8982 kA2·s
t=2s时: Qdt10=Id22×t = 719.7964 kA2·s
t=3s时: Qdt10=Id22×t = 1079.6947 kA2·s
t=4s时: Qdt10=Id22×t = 1439.5929 kA2·s

2、 断路器手车(主变进线及分段):
设备参数 计算值
额定电压(kV): 10
最高工作电压(kV): 12
额定电流(A): 4000 3637.3 A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 40 18.9710 kA
3S短时耐受电流(kA): 40
热稳定校验值(kA2·s): Qt = 402×3 1079.6947 kA2·s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峰值)(kA): 100 48.3760 kA
结论: 满足要求

3、 断路器手车(馈线、电容、接地变、站用变):
设备参数 计算值
额定电压(kV): 10
最高工作电压(kV): 12
额定电流(A): 1250 439.9 A
(每回馈线最大负荷按8MVA考虑)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 31.5 18.9710 kA
4S短时耐受电流(kA): 31.5
热稳定校验值(kA2·s): Qt = 31.52×4 1439.5929 kA2·s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峰值)(kA): 80 48.3760 kA
结论: 满足要求

4、 电流互感器
⑴、 设备参数:
型号: LZZB9-10Q
1S热稳定倍数: 45 倍
动稳定倍数: 90 倍

⑵、 一次额定电流选择:
a、 主变10kV侧电流互感器: 3637.3 A
按主变10kV侧持续工作电流 故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为: 4000/1 A

b、 10kV馈线电流互感器:
每回馈线最大负荷按8MVA考虑: 439.9
586.5 A
故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为: 600/1 A
c、 10kV电容器出线电流互感器:
电容器额定容量:Sre= 6012 kVar
回路额定电流 Ire= 330.6 A
440.8 A
故选择10kV电容器出线电流互感器变比为: 500/1 A
结论: 满足要求

⑶、 短路稳定校验:
a、 内部动稳定校验:

其中Kd为动稳定倍数;I1e为CT一次绕组额定电流,取最小值ICT10-R
77.6081
b、 热稳定校验:

其中:Kr为1S热稳定倍数;I1e为CT一次绕组额定电流,取最小值ICT10-R
Qd短路电流引起的热效应(kA2·S)=Id102×t'= 359.9 S
上式中 ,t' 取1S;
t = 1.0 S
43.0410
结论: 满足要求

5、 10kV熔断器(电压互感器用)(型号:RN1-10)
⑴、 熔断器最大开断容量: SRkd = 30~400MVA
⑵、 10kV母线短路容量: 345.02 MVA
结论: 满足要求

6、 10kV氧化锌避雷器(型号:HY5W-17/45)
⑴、 设备参数:
a、 持续运行电压有效值(kV): 13.6 kV
b、 避雷器额定电压有效值(kV): 17 kV
c、 最大雷电冲击残压峰值(kV): ≤45 kV
d、 最大陡坡冲击残压峰值(kV): ≤51.5 kV
e、 最大操作冲击残压峰值(kV): ≤38.3 kV

⑵、 设备校验:
a、 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Uby:
应满足 Uby ≥1.1 Um (系统最高电压)
13.20 kV
b、 避雷器额定电压Ube:
应满足 Ube ≥ Ug (系统出现的最高工频过电压)
16.56 kV
Um—系统最高电压
c、 避雷器最大雷电冲击残压UbLC:

其中,BIL—内绝缘全波额定雷电冲击耐压
10kV的BIL=75kV
KLP—雷电冲击绝缘配合系数,取1.4
53.6 kV
d、 陡坡冲击电流下的残压U'bLC:

61.6 kV
e、 避雷器操作冲击残压Ubcc:

其中,Ugs—内绝缘1min工频实验电压
10kV的Ugs=42kV
KCP—操作冲击绝缘配合系数,取1.15
49.3 kV
结论: 满足要求

四、 接地体截面选择:
1、 原始数据:
接地材料的热稳定系数(铜) C= 210
短路的等效持续时间 te= 3 s
流过接地线的短路电流稳定值 4000 A

2、 计算结果:
接地线的最小截面 33.0 mm2
选接地线为TJ-150的铜绞线,S= 150 mm2
选接地极为φ18的铜棒 ,S=3.14×92= 254.34 mm2
铜接地材料不考虑腐蚀
结论: 满足要求

五、 变电所主接地网接地电阻计算:
1、 原始数据:
土壤电阻率 ρ= 390 Ω.m
水平接地极的等效直径 d= 0.014 m
垂直接地极的等效直径 d= 0.018 m
水平接地极的埋深 h= 0.9 m
接地网的总面积 S=79×42= 3318 m2
垂直接地极长度 l= 2.5 m
垂直接地极个数 N= 60 个
水平接地极的总长度 L=79×8+42×14= 1220 m
接地网的外缘边线总长度 L0=79×2+42×2= 242 m
深井接地极长度 L1= 20 m
深井接地极的等效直径 d1= 0.1 m
深井接地极个数 N‘= 10 个

2、 计算结果:
0.9329
等值方形接地网的接地电阻 3.0735 Ω
0.9774 Ω
任意形状边缘闭合接地网的接地电阻 3.0039 Ω
单根垂直接地极的接地电阻 149.2947 Ω
单个深井接地极的接地电阻 19.7935 Ω
垂直接地极的总接地电阻 R∑=Rv/N= 2.4882 Ω
深井接地极的总接地电阻 R'∑=R'v/N= 1.9794 Ω
增加深井接地极后的总接地电阻 R总=R∑‖Rn‖R'V∑= 0.8064 Ω
施放降阻剂后的接地电阻 R降=R总/1.8= 0.4480 Ω
考虑0.9的系数后的总接地电阻 R‘总=R降/0.9= 0.4978 Ω
结论: 满足要求

六、 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校验:
1、 原始数据:
人站立地表土壤电阻率 ρf= 800 Ω.m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R= 0.5 Ω
入地短路电流 Ig= 4000 A
接地装置的电位 Ug=Ig×R= 2000 V
均压带的等效直径 d= 0.014 m
均压带根数 N= 22 根
接地网的外缘边线总长度 L0=79×2+42×2= 242 m
水平接地极的总长度 L=79×8+42×14= 1220 m
接地网的总面积 S=79×42= 3318 m2
水平接地极的埋深 h= 0.9 m
跨步距离 T= 0.8 m

2、 计算结果:
⑴、 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允许值
接地短路电流持续时间 t取 1.2 s
接触电位差允许值 Ut=(174+0.17ρf)/√t = 282.9900 V
跨步电位差允许值 Us=(174+0.7ρf)/ √t = 670.0473 V

⑵、 接地网表面最大接触电位差计算
Kd=0.841-0.225lgd= 1.2581
KL= 1.0
Kn=0.076+0.776/N= 0.1113
Ks=0.234+ 0.414lg√S= 0.9628
Ktmax=KdKLKnKs= 0.1348
Utmax=KtmaxUg= 269.5796 V
结论: 满足要求

⑶、 接地网表面最大跨步电位差计算
n=2(L/L0)(L0/4√S)1/2= 10.3332
β=0.1√n= 0.3215
α2=0.35〔(n-2)/n〕1.14(√S/30)β= 0.3378
Ksmax=(1.5-α2)ln{〔h2+(h+T/2)2〕/〔h2+(h-T/2)2〕}/ln(20.4S/dh)= 0.0643
Usmax=KsmaxUg= 128.6992 V
结论: 满足要求

⑸ 220KV电网的继电保护 毕业设计

5.1主变压器保护
5.1.1 概述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供电元件,它的故障将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而本次变电所设计的变电所是市区220kV降压变电所,如果不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将会导致全所停电,甚至影响到下一级降压变电所的供电可靠性。
变压器的故障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故障。内部故障是指变压器油厢里面的各种故障,主要故障类型有:
1)各绕组之间发生的相间短路;
2)单相绕组部分线区之间发生的匝间短路;
3)单相绕组或引出线通过外壳发生的单相接地短路;
4)铁芯烧损。
变压器的外部故障类型有:
1)绝缘套管网络或破碎而发生的单相接地(通过外壳)短路;
2)引出线之间发生的相间故障。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情况主要有:
1)由于外部短路或过负荷而引起的过电流;
2)油箱漏油而造成的油面降低;
3)变压器中性点电压升高或由于外加电压过高而引起的过励磁。
为了防止变压器发生各种类型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保证 系统安全连续运行,故变压器应装设一系列的保护装置。
5.1.2变电所主变保护的配置
5.1.2.1主变压器的主保护
1)瓦斯保护
对变压器油箱内的各种故障以及油面的降低,应装设瓦斯保护,它反应于油箱内部所产生的气体或油流而动作。其中轻瓦斯动作于信号,重瓦斯动作于跳开变压器各侧电源断路器。如图5-1所示为瓦斯保护的原理接线图。
2) 差动保护
对变压器绕组和引出线上发生故障,以及发生匝间短路时,其保护瞬时动作,跳开各侧电源断路器。

5.1.2.2主变压器的后备保护
为了反应变压器外部故障而引起的变压器绕组过电流,以及在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作为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的后备,所以需装设过电流保护。
而本次所设计的变电所,电源侧为220kV,主要负荷在110kV侧,即可装设两套过电流保护,一套装在中压侧110kV侧并装设方向元件,电源侧220kV侧装设一套,并设有两个时限 和 ,时限设定原侧为 ≥ +△t,用一台变压器切除三侧全部断路器。
5.1.2.3过负荷保护
变压器的过负荷电流,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三相对称的,因此只需装设单相式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一般经追时动作于信号,而且三绕组变压器各侧过负荷保护均经同一个时间继电器。
5.1.2.4 变压器的零序过流保护
对于大接地电流的电力变压器,一般应装设零序电流保护,用作变压器主保护的后备保护和相邻元件接地短路的后备保护,一般变电所内只有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因此,每台变压器上需要装设两套零序电流保护,一套用于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另一套用于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
5.2限流电抗器的选择
为了选择10kV侧各配电装置,因短路电流过大,很难选择轻型设备,往往需要加大设备型号,这不仅增加投资,甚至会因断流容量不足而选不到合乎要求的电器,选择应采取限制短路电流,即在10kV侧需装设电抗器。一般按照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电抗百分数、动稳定和热稳定来进行选择和检验。
5.2.1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选择

、 — 电抗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 — 电网额定电压和电抗器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5.2.2 电抗器百分数的选择
1)电抗器的电抗百分数按短路电流限制到一定数值的要求来选择,设要求短路电流限制到 ,则电源至短路点的总电抗标幺值为:
/ — 基准电流
—电源至电抗器前系统电抗标幺值
电抗器在其额定参数下的百分电抗

2)电压损失检验:普通电核器在运行时,电抗器的电压损失不大于额定电压的5%,即:
— 负荷功率因数角一般取0.8
3)母线残压检验,为减轻短路对其他用户的影响,当线路电抗器后短路时,母线残压不能低于电网额定值的60~70%
即:
5.2.3热稳定和动稳定的检验
热稳定和动稳定检验应满足下式:

、 — 电抗器后短路冲击电流和稳态电流
、 — 电抗器的动稳定电流和短时热电流(t =1s)
5.3防雷及接地体设计
5.3.1 概述
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承受的过电压,有来自外部的雷电过电压和由于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电磁能量产生振满和积聚而引起的内部过电压两种类型。按其产生原因,它们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直击雷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 感应雷过电压
侵入雷电流过电压
长线电容效应
工频过电压 不对称接地故障
甩负荷
消弧线圈线性谐振
过电压 暂时过电压 线性谐振
传递过电压

线路断线
谐振过电压 铁磁谐振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
参数谐振发电机同步或异步自励磁
开断电容器组过电压
操作电容负荷过电压 开断空载长线过电压
关合空载长线过电压
开断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 操作电感负荷过电压 开断并联电抗器过电压
开断高压电动机过电压
角列过电压
间歇电弧过电压
5.3.2 防雷保护的设计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中心环节,是电能供应的来源,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而且电气设备的内绝缘会受到损坏,绝大多数不能自行恢复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因此,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变电所的雷击害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雷直击变电所,二是雷击输电线路后产生的雷电波沿线路向变电所侵入,对直击雷的保护,一般采用避雷针和避雷线,使所有设备都处于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还应采取措施,防止雷击避雷针时不致发生反击。
对侵入波的防护主要措施是变电所内装设阀型避雷器,以限制侵入变电所的雷电波的幅值,防止设备上的过电压不超过其中击耐压值,同时在距变电所适当距离内装设可靠的进线保护。
避雷针的作用:将雷电流吸引到其本身并安全地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设备,避雷针必须高于被保护物体,可根据不同情况或装设在配电构架上,或独立装设,避雷线主要用于保护线路,一般不用于保护变电所。
避雷器是专门用以限制过电压的一种电气设备,它实质是一个放电器,与被保护的电气设备并联,当作用电压超过一定幅值时,避雷器先放电,限制了过电压,保护了其它电气设备。

5.3.2.1 避雷针的配置原则:
1)电压11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一般将避雷针装在配电装置的构架或房顶上,但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cm的地区,宜装设独立的避雷针。
2)独立避雷针(线)宜装设独立的接地装置,其工频接地电阻不超过10Ω。
3)35kV及以下高压配电装置架构或房顶不宜装避雷针,因为其绝缘水平很低,雷击时易引起反击。
40)在变压器的门型架构上,不应装设避雷针、避雷线,因为门形架距变压器较近,装设避雷针后,构架的集中接地装置,距变压器金属外壳接地点在址中距离很难达到不小于15米的要求。
5.3.2.2 避雷器的配置原则
1)配电装置的每组母线上均应装设避雷器。
2)旁路母线上是否应装设避雷器,应视当旁路母线投入运行时,避雷器到被保护设备的电气距离是否满足而定。
3)330kV及以上变压器和并联电抗器处必须装设避雷器,并应尽可能靠近设备本体。
4)220kV及以下变压器到避雷器的电气距离超过允许值时,应在变压器附近增设一组避雷器。
5)三绕组变压器低压侧的一相上宜装设一台避雷器。
6)110kV~220kV线路侧一般不装设避雷器。
5.3.3 接地装置的设计
接地就是指将地面上的金属物体或电气回路中的某一节点通过导体与大地相连,使该物体或节点与大地保持等电位,埋入地中的金属接地体称为接地装置。
本变电所采用棒形和带形接地体联合组成的环形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应尽可能埋在地下,埋设深度一般为0.5~1米,围绕屋内外配电装置,主控楼、主厂房及其它需要装设接地网的建筑物,敷设环形接地网。这些接地网之间的相互联接线不应少于两根干线。接地网的外像应闭合,外像各角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离的一半,在接地线引进建筑物的入口处,应设标志。
5.3.4 主变压器中性点放电间隙保护
为了保护变压器中性点,尤其是不接地高压器中性点的绝缘,通常在变压器中性点上装设避雷器外,还需装设放电间隙,直接接地运行时零序电流保护起作用,动作保护接地变压器,避雷器作后备;变压器不接地时,放电间隙和零序过电压起保护作用,大气过电压时,线路避雷器动作,工作过电压时,间隙保护动作。因氧化锌避雷器残压低,无法与放电间隙无法配合,故选用阀型避雷器。
5.3.5变电所的防雷保护设计
由于本次所设计选择变压器为分级绝缘,即220kV中性点绝缘等级为110kV,110kV中性点绝缘等级为35kV,所以220kV中性点应与中性点绝缘等级相同的避雷器,故220kV中性点装设FZ-110,110中性点装设FZ-40避雷器。

⑹ 跪求《6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毕业设计

本次设计为6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共分为任务书、计算书、说明书三部分,同时还附有12张图纸加以说明。该变电站有3台主变压器,初期上2台,分为三个电压等级:110kV、35kV、10kV,各个电压等级均采用单母分段的主接线方式供电,本次设计中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主要设备选择及校验(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母线等),并同时附带介绍了所用电和直流系统、继电保护和微机监控系统、过压保护、接地、通信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6kV主接线设计:主要考虑为变电站周围地区供电。

方案I:采用单母线接线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缺点:不够灵活可靠,任一元件(母线及母线隔离开关等)故障或检修,均需使整个配电装置停电。单母线可用隔离开关分段,但当一段母线故障时,全部回路仍需短时停电,在用隔离开关将故障的母线段分开后才能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

适用范围:6 -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 。

方案II: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优点:1)用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有两个电源供电。

2)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

缺点:1)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或检修时,该段母线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内停电。

2)当出线为双回路时,常使架空线路出线交叉跨越。

3)扩建时需向两个方向均衡扩建。

适用范围:6 -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时。

经过以上论证,决定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目 录
第一章 原始资料……………………………………第6页
第二章 一次系统主接线确定………………………第7页
第三章 参数、短路点电流计算……………………第14页
第四章 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第15页
第一节 6KV电气设备的选择
第二节 10KV电气设备的选择
第五章 变电所电器设备保护配置…………………第38页
第六章 配电装置设计………………………………第39页
第七章 电气设备概预算……………………………第39页
第八章 防雷及接地装置……………………………第40页
第一节 电气装置的防雷
第二节 接地装置
第三节 接地装置计算
第九章 对本次设计的评述…………………………第45页
附 录: 设计图纸

⑺ 一栋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规范 GB50057-2010、GB50343-2004等结合其他类似的工程案例。
给你个提纲,你看合适不:
1.防雷危害
2.防雷原理
3.设计依据
4.工程概况
5.防雷设计

⑻ 毕业设计:变电站弱电设备防雷保护设计!没有原始资料!一点头绪都没有!麻烦大家给模板或是范文。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技术
摘要:详细分析了雷击发生时,变电站电气设备可能受到的干扰和损
害,提出了在变电站设计时应采取的防雷保护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雷击、电磁干扰、等电位、接地装置
1、提出问题
沿海地区的年雷暴日高,发生雷击事故的概率大。因此,在变电站的
设计过程中,为保护变电站的设备安全,提高其供电可靠性,优化防
雷设计方案,加强变电站的防雷安全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雷击事故
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仅对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控制保护系统的防雷保护、防静电和
防干扰屏蔽措施进行探讨。
2、接地装置
保护和屏蔽措施都要求有科学可靠的接地装置。
2.1 接地体
接地体可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设计中通常采用人工接地
体,以便达到所规定的接地电阻,并避免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人工
接地体又可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取决于接地体与大地的接触面积、接触状态和土
壤性质。
垂直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为5cm 左右,顶部埋深0.5-0.8m,接地体与道
路或通道出入口的距离不小于3m,当小于3m 时,接地体的顶部处应
埋深1m 以上,或采用沥青砂石铺路面,宽度超过2m。埋在土壤中
的接地装置连接部位应按规范规定的搭接长度焊接以达到电气连接。
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
2.2 接地线
接地线即接地体的外引线,连接被保护或屏蔽设施的连线,可设主接
地线、等电位连接板和分接地线。
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即防雷接闪装置的引下线,可采用圆钢或扁
钢,两端按规定的搭接长度焊接达到电连接。
防静电保护和防干扰屏蔽装置的主接地线一般采用多股铜芯电缆,分
接地线采用多股铜芯软线。
3、防雷保护措施
防雷措施总体概括为2 种:①避免雷电波的进入;②利用保护装置将
雷电波引入接地网。防雷保护措施应根据现场常见的雷击形式、频率、
强度以及被保护设施的重要性、特点安装适宜的保护装置。
3.1 避雷针或避雷线
雷击只能通过拦截导引措施改变其入地路径。接闪器有避雷针、避雷
线。小变电所大多采用独立避雷针,大变电所大多在变电所架构上采
用避雷针或避雷线,或两者结合,对引流线和接地装置都有严格的要
求。
3.2 避雷器
避雷器能将侵入变电所的雷电波降低到电气装置绝缘强度允许值以
内。我国主要是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西方国家除用外,还在所有电
气装置上安装空气间隙,作为失效后的后备保护
3.3 浪涌抑制器
采用过压保护器防雷端子等提高电气设备自身的防护能力,防止电气
设备、电子元件被击坏。在重要设备的电源配入、配出口均应加装电
源防雷器,选用的电源防雷器具有远传通讯接点,接入后台管理机。
当发生雷击事故时,如电源防雷模块遭到损坏,在后台监控机上就能
显示其状态。在控制、通讯接口处加装浪涌抑制器。
3.4 接地装置
独立避雷针要求单独设置接地装置;建筑物避雷网的引下线应与建筑
物的通长主筋及建筑物的环状基础钢筋焊接,并与室外的人工接地体
相连,与工作接地共地,形成等电位效应。为了保证防雷装置的安全
可靠,引下线应不少于2 根,在高土壤电阻系数地区,可采用多根引
下线以降低冲击接地电阻,引下线要求机械连接牢固,电气接触良好。
变电站的防雷接地电阻值要求不大于1Ω。
4、防雷电感应
现代变电站都有较完善的直击雷防护系统,户外设备直接遭雷击损坏
的概率较小。但雷击防雷系统时所产生的雷电放电及电磁脉冲,以及
雷电过压通过金属管道、电缆会对变电站控制室内各种弱电设备产生
严重的电磁干扰,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个方面的影响:①
雷电流要通过站内接地网主要靠集中接地装置泄入大地,在地网上产
生一定的冲击电位,严重时会在一些部位产生反击,甚至产生局部放
电现象,危及电气设备绝缘;②雷电流通过避雷针的接地引下线入地
时,会在周围空间产生强大的暂态电磁场,从而在各种通讯、测量、
保护、控制电缆、电线,甚至户内弱电设备的部件上产生暂态电压,
影响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
4.1 雷击时暂态感应电压分析
雷击厂站有2 种情况:①雷击站内的构架或独立避雷针;②雷击站内
所在建筑物的防雷系统。雷电放电会对周围空间,包括控制室内造成
传导或幅射的电磁干扰。在雷电波等值频率范围内,这些干扰主要是
电感耦合型的。从户外设备引入控制室的各种电缆、电线,在户外绝
大部分是走地下电缆沟的,雷电放电形成的空间电磁场对其影响不
大,这主要是因为线的走向与避雷针是垂直的。但在建筑物内走线时
就容易产生感应回路,而且这些回路的一端接入输入阻抗大的电子设
备,相当于开路,穿透建筑物钢筋水泥墙壁的电磁脉;中会在这些回
路中感应出幅值较高的暂态电压。雷击变电站内靠近控制室的避雷针
时,情况相当复杂,因为整个建筑物的各个导电构件,包括防雷系统、
水泥墙及地板中的钢筋、金属横粱等的影响都需要考虑。建筑物防雷
系统除避雷针外还包括由接地引下线、水平连接母线及引下线下的接
地装置构成的泄流系统。雷击时,雷电流经过离室内务回路相当近的
各接地引下线泄入地网,在各回路周围空间产生很强的暂态电磁场。
因接地引下线紧贴墙壁,故此时墙中的钢筋甚至墙上专门设置的屏蔽
网已基本不起屏蔽作用。因为只有处于非磁饱和状态的屏蔽材料才能
具备预期的屏蔽效果,而由于强辐射源离屏蔽层很近,若屏蔽层又不
是用饱和电平较高的磁性材料做成,则其屏蔽效果是很差的。另外磁
通也可以穿过较大的孔眼直接与较近处的回路耦合。
4.2 防护措施
为保证弱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采用多分支
接地引下线,使通过接地引下线的雷电流大大减小。改善屏蔽,如采
用特殊的屏蔽材料甚至采用磁特性适当配合的双层屏蔽。改进泄流系
统的结构,减小引下线对弱电设备的感应并使原有的屏蔽网能较好地
发挥作用。除电源入口处装设压敏电阻等限制过压的装置外,在信号
线接入处应使用光电耦合元件或设置具有适当参数的限压装置。<所
有进出控制室的电缆均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公用一个接地网。在控
制室及通讯室内敷设等电位,所有电气设备的外壳均与等电位汇流排
连接。
5、微机保护防干扰屏蔽措施
变电站的微机保护设备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由于受到电磁感应,在被
测信号上产生叠加的串模干扰由于受到静电感应、地电位差异的影
响,在信号线任一输入端与地之间产生叠加的共模干扰防干扰措施通
常采取屏蔽和接地相结合,将所有屏蔽电缆分屏屏蔽,用截面积<多
股铜芯软线作为接地线,分别与汇流接地母排电连接,汇流接地母排
与屏体绝缘,并采用单芯屏蔽电缆与室外接地体做一点连接。
6、结束语
根据防雷设计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目的性,及整个变电站的
周围环境、地理位置、土质条件以及设备性能和用途,采取相应雷电
防护措施。对处在不同区域的设备系统进行等电位连接和安装电源防
雷装置及浪涌电压保护装置,使得处在不同层次的设备系统达到统一
的防雷效果变电站设计时应尽可能使象微波塔这样有引雷作用的建
筑物远离控制室和通讯室,特别是当其周围没有更高的屏蔽物时。建
筑物防雷系统,尤其是泄流系统的设计对感应电压的幅值有明显的影
响。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优方案,尽量减少感应,同时也
要采取其他措施以保护敏感的弱电设备。
信息来源:电工技术张晓波

⑼ 有哪些比较好的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1、考虑到雷电或其他电信设备的干扰,计算机房不宜设置在大楼的顶层或靠外墙侧,特殊情况限制的,应设置屏蔽层防止雷电干扰。对于特别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考虑设置独立的屏蔽机房。建筑物(包括计算机机房)内设备及管线接地安装应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做好等电位联结;2、防止雷电危害还应防雷击引起的电磁脉冲,计算机房的配电箱应设置SPD(防电磁浪涌)保护装置,防止机房供电电源由于雷击电磁脉冲而造成断电。另外,对于重要的系统主机,其通讯电缆也应设置SPD保护装置,由于通讯电缆数量一般比较多,因此通讯线的保护设置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合理设置;3、电气接地系统宜采用TN-S接地系统,PE线与相线分开,机房电源接入处应做重复接地;4、机房接地一般分为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工作接地、防雷保护接地。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的要求,防雷设计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时,各接地系统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信息系统的所有外露导电物(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应建立一等电位联结网络。因此,电气防雷设计应在计算机房设置专用的等电位联结排,通过引下线与大楼总等电位联结排连接。根据共用接地系统的层层等电位原则,采用结构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更适用于共用接地系统。另外强调,大楼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⑽ 急求毕业设计

第1章 引言 5
第2章 主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 7
2.1 变电所的类型及作用 7
2.2 主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7
2.3 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8
2.4 变压器组数和接线组别的确定 8
2.5 调压方式的选择 8
第3章 电气主接线设计 10
3.1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知识 10
3.2 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 10
3.3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10
3.4 电气布置方案 12
第4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 15
4.1 短路的基本知识 15
4.2 短路计算结果 16
第5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22
5.1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的基本知识 22
5.2 母线的选择 22
5.3 开关电器的选择 24
第6章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整定计算 35
6.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35
6.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35
6.3 对继电保护的要求 36
6.4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37
第7章 防雷接地 43
7.1 变电所防雷的基本知识和选择 43
7.2 避雷器的选择 44
7.3 接地的基本知识和接地装置 45
7.4 接地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46
结论 48

阅读全文

与接地装置毕业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众途昂仪表盘怎么看油耗 浏览:874
泄露检测装置 浏览:328
马达轴承线存在什么问题 浏览:989
机械台班费用如何计算 浏览:423
三轮车前轮轴承盖眼大怎么办 浏览:81
永康广博电动工具厂 浏览:307
水制冷是什么意思 浏览:504
热水器红蓝阀门怎么开图 浏览:261
修理阀门需要什么资质 浏览:963
全自动氰化物蒸馏装置报价 浏览:459
pvc管阀门怎么更换 浏览:478
卢瑟福做的是什么实验实验装置有哪些 浏览:565
阀门阀头指什么 浏览:819
预作用报警装置控制器接线图 浏览:424
什么是机械手表 浏览:515
蹲便器感应阀门怎么安装 浏览:844
实验室回流冷凝器装置图6 浏览:553
电热水器红色阀门是什么意思 浏览:211
icloud怎么退出旧设备 浏览:892
燃气灶空气阀门图片大全 浏览: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