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画出苯甲酸重结晶的流程图,解释选择每一步操作的原因 求大神帮忙!!
苯甲酸重结晶的流程步骤如下:
1、预热漏斗:将玻璃漏斗放入水浴锅中预热。注:在热过滤过程中,玻璃漏斗的温度也应保持不变
2、将2g粗苯甲酸、80mL蒸馏水和2-3个玻璃珠放入锥形瓶中,置于电炉上加热至微沸点,使粗苯甲酸固溶体完全溶解。再取150mL小烧杯,准备约50ml蒸馏水,同时放在电炉上加热
3、取出预热玻璃漏斗从水浴锅,把一堆滤纸进入漏斗,滋润和少量的热水,把热玻璃漏斗铁与铁圈固定架,和过滤热解决方案尽快到250毫升烧杯,玻璃漏斗。(每次不要往漏斗中倒入太多液体,不要等到过滤完成后,在过滤过程中要保持饱和溶液的温度。)所有的溶液经过过滤后,用少量热水清洗锥形瓶和滤纸。
4、冷却结晶过滤后,将滤液盖在装有滤液的烧杯上,放置一边,用冷水冷却,以使结晶尽快完成
5、抽滤后结晶完全,布的漏斗湿(滤纸与少量的冷水润湿性,吸收),使晶体和母液分离,停止提取+少量的冷水布氏漏斗,水晶,润湿,再干,重复1-2次,最后用勺子净化后的苯甲酸晶体表面(白色鳞片状)干的菜
6、称重:CFR/_g法纯化苯甲酸;计算产量:纯/粗*100。
(1)苯甲酸合成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实验现象:
1、在加热过程中,苯甲酸逐渐溶解在锥形瓶中,不存在不溶物。
2、晶体在热过滤过程中析出,一小部分晶体留在了漏斗中的滤纸上,无法过滤
3、在冷却过程中,烧杯中出现大量的白色晶体
4、在提取和过滤过程中,晶体中的水分逐渐减少,出现小块
实验原理:
再结晶原理:它是一个结合操作过程中溶剂纯化物质和杂质的有不同的溶解度,包含杂质的水晶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并解决方案是准备到浓溶液接近沸腾,和不溶性杂质趁热过滤,滤液冷却和结晶,晶体进行收集和干。
『贰』 (2013连云港一模)【实验化学】苯甲酸常用于抗真菌及消毒防腐.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酸
(1)由于冷凝管采用的是逆向通水,冷凝效果高;图2中仪器X是抽滤操作用到的布氏漏斗,
故答案为:a;布氏漏斗;
(2)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过多,会使反应速率过快,反应过于剧烈,容易出现暴沸,
故答案为:控制氧化反应速率防止发生暴沸;
(3)由于甲苯被完全氧化后,甲苯层消失,回流液不再有明显的油珠出现,
故答案为:甲苯层消失,回流液不再有明显的油珠;
(4)由于抽滤速度比普通过滤速度要快,节省大量时间,故答案为:过滤速度快;
(5)第一次过滤时,若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需要加入具有还原性的试剂,四个选项中只有C.NaHSO3具有还原性,满足要求条件,故选C;
(6)由于温度越高,苯甲酸的溶解度越大,所以洗涤苯甲酸晶体时应用冷水洗涤,故答案为:冷水.
『叁』 测酒精沸点和苯甲酸熔点的实验装置图,要有铁架台b型管的详细装置图
『肆』 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如下表: 物质 甲醇 苯甲酸 苯甲酸
(11分)(1)催化剂、吸水剂(1分) ![]() (2)乙(2分); (3)分液;蒸馏(各1分) (4)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再旋开分液漏斗活塞,用锥形瓶接收下层液体,待下层液体刚好流尽时关闭活塞,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入另一干净的容器(或烧杯)中(2分) (5) 65 % (2分) 『伍』 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有机化学中通过酯化反应原理,可以进行苯甲酸甲酯的合成。现利用如图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