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油气回收装置电子式和机械式

油气回收装置电子式和机械式

发布时间:2022-05-26 03:24:10

『壹』 加油机内油气回收管安装检测阀门的作用是什么

在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中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次油气回收,汽油配送车卸载汽油时,将加油站收集的油气通过密闭的方式收集到罐车内的油气收集系统进行一次回收。

二次油气回收,是给车辆加注汽油时,将油气通过特殊的密闭方式收集到地埋油罐系统中。

三次油气回收,将各个渠道收回的油气采用吸收,吸附,冷凝,分离等手段进行集中处理。

一次二次三次油气回收系统 统称为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聚创环保热卖的YQJY-2便携式油气回收智能检测仪主要应用在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的系统检测中,本次我们分析的也是二次油气回收检测的操作指导。

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检测方法

目前国家推行的技术文件中明确且详细的提供了检测方法和步骤。聚创环保推荐使用中机生产力 YQJY-2便携式油气回收智能检测仪。

液阻的检测。使用规定的氮气流量向油气回收管线内充入氮气,以此模拟油气通过油气回收管线,测量员使用压力表或者在YQJY-2便携式油气回收智能检测仪面板中直接观察气体通过管线的液体阻力,通过专业知识了解分析管线内具体原因对气体产生阻力的程度,用此来判断油气回收的影响性。

密闭性检测方法。依然使用氮气对油气回收系统充气,充气加压至500Pa,允许系统压力衰减。在检测5分钟后,剩余的压力值与国家标准要求的最小压力限制进行比较,若是低于限制的,表明系统泄露程度超过了国家标准,视为检测不合格。

气液比检测方法。使用YQJY-2便携式油气回收智能检测仪,按照说明操作执行,在加油枪的枪头处安装密闭的适配器,将适配器与检测仪器连接,油气通过检测仪器后进入油气回收管线,所计量的气体体积和加油机放出的汽油体积的比值记为气液比,通过气液比的检测,可以了解油气回收的回收效果。

加油站检测前的准备

检测前需提前和被测单位取得联系,并要求被测单位事先油气回收自检,要求被测单位的管线无泄露,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所有部件的工作情况进行调试,确定工作正常且稳定。

在检测前的三个小时内核现场的检测过程中,该加油站不得有大批量的油气进出储油罐,在检测前的三十分钟停止加油工作。在加油站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非检测和非加油站人员不得进入检测区域,需严格遵守被检单位的安全防护要求。

被测加油站的油气回收装置一般分为集中式,分散式,有源阀门式和无源阀门式,首先要确认油罐是否联通,在确定相应的现场操作顺序,若在集中式油气回收装置中,检测开始前需要先打开卸油口的油气回收总阀门或者打开量油口的球阀,先释放油气回收管线和油罐内的负压,这样有利于检测,负压释放后在关闭开启的阀门,分散式油气回收装置则不需要这样做。

有源阀门油气回收装置的必须是安装人员去掉浮球使真空泵无法形成真空,严禁非专业人员非法操作,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检测前,将YQJY-2便携式油气回收智能检测仪准备好,检查仪器箱内配品是否完好,将检测设备按说明要求连接,软管的出口端和油气回收检测端口相连接,按照YQJY-2的自检程序进行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自检,若有漏气现象排除后,重复进行此操作,直至检测无泄露情况打开油气回收检测端口阀门,准备接下来的正式检测。

『贰』 油气回收原理

油气回收是指在装卸汽油和给车辆加油的过程中,将挥发的汽油油气收集起来,通过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或减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汽油,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油库油气回收指油库挥发油气和鹤管装车油气通过主管道收集起来通过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或减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汽油,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油气回收是节能环保型的新技术,运用油气回收技术回收油品在储运、装卸过程中排放的油气,防止油气挥发造成的大气污染,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小经济损失,从而得到可观的效益回报。常见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系统。
油罐车的油气回收系统作用是在油罐车装卸过程中,实现全封闭气体回收,限制油气向大气中排放。即是在油罐车与储油槽之输油管及油气回收管连接成一密闭之油气回收管路。油罐车通过卸油管路卸油的同时,加油站油罐中的油气通过回气管路回到油罐车中。油罐车将油气带回油库进行处理,达到油气回收的目的。油品输入时会因液面震荡起伏而增加油气的挥发与逸散,因此注油管必须深入油面下方,以减少液面扰动。油气回收管开口处是装置有特殊开启功能设备,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管线正确连接至油槽时,回收口才会开启,同时将排气管关闭,使油槽的油气能完全由回收口回油罐车内。
油气回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罐底部的快速接头和帽盖,手动或气动阀,弯头、无缝钢管;穿过罐体底部和顶部的无缝钢管,或外部管路连接系统;罐顶部的弯头,手动或气动阀,胶管,并联主管,返入罐体内的弯头等。

1、吸附法
利用活性炭、硅胶或活性纤维等吸附剂对油气/空气混合气的吸附力的大小,实现油气和空气的分离。油气通过活性炭等吸附剂,油气组分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然后再经过减压脱附或蒸汽脱附,富集的油气用真空泵抽吸到油罐或用其他方法液化;而活性炭等吸附剂对空气的吸附力非常小,未被吸附的尾气经排气管排放。
优点:吸附法可以达到较高的处理效率;
排放浓度低,可达到很低的值。
缺点:
三苯易使活性炭失活,活性炭失活后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国产活性炭吸附力一般只有7%左右,而且寿命不长,一般2年左右要换一次。
2、吸收法
根据混合油气中各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的大小,来进行油气和空气的分离。一般用柴油等贫油做吸收剂。一般采用油气与从吸收塔顶淋喷的吸收剂进行逆流接触,吸收剂对烃类组分进行选择性吸收,未被吸收的气体经阻火器排放,吸收剂进入真空解吸罐解吸,富集油气再用油品吸收。
优点: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低。
缺点:回收率太低,一般只能达到80%左右,无法达到现行国家标准;
设备占地空间大;
能耗高;
吸收剂消耗较大,需不断补充;
压力降太大,达5000帕左右。
3、冷凝法
利用制冷技术将油气的热量置换出来,实现油气组分从气相到液相的直接转换。冷凝法是利用烃类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蒸汽压差异,通过降温使油气中一些烃类蒸汽压达到过饱和状态,过饱和蒸汽冷凝成液态,回收油气的方法。一般采用多级连续冷却方法降低油气的温度,使之凝聚为液体回收,根据挥发气的成分、要求的回收率及最后排放到大气中的尾气中有机化合物浓度限值,来确定冷凝装置的最低温度。一般按预冷、机械制冷等步骤来实现。预冷器是一单级冷却装置,为减少回收装置的运行能耗,现已开发出一种使用冷量回用的技术,使进入回收装置的气体温度从环境温度下降至4℃左右,使气体中大部分水汽凝结为水而除去。气体离开预冷器后进入浅冷级。可将气体温度冷却至-30℃~-50℃,根据需要设定,可回收油气中近一半的烃类物质。离开浅冷的油气进入深冷级,可冷却至-73℃到-110℃,根据不同的要求设定温度和进行压缩机的配置。

『叁』 油气回收的油气回收的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油气回收方法主要有四种:活性炭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冷凝法; 储运过程产生的含烃气体通过活性炭吸附剂床层,其中的烃类被吸附剂吸附,吸附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吸附剂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进行抽真空减压再生,再生过程中脱附出的油气再用油品进行吸收,吸收后的贫气再返回到吸附过程进行吸附。主要工艺单元包括:油气收集、吸附过程、再生过程、压缩过程、吸收过程、换热和密封。吸附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通过改变吸附和再生运行的工作条件来控制出口气体中油气的浓度。缺点是,工艺复杂、吸附床层易产生高温热点(实验室试验已证明)。三苯易使活性炭失活;失活活性炭的处理问题。国内尚未有国产的工业装置运行,有四套进口的装置在石油库运行,装置购置费用高。
工艺流程:在装车地点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鹤管进入油气回收装置。在油气进入装置之前,先通过一个排水罐以保证不含汽油的油气微粒进入碳床。另外,油气母管上还设有PVV(真空/压力阀)紧急出口,可以确保装置在停工状态下将油气母管内的油气释放。PVV紧急出口或其他紧急出口应该配有相应的阻燃阻火栓。回收装置由2个碳床组成,一个通过阀门连接在油气进入管上,处于“吸附”状态,另一个则通过真空泵进行“再生”。两个炭床同时工作,保证对源源不断进入装置的油气及时进行回收处理。即:一个炭床用于吸附油气中的烃,另一个炭床则将吸附的烃通过真空泵排出;当第一个炭床的吸附烃达到饱和后,立即转入“再生”操作(即脱附阶段),而在此之前已排空的第二个碳床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吸附”状态。活性炭的再生需要通过两个阶段完成。首先,活性炭容器内被抽真空,所吸附的烃从炭床中分离出来,使大部分烃被脱附。然后,为了保证炭床中的烃被尽可能彻底地清除干净,有必要引入少量空气对碳床上可能残留的烃进行吹扫。本装置采用的真空泵是液环泵。需要一个液气分离罐和一个换热器。真空泵的封液是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换热器的标准选配媒介是汽油或其他种类的冷凝液。在分离罐中,高浓度的烃气进入吸收喷淋塔。从汽油储罐中抽出来汽油自塔的顶部喷淋下来,与自下而上纯烃气混合,由此实现烃在汽油中的吸收。全套装置具有自动节能功能:如果装车停止,所有装置都处于待命操作状态。处于待命状态的装置可以随时启动。真空泵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动启动一次,以保持碳床的干净和活性炭的活性。当下次装车开始时,全套装置自动启动。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是欧美现在流行的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改变装置运行条件,可控制出口气体中烃的浓度,达到不同的排放标准要求。每回收1升汽油消耗0.15~0.2度电。平均每年的运行成本为16万元人民币。根据实验室的吸附剂筛选研究,活性炭是专门制造的,非一般的活性炭。市面上销售的活性炭均达不到其吸附和脱附的性能。吸附过程是一个物理的放热过程,在对高浓度的油气进行吸附,炭层的温升很快,温度也很高,实验室进行的吸附剂筛选试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L×D为250×40mm的吸附柱在室温下进行吸附,仅几分钟,炭层的温度达到80~90℃。所以,日本政府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严禁使用可燃性的活性炭做为油气回收的吸附剂。此外,采用抽真空解吸的方法再生活性炭,三苯的脱附是有问题的,三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将最终导致活性炭的失活。采用吸附的方法回收油气,不能直观地看到回收物。而对失活的活性炭怎样处理也是将面临的问题。由于炭层高度对油气通过炭层有压力损失,对鹤管的密闭提出更高的要求。《东京都条例》规定油气浓度≥1vol%,禁止使用可燃性活性炭吸附剂。日本的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初期使用单一硅胶吸附剂,然后又改为床层内充填不同硅胶吸附剂,目前改为吸附塔内分层充填硅胶和活性炭吸附剂。 油气冷凝工艺技术原理是利用冷冻工程方法,将油气热量置换出来,使油气各种组分温度低于凝点从气态变为液态,实现回收利用。采用多级连续冷却方法制冷至-73℃,典型的油气回收率在90~95%。冷凝至-95℃,出口气体的非甲烷总烃浓度≤35g/m3。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优点是工艺简单,安全性能好,回收物直接为油品。单压缩机自复叠制冷技术开发的纯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可将油气温度降至-100℃~-120℃。装置正常工作状态耗电量仅为0.2(Kw·h)/m3油气,用电与活性炭吸附法持平。冷凝式油气回收处理设备关键技术成熟、造价相对低廉、占地面积小、维护容易、安全性好、运行费用小,仅耗电和冷却水(也可用空冷方式),回收效益远大于能耗支出。纯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处理能力5~500m3/h,。工艺流程油气经三级冷却,温度降低至-100℃以下,从而冷凝出干净的碳氢化合物液体。油气首先降温至3~5℃,冷凝出碳氢化合物重组份和空气中携带的水,降低在以后阶段的结霜可能性。在第二级制冷,油气进一步冷却到-50~-65℃,然后通过第三级制冷冷却到-100~-110℃。从三级制冷冷凝后的干净冷空气被加热至10℃或者更高,热源来自于制冷系统中回收热。除霜:进入装置空气中携带的水蒸汽,在第一阶段就冷凝成液体,剩余的水蒸气会在第二阶段阶段结霜。。国外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设计除霜液由循环运行的制冷系统的废热进行预热。当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时,需要两台油气冷凝器,其中一台除霜,另一态继续运行,系统自动进行除霜和切换。纯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设计了快速除霜系统,3~5min内完成除霜。性能及指标安全性――所有组件均Ex防爆组件;油气通道无机械或者电力组件。排放浓度--汽油和石脑油,尾气出口浓度达到12g/m3(国家标准GB20952-2007规定:油气排放达≤25g/m3)。负荷―超过设计流量的150%~180%情况下运行,超负荷运转时回收率略有下降,超过设计流量150%时汽油回收率为90%。
综述:纯冷凝法防爆油气回收装置利用了单压缩机自复叠制冷新技术,油气的回收率在99%以上,达到排放浓度在12g/m3以下,冷凝温度应达到-100℃~-120℃。机组充分利用系统回热,耗电为0.2(Kw·h)/m3油气,和活性炭吸附法持平。装置运行能耗很高,费用非常高。

『肆』 加油站油气回收方法有哪些

加油站常用油气回收工艺 :
1、吸附法油气回收

工艺原理:生产过程中从密闭鹤管收集系统管线来的汽油挥发气,经凝缩罐分离出其中游离液滴后,进入吸附罐A,挥发气中的汽油被吸附剂吸附在孔隙中,空气则透过床层。达到排放要求的尾气由吸附罐顶部排放口经阻火器后排至大气。当吸附罐A汽油吸附量达到一定值、在吸附罐顶部即将穿透前,通过PLC程序控制系统按照预先设定、调整好的时间,自动切换至另一吸附罐B进行吸附工作,而吸附罐A转入再生阶段,由解吸真空泵对其抽真空至绝压15KPa以下,根据变压吸附原理,吸附在吸附剂孔隙中的汽油被脱附出来[2]。为了保证床层中的汽油被尽可能清除干净,在后期引入少量空气对床进行吹扫。吸附剂床层设置有上、中、下多个测温点。吸附剂吸附汽油时,由于吸附热的作用,床层温度会升高,当床层温度升至一定值时控制系统会及时报警,必要时自动切换至另一吸附罐工作,或关闭油气进口阀门,以确保安全。吸附剂脱附汽油时,为吸热过程,床层温度又会下降。吸附罐进口油气管线及尾气排放管线均设有阻火器,在尾气排放管线上还可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真空泵机组采用液环式、闭环系统。脱附、解吸出来的高浓度油气(富气)进入真空泵后,与工作液及部分凝结的液态汽油在真空泵出口分离器中分离。分离器设置有液位高低报警联锁,当液位超过高限时,自动排液;工作液液位过低时,补液电磁阀打开。真空泵产生的热量由工作液循环管线上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带走。自真空泵出口分离器分离出来[3]的油气(富气)送至填料吸收塔下部,用常温汽油吸收。从罐区来的汽油由油泵送入吸收塔顶部,自上而下经填料与自下而上的油气进行充分接触,由于液体分压低、流量较大,相平衡分压比油气分压低,大部分的油气不能继续以气相存在,高浓度油气被成品油吸收。在吸收塔未被吸收的少量低浓度油气,从吸收塔顶部再引至吸附罐前油气总管,送入吸附罐进行循环吸附。
工艺要点:要精心筛选出适合汽油挥发气反复吸脱附场合的吸附剂,由于硅胶吸附挥发气中绝大部分的汽油,且温度升高小,而少量的活性炭对微量的汽油可进一步吸附,但温升较大,有着火燃烧隐患;所以吸附剂床层可分为硅胶和活性炭两种,通过分层铺放从而避免两者缺点,充分发挥活性炭吸附尾气浓度低的优势。
工艺设备选择:对于吸附油气装置选择上则要参照如下标准:
① 油气进口管线压力自动控制,系统设置压力报警、联锁;
② 吸收塔设置液位报警、联锁;
③ 系统要设置阻火器及切断阀,进出装置的汽油管线上要设有自控阀门,故障或停机状态使汽油不再进入装置;
④ 吸附剂床层要多处设置温度报警、联锁,在床层温度进入危险范围以前就自动切换进入脱附状态,确保安全;
⑤ 所有设备、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均按国家石油化工行业标准采用严格的防爆设计、选型。

2、吸附+冷凝法油气回收
流程及工艺原理: 加油站一、二次收集系统来的油气(轻烃组分与空气的混合物)被送至炭吸附罐,轻烃被吸附在炭层上,除去了大部分轻烃后达标的尾气由炭吸附罐顶部排至大气。吸附饱和的炭吸附罐用真空泵抽真空,其中的轻烃被解吸,并送至超低温冷凝单元。先由超低温冷凝机组第一级预冷至+2℃左右,除去水蒸气,再继续由第二级冷至-40℃,将大部分轻烃冷凝成液态油,暂存于贮油槽。而未被冷凝的气体,送至回收碳罐吸附,尾气由回收碳罐顶部排至大气[4]。将“吸附、冷凝”两种处理方法优化组合在一起,既降低了装置整体能耗,又充分发挥了吸附法适应性强、回收率高的特点,处理后尾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值得重视的是加油站要尽量采用增强型油气处理技术(EVR),将效率提高到95%以上,相应的要增加减少油枪滴油、尽量采用在线监测和后处理等技术。

除了“吸附法”和“吸附+冷凝法油气”回收工艺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直接冷凝法”、“吸附+吸收”、“膜分离法”等工艺方案,从而找到最佳的油气回收解决方案。各种回收方法适用不同的场所,通常而言,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适用大中型油库,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适用小型油库、油船,“冷凝+吸附”法装置适用加油站。

『伍』 如何区分集中式与分散式油气回收系统

集中式:是有1太或者多台真空泵抽回到罐区,一般安装在油罐区。
分散式:是有多台真空泵分别安装在加油机的机箱内,一般一个加油机下面有2个真空泵运转分别回收不同的型号汽油。

『陆』 油库油气回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油气回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罐底部的快速接头和帽盖,手动或气动阀,弯头、无缝钢管;穿过罐体底部和顶部的无缝钢管,或外部管路连接系统;罐顶部的弯头,手动或气动阀,胶管,并联主管,返入罐体内的弯头等。
油气回收是指在装卸汽油和给车辆加油的过程中,将挥发的汽油油气收集起来,通过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或减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汽油,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油气回收是节能环保型的高新技术,运用油气回收技术回收油品在储运、装卸过程中排放的油气,防止油气挥发造成的大气污染,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小经济损失,从而得到可观的效益回报。目前常见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
油罐车的油气回收系统作用是在油罐车装卸过程中,实现全封闭气体回收,限制油气向大气中排放。即是在油罐车与储油槽之输油管及油气回收管连接成一密闭之油气回收管路。油罐车通过卸油管路卸油的同时,加油站油罐中的油气通过回气管路回到油罐车中。油罐车将油气带回油库进行处理,达到油气回收的目的。油品输入时会因液面震荡起伏而增加油气的挥发与逸散,因此注油管必须深入油面下方,以减少液面扰动。油气回收管开口处是装置有特殊开启功能设备,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管线正确连接至油槽时,回收口才会开启,同时将排气管关闭,使油槽的油气能完全由回收口回油罐车内。

『柒』 加油机组成及结构

加油机加油系统包括空中加油机的加油装置和受油机的受油装置。加油装置分为“加油平台”和“加油吊舱”两种。“加油平台”通常装在机身尾部,“加油吊舱”通常悬挂在机翼下面。由飞行员或加油员操作。

储油箱分别组装在机身、机翼内。受油机上安装的受油装置,通常由接油器(即受油机伸出的探头)、导管和防溢流自封装置组成。接油器的进油口是进油单向活门。进油单向活门由伺服机构打开,或者由固定在接油器上的定位销及止动器械相互作用打开。

接油器插入加油机放出的给油器后,用皮碗、压入的液体密封物或充气密封物密封。此外,其他管路与地面压力加油系统共用。

(7)油气回收装置电子式和机械式扩展阅读

空中加油两机会合有四种方式:

一是同航线会合,就是加油机和受油机在同一航线上的某处进行会合;

二是定时会合,要求加油机和受油机定出加油协调要求和特定会合时间,按时在指定空域会合;

三是对飞会合,就是两架飞机正面飞行,相互靠拢,然后受油机按加油机前进方向作180度转弯,把航向转到加油机方向,并在前方约5公里处做好加油准备;

四是待机会合,就是由空中预警机与加油机、受油机进行通信联络,并向加油机发出航向和速度指令,同时引导受油机与加油机会合,直到受油机飞行员能用雷达或目视发现加油机为止,然后,受油机再进入受油位置。无论采用何种会合方式,受油机均应比加油机高度低60米。

『捌』 油气回收的研究应用

1、吸附法
以美国乔丹公司和丹麦库索深公司为代表的活性炭吸附装置,日本系统工程服务株式会社的硅胶+活性炭的吸附装置和硅胶吸附装置。日本国东京都条例规定,油气浓度≥1vol%,禁止使用可燃性活性炭吸附剂,日本国内禁止使用膜分离法和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
目前国内建6套活性炭吸附油气回收装置,其中5套为进口的产品,除华北某炼油厂铁路装车用的油气回收装置使用情况尚可外。有3套用于油库的装置因鹤管密闭和油气收集系统的问题,装置的实际运行效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西北某炼油厂1套装置建立已5年多至今闲置。仅有的1套国产吸附装置投入使用时间不长,由于经常换活性炭,一换就是好几吨,运行成本太大,现在也处于停运行状态 。
2、吸收法
由于吸收法有着其致命的缺陷,现在很少单独使用。欧美地区极少见到吸收法油气回收设备的应用。吸收法油气回收装置,国内建了3套,专用吸收剂方法两套,柴油吸收剂1套。从已经在用装置的运行效果来看,在几种油气回收技术中,吸收法的回收率是最低的。国内首次自主研发的油气回收设备就是采用“吸收法” ,2004-2005年,在中石化科技部的直接领导下,江苏工业学院的黄维秋教授带领其团队-----江苏工业学院产学研基地,采用专用吸收剂AbsFov-97成功的研制出“吸收法”油气回收设备,安装在九江石化公司,运行正常。只是,随着国家《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施行,这套装置已经无法达标。
3、冷凝法
冷凝法的优势非常明显,在世界范围内应用也较广泛。美国爱德华兹公司早在1997年就在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安装了400多台“冷凝法”油气回收设备,现已将专利转让给澳大利亚施冻威公司。我国1989年也引进了一台爱德华兹公司的“冷凝法”油气回收设备,安装在镇海炼油厂,该设备现在还在运行。我国台湾24座油库全部采用“冷凝法”油气回收设备。
现在,一般加油站的油气排放装置都采用“冷凝+吸附”比较成熟的方法。先将油气冷凝到-40度左右,使大部分油气液化,剩余油气经过吸附罐进行吸附,由于吸附可以达到很高的回收率,排放浓度低,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4、直接燃烧法
氧化焚烧法由于其不能回收有价值烃类组分而被淘汰。
5、膜分离法
工艺相对简单,投资费用处于中低档。液环压缩机和膜组件是该技术的核心设备。压缩机防爆性能要求极高,只有德国和美国的少数公司能够生产;但由于目前防爆技术的成熟,压缩机的安全隐患已经控制到最低,可以说实现了安全运行。作为另外的核心设备——膜组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实现国产化,后期价钱合理。

『玖』 油气排放处理装置的回收系统

一次回收系统
一次回收系统,即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国家环保总局《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定义为 “将油罐汽车卸汽油时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方式收集进入油罐汽车罐内的系统。”
一次回收,是针对油罐汽车的改造。采取密闭措施,用一根软管将加油站油罐上的呼吸阀和油罐汽车相连接,形成一个回气管路。油罐车通过卸油管路卸油的同时,加油站油罐中的油气通过回气管路回到油罐车。达到油气回收的目的。油罐车将油气带回油库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油罐车基本上都存在不密闭的问题,一般在回油库的路上就漏光了;而且绝大部分油库都未安装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一般都是白白的放掉。基于现状一次回收基本无法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二次回收系统
二次回收系统,即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国家环保总局《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定义为 “将给汽车油箱加汽油时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方式收集进入埋地油罐的系统”
二次回收,是针对加油机加油枪的改造。采用带回气管的加油枪,在给汽车加油的同时,用真空泵将汽车油箱中的油气抽吸回加油站油罐。《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二次回收系统的气液比为1~1.2:1,有的加油枪不密闭会抽吸大量的空气到油罐中。这部分多余的气体就需要三次油气回收系统来处理。
三次回收系统
三次回收系统,即是指油气排放处理装置。处理的是带有回收油气功能的加油枪在气液比大于1时多收集并从排气管路排放的油气,还有埋地油罐随大气压和气温变化产生正压时排放的油气。三次回收一般有吸附、吸收、冷凝、膜分离四种方法。

『拾』 汽油罐的人孔上有几根油气回收管子有几根管

两个
搞好加油站设备管理是开展油品销售工作的基本保障,更是加油站安全保障的技术基础。加油站安全与否显然与其设备的安全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油罐呼吸阀不畅通,就会引起瘪罐;油罐的静电接地失灵,在油罐车卸油或遇雷击时,会引起静电火灾;即使不引起人们注意的加油枪,也会因加油枪与输油橡胶管内金属导电丝连接不好而在加油时易引起静电起火。
今天,油妹子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加油站油罐设施管理与维护!
油罐设施的主要附件油罐设施的主要附件包括卸油口、操作井、出油口、观察井、带阻火功能压力/真空阀、阻火器、集中式油气回收装置、集液器和双层罐。
双层油罐全名为钢制强化玻璃纤维制双层油罐,是在单层钢制油罐外附加一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即玻璃钢)防渗外套,从而构成的双层结构油罐。

阅读全文

与油气回收装置电子式和机械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铸造球铁不缩水怎么办 浏览:84
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仪器有哪些 浏览:676
尼尔机械纪元怎么激活修改器 浏览:291
19逍客仪表盘如何清理灰尘 浏览:345
中央空调的阀门盖怎么打开 浏览:32
破碎机轴承怎么安装 浏览:580
商品检验有哪些仪器 浏览:920
五金件检验项目 浏览:308
中央空调系统自动加药装置宁波厂家 浏览:209
用溴和苯制取溴苯的实验装置 浏览:444
浮动轴承怎么拆卸 浏览:598
虚拟测试振动与控制实验装置 浏览:227
日产骐达仪表怎么用 浏览:433
热水器2个阀门怎么打开 浏览:106
斯皓a5怎么更改仪表盘 浏览:367
龙华键盘设备供应商哪里有 浏览:768
金堂光学仪器怎么样 浏览:316
天然气阀门是向下的吗 浏览:6
机械行业预提工资怎么做分录 浏览:597
车载cc怎么连接液晶仪表 浏览: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