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快充时代来临 未来手机闪充时代大猜想
【IT168评测】今年年中的手机发布大战在即,而在今年所发布的手机里手机快速充电成为一个新的话题,确实在这10年的手机大战里CPU和屏幕的一轮又一轮的大比拼之后,大部分高配硬件已经成为了主流,而但面对今年的2K屏的推出以及4G网络的迅速普及,手机电量却让用户在面对这些高端配置的时候显得有所避讳。而事实是电池技术却仍然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自然而然的,充电宝也似乎成为了出门必备品,但这个现象却不是许多用户所想要的。
回想起还没有快速充电的时候,相信有不少都有过晚上睡觉忘记充电的习惯,以及还有就是临出远门的时候确忘记充电的习惯,相信经历过的都知道想这样的经历都是特别的难受的事情,而如今在面对大容量电池,搞配置硬件的时代,当许多家手机厂商纠结着如何提升手机电池容量的时候,OPPO在今年的4G产品发布会上就率先提出了闪充这一理念。OPPO和高通虽然分别作为手机厂商和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但是他们却想到了一起,就是提高充电速度来减少充电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有效缓解了用户手机没电问题。随后便是前不久小米4发布会上所提出的Quick Charge快充技术,这两项技术功能都是闪充,但是运作的原理却不一样,那么在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快充技术将可能参考这两家不同的充电原理而延伸出更多的手机充电配件产品。
首先来看看现在的快充的主要原理,从物理计算公式上来说,功率(P)=电压(U)x电流(I),在电池电量一定的情况,功率标志着充电速度,那么将会有三种方法来缩短充电时间:一、电压不变,提高电流。二、电流不变,提升电压。三、电压、电流均提高。
而现在主流的旗舰手机标配的适配器基本上都将充电电流提升到了2A,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手机的充电时间,可惜的是哪怕是2A,在面对如今高效的社会都显得不够用。
在此基础上,OPPO采用了低电压大电流充电方式,采用5V的标准充电电压,将充电电流提高到了4.5A,比普通充电快了4倍,从而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成为了目前有效解决消费者没电困扰的一种方
式。
▲开启闪充之后10分钟可充25%的电,而30分钟可充73%的电
而小米4的Quick Charge技术则是有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是高通采用了高电压高电流模式,将手机输出电压提高到了9V,电流提高到了1.6A,输出功率提高了3倍,也是在解决充电速度上做了很大提升。
小米手机4标配的是一只支持2A/5V和1.2A/12V两个规格的输出充电器,在发布会上,小米提到这样的高速充电器(1.2A/12V)充搭配3080毫安时的电池,1个小时可以充60%。1.5小时左右可充满;普通2A/5V一小时可充电50%左右。而实测中2A/5V的充电器半小时可充电22%,基本上2.5小时基本可充满。就现在的闪充而言,面对小米4的2.5小时充满,Find 7的1.3小时充满明显在技术上更为领先。
同是闪充,对于未来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Find 7软硬结合的闪充,对于未来闪充周边的推出技术可能会更成熟而且多样化
OPPO花了一年多时间来研究7针的充电接口,电池上的金属触点也从4个提升到了8个。不仅是接口,电源适配器也配套进行了改进,生产成本达到了原来的5倍以上。这台适配器内置了一颗智能芯片,这颗芯片是可以“刷机”的,在出厂之前充电器会被刷入程序,这样才能对充电进行智能控制。不仅是出厂,后续我们还可以对这个充电器进行软件升级。
▲定制的充电器有点笨重,不过即将迎来的第二代VOOC闪充的充电器应该会更轻薄
▲与传统电池不一样的电芯以及金属触点提升到了8个
可以猜想在未来如果将芯片提取出来的话,那么在未来OPPO的闪充技术将有可能不止服务于OPPO,除了闪充的充电宝之外,并且还可能通过该技术延伸出穿戴的闪充设备,这很有可能会引发起一场智能穿戴的风潮。而在安全性能上,像VOOC闪充的两级安全防护机制在安全上来看回比单纯地提高电流去实现快充要更为安全,那么在未来如果将该安全机制普及之后或许也不再有那么多关于充电宝或者手机电池爆炸的新闻。
小米4的Quick Charge技术虽有创意,但未来提升可能会比较单调。
小米4的闪充的高通方案则暴力很多,也很易理解,虽然没有VOOC闪充那样复杂的软硬结合,但是胜在来得快,易量产,不过面对VOOC闪充的技术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无论在充电时间还是发热控制上,那么在未来这一项技术如果没有软件或者芯片上的支持,而是再继续加输出的电压电流,那么这项Quick Charge技术则需要解决充电的安全问题以及电池的耐用度问题。
小结:其实不管是哪个充电技术,在面对未来的闪充需求,相信便携式的闪充技术会更受大众的需要,不过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拥有自己芯片的VOOC闪充已经较率先走在闪充时代的前头,或许不久就能看到安全的VOOC闪充充电宝上市。那么在未来,或许我们就不会再害怕会忘记在睡前给手机充电,也不用再担心临出远门的时候忘记充电,或许会因为帮妹子充电而摆脱单身,又或许还会有人开专门的快充门店提供快充服务因此而创业发财走向人生巅峰。
Ⅱ 手机无线充电器原理是什么
无线充电器采用了最新的无线充电技术,通过使用线圈之间产生的磁场来传输电能,无需电线这个媒介,电感耦合技术将会成为连接充电基站和设备的桥梁。
无线充电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
经过电源管理模块后输出的直流电通过2M有源晶振逆变转换成高频交流电供给初级绕组。通过2个电感线圈耦合能量,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流经接受转换电路变化成直流电为电池充电。
变化的磁场会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其大小均与它们的变化率有关系,而正弦函数的变化率是另外一个正弦函数,所以电磁波能够传播出去,而感应电压的产生与磁通量的变化相关,所以线圈内部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压,从而完成充电过程。
Ⅲ 求智能快速充电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目前, 市场上的充电器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针对手机专用锂离子电池所设计的专用充电器。 这种充电器与锂离子电池一起工作, 具有充满电后自动停止充电, 温度检测的功能, 但是这种充电器一般比较昂贵且通用性不强。 另一种是针对普通的镍镉、 镍氢电池所设计的通用充电器。 这种充电器的缺点是用户必须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控制充电的时间, 否则可能对电池欠充或者过充。 不但使用不便而且对充电电池本身有极大的损害,还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及需求:
目前, 在充电器市场上最有发展前途的是向电动车充电的充电器, 这是电动车具有其它车型无与伦比的优点所决定的。 电动车自身噪声小, 环境污染小的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 尤其是在当今国际社会广泛提倡环保型节能技术的大背景下, 这种优势越来越明显。 目前, 电动车已经在市面上出售, 但这类车都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或者说是很好的解决, 它的蓄电池容量太小, 不能提供持续的动力而充电时间又太长,充电效率不高, 经常是要么过充要么欠充, 严重影响蓄电池的寿命。 广大的用户反应问题集中在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太短, 与此同时, 这类电池的充电技术不是很成熟, 在充电器设计方面大有可为之处。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 微型电子产品的应用特别, 在 MP3, 数码相机, 智能手机, 笔记本电脑的普及下为电池的大量使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 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 可充电电池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代了不可充电电池的市场。 可充电电池不但可以满足对耗电量大的设备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现代可充电电池有镍镉(Ni-Cd) 电池, 镍氢(Ni-Mn) 电池, 要强调说明的是由于重金属镉的污染问题和记忆效应等缺点, 镍镉电池已不再生产、 使用, 虽然市面上仍有销售。 因此,本文设计的充电器是针对镍氢电池。 充电电池的普及对充电器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市售充电器存在着充电时间长, 充电电流小, 没有保护能力等诸多设计缺陷。 这些设计缺陷对充电电池有极大的危害, 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设计充电器的原则是以适用满足需求为前提, 尽量采用常用的电子元器件, 避免使用昂贵的集成电路芯片, 即便于制作同时又降低成本。 智能充电器的发展现状是充电器普遍采用智能型芯片外加辅助电路构成, 成本比较高, 最终导致售价居高不下, 这就是设计粗糙的市售充电器仍占据广大市场的缘故。 智能充电器能够根据电池充电状态的三个阶段自动切换工作方式,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电池, 延长电池循环寿命, 而且可以提高充电效率, 缩短充电时间。
Ⅳ 手机充电器的电路为什么用自激振荡电路设计思想是什么 不就是降压么非得用振荡电路
手机充电器,电脑电源,UPS等都属于开关电源,是现今主流的电源设计模式,已经逐步取代了先前利用工频变压器(也就是那种很多铜丝,很笨重的变压器)直接将220V降压再整流滤波得到低压直流电的设计模式,开关电源的好处就是因为不需要笨重的工频变压器,而采用小巧的高频变压器,所以体积可以做得很小,而且配合其他元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稳压,及过流过压保护等各种功能。而这些好处是先前工频变压器模式的电源难以做到的。所谓开关电源就是通过高频变压器与开关管组成激振荡电路。通过开关管高频率的开与关,形成高频的交流电,然后通过变压器耦合到次级,再整流滤波成低压直流电。开关电源有自激振荡的,也有通过PWM(脉宽调制)芯片实现它激振荡的,手机充电器就是属于前者自激振荡型的,也就是不用PWM芯片,仅依靠高频变压器和开关管就可以维持震荡,而输出稳定的直流电。说得够详细了,都是以我的理解自己打出来的,不是网上复制的,看得出来你也是一个电子爱好者,应该不难理解,也可以多看看关于开关电源的知识。呵呵,我先前对此也不明白它的工作原理,还以为是那种旧式的用工频变压器降压的了,原来技术早已更新换代了,设计思路和原理完全不一样了。呵呵,现在已经完全明白它的工作原理了。相信你也会很快理解的。
Ⅳ 手机充电器这样设计是什么目的怎么用
1.建议以后充电的同时顺便激活下电池,这样电池充电就没有记忆了。
2.用交流插座充电,把电量充至100%关机,在关机模式下接着充到绿灯亮。
3.开机进入recover模式选择advancsd高级模式,选择wipe Battery ,清除电池痕迹。
4.开机充电至100%这样你的电池就没有记忆了以后充电也快多了。
Ⅵ 无线充电的前世今生!未来终将“无线”
自Google于2012年推出自家旗舰智能手机LG E960(Nexus 4,由LG电子设计与制造)开始,手机无线充电也被推进到大众的视野当中。手机轻轻放在充电半球上,手机不用做任何操作就可以充上电。第一次见到无线充电,真是感觉不能再神奇了,方便实用!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Ⅶ 未来手机的设计理念
华为手机着重于多彩的配色,配色很是非常的低调和奢华。
华为手机的后壳中,都是采用的是独特的蚀刻技术,其实使用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的使用当中,手感更好。而且有很细致的纹理,以及恰到好处的尺寸,这会更加的让我们拿在手中之后的感觉更好。手机的外壳也进行了一定的特别设计,这个设计也很用心,可以防止用户在使用当中出汗,或者是有指纹等等不利的情况发生,所以就算我们在长时间的使用当中,也会很不容易的出现滑落或者是磨损的现象。其实这种设计是很实用和注重用户体验的独特设计。
华为手机的摄像头采用了多焦的影像设计,它将所有的摄像头进行排列,模仿保时捷车灯的感觉对四个摄像头的合理排列,带给用户更加新奇的使用的体验。
华为手机屏幕的正面,目前都采用了一个OLED的大屏,分辨率非常高,达到了3120,从这个分辨率我们不由的看出,华为手机的清晰度是极高的。
华为手机的屏幕上还格外增加了一个自然色彩的融合功能,他会根据外界不同的光线,智能的调整屏幕的色彩,使其能够保持一致。
就目前市场而言,华为手机是最 物美价廉 的,堪称国产神器。
Ⅷ 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具体概念是什么
据了解,无线充电技术是靠两种新的设备来实现的,第一个是充电器,它要与电力相连接,然后会有一个“托盘”与充电器进行中转,只要手机与“托盘”距离在规定范围内,那么手机就会自动进行无线充电。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传输的不是一些简单的数据,而是电力,因此无线充电在目前的距离要求比较严格,手机与“托盘”在现在只能实现1厘米之内的近距离充电,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距离可能会拉长。虽然电力没有直接接触到手机产品,但是靠无线方式为手机充的电在使用效果上仍然和普通充电方式一样,续航能力并不会有所损失
无线充电技术和传统充电器的区别
虽然无线充电仍然需要一个充电器进行电力的无线传输,看似还是较为麻烦,但是传统的充电器只能为一个手机进行充电,甚至每个手机的充电器都不一样,而无线充电标准可以为所有支持Qi的手机进行充电,而其同时可以支持多个产品的一起充电,这种充电只需要将手机放在桌子上就能实现。另外,无线技术标准在成熟之后,各大公共场所都会装有这种设备,因此无论是在家、办公室还是街道上甚至是列车上,用户都可以进行无线充电,十分便捷。
Ⅸ 急求手机万能充电器设计原理毕业论文
一、工作原理:该充电器电路主要由振荡电路、充电电路、稳压保护电路等组成,其输入电压AC220V、50/60Hz、40mA,输出电压DC4.2V、输出电流在150mA~180mA。在充电之前,先接上待充电池,看充电器面板上的测试指示灯是否亮?若亮,表示极性正确,可以接通电源充电;否则,说明电池的极性和充电器输出电压的极性是相反的,这时需要按一下极性转换开关AN1(测试键)才行。具体电路原理如下。
1.振荡电路
该电路主要由三极管VT2及开关变压器T1等组成。接通电源后,交流220V经二极管VD2半波整流,形成100V左右的直流电压。该电压经开关变压器T的卜1初级绕组加到了三极管VT2的c极,同时该电压经启动电阻R4为VT2的b极提供一个正向偏置电压,使VT2导通。此时,三极管VT2和开关变压器T1组成的间歇振荡电路开始工作,开关变压器T的1-1初级绕组中有电流通过。由于正反馈作用,在变压器T的1-2绕组感应的电压通过反馈电阻R1和电容C1加到VT2的b极,使三极管VT2的b极导通电流加大,迅速进人饱和区。随着电容C1两端电压不断升高,VT1的b极电压逐渐降低,使三极管VT2逐渐退出饱和区,其集电极电流开始减少,变压器T的1-1初级绕组中产生的磁通量也开始减少。在变压器T的1-2绕组感应的负反馈电压,使VT2迅速截止,完成一个振荡周期。在VT2进入截止期间,变压器T的1-3绕组就感应出一个5.5V左右的交流电压,作为后级的充电电压。
2.充电电路
该电路主要由一块软塑封集成块IC1(YLT539)和三极管VT3等组成。从变压器T的1-3绕组感应出的交流电压5.5V经二极管VD3整流、电容C3滤波后,输出一个直流8.5V左右电压(空载时),该电压一部分加到三极管VT3的e极;另一部分送到软塑封集成块IC1(YLT539)的1脚,为其提供工作电源。集成块IC1有了工作电源后开始启动工作,在其8脚输出低电平充电脉冲,使三极管VT3导通,直流8.5V电压开始向电池E充电。
当待充电池E电压低于4.2V时,该电压经取样电阻R11、R12分压后,加到集成块IC1的6脚上,该电压低于集成块IC1内部参考电压越多,集成块IC1的8脚输出的电平越低,三极管VT3的b极电位也越低,其导通量越大,直流电压(8.5V)经极性转换开关S1向电池E快速充电。由于集成块IC1的2、3、4脚和电容C4共同组成振荡谐振电路,其2脚输出的振荡脉冲经电阻R16送至充电指示灯LED1(绿)的正极,其负极接到集成块IC1的8脚。在电池刚接人电路时,集成块IC1的8脚输出的电平越低,充电指示灯LED1闪烁发光强。随着充电时间延长,电池所充的电压慢慢升高,集成块IC1的8脚输出电压慢慢升高,充电指示灯LED1闪烁发光逐渐变弱。
当电池E慢慢充到4.2V左右时,集成块IC1的6脚电位也达到其内部的参考电压1.8V。此时,集成块IC1内部电路动作,使其8脚电压输出高电平,三极管VT3截止,充电指示灯LED1不再闪烁发光而熄灭,充满指示灯LED2(绿)由灭变亮。
3.稳压保护电路
该电路主要由三极管VT1、稳压二极管VDZ1等组成。
过压保护:当输出电压升高时,在变压器T的1-2反馈绕组端感应的电压就会升高,则电容C2所充电压升高。当电容C2两端电压超过稳压二极管VDZ1的稳压值时,稳压二极管VDZ1击穿导通,三极管VT2的基极电压拉低,使其导通时间缩短或迅速截止,经开关变压器T1耦合后,使次级输出电压降低。反之,使输出电压升高,从而确保输出电压稳定。
过流保护:在接通电源瞬间或当某种原因使三极管VT2的电流过大时,在R5、R6上的压降就大,使过流保护管VT1导通,VT2截止,从而有效防止开关管VT1因冲击电流过大而损坏。同时电阻R6上的压降,使电容C2两端电压升高,此后过流保护过程与稳压原理相同,这里不再重复。三极管VT1是过流保护管,R5、R6是VT2的过流取样保护电阻。
二、常见故障检修
例1:接上待充电池及电源后,电源PW指示灯LED3及测试指示灯TESTLED4亮,而充电LED1及充满指示灯LED2不亮,无电压输出,不能给电池充电。
分析检修:这种故障多是充电器开关振荡电路没有工作所致。在实际检修过程中,发现开关管VT2和电阻R6损坏最多。一般情况下,电池E的充电电路工作电压较低,其元件损坏的概率不是很大,也就是开关变压器T1的次级之后电路的损坏概率不是很大。
例2:接上待充电池及电源后,各状态指示灯显示正常,但就是充不进电或充电时间长。
分析检修:这种故障多是三极管VT3(8550)损坏,用正常管子换上后,即可排除故障。如果三极管VT3正常,再用表测电容C3(100μF/16V)两端电压,正常在直流8.5V左右。若电压正常,应检查电阻R7或集成块IC1,集成块IC1各引脚正常参数如附表所示。若电压低,再测开关变压器T1次级输出电压,正常在交流5.5V左右。若电压正常,说明电容C3或整流二极管VD3损坏;若电压低,应检查开关变压器T1及其前级各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