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电梯--自动扶梯的设计,我想了解关于商场自动扶梯的设计方面的一些知识要点,和设计规程!~
你无需提供什么设计方案。理论上电梯、扶梯都是定制设备。客户需要按照电梯版公司提供的土建权设计参数进行土建设计,但是你这个情况是原有土建已经形成所以你需要采集用户现有的土建技术参数,提供给电梯制造公司即可定制符合该土建参数的扶梯产品。
相关参数:1、提升高度(楼层高度,含楼板)
2、扶梯跨度(下层底坑外沿到上层称重梁外沿垂直距离)
3、桁架长度(下层底坑外沿到上层称重梁外沿直线距离)
相关功能:1、是否变频
2、是否软启动
3、其他安全功能要求
装饰装潢:1、梯级材质
2、裙板材质
3、扶手带支撑架材质
4、内外盖板材质
等等,相关影响价格的因素!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㈡ 自动扶梯尺寸及参数
(1)理论输送能力。指每小时理论输送的人数。理论输送能力(c,人/h)计算式为=3 600vk/0.4。式中,v为额定速度,m/s;k为宽度系数(梯级宽度为0.6m时取1.0,0.8m时取1.5,1.0m时取2.0)。
(2)额定速度。指梯级、踏板或胶带在空载运行下的速度,是设计确定并实际运行的速度。自动扶梯倾斜角不大于30°时额定速度不应超过0.75m/s,倾斜角大于30°且不大于35°时额定速度不应超过0.50m/s。自动人行道的额定速度不应超过0.75m/s,当踏板的宽度不超过1.1m时,额定速度不应超过0.9m/s。
(3)倾斜角。梯级、踏板或胶带运行方向与水平面构成的最大角度。一般有27.3度,30度,35度(当提升高度不超过6m , 额定速度不超过0.50m/s时,倾斜角允许增至35°)三种。一般双梯的话梯级宽度常用1000,这样的话总宽度会达到3400——3600左右。
(4)梯级名义宽度。国内自动扶梯一般采用0.6m、0.8m、1.0m,一般双梯的话梯级宽度常用1000,这样的话总宽度会达到3400——3600左右。
(5)安全设计出人口畅通区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畅通区有密集人流穿行时,其宽度应加大;
(2)自动扶梯防攀爬装置技术指标扩展阅读:
扶梯分类方法很多,可从不同角度来分。
(1)按驱动方式分类:有链条式(端部驱动)和齿轮齿条式(中间驱动)两类。
(2)按使用条件分:有普通型(每周少于140h运行时间)和公共交通型(每周大于140h运行时间)。
(3)按提升高度分:有最大至8m的小提升高度,和最大至25m中提升高度以及最大可达65m的大提升高度3类。
(4)按运行速度分:有恒速和可调速两种。
(5)按梯级运行轨迹分:有直线型(传统型)、螺旋型、跑道型和回转螺旋型4类。
自动扶梯的核心部件是两根链条,它们绕着两对齿轮进行循环转动。在扶梯顶部,有一台电动机驱动传动齿轮,以转动链圈。典型的自动扶梯使用100马力的发动机来转动齿轮。发动机和链条系统都安装在桁架中,构架是指在两个楼层间延伸的金属结构。
㈢ 自动扶梯安装规范有哪些
1、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应有充分畅通的区域,以容纳进(出)自动扶梯的乘客,该区域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在深度方向,从自动扶梯的扶手带端部起,向外延伸至少2.5m。若该通行区域的宽度达到扶手带中心距的两倍以上,则其深度方向尺寸可减至2m。
设计人员应将该通行区域视为整个交通输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实际上有时需要适当增大。
2、自动扶梯的梯级上方,应有不小于2.3m的垂直净通过高度。该净高度应沿整个梯级、踏板的运动全行程,以保证自动扶梯的乘客安全无阻碍的通过。
3、扶手带中心线与相邻建筑物墙壁或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500mm,该距离应保持到自动扶梯梯级上方至少2.1m的高度处。
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可避免伤害的危险,则此2.1m的高度可适当减少。
对平行并列布置或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为防止相邻自动扶梯运动引起的伤害,相邻两台自动扶梯扶手带外缘之间距离应大于500mm。
4、自动扶梯与楼板交叉处以及各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相交叉的三角形区域,除了应满足上述3)的安全距离的要求外,还应在外盖板上方设置一个无锐利边缘的垂直防碰保护板,其高度不应小于0.3m,例如用一个无孔的三角形保护板。
如扶手带中心线与任何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时,则不须采用防碰保护板。
5、自动扶梯与上层楼板相交处,为了满足上述2)梯级、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在上层楼板上应开有一定尺寸的孔,为了防止乘客有坠落或挤刮伤害的危险,在开孔楼板的边缘应设有规定高度的护栏。
(3)自动扶梯防攀爬装置技术指标扩展阅读:
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有:
1、提升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特殊情况可到几十米。
2、倾斜角度:一般为30°、35°。
3、速度:一般为0.5米/秒,有的梯型可达到0.65米/秒、0.75米/秒
4、梯级宽度:60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
5、理论输送能力:按照速度0.5米/秒计算,不同梯级宽度的输送能力相应为4500人/时、6750人/时、9000人/时。
6、梯级节距和牵引链节距等。
㈣ 人行道扶梯防攀爬装置安装尺寸
防爬装置的话安装在外盖板上,起始高度为水平地面往上1000±50mm处
主要起的就是防止人从外面翻到梯子内部,所以如果梯子两边是悬空或者有围栏的话可以不用装
㈤ 自动扶梯的防攀爬装置算国标吗
算的,在扶梯离地面一米处要有防止人站立或者向扶梯内攀爬的装置
不过要是扶梯井道悬空的像是2楼到3楼这种肯定不会有人爬进来,或者是扶梯两边有护栏围起来人不可能走过去的就可以不用防爬装置
㈥ gb16899-2011中规定,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必须具备的监控和安全装置有哪些
2012年7月31日起,抄电梯行业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正式实施。据了解,此项新国标强制要求所有自动扶梯及人行道增设防碰挡板、围裙防夹装置、警示标志、防攀爬翻越措施、扶手防滑装置等;而在技术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参数要求,如传动元件安全系数、制停距离标准等。无疑,新标准的正式实施将大大增强公众的乘梯安全,同时也将推动中国电梯标准化的发展进程。
㈦ 什么情况下扶梯应设防攀爬装置
按照技监抄局的要求改造袭
为防止人员跌落,在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外盖板上应当装设防爬装置。如果存在人员跌落的风险,应采取适当措施阻止人员爬上扶手装置外侧。没有攀爬可能就不要设置,如靠墙或者已经设置阻止进入的可能(在扶梯旁设置柜台、设置阻挡等),只有存在进入或者进入后又跌落可能,才需要设置扶手装置和围裙板防爬装置位于地平面上(1000±50)mm,下部与外盖板相交,平行于外盖板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并应当确保在此长度范围内无踩脚处。见下图
扶梯防爬装置尺寸1000*620*115的 5毫米220-280元 6毫米300-330元 8毫米380-420元 三角区挡板一般价格在95-120元
全国发货
㈧ 扶梯的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是带有循环运行梯级,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
动设备。(摘自国标GB16899-1997)
自动扶梯是由一台特种结构形式的链式输送机和两台特殊结构形式的胶带输送机所组合而成,带有循环运动梯路,用以在建筑物的不同层高间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见右图)。运载人员上下的一种连续输送机械。
自动扶梯由梯路(变型的板式输送机)和两旁的扶手(变形的带式输送机)组成。其主要部件有梯级、牵引链条及链轮、导轨系统、主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装置、制动器及中间传动环节等)、驱动主轴、梯路张紧装置、扶手系统、梳板、扶梯骨架和电气系统等。梯级在乘客入口处作水平运动(方便乘客登梯),以后逐渐形成阶梯;在接近出口处阶梯逐渐消失,梯级再度作水平运动。这些运动都是由梯级主轮、辅轮分别沿不同的梯级导轨行走来实现的。
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有:
提升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特殊情况可到几十米。
倾斜角度:一般为30°、35°。
速度:一般为0.5米/秒,有的梯型可达到0.65米/秒、0.75米/秒
梯级宽度:60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
理论输送能力:按照速度0.5米/秒计算,不同梯级宽度的输送能力相应为4500人/时、6750人/时、9000人/时。
梯级节距和牵引链节距等。
可广泛用于车站、码头、商场、机场和地下铁道等人流集中的地方。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展出的一台阶梯状动梯是现代自动扶梯的雏形。以后,自动扶梯在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自动扶梯的核心部件是两根链条,它们绕着两对齿轮进行循环转动。在扶梯顶部,有一台电动机驱动传动齿轮,以转动链圈。典型的自动扶梯使用100马力的发动机来转动齿轮。发动机和链条系统都安装在构架中,构架是指在两个楼层间延伸的金属结构。
与传送带移动一个平面不同,链圈移动的是一组台阶。自动扶梯最有趣的地方是这些台阶的移动方式。链条移动时,台阶一直保持水平。在自动扶梯的顶部和底部,台阶彼此折叠,形成一个平台。这样使上、下自动扶梯比较容易。
自动扶梯上的每一个台阶都有两组轮子,它们沿着两个分离的轨道转动。上部装置(靠近台阶顶部的轮子)与转动的链条相连,并由位于自动扶梯顶部的驱动齿轮拉动。其他组的轮子只是沿着轨道滑动,跟在第一组轮子后面。
两条轨道彼此隔开,这样可使每个台阶保持水平。在自动扶梯的顶部和底部,轨道呈水平位置,从而使台阶展平。每个台阶内部有一连串的凹槽,以便在展平的过程中与前后两个台阶连接在一起。
除转动主链环外,自动扶梯中的电动机还能移动扶手。扶手只是一条绕着一连串轮子进行循环的橡胶输送带。该输送带是精确配置的,以便与台阶的移动速度完全相同,让乘用者感到平稳。
自动扶梯系统不像电梯那样能够使人上升几十层楼,但很适用于提供短距离运输。这是因为自动扶梯的高负载率。电梯满员后,必须等它到达指定楼层并返回后其他人才能上电梯。而在自动扶梯上,只要有一个人到达上层,就会为其他人腾出位置。 1.1产品定义
是一种带有循环运行梯级,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它具有连续工作,运输量大的特点。因此广泛用于人流集中的地铁、轻轨、车站、机场、码头、商店及大厦等公共场所的垂直运输。其结构主要由梯级、梯级驱动装置、驱动主机、传动部件、紧张装置、扶手装置、金属结构、梯级导轨、上下盖板、梳齿板、安全装置及电气部分等部件组成。
1.2产品分类
1.2.1 按扶手装饰分类
1)全透明式:指扶手护壁板采用全透明的玻璃制作的自动扶梯,按护壁板采用玻璃的形状又可进一步分为曲面玻璃式和平面玻璃式。
2)不透明式:指扶手护壁板采用不透明的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作的自动扶梯。由于扶手带支架固定在护壁板的上部,扶手带在扶手支架导轨上作循环运动,因此不透明式其稳定性优于全透明式。主要用于地铁、车站、码头等人流集中的高度较大的自动扶梯。
3)半透明式:指扶手护壁板为半透明的,如采用半透明玻璃等材料的扶手护壁板。
就扶手装饰而言,全透明的玻璃护壁板具有一定的强度,其厚度不应小于6mm,加上全透明的玻璃护壁板有较好的装饰效果,所以护壁板采用平板全透明玻璃制作的自动扶梯占绝大多数。
1.2.2 按梯级驱动方式分类
1)链条式:指驱动梯级的元件为链条的自动扶梯。
2)齿条式:指驱动梯级的元件为齿条的自动扶梯。
由于链条驱动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所以目前大多数自动扶梯均采用链条驱动式结构。
1.2.3 按提升高度分类
1)小提升高度自动扶梯:提升高度3~10m;
2)中提升高度的自动扶梯:提升高度10~45m;
3)大提升高度的自动扶梯:提升高度45~65m。1.3规格
1.4执行标准
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JB/T8545—2010《自动扶梯梯级链、附件及链轮》
1.5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
1)提升高度h
提升高度是指使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两楼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对于倾斜角为35°的自动扶梯,其提升高度不应超过6m。
2)名义宽度z1
名义宽度是指梯级宽度的公称尺寸(580mm~1100mm),通常为600mm、800mm和1000mm三种规格。
3)名义速度v
自动扶梯在空载情况下的运行速度,是制造厂商所设计确定并实际运行的速度。
自动扶梯倾斜角α小于30°时,其额定速度不应超过0.75m/s ,通常为0.5m/s、0.65 m/s和0.75 m/s ;
自动扶梯倾斜角α大于30°,但不大于35°时,其额定速度不应超过0.5m/s且提升高度h不大于6m。
4)倾斜角α
梯级运行方向与水平面构成的最大角度,通常自动扶梯的倾斜角为30°和35°两种。
自动扶梯的倾斜角α一般不应超过30°,当提升高度不超过6m,额定速度不超过0.5m/s时,倾斜角α允许增至35°。
5)理论输送能力 t
自动扶梯每小时理论输送的人数,按下式计算:
t ………………………(1)
式中: t——理论输送能力(人/h);
——额定速度(m/s) 名义宽度(mm) 额定速度(m/s) /0.50.650.75600 4500 5850 6750 800 6750 8775 10125 1000 9000 11700 13500 ——系数;
对常用的宽度其 值为:
当 Z1=0.6m时, k=1.0
当 Z1=0.8m时, k=1.5
当 Z1=1.0m时, k=2.0
按公式(1)计算的理论输送能力见右表。 理论输送能力 (人/h) 1.6设计选用要点
1.6.1 自动扶梯的总体布置形式
自动扶梯的输送能力与其总体布置形式密切相关,应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采用合理的布置形式,其基本布置形式有下列几种(见图)。 d平行并列布置 e交叉布置 c单列重叠布置 b单列连续布置 a单台布置 图4 自动扶梯总体布置
注:a、b、c三种布置形式,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实现层楼间单向输送乘客,因此适用于客流量较小的小型商店和车站等处使用。
d和e两种布置形式,能实现同一时间内双向输送乘客,适用于客流量较大的大型百货商场等处使用。
1.6.2 自动扶梯的相邻区域
1)出入口的通行区域
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应有充分畅通的区域,以容纳进(出)自动扶梯的乘客,该区域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在深度方向,从自动扶梯的扶手带端部起,向外延伸至少2.5m。
若该通行区域的宽度达到扶手带中心距b1的两倍以上,则其深度方向尺寸可减至2m。
设计人员应将该通行区域视为整个交通输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实际上有时需要适当增大。
2)梯级、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
自动扶梯的梯级上方,应有不小于2.3m的垂直净通过高度。该净高度应沿整个梯级、踏板的运动全行程,以保证自动扶梯的乘客安全无阻碍的通过。
3)扶手带外缘与建筑物或障碍物之间的安全距离
扶手带中心线与相邻建筑物墙壁或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500mm,该距离应保持到自动扶梯梯级上方至少2.1m的高度处。
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可避免伤害的危险,则此2.1m的高度可适当减少。
对平行并列布置或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为防止相邻自动扶梯运动引起的伤害,相邻两台自动扶梯扶手带外缘之间距离应大于500mm。4)与楼板交叉处以及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之间的防护
自动扶梯与楼板交叉处以及各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相交叉的三角形区域,除了应满足上述3)的安全距离的要求外,还应在外盖板上方设置一个无锐利边缘的垂直防碰保护板,其高度不应小于0.3m,例如用一个无孔的三角形保护板。
如扶手带中心线与任何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时,则不须采用防碰保护板。
5)自动扶梯上端部楼板边缘的保护
自动扶梯与上层楼板相交处,为了满足上述2)梯级、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在上层楼板上应开有一定尺寸的孔,为了防止乘客有坠落或挤刮伤害的危险,在开孔楼板的边缘应设有规定高度的护栏。
6)自动扶梯的照明
自动扶梯及其周边,特别是在梳齿板的附近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内或室外自动扶梯出入口处地面的照度分别至少为50lx或15lx。
㈨ 自动扶梯新国标与老国标区别
1 明确自动扶梯在非运行状态下不能当作固定楼梯使用
2 新标准的名义速度也即旧标准的额定速度,指设计的空载运行速度,而新标准的额定速度指实际的满载时的运行速度,应以现场实测的为准。
3 新标准中自动扶梯的名义宽度要求不变,而自动人行道要求最大不超过1.65m,但超过1.00 m时,其输送能力不会增加,因为使用者需要握住扶手带,其额外的宽度原则上是供购物车和行李车使用的。
4 围板(外饰板)强度 要求增加了
5 新标准不分普通型和公共交通型,挠度统一为1/750(即桁架的刚度增加)
6 对梯级和踏板表面、梳齿支撑板以及楼层板表面防滑性能 提出了要求和要达到的等级
7 对梯级和踏板新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强度的要求
8 扶手装置防攀爬翻越措施
9 倾斜段到水平区段过渡的曲率半径 梳齿与齿槽啮合深度 梳齿的设计角 照明 火灾防护 静电防护 绝缘电阻
错相保护 ( 以上是新增加的功能和要求)
10 检修盖板和楼层板打开的状态检测 可打开的外装饰板的电气开关。
11 梯级或踏板缺失监测装置
12 可拆卸的手动盘车装置检测
13 制动器动作监测装置
14 制停距离监测装置
15 链条断裂或过分伸长的监控
16 扶手带速度监控装置
17 新标准增加了扶手带下缘与障碍物之间的垂直距离的要求,对两台扶梯或人行道间扶手带的距离也更高,从原来的120mm改为160mm
18 在驱动端和转向站,缺失的梯级或踏板应在驶出梳齿板前被检测到,该检测装置应为手动复位的安全触点开关
㈩ 自动扶梯布置时应参考哪些规定
1、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应有充分畅通的区域,以容纳进(出)自动扶梯的乘客,该区域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在深度方向,从自动扶梯的扶手带端部起,向外延伸至少2.5m。若该通行区域的宽度达到扶手带中心距的两倍以上,则其深度方向尺寸可减至2m。
设计人员应将该通行区域视为整个交通输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实际上有时需要适当增大。
2、自动扶梯的梯级上方,应有不小于2.3m的垂直净通过高度。该净高度应沿整个梯级、踏板的运动全行程,以保证自动扶梯的乘客安全无阻碍的通过。
3、扶手带中心线与相邻建筑物墙壁或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500mm,该距离应保持到自动扶梯梯级上方至少2.1m的高度处。
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可避免伤害的危险,则此2.1m的高度可适当减少。
对平行并列布置或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为防止相邻自动扶梯运动引起的伤害,相邻两台自动扶梯扶手带外缘之间距离应大于500mm。
4、自动扶梯与楼板交叉处以及各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相交叉的三角形区域,除了应满足上述3)的安全距离的要求外,还应在外盖板上方设置一个无锐利边缘的垂直防碰保护板,其高度不应小于0.3m,例如用一个无孔的三角形保护板。
如扶手带中心线与任何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时,则不须采用防碰保护板。
5、自动扶梯与上层楼板相交处,为了满足上述2)梯级、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在上层楼板上应开有一定尺寸的孔,为了防止乘客有坠落或挤刮伤害的危险,在开孔楼板的边缘应设有规定高度的护栏。
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有:
1、提升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特殊情况可到几十米。
2、倾斜角度:一般为30°、35°。
3、速度:一般为0.5米/秒,有的梯型可达到0.65米/秒、0.75米/秒
4、梯级宽度:60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
5、理论输送能力:按照速度0.5米/秒计算,不同梯级宽度的输送能力相应为4500人/时、6750人/时、9000人/时。
6、梯级节距和牵引链节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