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围墙上的红外对射报警器.为什么一下雨就报警
红外对射报警器的原理,和电视遥控器红外线原理相似,当之间被阻隔收不到红外信号的时候,原来的状态就改变。下雨时正好阻隔了红外线,所以就报警。据我的经验,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有换其他的报警器了。
Ⅱ 雨水收集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弃流来池(设有格栅井)自→雨水收集池→沉沙区→清水区
(1)、格栅井: 去除雨水中含有的如树叶等大块悬浮物。每次降雨结束后应及时人工清理弃流池内沉积泥沙及拦截的栅渣。客户也可以根据自身调节采用:完全手动(人工现场启闭阀门),半自动(中控室电动启动阀门)。我厂内24小时有人值班,因此采用手动运行发现下雨后人工启闭阀门。
(2)、弃流池:通过弃流池将初期3-5分钟的雨水溢流排入市政污水管内。
(3)、雨水收集池:用于收集储存雨水,回收在利用。
雨水收集池:经过弃流后的雨水先进入雨水收集池的沉砂区再进入清水区。
A、沉砂区的作用:因后期雨水中也可能含有微量泥沙,沉砂区用来沉淀雨水中含有的泥沙,前面的四个100m³的储罐为沉沙区。一般两至三年清理一次。根据池内沉沙情况,可采用人工清理或采用混水泵抽吸。
B、清水区:经沉淀的雨水进入清水区,最后一个100m³的储罐。用水泵输送到构件车间进行中水回用。经过我们的水质监测和实际应用,出水完全可满足构件加工、绿化要求。
Ⅲ 雨水收集系统设计有哪些原则
雨水入渗、滞蓄系统应合理利用场地空间;
收集回用系统应设收集、截污、储存、处理和回用等设施;
调节系统应设收集、调节及溢流排放等设施,且宜与入渗、滞蓄系统和收集回用系统组合应用。
Ⅳ 雨淋阀工作原理
雨淋报警阀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是可以根据火情控制楼房消防管道中的消防储水单向朝着喷水灭火喷头流动,是一种及时高效的消防阀门。一般的雨淋报警阀都设计有水力警铃、球阀、针阀和压力开关这些阀门部件。
雨淋阀可以瞬间开启,使水进入阀室进入自动阀的配水网络。雨淋阀阀室分为上室、下室和控制室。控制室与供水管道连接,中间设置限流孔板。供水管道中的压力水推动控制室的隔膜,然后推动驱动杆拧紧阀瓣锁定杆,从而产生扭矩并将阀瓣锁定在阀座上。
阀瓣防止压力水进入下阀室的上阀室。在消防中,由于控制室泄压,驱动杆作用在盘锁杆上的力矩小于作用在盘上的供水压力,因此盘打开,供水进入配水管道。
(4)雨水检测报警装置设计与制作扩展阅读
雨水喷淋阀主要用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开放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水系统和水幕系统。预作用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特点是既可以考虑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也可以考虑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系统采用雨阀和报警系统,喷头关闭,通常管路中没有水,一旦报警可以预充,由干到湿系统。这种系统要求较高,其优点是平时管道内没有水。它能防止误报或冻裂,特别适用于防水场所。雨水系统的洒水范围由雨水阀控制,系统启动后立即大面积喷水。
适用于需要大面积洒水和快速灭火的特殊危险场所。另外,雨水阀也作为喷水灭火系统中的报警控制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Ⅳ 请问雨水收集系统相关设计资料安装方式
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查阅相关设计资料来确定相应的安装方式:
注意事项
1、模块安装必须是(1000×500×400mm)严格按照长宽高为单体承插式组合承插式为一体的垂直受力。
2、确保雨水矩阵周边有足够的排水设施,以防止周边任何潜在的渗静水压力。
3、雨水矩阵按照长形布局应在池面前端、后端或中间应设有通风口或检查井、设备井通向池低。以防雨水池内部形成真空状态直接影响雨水的自然动态。
4、每个模块池的整体安装前期必须设有雨水格栅截污、过滤、弃流装置。在雨水矩阵前端安装,设雨水控制溢流井。以免造成堵塞或爆满。
5、模块系统安装时若出现任何情况必须谨慎及时处理,如:模块安装完毕时,必须及时回填覆土,防止雨水天气雨水量过大打字整体模块池浮起移位,造成更大损失。
6、按照项目工程的承重部位必须按照承重措施实施。以免因超荷载造成塌陷。
7、沿着箱体侧边拉施工直线确保模块横平竖直。
8、摊铺土工布和防水膜时注意周边压实,以免被风吹起,引起意外。
9、模块连接用锁扣把相邻的模块连接形成整体连接。可以防止晃动和独立移位。
1、雨水收集
1. 根据操作指南模块安装。如果产品中有任何缺陷必须放在一边替换掉。
2. 基础必须承重,基础按照现金国家规范实施夯实及混凝土基础。检验基础是否空虚,防止因基础空虚造成水箱下陷、漏水等。
3. 完成基础后有细沙(100mm)找平基底表面缺陷,且有利于水池底部排水。
4. 在基础底部铺设一层保护防水膜的土工布(≥300g),使土工布与坑的两侧预留有足够的边用以覆盖整个水池顶部。
5. 在铺设土工布上方再铺设一层防水膜(≥1.0MM),按照水池的尺寸设计铺设。防水膜内保持干净无杂物无高度硬块,防止压破防水衬垫。
6. 为保护产品在安装过程中从内部破坏防水层,在防水层上方在铺设一层土工布来做保护,最后再将模块在上方摆放。(如:土工布/防水膜/土工布)
7. 在开始安装模块水池时,按照已装配好的单体模块平放池底,再用连接口连接。
8. 模块水池安装好后,把原有预留的土工布及防水膜拉结到模块水池的上部固定。在平设土工布一层维护雨水矩阵上部。以便回填。
9. 设备安装,按照图纸设计前期的相关的雨水格栅截污、过滤、弃流装置。按照雨水矩阵的上部预留进水口标高设施前期设备位置。
10. 前期相关设备井连接选用承插口连接或是粘接口连接。
2、雨水渗透
1、根据操作指南模块安装。如果产品中又任何缺陷必须放在一边替换掉。
2、水池基础采用渗透系数较好的材料铺设(具体根据水池大小及渗透时间来确定)上方用细沙夯实找平。
3、在夯实的沙基上设置透水土工布,边缘预留足够的边用来包裹到水池顶部。
4、在开始安装模块水池时,按照已装配好的单体模块平放池底,再用连接口连接。
5、模块水池安装好后,把原有预留的土工布拉结到模块水池的上部固定。在平设土工布一层维护雨水矩阵上部,以便回填。
渗透池、渠包基础及回填层都因采用渗透系数较好的材料进行铺设及回填。
池体包裹物必须选用透水较好的透水土工布替代了雨水收集池所用的防水层。
Ⅵ 漏水报警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漏水报警系统由祥为漏水控制器(XW-DC-04)和漏水感应绳(XW1100)两部分组成。
漏水报警系统可以高内效替代人工巡检,容监测如雨水渗漏,水管等所有有水源区域的漏水情况。
主要用于IDC 机房,智能楼宇,精密空调,电力配电室,仓库。此外,还有档案馆、医院、半导体厂房,甚至家庭,都是漏水报警系统水浸传感器适用的范围。
Ⅶ 预作用喷淋系统的末端试水装置
末端试水装置是设置在有联动要求的湿式、干—湿式及预作用系统上,用以检验系统可靠性的一种手动检验装置,尤其在湿式系统中,能通过试水观察压力表示值和水流是否稳定,通过压力表示值,校核试水口流量,经计算判断系统的启动流量是否符合要求。
由于目前国内暂时无成套的末端试水装置可供选购,设计规范和施工及验收规范又没有很明确的规定,设计人员往往根据GB50261—96.第5、4、8条“末端试水装置宜安装在系统管网末端或分区管网末端”和本条款条文说明“末端试水装置一般由连接管、压力表、控制阀及排水管组成,有条件的也可采用远传压力、流量测试装置和电磁阀组成,总的安装要求是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可靠”的要求,把末端试水装置设计成如图-1,而施工人员往往把排水管随意就近接入废水管或雨水管,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有很多弊端。
其一,压力表不应装在阀门前面。虽然在未开启试水装置前可直现地看到管网中的水压力(静压)和确认管网中有水,但如果在报警阀与水流指示器之间设置了控制阀且控制阀未采用信号阀或被施工人员误装成普通控制阀的情况下,由于楼层面积较大,在分区管网的系统调试中只试验了最不利点管网的末端试水装置的联动控制,有可能造成有的分区控制阀未打开,误以为整个系统正常,在火灾发生时,不能得到喷淋水泵的供水而不能灭火。
其二,试验流量不准确。开启方试水装置进行系统试验时,不能模拟最不利点喷头的实际流量,造成试验时系统有效,但实际使用时,可能由于最不利点处的喷头开放后,实际流量达不到水流指示器或湿式报警阀的动作流量而不报警。
因为流量特性系数K=80的标准喷头在0.1Mpa工作压力下流量为80L/min,规范允许在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可以为0.05Mpa,根据公式:
q=K√10p
K—流量特性系统,标准喷头K=80
P—喷头处的水压(Mpa)
q—喷头的喷水量
最不利点喷头的喷水量q=K√10p≈57L/min,也就是说最不利的楼层或管网分区的水流指示器的动作流量为57L/min,这就是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动作流量。但是为了安全和可靠,许多生产厂家把自己生产的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动作流量指标定得比较低。按照《水流指示器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32-92)标准规定水流指示器的灵敏度应满足当q≤15L/min时,不应报警;15L/min<q<37.5lmin时应该报警;q=37.l min时必须报警。报警的最大流量不应大于37.5l="" min。而规范又规定湿式报警阀当系统侧流量q≤15l="" min时不报警,由副阀向系统侧补充压力;当15l="" min<q≤60l="" min时,主阀板是处于开启或者似开非开失去密封的状态;信号管内已有水流通过,并进入延时器,只是延时器在90s内不报警而已;只有当系统侧以60l="" min的流量放水时,压力开关和水力报警才在5~90s内报警。
所以如图-1的设置,打开阀门试水时,流量很容易就大于水流指示器的动作流量或大于湿式报警阀的动作流量,但由于流量没有一个确定值,并不能说明当最不利点处口喷头开放时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第三,排水管安装不合理。试水装置的排水管不应直接接入排水立管或雨水管,而应该设有间接排水的漏斗和排水管,以便在放水时能直观地反映出水量。
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末端试水装置应设置在系统中水力条件最为不利的喷头末端,它应由控制阀、压力表、试水口及排水装置组成(见图-2),试水口的K值应与该区域中最小喷头的K值相同,为了模拟一只喷头的开放,建议采用闭式喷头截去2个轭臂和溅水盘的方式来替代试水口。控制阀宜采用截止阀,具有调节流量的作用,而且密封面不易损伤。压力表应设在控制阀的下游,尽量靠近试水口,以便真实反映试水口喷水时的喷水压力,准确地计算出试水口的流量。试水口的出口不应连接排水管,必须以孔口出流的方式间接地排入排水管装置或排水明沟。
只有这样,才能使末端试水装置能模似一只喷头的流量放水,检验系统能否在最不利点处开放一只喷头时,使系统中的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压力开关、水力警铃都能正常动作,喷淋泵能及时启动,同时也表明了系统中任何一个喷头开放,系统都能可靠地联动运行。
Ⅷ 如何安装燃气报警器
根据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依据检测气体的密度及风向来确定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安装位置,但应避免将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在空气流动过大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面积适中的室内空间,可依据保护半径均匀布点,即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在离释放源距离7.5m以内或两只可燃气体探测器的水平距离在15m以内;面积过大或存在大量可通风部位的室内空间,应按室外情况布置可燃气体探测器。
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在室外时,应布置在可燃气体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5m;可燃气体探测器布置在可燃气体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5m。
检测比空气重的气体时,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高度应距地面0.3~0.6m;检测比空气轻的气体时,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高度宜高出释放源0.5~2m。
说明:气体密度大于0.97kg/m3(标准状态下)即认为比空气重,气体密度小于0.97kg/m3(标准状态下)即认为比空气轻。
可燃气体探测器应根据GB3836.15-201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的第9条和第10条的相关要求进行安装。
注:可燃气体探测器上未使用的进线孔应使用随机附件中的螺堵进行堵封,且与可燃气体探测器外壳螺纹的啮合应不少于5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