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齿轮传动比公式是什么
传动比=从动轮齿数/主动轮齿数=主动轮转速/从动轮转速
i=z2/z1=n1/n2
B. 什么是双级齿轮如何实现1:10传动比需要几个齿轮实现直径之比为多少
两级齿轮就是两对齿轮减速传动,可以将输入速度减小,而输入转矩变大,你说的传动比10可能能够找到标准减速器,如果找不到的话自己设计的话也行。传动比的分配有一个公式的,i1= 根号下1.3~1.4倍的i
取个中间值1.35,1.35i=1.35*10=13.5
开方后i1=3.67,i2=i/i1=10/3.67=2.72.
一楼说的意思就是两级传动比都相同,其它这样不适合的,因为齿轮减速后转矩会增大,一般在分配传动比时会将一级传动比选较大值,而二级传动比要小一些,,三级传动比更小些,这样对齿轮和轴的承载能力分配就会合理一些。
我建议你按照上面的两人个传动比靠标准传动比,然后选择标准传动比,重新修正,再进行下一步的设计。不过后面的设计会有点麻烦的,不是一天两人天就能算出来的。我这有个范本,你照着做就行了,但是你给的分数太小了,不能随随便便就给你。
C. 齿轮传动时的传动比是什么的
这里涉及2个问题:1)是哪一个对哪一个的比?2)是瞬时传动比还是平均传动比?
1)这一问题属于传动比的定义问题。为了指明是哪一个对哪一个的传动比,通常在传动比符号右下角用右下标12表示,即是指齿轮1对齿轮2的转速比。
2)这一问题属于传动比的计算方法问题。若根据定义,可通过同一时间内两轮的转角比来计算,即
齿轮1对齿轮2的传动比=齿轮1的转角:齿轮2的转角,这一方法既适合于瞬时传动比的计算也适合平均传动比的计算。
事实上,齿轮传动会因为制造与装配误差、齿廓的磨损、单双齿啮合的变刚度激励等冲击使得瞬时传动比沿着理论值而波动。
为了计算的简便,平时一般采用齿数比来计算平均传动比,即理论传动比,这样
齿轮1对齿轮2的传动比=齿轮1的转速:齿轮2的转速=齿轮2的齿数:齿轮1的齿数。
D. 两个齿轮的传动比的计算公式
齿轮传动比=n₂(被动转速度)/n₁(主动齿轮转速度)=z₁(主动齿轮次齿数)/z₂(被动齿轮齿数).。因为两种齿轮模数相同,同时都转动一个齿数∴主动齿轮转动齿数=被动齿轮转动齿数,即n₂z₂=n₁z₁∴n₂/n₁=z₁/z₂
E. 传动比是什么
传动比——在机械传动系统中,其始端主动轮与末端从动轮的角速度或转速的比值。
传动比(i)=主动轮转速(n1)与从动轮转速(n2)的比值=齿轮分度圆直径的反比=从动齿轮齿数(Z2)与主动齿轮齿数(Z1)的比值。
即:i=n1/n2=D2/D1 i=n1/n2=z2/z1
对于多级齿轮传动
1:每两轴之间的传动比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
2:从第一轴到第n轴的总传动比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总传动比ι=(Z2/Z1)×(Z4/Z3)×(Z6/Z5)……=(n1/n2)×(n3/n4)×(n5/n6)……
汽车的最大与最小传动比
一、最大传动比的确定
1、最大传动比是汽车为1档时传动系的总传动比,因主减速器传动比是固定的,通常汽车没有分动器和轮边减速器,因此,只要确定1档传动比即可。
2、最大爬坡度、1档动力因数、附着力和汽车最小稳定车速是最大传动比的制约因素 。
二、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驾驶性能是指加速性、动力装置的转矩响应、噪声和振动。
1、大排量发动机提供较大、较快、较平稳的转矩响应。前置前驱动传动系转矩响应较前置后驱动好。
2、最小传动比过小,汽车在重负荷下工作,加速性不好,出现噪声和振动。
3、最小传动比过大,燃油经济性差,发动机高速运转的噪声大
F. 齿轮的传动比一般是多少
齿轮分为三类,分别是直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
他们的传动比分别是回:直齿轮传动比在3~答6;圆锥齿轮2~3;蜗轮蜗杆10~40。(齿轮传动比齿轮的传动比的大小是根据工作机械的需要来确定的。不同的齿轮传动比范围不一样。)
拓展资料:
传动比是机构中两转动构件角速度的比值,也称速比。构件a和构件b的传动比为i=ωa/ ωb=na/nb,式中ωa和 ω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角速度(弧度/秒);na和n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转速(转/分)。
传动比的计算方法:电动机转速减速到工作机构需要的转速,传动比=使用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使用系数,传动比=主动轮转速除以从动轮转速的值=它们分度圆直径的倒数的比值。
即:i=n1/n2=D2/D1,i=n1/n2=z2/z1
参考链接:
传动比网络
齿轮传动比计算公式
参考图片:
G. 求二级齿轮传动比问题!
传动比=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转速的比值,=它们分度圆直径的倒数的比值即
i=n1/n2=D2/D1=Z2/Z1
对于二级齿轮传动,
i14=i12*i34=(Z2/Z1)*(Z4/Z3)=Z2*Z4/(Z1*Z3)
Z1.Z2.Z3.Z4分别代表减速器四个齿轮的齿数。
齿轮1和齿轮3是主动轮,齿轮2和齿轮4是从动轮。
二级减速器的传动比可以说成是 所有从动轮齿轮的乘积/所有主动轮齿轮齿数的乘积
H. 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的范围是多少
当传动比在8以下时,可采用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大于8时,最好选用二级(i=8—40)和二级以上(i>40)的减速器.单级减速器的传动比如果过大,则其外廓尺寸将很大.二级和二级以上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布置形式有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等数种.展开式最简单,但由于齿轮两侧的轴承不是对称布置,因而将使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匀,且使两边的轴承受力不等.为此,在设计这种减速器时应注意:1)轴的刚度宜取大些;2)转矩应从离齿轮远的轴端输入,以减轻载荷沿齿宽分布的不均匀;3)采用斜齿轮布置,而且受载大的低速级又正好位于两轴承中间,所以载荷沿齿宽的分布情况显然比展开好.这种减速器的高速级齿轮常采用斜齿,一侧为左旋,另一侧为右旋,轴向力能互相抵消.为了使左右两对斜齿轮能自动调整以便传递相等的载荷,其中较轻的龆轮轴在轴向应能作小量游动.同轴式减速器输入轴和输出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故箱体长度较短.但这种减速器的轴向尺寸较大.圆柱齿轮减速器在所有减速器中应用最广.它传递功率的范围可从很小至40
000kw,圆周速度也可从很低至60m/s一70m/s,甚至高达150m/s.传动功率很大的减速器最好采用双驱动式或中心驱动式.这两种布置方式可由两对齿轮副分担载荷,有利于改善受力状况和降低传动尺寸.设计双驱动式或中心驱动式齿轮传动时,应设法采取自动平衡装置使各对齿轮副的载荷能得到均匀分配,例如采用滑动轴承和弹性支承.圆柱齿轮减速器有渐开线齿形和圆弧齿形两大类.除齿形不同外,减速器结构基本相同.传动功率和传动比相同时,圆弧齿轮减速器在长度方向的尺寸要比渐开线齿轮减速器约30%.
I. 齿轮传动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分配传动比的原则:
1、使各级传动的承载能力接近相等(一般指齿面接触强度);
2、使各级传动的大齿轮浸入油中的深度大致相等,以使润滑简单;
3、使减速器获得最小的外形尺寸和重量。
二级的齿轮减速器,总传动比i范围为8~60,三级的齿轮减速器,总传动比i范围可达40~400。对于两级、三级的齿轮减速器,在机械设计手册上的传动比分配的线图可以查。
你说的四级齿轮传动,是应该尽量避免采用的,因为减速器的外形尺寸会很大,设计的时候也很难查到相关资料;如果一定要采用,那传动比分配的原则也应该要遵循的,那要通过很复杂的计算。
你说总传动比500,可以用摆线针轮减速器,它的传动比可以达到7500左右。
可以举个分配传动比的例子,传动比在400以内的,采用3级齿轮传动。
如:总传动比i为360,查线图可以确定i1=8.5,i2=6.4,然后通过计算来确定i3的值,i3=i/(i1*i2)=360/(8.5*6.4)=6.6。
J. 齿轮传动比范围
齿轮的传动比的大小是根据工作机械的需要来确定的。不同的齿轮传动比范围不一样。对于一级传动:直齿轮传动比在3~6;圆锥齿轮2~3;蜗轮蜗杆10~40。
传动比的计算是一电动机转速减速到工作机构需要的转速,传动比=使用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使用系数,传动比=主动轮转速除以从动轮转速的值=它们分度圆直径的倒数的比值。
即:i=n1/n2=D2/D1 i=n1/n2=z2/z1
对于多级齿轮传动:1.每两轴之间的传动比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 2.从第一轴到第n轴的总传动比等于各级传动比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