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理问题 小华同学组装"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烧瓶、酒精灯、棉线、
(1)酒精灯及其火焰的外焰
(2)碘
(3)锥形瓶里的碘粉变成紫色的蒸汽上升,在瓶口处出现亮晶晶的紫色小颗粒飘在空中
(4)升华、固化
B. 如图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实验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锥形瓶、铁圈、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酒精抄灯是用来加热袭的,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比较高,组装器材时,通过调整铁圈的位置保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来加热;
(2)给碘加热,很快紫色的碘蒸气产生;
(3)碘粉受热,就会升华为气态的碘蒸气;碘蒸气上升受冷后就会凝华为固态的碘粉,凝结在棉线上,形成“雪”;
(4)实验中,碘先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再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1)酒精灯;(2)紫;(3)固态碘粉变少,棉线上出现固态碘粉;(4)升华;凝华.
C. .如图l9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
1,酒精灯的火焰
2,碘
3,碘蒸气凝华时附在棉线上,出现紫色的碘晶体,像雪一样
4,升华
凝华
D. “人造雪”实验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萘粉等.
(1)精灯及其火焰
(2)棉线
(3)先升华,后凝华
E. 如何制取升华萘
将精萘渣和萘饼装入熔化槽,用间接蒸汽加热到90℃使之全熔融,再用水蒸气压入蒸发器。蒸发器中熔融萘的上部温度保持115℃,底部温度保持125℃。熔融萘表面上萘蒸气温度不应超过97℃,以免油类从蒸发器中带出而降低华萘的纯度。气体萘从蒸发器进入升华室。升华室温度保持40~50℃,此时室内萘蒸气转变成片状结晶而积聚在升华室底部,由底部漏斗定期放出萘饼装袋。
F. 人造雪实验观察对象
(1)棉线上出现的雪是由碘粉形成的,碘粉是实验的观察对象;
(2)碘粉受热,版就会升华为气权态的碘蒸气;碘蒸气上升受冷后就会凝华为固态的碘粉,凝结在棉线上,形成“雪”;
(3)实验中,碘先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再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1)碘粉和棉线;(2)固态的碘;碘的蒸气;固态的碘;(3)先升华后凝华.
G.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
1、酒精灯及其火焰 (火焰外焰温度最高,不浪费酒精)
2、棉线 (应为棉线上有人造雪版了,其他东西没有权变化)
3、升起紫色蒸汽,在瓶口处出现亮晶晶的紫色小颗粒飘在空中
4、升华 凝华 题目中有错别字:食盐应该为实验
H. 固体碘和固体萘哪个升华的快 1、写出实验方法与步骤 . 2、写出实验中应该控制的变量.
根据:萘是无色片状晶体,熔点80.5℃,沸点218℃,有特殊的气味,易升华.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密度4.93 克/立方厘米.相对原子质量126.9.熔点113.5℃,沸点184.35℃.结论:比较得,碘的熔点低,所以碘升华的快啊取两支试管,等物质质量且适量的固体碘和固体萘,秒表注意:实验中,会释放有毒物质,注意密封性实验步骤:1.将两三粒固态的碘(与芝麻大小相当)放入烧瓶内,2.用酒精灯给试管均匀地加热,少时,碘由固态升华变成气态,瓶内充满紫色气体(过程中记好时间).
停止加热,等到瓶内气体变冷时,碘又由气态凝华变成固态,紫色逐渐消失.这时会看到许多小晶粒附着在瓶壁,使玻璃的透明度减低.同样的方法来做固体萘升华,计时后比较!控制量:等物质质量【同摩尔数(n=m/M)】且适量的固体碘和萘.
I. 人造雪试验
2,碘
3,升起紫色蒸汽,在瓶口处出现亮晶晶的紫色小颗粒飘在空中
4,升华,固化
J. 萘粉人造雪
实验时通过酒精灯加热锥形瓶中的水,通过水加热萘粉,萘比较容易发生升华和凝华现象.
(1)酒精灯是用来加热锥形瓶中水的,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比较高,组装器材时,通过调整铁圈的位置保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来加热;
(2)棉线上出现的雪是由萘粉形成的,萘粉和棉线是实验的观察对象;
(3)萘粉受热,就会升华为气态的萘蒸气;萘蒸气上升受冷后就会凝华为固态的萘粉,凝结在棉线上,形成“雪”;
(4)实验中,萘先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再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1)酒精灯及其火焰;(2)棉线;(3)棉线上出现固态萘;(4)先升华后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