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
.(1) (3分)1.14② (2分) mg③(3分)
2.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
3好比提供了一个大小恒为mg的拉力去拉木块‘
4就不一样了,滑块和纱筒作版为一个整体,近似认为机械权能守恒。 也就是说在4中拉力成为内力了。 3和4不一样,是木板改为气垫导轨的结果,3中沙桐的重力作为外力,4中作为内力....
3.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
(1)动能定理中的功应是合力做的功,应首先测出滑块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所以缺少的步骤是:在沙桶中装适量的细沙,直到轻推滑块,滑块能在水平长木板上匀速运动为止,用天平测出此时沙和小桶的总质量m′,即摩擦力f=m′g. 为使绳子对滑块的拉力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应满足M>>m. (2)根据功的概念可求出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为W=(mg-f)( )=(m-m′)( ) g. 纸带上B、E两点的速度分别为 = , = 滑块动能改变量 = - = M ( - M ( ,或 = [ ] . 若满足W≈△E K ,动能定理即得到验证. 故答案为:(1)在沙桶中装适量的细沙,直到轻推滑块,滑块能在水平长木板上匀速运动为止,用天平测出此时沙和小桶的总质量m′,M>>m. (2)(m-m′)( ) g, [ ] ,W≈ |
4. 某同学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如图所示,图中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
(1)除了图中已有的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交流电源. (2)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橡皮条恢复原长时,小车做匀速运动,小车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此时小车获得的速度最大,要测量小车的最大速度,应选用纸带的点迹均匀的部分,如GJ段进行测量. 故答案为:(1)刻度尺;交流;(2)GJ. |
5.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动能定理的问题.(1)为了尽可能减少摩擦力的影响,需要如何调整
(1)为了尽可能减少摩擦力的影响,应先平衡摩擦力,把不带定滑轮的那一端回适当垫高; (2)砂答桶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 (3)小车从静止开始前进距离为h,获得的末速度为v,则动能的变化量△Ek=Mv2,合外力做功W=mgh, 则该实验应近似满足的关系式为mgh=Mv2. 故答案为:把不带定滑轮的那一端适当垫高;远小于;mgh=Mv2.
6.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 ① 实验中所用电磁
①交流,0.02秒②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平衡摩擦力③ mgL=  Mv 1 2
7.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
(1)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该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具体操作为:去掉沙桶,将长木板的一段垫高,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给小车以初速度,接通打点计时器,纸带点间距均匀即可. 设绳子上拉力为F,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 ① 对砂桶和砂有:mg-F=ma ② F= = ,由此可知当M>>m时,砂和砂桶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 故答案为:平衡摩擦力,M>>m. (2)滑块外力所做功为:W=mgL 滑块动能增加量为:△ Ek=Mv | 2
8.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放在长木板上的小车由静止开始在几条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木板运
A、实验中橡橡皮筋对小车所做功认为是合外力做功,因此需要平衡摩擦力,故长木板要适当倾斜,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故A错误; B、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一根橡皮筋做功的倍数,则不同规格的橡皮筋不可用,故B错误; C、实验中改变拉力做功时,为了能定量,所以用不同条数的橡皮筋且拉到相同的长度,这样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才有倍数关系,故C正确; D、需要测量出加速的末速度,即最大速度,也就是匀速运动的速度,所以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最均匀的部分进行计算,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D.
9. 在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一端与细绳相连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不挂钩码,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间距相等的点. ②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按图组装好仪器,并连接好所需电路,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接通拉力传感器和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关闭电源. ③打下D点时的速度v D = ,打下D点时的动能E KD = Mv D 2 = ;拉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计时器打下A点到打下D点过程中,细绳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F(h D -h A ). ④由动能定理得:△E K =W,则 △E K = W,以A点到各个计数点动能的增量 为纵坐标,以A点到各个计数点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为横坐标,得到一条过原点的倾角为45°的直线,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故答案为:①间距相等;②释放小车;③ ;F(h D -h A );④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
10.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
①由于实验需要测量纸带的长度,所以需要刻度尺,根据动能定理表达式可知,需要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所以缺少的器材是天平和刻度尺. ②受力分析可知,使滑块所受合外力等于绳子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先将小沙桶和滑块的连线断开,用垫块将长木板的左端稍垫起,直至轻推滑块,滑块能在水平长木板上匀速滑行为止; 要使绳子拉力约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实验中保持沙和沙桶的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③由点B到D点所对应的过程中,沙和沙桶的重力所做的功W=mg (s |
与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五金件品质管控
发布:2025-09-25 00:59:44
浏览:95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