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下列实验中可选
(1)图中仪器名称为:长颈漏斗;试管 (2)该实验装置用于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A中二氧化锰是固体,双氧水是液体,条件是常温,符合该装置;B和C都需加热,反应物都是固体,故不符合,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试管(2)A |
❷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2)检验二氧化碳
(1)根据实验来室常见仪器的认识,自可知标号仪器的名称:a 玻璃导管(或导管),b 集气瓶; (2)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3)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用题中装置(固体常温型)来制氧气的药品为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 催化剂; 故答案为:(1)a.玻璃导管(或导管);b.集气瓶; (2)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证明CO 2 气体已收满; (3)①H 2 O 2 (或双氧水);②催化. |
❸ 如图装置(Ⅰ)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答此题,①长颈漏斗,②分液漏斗; (2)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作反应原料的原因:反应速率太快,不利气体收集; (3)装置Ⅰ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若存在上下固定液面差,说明气密性好. (4)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装置Ⅱ与装置Ⅰ比较,Ⅱ更好一些,理由是:可控制酸液的滴加量及滴加速度; (5)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通入气体却发现白色沉淀又消失了,推测原因可能是:继续通入的CO 2 与沉淀发生了反应产生可溶性的新物质了. 故答案为: (1)①长颈漏斗,②分液漏斗; (2)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利气体收集; (3)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若存在上下固定液面差,说明气密性好; (4)Ⅱ,可控制酸液的滴加量及滴加速度; (5)继续通入的CO 2 与沉淀发生了反应产生可溶性的新物质 |
❹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1)指出图中有关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2)指出图中错误的
(1)圆锥形状的反应装置是锥形瓶;收集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
(2)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口跑出,所以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下;伸入锥形瓶内的导管要刚好露出胶塞即可,不能太长,如果太长不利于气体的排出;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到接近集气瓶的底部,有利于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净.
故答案为:(1)a.锥形瓶b.集气瓶
(2)①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下,应伸入液面下②导气管伸入锥形瓶内过长,只需伸出橡皮塞少许
③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太短,应伸入瓶底.
❺ 如图所示装置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______.(2)____
(1)对图中的制取装置来说,漏斗下端未插入到液面以下,产生的二氧化专碳气体就会从属长颈漏斗逸出;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插入到液体面以下,应改为将长颈漏斗的下端插入到液面以下;
(2)锥形瓶内导管伸入过长,不利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
故答案为:导管不应伸入锥形瓶过长,应改为导管刚露出橡皮塞为宜;
(3)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应改为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❻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⑴ 指出图中有关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⑵ 指出图中错误
(1)a.锥形瓶b.集气来瓶 2指出图中错自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①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下,应伸入液面下 ②导气管伸入锥形瓶内过长,只需伸出橡皮塞少许 ③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太短,应伸入瓶底。 ❼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图
你好,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那套反应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收内集装置组合在一容起就行了,你去课本上找一下就行了,如果需要画草图,请说明 ❽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
(1)属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故答案为: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❾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请根据图来回答.(1)该实验选用的固体试剂是______,液体试剂
(1)实验室制取二抄氧化碳时,选袭用的固体试剂是大理石或石灰石,液体试剂是稀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