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下所示.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①先
(1)铜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2H 2 SO 4 (浓) CuSO 4 +SO 2 ↑+2H 2 O, 故答案为:Cu+2H 2 SO 4 (浓) CuSO 4 +SO 2 ↑+2H 2 O; (2)氯气能够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 +H 2 O+Cl 2 ═2Cl - +4H + +SO 4 2- 、SO 4 2- +Ba 2+ =BaSO 4 ↓,所以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溶液会变浑浊, 故答案为:溶液变浑浊;SO 2 +H 2 O+Cl 2 ═2Cl - +4H + +SO 4 2- ;SO 4 2- +Ba 2+ =BaSO 4 ↓; (3)二氧化硫有毒,为了防止造成污染,需要使用尾气吸收装置,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吸收SO 2 防止污染; (4)因二氧化硫的漂白为暂时性,结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则实验方案为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若重新恢复红色,则通入的气体是SO 2 ;若仍为无色,则通入的气体是Cl 2 , 故答案为: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若重新恢复红色,则通入的气体是SO 2 ;若仍为无色,则通入的气体是Cl 2 . |
② 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
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凌晨置于室外,一开始没有光,所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然后太阳出来以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降低,氧气的含量逐渐升高.到了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因此该气体是氧气. 故选:A. |
③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酸碱盐中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及方案: 实验装置 实验步
(1)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鼓起;
(2)步骤①说明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够产生气体;②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故两步共同说明了
碳酸钠具有 与盐酸反应生成CO2的性质;
(3)向外拉注射器3(或充分振荡),如果无任何现象,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4)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后面标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5)步骤③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了碳酸钠;步骤④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已全部反应掉;步骤⑤是澄清的石灰水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此三步可得出碳酸钠具有与含Ca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性质;
(二)(1)瓶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CaCO3↓+2NaOH,由此可知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由步骤①中不再产生气泡可知,盐酸不会有剩余,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可能有剩余,溶液的溶质中一定含有NaOH和NaCl,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或
Na2CO3.
(2)由A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一定有碳酸钠存在;B中没有沉淀,说明无氢氧化钙存在,故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NaOH、NaCl和Na2CO3;
(3)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检验氢氧化钙的存在,能起到这一作用的是碳酸钾和二氧化碳,二者都可与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一)(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内部压强大于大气压;
(2)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3)将注射器4稍稍向外拉,证明CO2完全被吸收;
(4)Na2CO3+Ca(OH)2=CaCO3↓+2NaOH;
(5)与含Ca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二)(1)NaOH和NaCl,Na2CO3.
(2)【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NaOH、NaCl和Na2CO3 |
(3)ac
④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____C_________(2分)(2)__(x 4 -x 1 +x 5 -x 2 +x 6 -x 3 )/9T 2 __(4分) (3)____M>>m____(2分)(4)_______AD______(4分)
⑤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_____,b是______.(2)组装仪器时,将
(1)仪器来a,b分别是酒精自灯和锥形瓶; (2)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起润滑作用,便于连接;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因此能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故选F; 反应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加热 |
⑥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面挂着条形铁块,螺线管中插有铁芯.现开关S拨在触点②位置且电流表示数
A、开关拨到①位置,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在增多,所以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从而造成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增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故A正确. B、开关S位置不动,滑片P向a端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减小,从而导致了电磁铁的磁性减弱,造成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减小,测力计的示数减小.故B错误. C、开关S位置不动,将铁芯从电磁铁里面拔出,使电磁铁的磁性减弱,造成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减小,测力计的示数减小.故C错误. D、开关拨到③位置,虽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不变,但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在减少,所以电磁铁的磁性减弱,从而造成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减小,测力计的示数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⑦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 究思路并回答下列请思考探究思
(1)平衡摩擦力就是让小车在无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让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等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所以平衡时应为: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故选:C (2)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得: x 4 - x 1 =3a T 2 x 5 - x 2 =3a T 2 x 6 - x 3 =3a T 2 联立得: ( x 4 + x 5 + x 6 )-( x 1 + x 2 + x 3 )=9a T 2 解得:a= ( x 4 + x 5 + x 6 )-( x 1 + x 2 + x 3 ) | 9 T 2 | (3)设重物的质量m,小车的质量M,设加速度为a: 对小车:F=Ma 对重物:mg-F=ma 联立得: F= ,只有当m<<M时,才可以忽略m,F= =mg 故答案为:(1)C;(2) ( x 4 + x 5 + x 6 )-( x 1 + x 2 + x 3 ) | 9 T 2 | ;(3)m<<M |
⑧ 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该图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黄光,放热 (2)点燃的红磷,在集气瓶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由于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所以,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是: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故答案为: (1)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黄光,放热; (2)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 五分之一.
⑨ 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
(1)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凌晨置于室外,一开始没有光,所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然后太阳出来以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降低,氧气的含量逐渐升高.到了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因此该气体是氧气. (2)图甲装置常用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但该装置的设计有一个问题,即塑料袋连同花盆一起罩住了,这样,塑料袋内壁上凝结的水珠就不能排除花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因此塑料薄膜应只罩住植物,不应连花盆一起罩住.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若图丁表示图甲在黑暗环境中的装置,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塑料袋内的氧气,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甲表示蒸腾作用,乙表示呼吸作用,此过程表示植物正在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氧气;增强; (2)蒸腾作用;
 (3)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⑩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面挂着条形磁铁,螺线管中插有铁芯,开关S拨在触点②位置.要使弹簧测力
A、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上端是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滑片P向b端滑动,电阻变小,电流变大,螺线管磁性变强,排斥力增大,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不符合题意; B、将S拨到①位置,线圈匝数增加,螺线管磁性增强,排斥力增大,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不符合题意; C、将铁芯从螺线管中抽出,螺线管的磁性就会变弱,排斥力减小,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将螺线管往上移动,磁极间的作用会变强,排斥力变大,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与现将如下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五金件品质管控
发布:2025-09-25 00:59:44
浏览:9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