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力电子装置散热器智能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电子装置散热器智能优化设计
这个方面内容
我知道的比较多
⑵ 动力锂离子电池组是否需要考虑散热因素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散热问题一直都是行业关键技术之一。锂离子电池相对于传统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大的充放电倍率,因此工作过程中发热严重;特别是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路况复杂、环境苛刻(尤其在高温的夏季),电池产热更加剧烈,对电池的容量、寿命,尤其是安全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某种程度上说,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实际上是它的热问题,电池产热速率大于散热速率,电池组就会升温,一旦超过电池组所能承受的温度临界点,用电设备将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散热问题至关重要。
动力电池组的散热方式常见的有风冷、水冷等,风冷方式实施简单,但是需要考虑风口位置和数量、风道的设计,要根据电池箱热量模拟分布进行设计;水冷实施复杂,有一定操作难度,对高能量密度要求较高的电池组有空间要求,设计得到,散热效果要好得多。
略知皮毛,希望能帮到你。
⑶ 动力电池的加热和散热能共用一套系统吗为什么
动力电池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将电池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电池,加热和散热都很重要在温度过低时,先启动加热片预热电池,热量通过导热界面材料传递给电池组中的铝板,均匀,高效预热电池组,当电芯用行过热时电芯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界面材料传导至导热铝板在传递至金属外壳快速散热。因此,通过设计,是可以在一套装置中实现上述两种功能。
⑷ 锂电池发热量特别大,有什么好的方案降温的呢
锂电池时自身发热还是外部的因素导致发热,如果是自身发热则可以通过改变工艺降低电池内阻,可以降低电池温度,如果是外部因素,则可以通过添加辅助性的装置,如添加保温层。
⑸ 动力电池包的结构设计 如何有效解决散热和加热的问题 怎样设计合理有图更好
那我分享下GLPOLY导热硅胶片XK-P25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动力电池上的成功应用。
新能源汽车这两年是有发光又发热,新闻里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朋友圈是振奋人心的新能源汽车大单。很有幸,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也是搭载这一波新能源的好政策,结结实实的应用在了各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里面,帮助新能源电池包更好的做热传导使者。
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是一款柔软度非常好、压缩量可达到50%以上的导热硅胶片,刚好在汽车电池包里面,需要的就是压缩量大,可以最大化的实现有效接触面积的导热硅胶片,XK-P25导热硅胶片完美的匹配了这一需求,而且汽车工作时是连续抖动震动的,导热硅胶片XK-P25的柔软度,刚好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并且紧紧的贴合在热源与散热器之间,保证了汽车运动中的热传导有效可靠性。
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热阻低,比同导热系数的普通导热硅胶片,热阻更低,并且可靠性更好。分享个经典案例就是,宇通大巴的一个电池包散热,最开始选择了三款导热系数(客户实测)一样的导热硅胶片做验证,刚开始一周数据显示,三款导热硅胶片的温升相差在3度以内,这个3度也是客户正常的考查范围,皆可接受,本来客户还想着既然三款导热硅胶片热传导效果差不多,是不是可以以价格 进行招标,结果在这期间,实验室数据一直照常记录,2个星期后,招标程序还没走完,实验数据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另外两款材料数据波动频繁的情况下,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表现的异常稳定,简直可以说是XK-P25导热硅胶片有点太淡定了,整个一个月的数据下来,波动浮动非常小,几乎等同一条直线(个别点微调),这个结果让客户惊讶不已,也帮助客户果断了做了一个决定,至少要保证8年以上寿命的汽车,可靠性可想而知,选择GLPOLY的XK-P25导热硅胶片似乎更能让客户安心。接下来的结果可想而知,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被写进了BOM表,并且是唯一的料号。距离现在,已经连续大批量出货一年有余,而且不断在新项目、其他品牌的案子中成功应用。
⑹ 大众汽车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设计是什么
你好,大众汽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作为汽车的动力源,其充电、放电的发热会一直存在。动力电池的性能和电池温度密切相关。为了尽可能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并获得最大功率,需在规定温度范围内使用蓄电池。原则上在40℃至55℃范围内,实际电池温度动力电池单元处于可运行状态。因此目前新能源的动力电池单元都装有冷却装置。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有空调循环冷却式、水冷式和风冷式。1.空调循环冷却式
在高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内部有与空调系统连通的制冷剂循环回路。插电式混动车型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如下图所示。
动力电池单元直接通过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液循环回路与制冷剂循环回路通过冷却液制冷剂热交换器即冷却单元连接。因此,空调系统制冷剂循环回路由两个并联支路构成。一个用于冷却车内空间,一个用于冷却动力电池单元。两个支路各有一个膨胀和截止组合阀,两个相互独立的冷却系统图示如下图所示。冷却工作原理:
电动冷却液泵通过冷却液循环回路输送冷却液。只要冷却液的温度低于电池模块,仅利用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便可冷却电池模块。冷却液温度上升,不足以使电池模块的温度保持在预期范围内。
因此必须要降低冷却液的温度,需借助冷却液制冷剂热交换器即冷却单元。这是介于动力电池冷却液循环回路与空调系统制冷剂循环回路之间的接口。
如冷却单元上的膨胀和截止组合阀使用电气方式启用并打开,液态制冷剂将流入冷却单元并蒸发。这样可吸收环境空气热量,因此也是一种流经冷却液循环回路的冷却液。电动空调压缩机再次压缩制冷剂并输送至电容器,制冷剂在此重新变为液体状态。因此制冷剂可再次吸收热量。为了确保冷却液通道排出电池模块热量,必须以均匀分布的作用力将冷却通道整个平面压到电池模块上。通过嵌入冷却液通道的弹簧条产生该压紧力。针对电池模块几何形状和下半部分壳体对弹簧条进行了相应调节。
希望能帮到你!
⑺ 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设计是什么
你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作为汽车的动力源,其充电、放电的发热会一直存在。动力电池的性能和电池温度密切相关。
为了尽可能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并获得最大功率,需在规定温度范围内使用蓄电池。原则上在-40℃至+55℃范围内(实际电池温度)动力电池单元处于可运行状态。因此目前新能源的动力电池单元都装有冷却装置。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有空调循环冷却式、水冷式和风冷式。1.空调循环冷却式
在高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内部有与空调系统连通的制冷剂循环回路。插电式混动车型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如下图所示。
动力电池单元直接通过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液循环回路与制冷剂循环回路通过冷却液制冷剂热交换器(即冷却单元)连接。因此,空调系统制冷剂循环回路由两个并联支路构成。一个用于冷却车内空间,一个用于冷却动力电池单元。两个支路各有一个膨胀和截止组合阀,两个相互独立的冷却系统图示如下图所示。冷却工作原理:
电动冷却液泵通过冷却液循环回路输送冷却液。只要冷却液的温度低于电池模块,仅利用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便可冷却电池模块。冷却液温度上升,不足以使电池模块的温度保持在预期范围内。
因此必须要降低冷却液的温度,需借助冷却液制冷剂热交换器(即冷却单元)。这是介于动力电池冷却液循环回路与空调系统制冷剂循环回路之间的接口。
如冷却单元上的膨胀和截止组合阀使用电气方式启用并打开,液态制冷剂将流入冷却单元并蒸发。这样可吸收环境空气热量,因此也是一种流经冷却液循环回路的冷却液。电动空调压缩机再次压缩制冷剂并输送至电容器,制冷剂在此重新变为液体状态。因此制冷剂可再次吸收热量。为了确保冷却液通道排出电池模块热量,必须以均匀分布的作用力将冷却通道整个平面压到电池模块上。通过嵌入冷却液通道的弹簧条产生该压紧力。针对电池模块几何形状和下半部分壳体对弹簧条进行了相应调节。
希望能帮到你!
⑻ 电动汽车里面的电池组是怎么散热的
电动汽车里面的电池组散热,散热方案比较多了,通常都是通过导热材料将热量导出来,同时采取一定的相变材料适当维持电池组的最佳工作温度,电池组中常用到力王新材料的1520/1510隔热材料、汽车专用相变材料、高导热系数导热片、导热胶水等,导热储热材料。这些导散热材料都是要搭配使用的。
部分电池组散热方案里会增加液冷板散热的方案来换热,以实现更大功率及更高的散热效率。
⑼ 电动汽车,铅酸电池,能装,电池,保温,散热,系统吗
目前所以的电池都存在低温容量降低的现象。低温后电池活性降低,不仅放电电流小,而且充电电流也会减小,充电时间也会延长。所有电动汽车在环境温度过低时都会启动加热程序。把电池温度升高后充电!电动汽车这个加温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液体循环加热方式,一种是通过热风对流加热!
电瓶容量标定时是在环境温度为25度时进行的,当环境温度每下降一度,电瓶容量也会相应下降0.5-1%左右。所以有些新能源汽车在高寒地区冬季续航里程会缩水一半以上!目前部分新能源汽车带有电池加温系统,但大多数只局限在充电时,外接电源插入时系统会一直保持加温继而恒温的状态下,使电池保持一定温度。拔下充电插头后加温程序结束。
参照电动汽车加温的方式,电动车也可以设计成类似的加温装置。简单来说就是把电瓶装在一个保温箱内。保温箱内部采用电阻丝加热(电热毯原理),然后在电池组中间加装温控器,可以设定在20-25度之间。低于20度启动加热,25度时停止加热。当电瓶温度上升到20度左右时充电器开始充电。只要电源不拿下来,那么一直保持恒温状态。但也只是一种设想,受到电动车电池空间限制,加温装置也很难装上去。而且保温装置保温时间有限制,也可以考虑像保温饭盒一样,内部有热水袋一样的结构。在外面停放过久时可以取出水袋,重新加热水!但是实施起来都比较麻烦!
⑽ 电池散热用哪几种方式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电池的核心,电池隔膜的作用也很重要,主要是在狭小空间内将电池正负级板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造成短路,却能保证电解液中的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自由通过。因此,隔膜就成了保证锂离子电池安全稳定工作的核心材料。
电解液是为了隔绝燃烧来源,隔膜是为了提高耐热温度,而散热充分则是降低电池温度,避免积热过多引发电池热失控。如果说电池温度急剧升高到300℃,即使隔膜不融化收缩,电解液自身、电解液与正负极也会发生强烈化学反应,释放气体,形成内部高压而爆炸,所以采用适合的散热方式至关重要。
动力电池包风冷结构散热方式介绍
1、此类电池组空间大,与空气接触良好,裸露部分能通过空气自然换热,底部不能自然换热部位通过散热器散热,导热硅胶片填充散热器与电池组中间空隙,导热、减震、绝缘。
2、加热片方案多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启动前的电池预热加热片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片将热量传递给电池组,预热电池、导热硅胶片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绝缘性能、耐磨性能,能有效传热和防护电池组与加热片之间摩擦产生的磨损、短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