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的沸腾实验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是什么
【实验器材和材料】秒表×1,铁架台×1,大铁圈×1,小铁圈×1,酒精灯×1,石棉网×1,烧杯×1,温度计×1,中间带小孔的硬纸板×1,火柴,坐标纸,水。
【实验步骤】
1. 按照实验装置图,按自下向上的顺序安装实验器材。
2. 在烧杯里加入适量的冷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烧杯上沿盖上中心有孔的硬纸板,把温度计穿过纸板孔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
3.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盛了冷水的烧杯加热。
4. 当水温至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5 min为止。
5. 实验过程中应边观察边记录,将时间和温度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
6. 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关系曲线。
7. 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实验现象】
刚开始给冷水加热时,不久,在烧杯的器壁出现了许多小气泡,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小气泡逐渐变大,并脱离烧杯器壁开始上升。而在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随着水的温度继续升高,发生了变化,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这时水就沸腾了。在水沸腾前,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稳定了,即使继续加热温度也不改变。如果把酒精灯撤掉以后,沸腾很快停止。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B.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显按图示的装置给水加热至沸腾.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格.时间t/min023456789
(1)装置给水加热至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水温保持100℃不变,水的沸点是100℃;
(2)实验时,烧杯要加适量的温水,并加纸盖,都是为了缩短加热的时间,使实验进行得更顺利;还可以适当减少水量或提高水的初温,达到缩短加热的时间的目的;
(3)纸盖上如果没有小孔,水沸腾时,水蒸气增多,内部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纸盖上留有一小孔,为了使水面上保持和外界相同的大气压.
故答案为:(1)100;(2)缩短加热时间;适当减少水量或提高水的初温;(3)使水面上保持一个大气压.
C. 如图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1)小明同学在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
(1)水的质量过多、水的初温过低、未加盖、酒精的火焰过小,都会造专成加热时间过长.属从图中看,无盖,所以可能是水的质量过多,或酒精灯火焰小或水的初温过低.
(2)水在沸腾前底层水温度高,上层水温度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冷重新液化成水,因此气泡应该是越往上往小的,故图丙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水中取出,会导致所测温度偏低,即温度计示数降低.
(3)由图丁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水的沸点为98℃.
(4)水在沸腾时必须继续吸热,且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因此只有图C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1)①水的初温较低②水的质量过多;(2)丙;降低;(3)98;(4)C.
D. 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八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
①水太多 ②水的初温过低
E. 给水加热沸腾的实验写出仪器名称
酒精灯 试管 铁架台 温度计
F. 怎样做个太阳能热水器(科学小实验)
这个你要向云南人请教,他们是太阳能热水器的鼻祖。
你可以拆一个报废小汽车的散热水箱改装
也可以用黑胶皮轮胎改装成热水袋式的
还以找个钳工,做个铁盒子,尺寸1米*1米,里面呈S形布铜管,尽量密集,间距一寸以内,上表面用玻璃密封,铜管接出来链接旁边的储水桶,阳光直晒时每隔一个小时手动循环一次水,如果嫌麻烦,你可以嵌入电子循环装置,很简单:
材料:温度感应探头 2个,温控循环仪一台,循环泵一台(威乐PW101或者041都可以)。
方法:在水箱和铁盒子进出水口各安装一个温度探头,连接到温控仪相应接口,水泵接在水箱和铁盒子之间的水管上,电线接到温控仪相应接口,设置好两个温度探头的温差范围,比如相差7度就启动循环,这样就可以不断循环将水加热了。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在铁盒子端口接个探头,温度达到60就直接将水用泵打入水箱,随你喜欢。
PS:你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多复制几个铁盒子来增加受热面积,增加热水生产量。控制仪和温度探头有整套卖的,网上大把的。
呵呵,这个也是一般热水工程原理的简单诠释,偶做的工程标书太多了,自己做也不是什么难事。希望帮到你。
G. 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图化学
(1)根据所画的图象,横坐标轴是时间轴,那么就得需要秒表来记录时间;
(2)水沸腾时是剧烈的汽化现象,有气泡生成,气泡由小变大,从而判断图丙正确;
(3)根据图象我们可以判断,水在第三分钟开始沸腾,故沸点为98℃,此时水温不变,而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此时98℃说明大气压强小于一标准大气压;
(4)做实验要讲究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随意改动数据,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故答案为 (1)秒表;(2)丙;(3)不变,98,<;(4)不对,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H. 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规律特点”的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加热至90℃时,每隔0.5min记录
(1)水沸腾前,气泡自壶底产生,水的温度不断升高,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还未到达液面就消失了.
沸腾后,水的温度不变,同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这些气泡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它出现的原因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当水分子受热时,运动速率会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就变大,水就由液体变为水蒸气;
(2)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
(3)水在沸腾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4)①由表格数据知,水在第4min开始,温度保持98℃不变,但要不断吸收热量,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8℃.
②沸点的高低和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因此小军取走水沸腾时的烧杯纸盖,他发现温度计的示数比原来测量的沸点略为降低一点.
(5)把三个温度计同时放在一杯水里读数,如果三支温度计显示温度一致,说明温度计无偏差,否则,确有偏差.
故答案为:(1)有;变大;水蒸气;水分子间距离变大了;(2)小水珠;水蒸气遇冷后液化;(3)吸收;(4)98;低;降低;
(5)把三个温度计同时放在一杯水里读数,如果三支温度计显示温度一致,说明温度计无偏差,否则,确有偏差.
I. 给水加热的过程中在沸腾前杯中的气泡是啥
(1)水沸腾前,在烧杯底部产生的气泡中的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液化了,所以气泡变小,这些气泡里是水蒸气;
(2)由图象知,水在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9℃;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此时小于1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能够继续沸腾;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总结归纳得出普遍的规律,得到可靠的结论,故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水蒸气 (2)99;<;(3)停止加热; (4)①.
J. 在做小组实验烧开水时我们用什么加热烧杯中的水,直至把水烧开。记录什么、什
解答:用酒精灯加热水;记录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
详细过程:
1.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在铁架台的横杆上悬挂温度计,让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烧杯的水中。
2.每隔1分钟记录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加热几分钟,把数据填入表格中。
3.分析数据,得出水沸腾的规律: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