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移液器中的机械移用装置

移液器中的机械移用装置

发布时间:2022-03-22 05:16:59

① 移液器该怎样使用使用方法是什么呢

移液器的的操作是有一些窍门的,如何选择量程和控制吸液方面的操作是困扰操作新手的几个常见问题,下面是移液器重点注意事项:
1. 安装移液器吸头:
在移液器的套柄最下端进入吸头后,如果在吸头盒内操作,在轻轻向下压的同时左右晃动移液器或稍稍转动移液器(仅单道移液器可旋转)1-2秒即可;如果是用散装吸头,在用手把吸头往移液器方向轻轻施压的同时稍稍转动吸头1-2秒即可。如果这种操作不能达到理想的密封性,就需要检查吸头和移液器了。
2. 移液器选择量程:
总体来看,移液器的可用量程范围是移液器最大量程的10-100%。
根据操作经验最优的建议是:移液器最佳的量程范围是移液器最大量程的35-100%。
3. 移液器控制吸液的速度:
移液器在吸液过程中,须慢慢降低拇指的下压力,使液体在吸头内均匀且缓慢的上升。
4. 移液器控制吸液的深度和角度:
(1) 移液器吸头浸入的深度要求:
吸液的深度需保证达到所需的移液器移液量;
移液器让吸头外壁尽量少的接触液体。
(2) 移液器移液的角度:在移液的过程中须一直保持移液器在竖直状态。
5. 关于移液器停留时间:
移液器对于大量程移液(ml级)和粘度明显高于水样品的移液,在吸液时松开拇指后,须使吸头在液体内停留3-5秒后才能移出
6. 关于移液器存放:
在移液器使用完毕后,须将移液器调至最大量程,然后挂起(可以挂在专用支架上,也可以挂在实验台柜的金属横杆上)。
熟练操作移液器的使用方法一定要掌握以上几点要求。
也可以参考http://www.shnoted.com/proctlist_964.html

② 为什么移液枪用完,要调回最大量程

这种做法是基于移液器的构造,移液器取液是用弹簧压缩和抻拉带动柱塞杆造成内外压差而把液体吸上来的。

由于目前人类对于材料实际应用中,还没有找到变形后可以完全可以恢复的材料,当然,弹簧更不可能是,在使用后若是不调节回最大量程,弹簧会处于压缩或者抻拉状态,长此以往,会影响弹簧的恢复能力,也就是影响了移液器的精准度。

另外,最大量程和最大读数不一样,无需调到最大读数,最大读数是怕拧过了造成变数器的折断,使用后调到最大量程即可。移液器需要经常校准、维护、擦拭,才可保证使用寿命。

名词解释:

移液器又称移液枪,是一种用于定量转移液体的器具。在进行分析测试方面的研究时,一般采用移液器(pipette)移取少量或微量的液体。移液器根据原理可分为气体活塞式移液器(Air-displacement pipette)和外置活塞式移液器(Positive-displacement pipette)。

气体活塞式移液器主要用于标准移液,外置活塞式移液器主要用于处理易挥发、易腐蚀及粘稠等特殊液体。对于移液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一些细节操作,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

③ 如何选购适合自己使用的移液器

移液器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大概可以分类如下:一,移液器的因素,如精度、量程、材质、设计和价格等,最近几年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二,供应商的因素,如合作关系和服务等;三,使用者的因素,如使用习惯和应用领域等。后文我们将一一展开。
移液器的选择(二)精度
鄙人所说的移液器的精度,是指准确性和重复性。对此,各品牌的表述并不一致,有的说是准确度和精确度,有的说是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但既然是我自己写的东东,就不管别人是怎么说的,总是以自己的为准。
所谓准确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设定值)符合的程度,也就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距大小,而在实际计算时,我们往往把设定值作为真实值(对于绝大多数移液器,其最大的量程的准确性一般在±1%左右);所谓重复性,是指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符合的程度。至于具体的计算方法,对于使用者而言用处不大,我也将在以后讨论“移液器的校准”时进一步展开。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购买之前检测产品的精度既有难度又无必要。因此,主要还是依据制造厂商提供的技术数据。但在这里还是要说明一点:不要轻易相信供应商的口头承诺,一定要查阅制造商的宣传手册。当然,虽各品牌的移液器在其宣传手册上都会有相关的精度数据,但这些数据的来源,却差距很大。首先说,原始数据的产生都是相同的: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同型号移液器,分别取三个量程点(一般是移液器的最大量程、50%量程和10%量程),重复一定次数测量后计算出每支移液器的精度值;其次说,数据筛选的原则不尽相同:比较谨慎的品牌会选精度最低的某支移液器的数据作为其宣传手册上的数据,还算规矩的品牌会选各支移液器精度的平均值,而个别滑头的品牌会选精度较好甚至最好的某支移液器的数据!所以,“白纸黑字”未必总是可信的,还是需要我们有双能辨明真伪的眼睛。
一般说来,以下两点对我们认清宣传手册上的精度数据有所帮助:其一,制造商的中文版手册上的精度数据应该与其英文版完全一致,如不一致,就有“作弊”的嫌疑;其二,在全球移液器市场上影响较大的品牌,其提供的技术数据可信度更高。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国内有相关的计量检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646-2006 :移液器),该文件对国家的精度标准作了详细的阐述。对于该文件,我想说明其两点不足之处:一,其小量程移液器的精度要求过低,目前市场上的各品牌的出厂标准均远高于该国家标准;二,其大量程移液器(1000ul及以上)的10%量程点的精度要求过高,目前没有一个品牌的出厂数据能达到其标准。
移液器的选择(三)量程
对于可调量程单道移液器,目前常见的量程范围有0.1-2ul、1-10ul、2-20ul、5-50ul、10-100ul、20-200ul、30-300ul、100-1000ul、500-5000ul、1-10ml和2-20ml;对于可调量程多道移液器,目前常见的量程范围有1-10ul、2-20ul、5-50ul、10-100ul、20-200ul、30-300ul和100-1200ul。可以说,没有一个品牌的产品可以完全涵盖以上量程。
对于量程,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移液器的量程范围一般是其最大量程到其最大量程的10%。如果您需要某一个量程范围的移液器,您只要说出其最大量程即可,一般情况下供应商都能明白您的意思。举例而言,如果您说到200ul的移液器,一般意味着这支移液器的量程范围是20-200ul。当然,少数移液器标称的最小量程是其最大量程的5%甚至更小,这多数是个“噱头”,实际用处一般不大。
第二,对于同一支移液器,一般随着其移液量的变小,其精度也越来越小。一般说来,当移液量为最大量程的50%时,其精度比最大量程时略小,但变化不大;当移液量为最大量程的10%时,其精度与最大量程时相比会差很多。不妨举个例子,对于最大量程为20ul、200ul和1000ul的移液器,当在最大量程点使用时,准确性(±%)一般都在1左右,重复性(≤%)一般是0.1-0.3;而当在10%量程点使用时,准确性(±%)一般是3-8,重复性(≤%)一般是0.5-2。
第三,一支移液器的最佳使用量程范围是其最大量程到其最大量程的1/3左右。如果您对精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不建议在最大量程的1/3到最小量程范围内使用移液器。再举个例子。如果您有两支移液器,量程范围分别是1-10ul和10-100ul,这并不意味着您可以用这两支移液器实现在1-100ul范围内的准确移液器,您可以准确移液的范围只有3-10ul和33-100ul;如果您想实现在1-100ul范围内的准确移液,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恐怕您需要6支移液器,其量程范围分别是0.1-2ul、0.5-5ul、1-10ul、2-20ul、5-50ul和10-100ul(当然,目前还没有什么品牌可以完整的提供这个组合,只能是尽量做到合理搭配)。
移液器的选择(四)计量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646-2006 :移液器
移液器的选择(五)材质
移液器的精度和寿命如何,与移液器的材质紧密相关。
移液器一般由数十个部件组成,而这些部件的功能不同,对材质特点的要求也不同,材质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了。但总体上,还是有些许规律的:其一,多数是塑料部件。毕竟塑料容易加工、重量轻,成本也相对低廉;其二,所有部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对于制造商而言,移液器各部件的材质基本不会对外公开的,本人手头的资料也是少的可怜;对于使用者而言,也只能关注几个容易了解且比较重要的部件:
一.枪体(手握持的部分)。比较容易理解的是这一部分需要耐腐蚀、耐磨损,而容易被忽视的是这一部分需要很低的热传导性:如果手握持移液器的时间较长,有可能通过枪体把手温传导到内部的部件上,造成这些部件的变形,从而影响移液器的精度。这个部件目前基本上都是用塑料,其中比较好的是PVDF(聚偏氟乙烯);
二.套柄(或称套筒,指移液器的下半部分,一般为白色塑料)。除了耐腐蚀外,还需要:其一,耐磨损。套柄的下端需要不断与吸头发生摩擦;其二,耐冲击。在国内,由于大多数情况下用质量较差的吸头,在装吸头时需要用较大的力。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有的品牌在其套柄的下端甚至整个套柄使用了金属材质;有的品牌则在设计上下功夫,减少套柄与吸头的摩擦并减少装吸头的用力,这样对套柄材质的要求就降低了;
三.活塞(位于移液器下半部分的套柄内)。目前最常用的材质有两种:一是不锈钢。不锈钢的机械加工性能较好,容易实现密封,并且强度高,不易变形,能保证非常高的精度,是高端移液器的普遍选择。但不锈钢也有缺点,那就是耐腐蚀性较差。因此,不锈钢活塞对日常的使用和保养要求较高;二是塑料。塑料容易成型且成本低廉,低端移液器上使用比较普遍。同时,塑料也有很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变形,很难保持较高的密封性,从而降低了移液器的精度。除了以上两种,市场上还有一些特殊的材质:一是陶瓷(代表品牌是EPPENDORF,其中间量程移液器的活塞为陶瓷材质)。陶瓷的突出特点是耐腐蚀,但加工较困难,活塞表面无法做到象不锈钢那样平滑,因此要保持密封离不开润滑剂的帮助。并且,如果用作小量程移液器的活塞,由于直径过小,机械强度会较差(所以EPPENDORF的小量程移液器的活塞还是选用不锈钢);二是玻璃(代表品牌是BRAND)。玻璃耐腐蚀且表面平滑,但表面不耐磨,容易出现划痕,且损坏后极难修复。总体上来说,不锈钢活塞的精度最高,塑料活塞的最低;
四.密封圈(安装于活塞上)。因为密封圈可能会受到各种化学介质的“攻击”,且对密封性的影响很大,需要保持较长的青春,所以最好是用PTFE(聚四氟乙烯)等耐腐蚀、不易变形的材质。
移液器的选择(六)设计
现在,搞设计的越来越吃香,有的产品甚至已经到了“唯设计论”的地步。同样,移液器也不例外,一个好的设计对增加使用舒适度、提高移液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都会有明显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拣几个比较重要的地方讨论一下。
吸/排液按钮与退吸头按钮。最初,这两个按钮是一体的。一个按钮有三个停止点,到第一个停止点为吸液,到第二个停止点为排液,到第三个停止点为退吸头。但在实际操作中,容易把这三个停止点混淆,从而造成操作错误。1978年,GILSON第一个让这两个按钮分家,从而两个按钮分别分别设计逐渐成为现在移液器的主流。当然,为了使用舒适,两个按钮与手指接触的地方应该有比较大的面积,这样让手指在受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强能小些。
量程锁定。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移液器的吸/排液按钮同时兼任调节量程的任务。当人们在进行移液操作时,拇指不可能完全向下用力,总有少部分力用到了旋转按钮的方向。因此,多次移液操作后,原来设定好的量程就可能被悄悄的“篡改”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品牌各显其能:有的品牌(如RAININ)在按钮下方装一个旋钮,在调节量程前旋开而在操作前旋紧;有的品牌(如BIOHIT)在数字显示窗口边加一个小按钮,只有按下这个按钮,才可以调节量程。当然,有的品牌改的更彻底,如EPPENDORF和Hamilton的产品让量程调节旋钮与吸/排液按钮分开,各司其职。
指钩。所谓指钩,顾名思义就是在移液器上部一个可以让移液器挂在手指上的一个“小钩子”。指钩的作用有三:其一,将移液器的重量均匀的分布在食指指根上,让手“感觉”移液器轻一点;其二,在移液过程中固定移液器,让移液器不会随拇指的下压而向下移动,部分也减少了手的负担;其三,在移液及移液间隙,让手不需要时刻紧握移液器,从而让手得到适当的放松。现在,各品牌的产品均有指钩的设计,大多数也能实现指钩的作用。然而,突出的反面教材是GILSON,其指钩徒有其表而几乎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量程数字显示。这个话题的讨论需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数显的位数。四位数字显示的代表是EPPENDORF,三位数字显示(第四位用指针指示)的代表则是GILSON。显然,四位数显比三位看起来确实更直观,并且似乎更精确(事实未必),但我们不得不说明两点:一是数显的位数与精度并不一定成正比,如GILSON的精度并不比EPPENDORF差;二是个别品牌的移液器是“伪四位数显”,也就是看起来是四位,实际上第四位只能显示“0”或“5”,步进量还不如大部分三位数显的产品。第二部分,数显的位置。对于绝大多数品牌而言,不外乎三个位置,一是指钩的下方,如GILSON、RAININ和立洋(NICHIRYO)等,在移液操作过程中会被手盖住,看起来会不太方便;二是指钩的对面,如EPPENDORF、BIOHIT(m-Line)和BRAND(Transferpette S),在移液操作过程中方便查看,但与退吸头装置同侧,设计精巧而有不结实之嫌;三是指钩的侧面,如Labsystem(现在注册为Finnpipette)和BIOHIT(Proline),在右手操作时方便查看,但左手操作呢?说句调侃的话,这种设计有歧视左撇子的嫌疑。当然,也有个别产品搞特殊化,如BRAND(Transferpette,也就是BRAND俗称的灰枪和白枪),其数显的位置就在移液器的顶部(只是这么有个性的产品基本已退出市场,微憾)。
退吸头装置。退吸头装置有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指退吸头按钮和“隐藏”在枪体内的传动装置,这半部分不是讨论的重点;下半部分是退吸头臂,其主要设计要求是方便拆装而不会自行松动甚至脱落。方便拆装的目的是便于枪体下半部分的维护保养(国内的移液操作多不规范,维护保养不可或缺);如果会自行脱落则会影响移液操作。对此,EPPENDORF和GILSON的设计都过于老化,难以同时达到要求。做得比较好的是SOCOREX,其类似于旋钮的设计比较完美的同时实现了上面两项要求;另外,还有RAININ,其状如蝴蝶扣的设计也能令人满意。补充一句,SOCOREX的退吸头臂的下端与吸头上沿的距离可以调节,方便的适应了不同品牌的吸头,这一设计也颇有见地。

④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使用前,要注意检查是否有漏液现象。

2. 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体积的液体,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范围以免影响准确度。

3. 吸液时,移液器本身不要倾斜,应该垂直吸液,慢吸慢放。

4. 装配吸头时,应选择与移液器匹配的吸头;力量要适中,用力过猛会导致吸头难以脱卸。

5. 带有残余液体吸头的移液器应当挂在移液器架上,不能平放。

6. 不要直接按到第二档吸液,一定要按到第一档垂直进入液面几毫米吸液。

7. 不要使用丙酮或强腐蚀性的液体清洗移液器。

日常维护

1. 定期清洁移液器,用酒精棉擦拭手柄、弹射器及白套筒外部,降低对样品产生污染的可能性。

2. 严禁用气垫式活塞移液器吸取强挥发性、强腐蚀性的液体(如浓酸、浓碱、有机物等)。在吸取高挥发、高腐蚀液体后,应将整支移液器拆开,用蒸馏水冲洗活塞杆及白套筒内壁,并在晾干后安装使用。

3. 严禁用移液器吹打混匀液体。

4. 所设量程在移液器量程范围内,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机械装置,损坏移液器。

5. 吸有液体的移液器不应平放,否则枪头内的液体很容易污染枪内部,可能导致枪的弹簧生锈。

6. 移液器在每次实验后应将刻度调至最大,让弹簧回复原型以延长移液器的使用寿命。

⑤ 移液器使用注意事项

1.设定移液体积
从大量程调节至小量程为正常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节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移液器的精确度
2.装配移液枪头
将移液枪垂直插入吸头,左右旋转半圈,上紧即可。用移液器撞击吸头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长期这样操作回导致移液器的零件因撞击而松散,严重会导致调节刻度的旋钮卡住
3.吸液及放液,垂直吸液吸头尖端浸入液面3mm以下,吸液前枪头先在液体中预润洗慢吸慢放放液时如果量很小则应吸头尖端可靠容器内壁
4.吸有液体的移液枪不应平放,枪头内的液体很容易污染枪内部而可能导致枪的弹簧生锈

5.移液枪在每次实验后应将刻度调至最大,让弹簧回复原型以延长移液枪的使用寿命

6.吸取液体时一定要缓慢平稳地松开拇指,绝不允许突然松开,以防将溶液吸入过快而冲入取液器内腐蚀柱塞而造成漏气。
7.为获得较高的精度,吸头需预先吸取一次样品溶液,然后再正式移液,因为吸取血清蛋白质溶液或有机溶剂时,吸头内壁会残留一层”液膜”,造成排液量偏小而产生误差。
8.浓度和粘度大的液体,会产生误差,为消除其误差的补偿量,可由试验确定,补偿量可用调节旋钮改变读数窗的读数来进行设定。
9.可用分析天平称量所取纯水的重量并进行计算的方法,来校正取液器,1mL 蒸馏水20℃时重0.9982g. 所设量程在移液器量程范围内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机械装置,损坏了移液器。
10在设置量程时,请注意:数字清清楚楚在显示窗中, 旋转到所需量程
11.移液器严禁吸取有强挥发性、强腐蚀性的液体(如浓酸、浓碱、有机物等)。
12.严禁使用移液器吹打混匀液体。
13.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体积的液体,以免影响准确度。同时,如果需要移取量程范围以外较大量的液体,请使用移液管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为防止所吸取体积上出现误差,有一些基本的操作原则必须遵守。对吸取体积误差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流体静压;②吸头润湿;③流体动力学。当样本体积从毫升范围降低至微升范围时,物理作用力的关系即发生变化,对于加样来说,其意味着液体表面的作用力效应与其体积或质量(例如重力)的作用力效应相比有所增加,因此,加样器生产厂家在设计和构建加样器和吸头中必须仔细考虑这种情况,而且在使用时也必须注意。
流体静压:在吸取液体时,加样器吸头只能浸入液体几毫升以确保与排出液体时相同的流体静压条件,因此,加样器必须以几乎垂直的方式加取液体,因为倾斜的方式将减少液体柱的高度,导致吸取的液体过多。如果加样器在30℃下以垂直方式吸取液体,可吸取至0.15%更多的液体。
吸头润湿:当吸头排空时,仍会有一些残留的液体以薄膜6f形式保留在吸头的侧面,其量取决于液体和吸头表面的相互作用,因此,其是一个常数,但依液体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对于水溶液,这种润湿影响在构建加样器时就应考虑。对于蛋白溶液等黏度高的液体,建议在加样前吸打液体数次,以保证加样的一致性。
流体动力学:对体积吸取的第三个影响是从加样器吸头外壁液体的释放,在此过程中,吸头的几何形状起一个关键的作用。为确保加样中的稳定条件,加样器吸头应靠在管壁上,于是,液体可顺着管壁流出,而不出现液滴,液滴的形成可由于其表面张力的作用而阻止液体从吸头中释放。如果吸头安装不正确或使用不相配的吸头,相对加样误差将达到0.4%以上。

⑥ 移液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1.设定移液体积
从大量程调节至小量程为正常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节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移液器的精确度
2.装配移液枪头
将移液枪垂直插入吸头,左右旋转半圈,上紧即可。用移液器撞击吸头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长期这样操作回导致移液器的零件因撞击而松散,严重会导致调节刻度的旋钮卡住
3.吸液及放液,垂直吸液吸头尖端浸入液面3mm以下,吸液前枪头先在液体中预润洗慢吸慢放放液时如果量很小则应吸头尖端可靠容器内壁
4.吸有液体的移液枪不应平放,枪头内的液体很容易污染枪内部而可能导致枪的弹簧生锈

5.移液枪在每次实验后应将刻度调至最大,让弹簧回复原型以延长移液枪的使用寿命

6.吸取液体时一定要缓慢平稳地松开拇指,绝不允许突然松开,以防将溶液吸入过快而冲入取液器内腐蚀柱塞而造成漏气。
7.为获得较高的精度,吸头需预先吸取一次样品溶液,然后再正式移液,因为吸取血清蛋白质溶液或有机溶剂时,吸头内壁会残留一层”液膜”,造成排液量偏小而产生误差。
8.浓度和粘度大的液体,会产生误差,为消除其误差的补偿量,可由试验确定,补偿量可用调节旋钮改变读数窗的读数来进行设定。
9.可用分析天平称量所取纯水的重量并进行计算的方法,来校正取液器,1mL 蒸馏水20℃时重0.9982g. 所设量程在移液器量程范围内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机械装置,损坏了移液器。
10在设置量程时,请注意:数字清清楚楚在显示窗中, 旋转到所需量程
11.移液器严禁吸取有强挥发性、强腐蚀性的液体(如浓酸、浓碱、有机物等)。
12.严禁使用移液器吹打混匀液体。
13.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体积的液体,以免影响准确度。同时,如果需要移取量程范围以外较大量的液体,请使用移液管进行操作。

⑦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有:选择合适的移液器、设定移液体积、装配吸头、移液、移液器的放置,具体如下:

1、选择合适的移液器

移取标准溶液(如水、缓冲液、稀释的盐溶液和酸碱溶液)时多使用空气置换移液器,移取具有高挥发性、高黏稠度以及密度大于2.0g/cm的液体或者在临床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中的加样时使用正向置换移液器。



4、移液

保证移液器、吸头和待移取液体处于同一温度;然后用待移取吸液体润洗吸头1-2次,尤其是黏稠的液体或密度与水不同的液体。移取液体时,将吸头尖端垂直浸入液面以下2-3mm深度缓慢均匀地松开操作杆,待吸头吸入溶液后静置2-3秒,并斜贴在容器壁上淌走吸头外壁多余的液体。

5、 移液器的放置

使用移液器完毕后,用大拇指按住吸头推杆向下压,安全退出吸头后将其容量调到标识的最大值,然后将移液器悬挂在专用的移液器架上;长期不用时应置于专用盒内。

临床常用的微量移液器的设计依据是胡克定律:即在一定限度内弹簧伸展的长力与弹力成正比,也就是移液器内的液体体积与移液器内的弹簧弹力成正比。微量移液器加样的物理学原理有两种:使用空气垫加样和使用无空气垫的活塞正移动加样。

(7)移液器中的机械移用装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调节移液器的过程中转动旋钮不可太快,也不能超出其最大或最小量程,否则易导致量不准确,并且易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移液器。在装配吸头的过程中用移液器反复强烈撞击吸头反而会拧不紧,长期如此操作会导致移液器中零件松散,严重时会导致调节刻度的旋钮卡住。

当移液器吸头里有液体时,切勿将移液器水平放置或倒置,以免液体倒流而腐蚀活塞弹簧。对移液器进行高温消毒时,应首先查阅所使用的移液器是否适合高温消毒后在进行处理。

⑧ 移液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移液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
保持移液器竖直方向,
避免枪头的液体流向移液器腐蚀,
使用完毕之后要把移液器挂着放。

⑨ 移液器使用正确方法是怎么样的

调节量程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则可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在该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装配枪头(吸液嘴)的在将枪头套上移液枪时,正确的方法是将移液枪(器)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可使其紧密结合。如果是多道(如8道或12道)移液枪,则可以将移液枪的第一道对准第一个枪头,然后倾斜地插入,往前后方向摇动即可卡紧。枪头卡紧的标志是略为超过O型环,并可以看到连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移液的方法移液之前,要保证移液器、枪头和液体处于相同温度。吸取液体时,移液器保持竖直状态,将枪头插入液面下2-3毫米。在吸液之前,可以先吸放几次液体以润湿吸液嘴(尤其是要吸取粘稠或密度与水不同的液体时)。这时可以采取两种移液方法。一是前进移液法。用大拇指将按钮按下至第一停点,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回原点。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液体,稍停片刻继续按按钮至第二停点吹出残余的液体。最后松开按钮。二是反向移液法。此法一般用于转移高粘液体、生物活性液体、易起泡液体或极微量的液体,其原理就是先吸入多于设置量程的液体,转移液体的时候不用吹出残余的液体。先按下按钮至第二停点,慢慢松开按钮至原点。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设置好量程的液体,继续保持按住按钮位于第一停点(千万别再往下按),取下有残留液体的枪头,弃之。移液器的正确放置使用完毕,可以将其竖直挂在移液枪架上,但要小心别掉下来。当移液器枪头里有液体时,切勿将移液器水平放置或倒置,以免液体倒流腐蚀活塞弹簧

⑩ 移液器操作考核方案

1、调节量程
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则可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在该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
2、装配枪头(吸液嘴)
在将枪头套上移液枪时,正确的方法是将移液枪(器)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可使其紧密结合。如果是多道(如8道或12道)移液枪,则可以将移液枪的第一道对准第一个枪头,然后倾斜地插入,往前后方向摇动即可卡紧。枪头卡紧的标志是略为超过O型环,并可以看到连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
3、移液的方法
移液之前,要保证移液器、枪头和液体处于相同温度。吸取液体时,移液器保持竖直状态,将枪头插入液面下2-3毫米。在吸液之前,可以先吸放几次液体以润湿吸液嘴(尤其是要吸取粘稠或密度与水不同的液体时)。这时可以采取两种移液方法。
一是前进移液法。用大拇指将按钮按下至第一停点,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回原点。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液体,稍停片刻继续按按钮至第二停点吹出残余的液体。最后松开按钮。
二是反向移液法。此法一般用于转移高粘液体、生物活性液体、易起泡液体或极微量的液体,其原理就是先吸入多于设置量程的液体,转移液体的时候不用吹出残余的液体。先按下按钮至第二停点,慢慢松开按钮至原点。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设置好量程的液体,继续保持按住按钮位于第一停点(千万别再往下按),取下有残留液体的枪头,弃之。
4、移液器的正确放置
使用完毕,可以将其竖直挂在移液枪架上,但要小心别掉下来。当移液器枪头里有液体时,切勿将移液器水平放置或倒置,以免液体倒流腐蚀活塞弹簧。

阅读全文

与移液器中的机械移用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设置机械手下放的位置 浏览:220
工厂铸造技术中心工作怎么样 浏览:353
bosch木工电动工具 浏览:116
杠杆式传动装置 浏览:211
大型机械上下平车装置 浏览:143
清理节气阀门多少钱 浏览:851
江苏山野阀门厂 浏览:961
天然气阀门位置太低 浏览:979
电动工具店如何陈列 浏览:557
卡地亚手动机械表上弦多少圈 浏览:1
思域小仪表台怎么切换模式 浏览:130
机械压力机底座有什么作用 浏览:423
u盘装系统win10工具箱 浏览:860
机械波相位是什么 浏览:355
清洗家用电器设备多少钱一台 浏览:840
江阴恒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浏览:573
史密斯电热水器的清洗内胆阀门怎么打开 浏览:20
宝鸡五金机电一条街 浏览:433
自动送料装置plc 浏览:897
光电效应设计实验装置 浏览: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