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梯中防止电梯超速和断绳的保护装置是
限速器和安全钳。
当电梯在运行中无论何种原因使轿厢发生超速,甚至发回生坠落的危险答,而所有其他安全保护装置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则限速器和安全钳发生联动动作,使电梯轿厢停住。
速器安全钳系统是电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当电梯超速、运行失控或悬挂装置断裂时,限速器安全钳装置迅速将电梯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从而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
(1)机械超速度保护装置扩展阅读
安全钳的工作原理是:由安全钳杠杆带动限速器钢丝绳,由张紧轮保持限速器钢丝绳与限速器轮的摩擦力,使得限速器轮转速与轿厢运行速度保持一致。
在轿厢(安全钳、安全钳杠杆、限速器钢丝绳、限速器轮)运行速度≥115%额定速度时,限速器动作,由刹绳块压迫限速器钢丝绳,使其停止运转,并带动安全钳杠杆,使安全钳动作。
限速器一般位于电梯机房内,根据安装平面布置图的要求,一般将限速器安装在机房楼板上,但也可以直接将限速器安装在承重梁上。根据土建图及校正后的轿厢和导轨的位置测定限速器的具体位置。
② 机械过速保护装置原理
机械过程中保护用的装置原理是非常大的,这种原理确实通过你的那种机械的保护你才能去装,这种装置的方式是粉很重要的。
③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的术语
3.1 超载保护装置 safety devices against overloading
起重机工作时,对于超载作业有防护作用的安全装置,包括起重量限制器,起重力矩限 制器。
3.2 动作点 action point
装机条件下,是指由于装置的超载防护作用,起重机停止向不安全方向动作时,起重机 的实际起重量。
试验室条件下,是指判定到装置可以使起重机停止向不安全方向动作时,装置承受的实 际载荷值。
3.3 设定点 set point
装置标定时的动作点。
3.4 综合误差 combined error
装置安装在起重机上,动作点偏离设定点的相对误差。
3.5 动作误差 action error
在试验室条件下,装置动作点偏离设定点的相对误差。
3.6 起重机状态 crane configuration
起重机在某一工况条件下的外部形状。
3.7 电气型装置 electric devices
通过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达到规定功能的装置。
3.8 机械型装置 mechanical devices
通过机械能之间的转换与开关(控制阀)配合达到规定功能的装置。
3.9 故障 failure
装置丧失执行相应功能的能力或者综合误差超过规定值。
3.10 不安全方向 dangerous directions
起重机超载时,吊物继续起升,臂架伸长,幅度增大及这些动作的组合。
3.11 安全方向 safety directions
吊物下降、臂架缩短、幅度减小及这些动作的组合。
④ 电梯机械安全装置有哪些
一、安全保护电路(怠停电路)
KDJ——底坑急停开关.当电梯维修人员在底坑检修电梯时,为了防止误操作电梯,在底坑切断急停电路JJT.
XGL——当选层器驱动钢带断时起作用.
XZL——限速器断绳开关.
XCS——限速器超速时切断JJT.
XJS——当轿厢监视窗打开时切断JJT.
KJT——轿顶检修盒急停开关.
AJT——轿厢操纵盘急停开关;
XGS——轿顶拉杆拨架开关,当电梯安全钳动作时,切断JJT.
JVR——过压保护继电器,也是电梯超速保护继电器.
JR——交流电动机过热保护继电器.
KJK——控制柜急停开关.
OYJ——轿厢油压缓冲器急停开关.
OYP——平衡器油压缓冲器急停开关.
在交流双速电梯中还有相序保护继电器XSJ,在直流电梯控制系统中还有电动机启动保护继电器.都串联在安全保护电路中.
以上安全电路中的所有保护触点只要有任何一个断开都可以令电梯紧急停梯.其中有些开关触点和装置的机械动作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二、电梯自动门的保护系统
1.主门锁与副门锁
在采用钢丝绳驱动门系统中,主动门要有钩子锁,被动门要有副门锁以防止钢丝绳因故断绳被动门打开.主动门锁采用机械与电气直接联锁.
2.安全小扇
当电梯门在关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或人时,装在轿门上的安全小扇起作用,通过小扇的微动开关闭合接通开门继电器JKM,使电梯门重新打开,以防夹人事故的发生.
3.光幕门
机械式安全小扇门保护装置的缺点是,人或物必须和门相接触才能起保护作用,使人有一种恐慌感,采用光幕门后人或物可不接触电梯门,只要;障碍物遮住光束电梯门就可以重新打开.
光束一般采用远红外不可见光.两扇门分别安装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形成一个网状光幕,对电梯门进行保护.
4.电子门
前述光幕保护门系统是有缺点的,例如门几乎完全关闭时,这时检测到有障碍物电梯门必须全部打开,而后再重新关闭,从而浪费了大.量时间.这种情况对于高效使用电梯是不允许的.光幕门的另一缺点是只有当光线和障碍物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才起保护作用.
电子门克服了上述两个缺点,门的移动可以跟踪障碍物,但和障碍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大约小于10cm.当障碍物远离电梯保护区时,门可以立即关闭,不必重新开启关闭.
由于采用了电容、电感谐振电路的原理,反应速度快,并且电场的电力线是立体的可对三维进行保护.
三、端站保护装置
端站保护装置设在井道的顶层和底层,主要防止电气控制装置失灵和损坏导致电梯撞顶和顿底事故的发生.该装置要有足够的直接性和可靠性.端站保护有三种:强迫换速装置,限位装置,极限开关.
1.强迫换速装置
在快速电梯控制系统中有长行程极限缓速开关与短行程极限缓速开关两种,分别串联在高速和中速给定继电器线圈中.
2.端站限位装置
3.端站极限开关
四、超载保护装置
当电梯负载超过额定负载后,过载装置使电梯不能启动运行并发出过载信号,令最后上梯的乘客下梯.
五、相序继电器工作原理
根据国家标准GB7588—95中规定对于供电电源的错相及电压降低都应有防护措施.相序继电器在所有电梯控制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当电梯供电系统出现相序错误及缺相时电梯不能运行.在直流电梯中驱动直流发电机的原动相序错,导致发电机输出电压极性反向,由于反激励磁场的存在导致电梯飞车造成事故.在交流电梯中电梯的向上与向下运行是通过改变电动机供电电压的相序实现的,当相序发生错误时,会使上与下运行反向.在控制系统中必须采用相序保护,否则造成人身和设备的事故.
电梯招聘网为你解答!
⑤ 流动式起重机械安全防护装置有哪些
安全防护装置大致可分为防护装置、显示指示装置、安全装置三类。
防护装置是通过设置物体障碍,将人与危险隔离。例如,走台栏杆、暴露的活动零部件的防护罩、导电滑线防护板、电气设备的防雨罩,及起重作业范围内临时设置的栅栏等。
显示指示装置是用来显示起重机工作状态的装置,是人们用以观察和监控系统过程的手段,有些装置兼有报警功能,还有的装置与控制调整联锁。此类装置有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幅度指示计、水平仪、风速风级报警器、登机信号按钮、倒退报警装置、危险电压,报警器等。
安全装置是指通过自身的结构功能,限制或防止某种危险的单一装置,或与防护装置联用的保护装置。其中,限制力的装置有超载限制器、力矩限制器、缓冲器、极限力矩限制器等;限制行程的装置有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防止吊臂后倾装置、轨道端部止挡等;定位装置有支腿回缩锁定装置、回转定位装置、夹轨钳和锚定装置或铁鞋等;其他的还有联锁保护装置、安全钩、扫轨板等。
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采用集成电路芯片的、多种安全功能组合、性能可靠、体积小、重量轻的安全装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起重机的安全性将越来越好。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安全装置。
超载限制器。也称起重量限制器,是一种超载保护安全装置。其功能是当吊运载荷超过额定值时,切断起升机构的动力源,使起升动作不能实现,从而避免超载。有机械式、电子式两种类型,机械式通过杠杆、弹簧或凸轮的作用,在超载时控制起升机构中止工作。电子式是由传感器、运算放大器、控制执行器和载荷指示计等部分组成,将显示、控制和报警功能集于一身。当载荷作用时,传感器产生变形,把载荷量值变为电信号,经过运算放大,指示出载荷的数值,当载荷达到额定值的90%时,发出预警信号,当载荷超过额定载荷时切断起升机构的动力源。超载限制器广泛用于桥架类型起重机和升降机。有些臂架类型起重机(例如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将超载限制器与力矩限制器配合使用。
力矩限制器。是臂架式起重机的超载保护安全装置。臂架式起重机是用起重力矩特性来反映载荷状态的,而力矩值是由起重量、幅度(臂长和臂架倾角余弦的乘积)和作业工况等多项参数决定的,控制起来比较复杂,电子式力矩限制器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以流动式起重机的力矩限制器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力矩限制器由载荷检测器、臂长检测器、角度检测器、工况选择器和微型计算机构成(见力矩限制器工作原理图)。当起重机进人工作状态时,将实际各参数的检测信号输入计算机,经过运算、放大、处理后,显示相应的参数值,并与事先存人的额定起重力矩值比较。当实际值达到额定值的90%时,发出预警信号,当超载时则发出报警信号,并使起重机停止向危险的方向(起升、伸臂、降臂、回转)继续动作。
缓冲器。安置在轨道运行式起重机上。当在同一轨道上的两台或两台以上起重机相撞,或起重机的大车(或小车)冲向行程终点与轨道端部止挡碰撞时,用来吸收动能、减缓冲击的安全装置。有橡胶缓冲器、弹簧缓冲器及液压缓冲器多种类型。
橡胶缓冲器吸收能量少,一般用在运动速度较低的起重机上。
弹簧缓冲器由于结构简单,对环境条件不敏感,能将大部分撞击动能迅速转化为弹簧的压缩势能,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适于运动速度为50~120m/min的情况。缺点是反弹力较大,对起重机造成冲击,现在已有两种改进形式来减缓反弹力,一是带止弹机构的弹簧缓冲器,二是弹簧摩擦式缓冲器。
液压缓冲器无反弹作用,可以吸收比弹簧缓冲器大得多的撞击动能,适于运动速度更大的情况。缺点是构造复杂,环境温度高会影响其性能。
安全检查主要是安装是否牢固可靠、元件是否完好和其吸收动能的能力。
防风装置。防止起重机或起重小车在大风作用下沿轨道滑行和倾覆的安全装置,室外工作的轨道式起重机均应安装。防风装置有夹轨器、锚定装置和铁鞋。
夹轨器利用夹钳加紧轨道,使起重机或起重小车位置固定。对某些起重机还能提高作业时的稳定性。
锚定装置。是防止起重机在暴风作用下沿轨道滑行、倾覆,而将起重机与轨道基础相连接的装置。
联锁保护与运行极限位置限制装置。联锁保护装置是一种联锁开关,包括由建筑物登上起重机司机室的门开关、由司机室登上桥架主梁的舱门开关、通道栏杆门的开关等。其功能是用来防止当有人正处于起重机的某些部位,或正跨入、跨出起重机的瞬间,而在司机不知晓的情况下操作。
⑥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的试验室试验
6.1.1 一般规定
除6.1.6、6.1.7、6.1.8、6.1.9和6.1.13条试验外,每项试验后,均按6.1.2条检测动作误差,应符合5.10条规定。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同时检测显示误差,应符合5.9条规定。具有预警信号的装置,同时检测预警信号,应符合5.8.1条规定。
对每个测试点均应反复试验三次。
6.1.1.2 开始试验直至6.1.13条试验结束,不得调整装置设定点。
6.1.1.3 如果没有特殊说明,试验顺序从6.1.2条至6.1.13条依次进行。蓄电池供电的装置,可不做6.1.7、6.1.8和6.1.9条试验。
6.1.2 动作误差试验
6.1.2.1 试验方法
将装置组成一个完整系统,模拟起重机工况进行试验,对应每个测试点,加载使装置动 作。
6.1.2.2 测试点的选择
对额定起重量不变的起重机,测试点为装置设定点。
对额定起重量不随工作幅度变化的起重机,测试点为最大工作幅度点。
对额定起重量随工作幅度变化的起重机,测试点应不少于起重机特性表(曲线)范围内 所对应的五个点,并应尽可能包括最大、中间和最小三个点。
6.1.3 振动试验
振动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6.1.3.1 按表1规定条件进行试验。
表1
振动频率Hz 加速度 振动时间(h)
上下 左右 前后
30 4g 4 2 2
6.1.3.2 振动试验后,零部件不得松动、脱落、破损,导线不得断开。
6.1.4 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6.1.4.1 按表2规定条件进行实验。
冲击加速度 冲击时间ms 冲击次数(h)
上下 左右 前后
30g <18 3 3 3
6.1.4.2 合格评定同6.1.3.2条。
6.1.5 温度试验
温度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6.1.5.1 将装置放人高温试验箱,待箱内温度达到60℃后,历时16h,取出后在30min
内完成测试。
6.1.5.2 将装置放人低温试验箱,待箱内温度达到-20℃后,历时16h,取出后在
30min内完成测试。
6.1.6 电压波动试验
交流供电时,分别施加110%及85%额定电压60min及10min;蓄电池供电时,分别施
加135%及85%的额定电压60min及10min。在试验过程中期和后期按6.1.2条检测动作误
差。
6.1.7 抗干扰试验
在装置的供电电源上迭加一个具有下述参数的尖脉冲电压:
脉冲幅值:1000V;
脉冲宽度:0.1-2 ;
脉冲频率:5-10Hz。
施加的时间不少于30min,在此期间装置应工作正常,检测动作误差应符合5.10条规
定。
6.1.8 绝缘电阻试验
按GB 998第6.2.2条选择试验用兆欧表,在装置的电源进线端与外壳金属部分之间进
行试验,绝缘电阻值应符合5.14条相应规定。
6.1.9 耐压试验
按GB 998第6.3条进行试验,在装置的电源进线端与外壳金属部分之间施加试验电压。
电压等级按表3选择。
表3
测定部分额定电压 试验电压(v)
Uo≤60 500
60∠Uo≤125 1000
125∠Uo≤250 1500
250∠Uo≤500 2000
500∠Uo≤750 2500
6.1.10 湿热试验
湿热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试验前,装置应先通过6.1.8和6.1.9条试验。
试验方法按GB 2423.3规定进行。试验时间48h,试品取出恢复2h后,进行6.1.8和 6.1.9条规定的试验。
6.1.11 防护等级试验
防护等级按5.16条规定。
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按GB 4942.2第6章和第7章相应规定进行。
6.1.12 过载能力试验
对取力传感器施加相当于配用起重机规定的最大载荷试验值,加载三次。
6.1.13 报警音响试验
使装置发出报警音响,用声级计测量,音响强度应符合5.8.2条规定。
6.2 装机试验
6.2.1 试验前的准备
试验用起重机应按规定进行调整检查和试运行。试验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有关规定。
试验用重物精度不低于1%,并应满足试验范围需要,装置应预先标定。
6.2.2 额定起重能力试验
按配用起重机有关标准中额定载荷试验方法和程序,吊运相应的额定载荷进行试验,起 重机应能正常工作。
6.2.3 综合误差试验
6.2.3.1 试验方法
对额定起重量不变的起重机,按本条a进行。
对额定起重量随工作幅度变化的起重机,允许带载变幅的按本条b进行;不允许带载变 幅的按本条c进行。
对应每个测试点应反复试验三次,综合误差应符合5.6条规定。
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同时检测显示误差,应符合5.9条相应规定。具有预警信号的装 置,同时检测预警信号。
a.吊起重物后停止起升,逐渐加载至装置动作,实测起重量。
b.对应每个测试点准备试验重物,以小于测试点的工作幅度起吊,逐渐增加工作幅度 使装置动作,实测工作幅度后在起重特性表上查出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如果实测工作幅度在起重特性表上不能直接查到相应额定起重量,应按起重机制造厂提 供的计算方法和其他规定的方法计算出额定起重量(以下同)。
c.对应每个测试点的工作幅度,吊起重物后停止起升,逐渐加载使装置动作,实测起重量。实测工作幅度后,在起重特性表上查出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6.2.3.2 注意事项
每次测试中,应监视所加试验重物的总重量,如果超过了起重机当时状态所对应额定起 重量的110%时,无论装置动作与否,必须立即停止该次试验。
6.2.4 最大超载防护能力
任选起重机一种状态,缓慢起吊110%额定起重量,装置应能执行4.1条规定功能。
6.3 疲劳强度试验
试验在疲劳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次数按5.18条规定,试验载荷取起重机中级载荷状态下的载荷谱,加载频率为10-30Hz。试验后装置不得损坏并可调整,检测动作误差应符合 5.10条规定。
6.4 工业性运行试验
试验条件应符合配用起重机的正常使用条件,装置连续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得少于500h, 在试验中期和后期按6.2.3条检测综合误差,测试点按6.1.2.2条规定选择。
工业性运行试验应有试验报告,并应包括装置累积工作时间、起重机典型工况条件、环 境参数、综合误差、故障、维修及设计、工艺、制造、安装等各方面改进措施。
⑦ 带式输送机有哪些机械保护装置各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带式输送机的的保护装置有防跑偏保护装置、防滑保护装置、堆煤保护装置、防撕裂保护装置 、烟温报警灭火系统装置 、逆止保护装置、沿线保护装置、飞带保护装置和综合保护与集中控制装置。
1,防跑偏保护装置的作用原理
带式输送机在运行中输送带跑偏是常见的一种故障,如不加以保护将会因跑偏而撕裂输送带。目前,带式输送机大多采用行程开关防跑偏保护装置。它由防跑偏传感器和控制箱组成。当输送带跑偏时,输送带立即碰触传感器传动杆,使传感器的动触头和固定触头接触,通过控制箱控制带式输送机断点停机。一般利用带柄的滚式行程开关对输送带的跑偏进行检测。
2、防滑保护装置的作用原理
防滑保护装置,又叫打滑保护装置。它是通过检测输送带的速度变化,查知驱动滚筒与输送带是否发生打滑的装置。因为驱动滚筒上的输送带打滑,会导致带速降低,如果长时间打滑,可能发生输送带着火事故。保护装置在输送机正常运行中,当带速降低到一定值时发生打滑低速报警信号,持续一定时间驱动滚筒转速低于正常转速的70%后发出自动停机指令,使输送带停止运行,这样即可保护输送带,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频繁制动。
3、堆煤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它是一种用来检测煤仓是否装满或转载点是否堆积堵赛的装置。当发生堆煤时,堆煤保护装置控制带式输送机停机。堆煤保护装置主要有碳极式和偏摆式两种。
(1)碳极式堆煤保护装置,由堆煤传感器和控制箱构成。堆煤传感器(一条电缆或特制的煤位探头)置于煤仓或转载点某一高度处,作为固定触头,以煤作为动触头,当煤堆到一定高度与堆煤传感器相接处时,控制箱便控制带式输送机断电停机。
(2)偏摆式堆煤保护装置,由偏摆传感器和控制箱构成。偏摆传感器安装在煤包上或两部带式输送机的搭接处。偏摆传感器内有一钢球和延时开关,悬挂的传感器处于垂直状态时,钢球压在延时开关上。当煤位上升使传感器倾斜超过动作角度时,钢球滚开,开关延时动作发出信号,控制箱便控制带式输送机断电停机; 当煤下降后,传感器恢复垂直状态,钢球又压住延时开关,使其瞬时复位。
4、防撕裂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防撕裂保护装置由防撕裂传感器和控制箱构成。防撕裂传感器通常安装在给煤机前方或装载点几米处的上层输送带下方。煤矿中常用DJS—BA—1型输送带纵向撕裂保护装置,防撕裂保护装置的作用就是当带式输送机发生胶带纵向撕裂事故时,及时控制带式输送机停机,防止撕裂事故扩大。
当发生纵向撕裂的输送带经过纵向撕裂传感器上方时,输送带上面的煤延纵向撕裂的缝隙撒落在传感器上,导电橡胶板被压变形,贴靠在电极印制板上,将常开的触点闭合,通过控制箱,控制输送机停机。这种防撕裂保护装置的缺点是,当输送带发生纵向撕裂而输送机上无煤时,就不能起到防止输送带撕裂事故扩大的作用。
另一种防撕裂保护装置由一个绕性吊挂托辊和限位开关组成,安装在装载点的托架内,当输送带被利器刺透撕开时,输送带托辊通过插入输送带的利器而改变位置,从而带动限位开关使输送机停机。
5、烟温报警灭火系统装置的工作原理
烟温报警灭火系统装置能够连续监测矿井带式输送机系统温度和烟雾的变化情况。当带式输送机周围温度和烟尘浓度达到设定值时,装置中的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同时断电停机,洒水灭火。
烟温报警灭火系统装置主要由控制箱、传感器、声光报警器和喷水装置组成。一般烟雾保护的传感器为光敏和气敏元件,它的安装位置一般在机头卸载滚筒下风口的5m范围内的巷道内。
温度保护通常采用热电偶元件或热敏电阻作为监视温度的传感器,对于运动部件(如传动滚筒)是利用铁磁材料的磁导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用磁感应脉冲发送器作为传感器,一旦温度过高,保护装置动作,输送机便停止运行。
6、逆止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逆止保护装置的作用就是防止倾斜上运的带式输送机发生逆转而飞车。
7、沿线保护装置 的工作原理
沿线保护装置的作用就是在带式输送机的任何部位都可以人为地停止输送机的运转,及时控制带式输送机事故的发生和扩展。
(1)按钮式沿线保护装置,即每隔40—50m安装1个紧急停机按钮,并接入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通常安装在带式输送机巷道碹帮上。
(2)拉线式沿线保护装置,又称沿线急停开关。它用铁丝或细钢丝控制一个小的行程开关,行程开关接入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这种保护装置通常安装在带式输送机机架靠人行道一侧。
8、飞带保护装置 的工作原理
飞带保护装置用在倾斜下运的带式输送机上。它的作用就是在下运带式输送机失控的情况下或制动后输送带与滚筒打滑的情况下,及时捕捉输送带,防止产生飞带事故。液压式飞带捕捉器由液压系统、滚筒和橡胶轮构成。这种飞带捉捕器是用油压来控制的,当带速超过额定值时,控制系统打开油路阀,橡胶轮带动液压泵将油通过管路排到液压缸内,推动液压缸内活塞使缸体向下运动,缸体与滚筒相连,从而推动滚筒向下运动。橡胶轮固定不动,输送带被压在滚筒与橡胶带式输送机的保护及常见故障轮中间。因此,增大了输送带的运行阻力,降低了输送带的运行速度,起到了防止输送机运行超速和飞带事故发生的作用。当输送带速度降低至额定速度时,控制系统关闭油路阀,在弹簧的作用下,滚筒抬起来,输送带由受压变形状态恢复成自由直线状态。
9、综合保护与集中控制装置 的工作原理
随着煤炭生产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先后研制出多种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与集中控制装置。它由各种传感器和集中控制台构成,可实现低速、超速、断带、纵向撕裂、堆煤、跑偏、急停、烟雾、温度等保护,并可执行洒水降温。它具有电动机功率、胶带运行速度、紧急停车开关动作位置、跑偏开关动作位置、主电动机温度等数字显示功能以及各种设备工作状态及故障状态的显示,可配合CST等软启动系统工作,同时对主电机、给煤机和闸电动机等设备实施控制和保护。
综合保护装置具有集中控制和单台控制两种操作方式。集中控制时具有连锁保护功能,即某一台停机时,向其供煤的带式输送机连锁停机,具有逆煤流延时顺序起动开车功能。装置在手动控制方式下,配接开停传感器可实现顺煤流延时顺序起动开车。无论在集中方式或手动方式下,该装置均有起动开车功能、语音预警功能、故障停车保护功能、故障保护功能、及解锁功能、全线系统状态对位显示功能、全线联系及对讲功能。
⑧ 机械手的安全性装置有哪几种
1.断气保护装置:来采用单向自阀和储气罐,确保机械手突然断气后不会发生意外伤人,并能提供持续稳定的工作压力。夹具自锁装置。夹具设有截止阀,确保在系统突然出现漏气时,夹具不会松开,除非操作按钮;
2.低压报警装置:当气源工作异常时,实时侦测并及时给予安全警示信号,提醒操作者迅速采取措施;
3.误操作保护装置:监控机械臂运动速度,防止误操作时机械臂快速上升或下降时引起意外伤人;
4.增压装置:当现场气源压力不高,或不稳定时,可选用增压装置,可提高气源工作压力,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5.承重极限保护装置:当机械手抓取超重的工件时,就会发出报警,严重超重时安全阀打开,防止发生危险;
6.刹车装置:在机械手的链接关节处均设有刹车装置,以防止机械手旋转或松脱,当工作结束后用以停放机械手。
⑨ 纯机械过速保护装置执行什么标准
产品如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应自行制定企业标准作为产品的执行标准,并到质监局备案。如果自己编写感觉困难耗费时间,可以代理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