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国旗装置设计师

国旗装置设计师

发布时间:2022-03-12 21:42:07

Ⅰ 国旗、国徽的设计者是谁

我国的国旗,设计者是曾联松。曾联松,是浙江瑞安人,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经济学,1938年5月,曾联松经同学黄大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之后,历任第五届、第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联松在上海病逝,骨灰存放在当地龙华烈士陵园。

虽然国旗和国徽比较常见,但是他们都代表着国家,都有配套的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对其作出严格说明。制作国旗和国徽也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如《GB 15093-2008 国徽》就规定了国徽的样式、材质及色彩。2004年9月30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国家邮政局还特意发行了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微》特种邮票。

国旗和国徽虽然常见,但是他确实庄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尊敬爱护国旗和国徽,人人有责。

Ⅱ 中国国旗设计者是谁

曾联松。

1949年10月1日下午,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来。五星红旗是从3012幅应征设计图案中选出来的,它一度差点落选,而它的设计者身份更是出人意料。五星红旗初稿的设计者并不是大设计师,而是一位长期从事财务工作普通工作者,他的名字叫曾联松。

曾联松,1917年生于浙江瑞安。1928年,曾联松考入瑞安县中学,在这里他遇到对他后来影响深远的老师,温州著名花鸟画家金作镐,由此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功底和美术基础。1936年,曾联松考入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曾联松从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市合作总社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

默默无闻的设计者:

五星红旗,它是那样的庄严、美丽,那样的鲜艳夺目。对于它的设计,人们或许会这样想吧:如此高水平的巧妙设计,一定出自一位闻名遐迩、才华横溢的美术大师之手吧,其实不然。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原来是一位默默无闻、长期从事计划、财务工作的同志。他叫曾联松,曾经是上海市日用杂品公司的副经理、上海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委员。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曾联松

Ⅲ 国旗的设计者是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同志,浙江瑞安人,少年青年时代就读于原瑞安县小学(现瑞安市小学)、瑞安市中学。1936年考入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的经济系,后参加抗日救亡联合会,投身革命。

1949年,全国政协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的图案。曾联松从报上获知后,设计了“五星布成椭圆形,大星导引于前,小星环绕于后,恰似众星拱北斗”的五星红旗。

9月25日,五星红旗得到毛主席的肯定,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国旗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诞生。曾联松由此成为五星红旗设计者。

(3)国旗装置设计师扩展阅读

后世为曾联松同志拍摄了一部电影《共和国之旗》讲述了1949年解放前夕,曾联松还是上海一家通讯社的职员,当他看到报上征集新国旗的启示,就设计了一幅国旗图案寄到北京。

没想到他设计的五星红旗被选定为新中国的国旗。半个世纪过去了,曾联松与所有的中国人一样伴随着共和国走过了艰辛的历程,所不同的是,他与这面旗更有许多特殊情感的故事。

Ⅳ 中国国旗的设计者是谁

曾联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设计者。少年青年时代就读于原瑞安县小学(现瑞安市小学)、瑞安市中学。

1936年考入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的经济系,后参加抗日救亡联合会,投身革命。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担任中央大学学生地下党支部书记工作。曾任五届上海市政协委员、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

(4)国旗装置设计师扩展阅读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随着新中国的诞生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1950年,曾联松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这是党和人民给他的崇高荣誉。

曾任上海市政协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联松在上海病逝,骨灰暂放在当地龙华烈士陵园。2004年9月曾联松的骨灰正式入葬上海嘉定长安墓园。电影《共和国之旗》就是讲他的故事。

Ⅳ 五星红旗的设计师

五星红旗”原来被称为“红地五星旗”,是在1949年7月由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的曾联松设计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新政协”)从全国各地的2992件作品中选出,在两次的精细筛选后,有38幅设计入围,最后第32号曾联松设计的“红地五星旗”拔地而出,然而因为原方案的大五星中央镶有镰刀与锤子,一些人认为与前苏联的国旗类似,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应拥有独特易识别的国旗图案,经过几番考虑后决定取出镰刀与锤子的图案,将设计改名为“五星红旗”。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上发表征求启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关于国旗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革命人民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中,第四点规定:“全体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和政协主席团通过的制旗办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长方形,红色象征革命,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星用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3/10,居左;四星较小,其外圆直径为旗高1/10,环拱于大星之右侧,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表达亿万人民心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如似众星拱北辰。旗杆套为白色,以与旗面的红色相区别。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由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首次升起。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以后,历次宪法均保留这个规定。
199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实行。
为维护国旗的尊严,国家发布《国旗》和《国旗颜色标准样品》两项国家标准,规定了国旗的形状、颜色、图案、制版定位、通用尺寸、染色牢度等技术要求,并宣布于199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曾联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设计者。
王大珩——国旗标准倡议人,国旗和国旗颜色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玉坤——国旗法倡议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提案人。
孙秀如——国旗和国旗颜色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国旗升挂装置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香港、澳门区旗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
贺嗣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标准化的设计与制作的参与者

曾联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少年青年时代就读于瑞安县小学、瑞安中学。1936年考入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经济系。后参加抗日救亡联合会,投身革命。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1949年,全国政协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的图案。曾联松从报上获知后,设计了“五星布成椭圆形,大星导引于前,小星环绕于后,恰似众星拱北斗的五星红旗”。

Ⅵ 国旗的设计者是谁

我国的国旗,设计者是曾联松。

曾联松,是浙江瑞安人,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经济学,1938年5月,曾联松经同学黄大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之后,历任第五届、第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联松在上海病逝,骨灰存放在当地龙华烈士陵园。

曾联松设计的国旗方案,最初并没有入选,但是在田汉的坚持下被收录了。不过,审议组整体审核的时候,经过多轮讨论,将大五角星中的镰刀斧头标志去掉,改成现在四个小五角星围绕一个大五角星的图案,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国旗样式。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国旗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诞生,曾联松也由此成为五星红旗设计者。

充满爱国激情的热血青年

从学生时代起,曾联松就是一位充满爱国激情的热血青年。他眼见旧中国倍受外强蹂躏,金瓯残缺,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真是心如火焚。“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曾和爱国学生一起,走上瑞安街头,宣传抵制日货。

1935年,他又在南京勇敢地参加了响应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集会游行,并且在党的引导下,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他亲眼目睹亲身体验过军阀割据、八年离乱,以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和平统一要求,悍然发动内战,又把中国人民投入水深火热之中。

当解放战争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全国绝大多数城乡已经得到了解放,人民共和国像一轮喷薄欲出的太阳,正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时候,他是多么地激动和兴奋啊!他同全国人民一样,盼望着一个崭新的人民政权的诞生。

Ⅶ 新中国国旗的设计者是谁

新中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

1949年7月,32岁的曾联松在上海设计了国旗图案——五星红旗。

五颗金星的结合图形,大小呼应,疏密相间,形成了一个椭圆形,这恰恰和我国疆土的几何图形类似,既表现了中国地理特征,也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

人物生平

1917年,曾联松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县(现瑞安市)。

1936年,考入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经济系。

1938年5月,曾联松经同学黄大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随着新中国的诞生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1950年,曾联松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这是党和人民给他的崇高荣誉。

曾任上海市政协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联松在上海病逝,骨灰暂放在当地龙华烈士陵园。2004年9月曾联松的骨灰正式入葬上海嘉定长安墓园。电影《共和国之旗》就是讲他的故事。

Ⅷ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谁呢﹖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

1949年7月的一天,上海人民沉浸在刚刚解放的胜利的喜悦之中。曾联松在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工作,当曾老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刊登的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中,得知要设计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曾联松反复阅读,认真思索,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应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中华儿女的寄托、炎黄子的骄傲。他想自己虽然不是专业画家,但有美术爱好的基础,决定投身到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设计工作中去。

1949年秋季,政协收到国旗应征图案3012幅。从中筛选了38幅作候选图案,并编辑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发给政协与会人员阅评。其中有一幅大星嵌镰刀斧头五星红旗,正是曾联松的作品。政协特地在北京饭店设立国旗图案临时选阅室,将候选旗帜陈列展览。

曾老设计的红旗引人注目。首先被田汉、郭沫若等名家看中,定为惟一中选的国旗。由田汉送呈毛泽东主席审阅。毛主席同意选为国旗,但建议删去“镰刀斧头”,成为一幅纯洁亮丽的五星红旗;交由政协会议讨论。毛主席说:五星红旗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在1949年9月27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通过了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为长方形,红色的旗帜象征着革命。左上方缀有5颗黄色的五角星,一星较大居左,四星较小环拱在大星之右,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8)国旗装置设计师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规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第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国旗的升挂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外交部、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对各自管辖范围内国旗的升挂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国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企业制作。

第五条 下列场所或者机构所在地,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一)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三)外交部;

(四)出境入境的机场、港口、火车站和其他边境口岸,边防海防哨所。

Ⅸ 中国国旗是谁设计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曾联松是一名来自浙江瑞安的普通民众。随着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1949年7月发出了征集国旗图案的通告,曾联松设计并提交了他的国旗样稿。在2992幅(一说为3012幅)应征国旗图案中,曾联松的设计被选入38幅候选草图。经过多次讨论和少量修改,他的设计被选为了新政权的国旗。
二、国旗的含义:
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阅读全文

与国旗装置设计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废弃机械师怎么进不去 浏览:781
义乌市哲诚五金制品厂 浏览:132
超声仪器使用了哪些效应 浏览:941
天梭机械表一个月差多少 浏览:769
南京林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97
阿为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79
为什么换个设备登录和平精英就归零 浏览:417
通力五金机电城位置 浏览:678
单片机超声波测距高位怎么消零 浏览:627
电动绞车的传动装置百度文库 浏览:441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作用是 浏览:390
山地自行车前后轴挡轴承如何折卸 浏览:698
苏州球阀阀门厂有哪些 浏览:43
机床撞机事故主管报告怎么写 浏览:253
水箱漂浮阀门什么材质好 浏览:483
为什么机械先驱没有了 浏览:494
麻将机变压器生产设备有哪些 浏览:350
制冷开30度一个月多少钱 浏览:850
美团工具箱 浏览:273
生锈的外球轴承如何从轴上取下来 浏览: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