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动挡的汽车怎么换挡
(1)换挡操作规则
适时、准确、果断、迅速,切忌拖沓;先加速后加挡,先减速后减挡。
(2)增挡的操作方法
第1步:稍加油门。在换挡(加挡)前先转动油门把油门开大些,通过加一定量的油,使发动机备足适量的动力,以保障加挡过程中车速不致降低。
第2步:关闭油门。在稍许加油之后迅速把油门关掉,即用右手将油门转把向前下方一转到底。
第3步:迅速握紧离合器握把。几乎在关闭油门的同时,用左手4个手指(拇指仍握在转向把上不动)握紧离合器握把一握到底,尽快地把离合器脱开,为换挡做好准备。
第4步:踩下脚变速踏杆。左手握住离合器握把后,立即用左脚脚掌或脚后跟踩一下脚变速踏杆后踏杆,换到高速挡位。蹬的力量要恰到好处,动作要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更不可连续蹬踏。
第5步:均匀地放松离合器握把。左脚后跟踏下变速后踏杆后,左手立即松开离合器握把,及时平稳地接合已脱开的离合器,使发动机动力迅速传到后传动器上,为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做好准备。
第6步:加大油门。当左手放开离合器握把之后,右手将油门转把及时地向下后方转动,使关闭着的油门打开,开度要适中,不可过大或过猛。
(3)减挡的操作方法
第1步:握紧离合器握把,同时关小油门。
第2步:踏下脚变速踏杆前踏杆。用左脚尖踩下变速踏杆前踏杆,使变速器由高速挡位变换到低速挡位。
第3步:加大油门,放松离合器握把。
(4)换挡时的注意事项
①变换挡位时,要根据不同挡位的速度关系,掌握好换挡的时机。若换入高一级挡位时,车辆产生颤抖现象,甚至要熄火,这时应握紧离合器握把,把挡位降低,待车速提高以后再重新换入高一级挡位。若车辆换入低挡感觉有向后拖的现象,主要是车速高、挡位低而没有把车速降下来就减挡造成的,这不但消耗燃料也容易损坏机件。车速和挡位合适,就不会发生冲闯和熄火现象。
② 摩托车的换挡,应按顺序依次进行,不能跳过某一挡位越级换挡。不要用力过猛硬踩变速器踏杆(猛拉变速杆),更不允许用脚使劲踹。
③ 换挡操作时,两眼应始终保持平视前方,不得低着头看、左顾右盼或分散注意力。
④各挡最高行驶速度应控制在规定的速度以内,见表2-1。摩托车大部分采用的是风冷却,1、2挡时的驱动力大而速度慢,所以发动机温度上升较快,燃料消耗也较多,如果长时间用1挡行驶对发动机损害较大。因此,用1、2挡的时间不宜过长。
表2-1 摩托车行驶速度与挡位关系
② 自动挡的汽车换挡原理
一般来说,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分为P、R、N、D、2、1或L等。P(Parking):用作停车之用,它是利用机械装置去锁紧汽车的
转动部分,使汽车不能移动。当汽车需要在一固定位置上停留一段较长时间,或在停靠之后离开车辆前,应该拉好手制动及将拨杆推进“P”的位置上。要注意的是:车辆一定要在完全停止时才可使用P挡,要不然自动变速器的机械部分会受到损坏。另外,自动变速轿车上装置空挡启动开关,使得汽车只能在“P”或“N”挡才能启动发动机,以避免在其他挡位上误启动时使汽车突然前窜。
R(Reverse):倒挡,车辆倒后之用。通常要按下拨杆上的保险按钮,才可将拨杆移至“R”挡。要注意的是:当车辆尚未完全停定时,绝对不可以强行转至“R”挡,否则变速器会受到严重损坏。
N(Neutral):空挡。将拨杆置于“N”挡上,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已经切断分离。如短暂停留可将拨杆置于此挡并拉出手制动杆,右脚可移离刹车踏板稍作休息。
D(Drive):前进挡,用在一般道路行驶。由于各国车型有不同的设计;所以“D”挡一般包括从1挡至高挡或者2挡至高挡,并会因车速及负荷的变化而自动换挡。将拨杆放置在“D”挡上,驾车者控制车速快慢只要控制好油门踏板就可以了。
③ 自动挡汽车的换挡杆上都有挂档按钮吗
现在的自动挡车型一般都会有手动换挡模式,但有不少朋友几乎从买车开始到现在都没有用过D挡以外的前进挡。D挡走天下虽没什么问题,可这些功能不用未免有点浪费,而且手动模式只要懂得方法,开车会更省油、更有驾驶乐趣!
这些限制挡位中还有一种稍微特别的,业内人士称之为;直选挡逻辑,其实就是,在手动模式时,你选了几挡那就是几挡,变速箱一般不会介入更改挡位,它会一直保持你挂入的挡位。除非你的车速实在是比较慢的时候它才会帮你降挡。这类挡位逻辑出现在跑车或者是比较强调运动性的车型中居多。
④ 自动挡汽车换挡杆引导装置及使用方法是什么
1、二档变速箱通过合理的档位切换,提升纯电动汽车的性能。以纯电动汽车二档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提出综合换档规律,建立两档动力经济性换挡规律的数学模型传输系统建立。以百公里加速时间和单位里程能耗为优化目标 通过算法优化得到换挡规律的最优解,以电机效率作为最优解的选择条件,得到换挡综合性能最好的规律。
4、以两档AMT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百公里加速时间为功率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单位里程能耗为经济目标,采用NSGA II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优化,提出了整个加速过程的综合最优换挡规律,不受驾驶员风格和意图的影响。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换挡规律评价模型。通过与功率最佳、经济性最佳的换挡规律的仿真对比,验证了综合最优换挡规律的优越性。
5、针对纯电动汽车两档AMT换档规律的优化,首先制定了最优动态换档规律曲线和最优经济换档规律曲线。然后,构建了以最小化百公里加速时间和单位里程能耗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基于NSGAII算法,制定了兼顾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综合性能最优换挡规律曲线。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换挡规律仿真评价模型,对最佳动态换挡规律曲线、最佳经济换挡规律曲线和最佳综合性能换挡规律曲线的功率和经济性进行验证。
⑤ 自动挡自动换挡的嘛
汽车自动挡汽车的启动换挡,是在行车时由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自动选择合适的档位,从而替代了人的主观判断时机和换档操作。
自动档汽车通常采用液力传动装置来取代手动档汽车的机械式离合器,因此没有离合器踏板。当发动机转速低时,液体传递的扭矩有限,不足以推动汽车前进。当操纵手柄放入前进档,松开制动踏板,随着加油和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传递的扭矩增大,推动汽车前进。
(5)汽车自动换挡装置扩展阅读:
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在堵车时,一些车主常常只踩下制动踏板,换挡杆却保持在D挡(行车挡),并不换挡。若时间很短,这样做是允许的。
但若停车时间长最好换入N挡(空挡),并拉紧驻车制动。因为换挡杆在D挡时,自动变速器汽车一般有微弱的前移,若长时间踩住制动踏板,等于强行制止这种前移,使得变速器油温升高,油液容易变质,尤其在空调系统工作时,发动机怠速较高的情况下更为不利。
⑥ 汽车的自动变速箱,通过什么来换挡,其中都有哪些部件,来实现换挡操作的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目前汽车中常见的自动变速箱有四种型式,分别是液力自动变速箱(Automatic Transmission ,简称 AT)、机械式无级自动变速箱(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简称CV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简称AMT)和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Dual-clutch transmission,简称DCT)。
液力自动变速箱(AT)
液力自动变速箱通过液力传动和行星齿轮组合的方式来实现自动变速,一般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换档执行机构、换档控制系统、换挡操纵机构等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前置后驱型和前置前驱型,如图2所示。
图1 AT结构
图1 AT结构
AT不用离合器换档,档位少变化大,连接平稳,因此操作容易,既给开车人带来方便,也给坐车人带来舒适。但缺点也多,一是对速度变化反应较慢,没有手动变速箱灵敏;二是费油不经济,传动效率低变矩范围有限,近年引入电子控制技术部分改善了这方面的问题;三是机构复杂,修理困难。在液力变扭器内高速循环流动的液压油会产生高温,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温液压油。另外,如果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启动,不能用推车或拖车的方法启动。如果拖运故障车,要注意使驱动轮脱离地面,以保护自动变速箱齿轮不受损害。
⑦ 自动档汽车如何自动换挡
(非复制)
现在的自动档,都是采用“行星齿轮机构”(你既然知道液压传动,行星齿轮也应该略有耳闻吧)
行星齿轮由一个外齿圈,齿圈中间的太阳轮,以及外齿圈与太阳轮中间的行星齿轮组成。
自动变速器的齿轮机构,就是由两组行星齿轮配合组成,在变速的过程中,通过对其中某个部件(齿圈、行星齿轮和太阳轮,各有两套)输入动力,再由另一个部件输出动力。当然,这里指的部件,是可以变化的,而变化的结果就是变速
这中间的控制,就是由液压传动,来是动力传到齿轮上
由于换档的过程中,和发生冲击,而且还没有人为控制的离合器
所以,在自动变速器之前,在装了一个“液力耦合器”,来代替原来的离合器
液力耦合器的作用,与离合器一样。区别在于,液力耦合器为“柔性连接”。
其大致的原理,就好比两台相对而放的电风扇,如果一台电扇转动,那它吹出来的风,就可以带动另一台电扇转动。只不过液力耦合器用的不是风,而是油,且在转速将高时,也可以想离合器那样,使用贴合的连接
⑧ 自动挡汽车是如何自动换挡的
自动挡汽车换挡的时候,每个档位换挡都必须要按下换挡按钮。需要按钮才能回挂档的答好处是防止误操作对行车途中有所影响,譬如行驶过程中从D误推到R就很危险了,所以这个换挡按钮就是一种安全锁,防止车主误操作。
自动挡一般来说如下情况挂档需要按下换挡按钮:
挂入P,R,S档时;
挂岀P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