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4枣庄二模)贝诺酯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六7他六5z她5,故A错误;
他.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聚合反应,故他错误;
C.分子中含有两个酯基,可水解生成、乙酸、对羟基苯胺等,故C正确;
D.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只有苯环,则六m她l贝诺酯可以与6m她l氢气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❷ 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
反复发烧的原因
1、感染性疾病
一些患者出现具有感染性的疾病,就很容易会出现发烧的情况。例如出现病原体而导致的传染病、全身性或者是局部的感染,都容易会因为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而造成的病毒性疾病,容易导致反复发热的出现。
2、非感染性疾病
一些患者出现非感染性的疾病,例如血液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也会出现反复发热的情况。同时风湿热这一种变态反应疾病,也会导致反复发热的情况出现。
3、体温调节中枢的异常
出现发热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外致热而造成的,导致身体当中的体温中枢调定点的上移。出现反复发热有可能是因为身体当中的制热病毒细胞的激发而造成的,在进入到人体以后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产生热源细胞,在身体当中释放热量。
4、骨骼肌的收缩
当身体当中的骨骼肌出现周期性的收缩,那么身体当中就会不断地产热。所以就会在大脑当中进行温度的调节。
二、如何治疗反复发烧
1、选择合适的衣物
很多人在发烧以后都会盖着厚厚的被子,希望通过捂出汗的方法来散热。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在患者出现发烧的情况以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穿着衣物,尽可能穿着凉爽舒适的衣物,能够让患者更加舒服。
2、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患者需要对卧室进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不要因为害怕着凉而关着窗户,这样很容易在致病细菌不断地繁衍生殖。
❸ 贝诺酯的合成实验报告产率计算
贝诺酯的合成实验报告产率计算:5.5*0.9=4.95g。
理论产量:由于乙醇的物质的量是28*0.95*0.79/46.07=0.4561摩尔。
醋酸的物质的量是30*1.05/60.05=0.5246摩尔。
理论产量用乙醇的量就是0.4561摩尔。
就是0.4561*88.11=40.19g。
产率:4.95/40.19=12.32%。
药理作用
本药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基本与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相同。疗效与阿司匹林相似,不良反应比阿司匹林少。特点是较少引起胃肠道出血,患者易于耐受,作用时间比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长。国外资料认为,本药不比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更优越,且不良反应可能超过它的好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贝诺酯
❹ 限量计算 贝诺酯中硫酸盐的检查
硫酸盐含量测定()
本适用于水硫酸盐(SO42-计)含量于10mg/L测定
1、提要
酸性条件硫酸盐与氯化钡反应硫酸钡沉淀经滤干燥称量根据硫酸钡质量求硫酸根含量
2、试剂材料
①盐酸溶液(1+1);
②氯化钡溶液(BaCl2.2H2O)(100g/L);
③硝酸银溶液(17g/L);
④甲基橙指示液(1g/L);
3、仪器设备
般实验室仪器滤板孔径5~15μm坩埚滤器
4、析步骤
用慢速滤纸滤试用移液管移取定量滤试置于500mL烧杯加2滴甲基橙指示液滴加盐酸溶液至红色并量2mL加水至总体积200mL煮沸5min搅拌状态缓慢加入10mL热(约80℃)氯化钡溶液于80℃水浴放置2h
用已于(105±2)℃干燥质量恒定坩埚式滤器滤用水洗涤沉淀直至滤液氯离止(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坩埚式滤器(105±2)℃干燥至质量恒定
5、析结表述
mg/L表示硫酸盐含量(SO42-计)(P)按式计算:
P=(m-m0)*0.4116*1000000/V
式m——坩埚式滤器沉淀物质量g;
m0——坩埚式滤器质量g;
3.注意事项
(1)始滴加氯化钡溶液定要慢否则沉淀颗粒细易通坩埚式滤器使测定结偏低且给洗涤带困难
(2)水含量磷酸盐实验结偏高宜采用
滴定测定硫酸根(二)
1试剂
1.1 1+1盐酸
1.2 1+4氨水
1.3 0.5%铬黑T
1.4 pH=10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1.5 刚红试纸
1.6 0.05mol/L钡镁混合液:称取6.2克BaCl2?2H2O5.2克MgCl2?6H2O别溶于水全溶移于同10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
2仪器
2.1滴定管:酸式25ml或50ml
2.2电炉
3析
吸取50ml水于250ml锥形瓶加入块刚红试纸加入盐酸酸化至刚红试纸由红色变蓝色加热煮沸1—3钟除二氧化碳断搅拌准确加入5ml钡镁混合液继续加热至近沸取冷却至室温加入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35滴0.5%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纯蓝色取50ml高纯水用同测定空白含量
4计算
水SO42-离含量X(mg/L)按式计算:
X=M×〔V1-(V2-V3)〕×96.06/V×1000
式:
M—EDTA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ol/L
V1—空白水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V2—水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V3—水硬度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V—所取水体积ml
5允许差
SO42-离含量100mg/L(范围)平行测定两结差于4 mg/L
❺ 贝诺酯片是什么药
贝诺酯片为对乙抄酰氨基酚袭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属非甾体类抗炎解热镇痛药,具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基本同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作用时间较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长
❻ (2014开封模拟)贝诺酯具有抗风湿、解热镇痛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贝诺酯
A.贝诺酯属于酯类物质,不溶于水,故A错误;
B.贝诺酯中的-COOC-、-CONH-水解,贝诺酯在酸性条件下完全水解可以得到乙酸、邻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胺3种有机物,故B正确;
C.只有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贝诺酯最多可与6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含-COOC-、-CONH-,可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和聚合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❼ 关于扑炎痛的制备
不知道是你的实验方案本来是这样还是你的在这的描述省略的一些东西,这个贝诺酯(扑炎痛)合成的实验方案是有点问题的...
整个实验阿司匹林,氯化亚砜,扑热息痛的配料比是1:1:0.952
第一步的阿司匹林酰化过程中吡啶应该不是什么主要问题,关键的反应温度(你没有写出来,那我也不写出来,呵呵),反应时间的确该在1小时左右,很奇怪的是你的实验方案判断反应终点的标准是“无气泡生成”?!我想问下,在反应中老师教你们判断反应是否完全是看三角瓶里面还是看冷凝管的白色尾气,建议考虑下后者...
第二步中加丙酮也没有定量的,是要根据你的反应情况来定的,大致是残余物的一半
问题最大的是第三步!冰浴的温度要控制好,最最重要的是PH值。“未调前反应物碱性较大,使用浓盐酸调PH,但是调完后出现了黑色不溶物且较大,反应物颜色棕黄色”这是你的原话,整个反应都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PH要是在10以上,你反而担心碱性较大加浓盐酸...你先看下反应式,是要先将扑热息痛变成钠盐在和第一步的产物乙酰水杨酰氯反应的,而且在加完第一步的反应产物后的反应过程中,要不断测PH,并准备氢氧化钠溶液不断调PH的,因为反应会使体系的PH值下降,而你黑色胶状物主要是你的盐酸和PH值惹的祸...
我说提问者呀,怎么看了答案还不给我分哪,在网络这种依靠到处COPY得分,鱼龙混杂的地方想答个题得点分不容易呀,要不是看上这个分数收入还比较可观...见谅见谅,呵呵而且你评为最佳答案,我就把那个温度告诉你(如果你还不知道的话),嘿嘿
❽ 贝诺酯的中国药典修订内容
书页号:中国药典2005版-47
[修订]
本品为4-乙酰胺苯基乙酰水杨酸酯。按干燥品计算,含C17H15NO5应为99.0%~102.0%。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7.5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测定,在240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4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干燥品计算,吸收系数(E1%1cm)为730~760。
[增订]
【鉴别】 (1) 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用磷酸调pH为3.5)(56:4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理论板数按贝诺酯峰计算不低于3000,贝诺酯与相邻杂质峰分离度大于1.5。
测定法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4mg的溶液,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贝诺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4mg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