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火车的客车车厢是如何挂接的,原理是什么
就是用抄车钩连接的,只不过车钩的样袭式越来越复杂,有密接式车钩等等。至于那个管子是列车管,每节车厢的列车管连接在一起,最后就跟火车头连接在一起,司机就在机车上通过这条列车管供风给车厢,因为车厢是靠风源来起动的。
参考资料:大车的天空http://www.dachesky.com/bbs/index.asp
Ⅱ 火车两节车箱处的连接道理是什么
两节车箱处的连接依靠挂钩,中国机车全部用的是自动挂钩,挂车时,两车挂钩对准后慢慢撞击即可挂上;摘钩时,提动手柄撞击挂钩下方的装置(有的车辆是提动上方的链条,如DF7G型内燃机车和部分货车等)即可实施分离。
火车的转向架卡在轨道上沿着轨道行驶,转弯时转向架转动,让火车沿着轨道继续行驶, 转弯时外轨高于内轨。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火车称为蒸汽机车,有独立的轨道行驶,铁路列车按载荷物,可分为运货的货车和载客的客车,亦有两者一起的客货混运车。
火车是人类利用化石能源运输的典例。1804年,由英国的矿山技师德里维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为5至6公里。
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于是一直沿用至今。1840年2月22日,由康瓦耳的工程师查理礠里维西克所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轨上行驶的火车。
1879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力机车。随着火车的普及,改变了人们骑马(或以其他牲畜为主要动力)的出行方式。中国早期的火车车厢是绿色的,因此叫绿皮火车。
Ⅲ 列车挂钩的原理是什么
首先说说车钩。车钩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辆部件。车钩按开启方式分为上作用式及下作用式两种。通过车钩钩头上部的提升机构开启的叫上作用式(一般货车大都采用此式);借助钩头下部推顶杠杆的动作实现开启的叫下作用式(客车采用)。车钩按其结构类型分为螺旋车钩、密接式自动车钩、自动车钩及旋转车钩等。螺旋车钩使用最早,但因缺点较多已被淘汰,密接式自动车钩多为高速铁路车辆所用。中国除在大秦铁路重载单元列车上使用旋转车钩外,现一律采用自动车钩。所谓自动车钩,就是先将一个车钩的提杆提起后,再用机车拉开车辆或与另一车辆车钩碰撞时,能自动完成摘构或挂钩的动作的车钩。中国铁道部门1956年确定1、2号车钩为标准型车钩。但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牵引吨位的增加,又于1957、1965年先后设计制造了15号车钩和13号车钩。客车使用15号车钩,货车则逐步用13号车钩代替2号车钩。
车钩由钩头,钩身、钩尾三个部分组成、车钩前端粗大的部分称为钩头,在钩头内装有钩舌、钩舌销,锁提销,钩舌推铁和钩锁铁。车钩后部称为钩尾,在钩尾上开有垂直扁锁孔,以便与钩尾框联结。为了实现挂钩或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车钩具有以下三种位置,也就是车钩三态:锁闭位置--车钩的钩舌被钩锁铁挡住不能向外转开的位置。两个车辆连挂在一起时车钩就处在这种位置。开锁位置--即钩锁铁被提起,钩舌只要受到拉力就可以向外转开的位置。摘钩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开锁位置,就可以把两辆连挂在一起的车分开。全开位置--即钩舌已经完全向外转开的位置。当两车需要连挂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全开位置,与另一辆车钩碰撞后就可连挂。旋转车钩的构造与普通车钩不同,钩尾开有锁孔,钩尾销与钩尾框的转动套连接。钩尾端面为一球面,顶紧在带有凹球面的前从板上。当钩头受到扭转力矩作用时,钩身连同尾销以及转动套一起转动。旋转车钩现在只安装在专为大秦铁路运煤单元组合列车设计的车辆上。这种车辆的一端装设旋转车钩,另一端装设固定车钩,整列车上每组连接的两个车钩,两两相互搭配
。当满载煤炭的车辆进入卸煤区的翻车机位时,翻车机带动车辆翻转180度,将煤炭倾倒出来。旋转车钩可以使车辆翻转卸货时不摘钩连续作业,缩短了卸货作业时间。 密接式车钩一般在高速铁路和地下铁道的车辆上使用。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两车钩连挂后各方向的相对移动量很小,可实现真正的密接;同时,对提高制动软管、电气接头自动对接的可靠性极为有利。
Ⅳ 火车皮钩头谁设计的
好像是詹天佑,在建设风沙线(丰台到沙城)铁路时设计的原文如下:1905年9月4日正式开工,12月12日开始铺轨。就在铺轨的第一天,一列工程车的一个车钩链子折断,造成脱轨事故。这一下成了中国人不能自修铁路的证据,各种诽谤中伤纷至沓来。但詹天佑没有惊慌失措,反倒冷静地想到:此路坡度极大,每节车厢之间的连接性能稍有不固,事故就难避免。为此,他使用了自动挂钩法,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Ⅳ 火车头和车厢之间是怎么连接的,使得他们能快速稳固的连接上,也能快速方便的分开
是靠挂钩!
中国机车全部用的是自动挂钩,而车厢大多用自动挂钩,只有部分25T型客车和BSP型客车用的是紧密车钩!
挂车时,两车挂钩对准后慢慢撞击即可挂上;摘钩时,提动手柄撞击挂钩下方的装置(有的车辆是提动上方的链条,如DF7G型内燃机车和部分货车等)即可实施分离!
Ⅵ 连接火车两节车厢之间的东西叫什么什么工作原理
连接火车两节车厢之间的东西叫车钩。用于火车车皮或机车的连结、牵引及缓冲。
工作原理:车钩主要由钩身、钩头、钩尾三部分组成。钩头由钩舌、钩舌销及车钩三小件组成。车钩三小件包括钩锁铁、钩舌推铁、下锁销。下锁销与下锁销连杆相连,再加上为开启车钩设置的钩提杆就形成了完整的车钩开闭系统。
当上提钩提杆,钩提杆顶起下锁销连杆,下锁销带动锁铁上提并顶起推铁,推铁踢开钩舌从而开启车钩。相反,如要实现两节车厢的连接,一方开启车钩,另一方推动车厢接触开启车钩,钩舌使推铁转动从而带动锁铁,锁铁下落保证车钩锁死,进而完成火车的连结。
(6)火车勾头自动连接装置扩展阅读
我国火车铁路目前采用的车钩类型有16型、17型、13B型、13A型和13号车钩,以前还曾经采用过2号车钩。
16型、17型车钩是为了满足大秦线运煤专列开行重载列车且不摘钩上翻车机连续翻转卸货的需要而研制开发的车钩。新造载重70t及以上铁路货车已全部采用高强度的17型车钩。在一些重载列车上采用16型车钩的同时,还采用了牵引杆技术。
新造60t级铁路货车已全部采用高强度的13B型车钩。随着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和牵引吨位的增加,2号车钩、13号普碳钢车钩及13号C级钢车钩、13A型车钩强度已不能满足铁路货车发展的需要,铁路货车车钩正向着可靠性高、强度高和耐磨性能好的方向发展。
Ⅶ 什么是连接前后两节车厢涉及到的装置
连接火车两节车厢之间的东西叫车钩。用于火车车皮或机车的连结、牵引及缓冲。
工作原理:车钩主要由钩身、钩头、钩尾三部分组成。钩头由钩舌、钩舌销及车钩三小件组成。车钩三小件包括钩锁铁、钩舌推铁、下锁销。下锁销与下锁销连杆相连,再加上为开启车钩设置的钩提杆就形成了完整的车钩开闭系统。
当上提钩提杆,钩提杆顶起下锁销连杆,下锁销带动锁铁上提并顶起推铁,推铁踢开钩舌从而开启车钩。相反,如要实现两节车厢的连接,一方开启车钩,另一方推动车厢接触开启车钩,钩舌使推铁转动从而带动锁铁,锁铁下落保证车钩锁死,进而完成火车的连结。
Ⅷ 列车挂钩的原理!
首先说说车钩。车钩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辆部件。车钩按开启方式分为上作用式及下作用式两种。通过车钩钩头上部的提升机构开启的叫上作用式(一般货车大都采用此式);借助钩头下部推顶杠杆的动作实现开启的叫下作用式(客车采用)。车钩按其结构类型分为螺旋车钩、密接式自动车钩、自动车钩及旋转车钩等。螺旋车钩使用最早,但因缺点较多已被淘汰,密接式自动车钩多为高速铁路车辆所用。中国除在大秦铁路重载单元列车上使用旋转车钩外,现一律采用自动车钩。所谓自动车钩,就是先将一个车钩的提杆提起后,再用机车拉开车辆或与另一车辆车钩碰撞时,能自动完成摘构或挂钩的动作的车钩。中国铁道部门1956年确定1、2号车钩为标准型车钩。但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牵引吨位的增加,又于1957、1965年先后设计制造了15号车钩和13号车钩。客车使用15号车钩,货车则逐步用13号车钩代替2号车钩。
车钩由钩头,钩身、钩尾三个部分组成、车钩前端粗大的部分称为钩头,在钩头内装有钩舌、钩舌销,锁提销,钩舌推铁和钩锁铁。车钩后部称为钩尾,在钩尾上开有垂直扁锁孔,以便与钩尾框联结。为了实现挂钩或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车钩具有以下三种位置,也就是车钩三态:锁闭位置——车钩的钩舌被钩锁铁挡住不能向外转开的位置。两个车辆连挂在一起时车钩就处在这种位置。开锁位置——即钩锁铁被提起,钩舌只要受到拉力就可以向外转开的位置。摘钩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开锁位置,就可以把两辆连挂在一起的车分开。全开位置——即钩舌已经完全向外转开的位置。当两车需要连挂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全开位置,与另一辆车钩碰撞后就可连挂。旋转车钩的构造与普通车钩不同,钩尾开有锁孔,钩尾销与钩尾框的转动套连接。钩尾端面为一球面,顶紧在带有凹球面的前从板上。当钩头受到扭转力矩作用时,钩身连同尾销以及转动套一起转动。旋转车钩现在只安装在专为大秦铁路运煤单元组合列车设计的车辆上。这种车辆的一端装设旋转车钩,另一端装设固定车钩,整列车上每组连接的两个车钩,两两相互搭配。当满载煤炭的车辆进入卸煤区的翻车机位时,翻车机带动车辆翻转180度,将煤炭倾倒出来。旋转车钩可以使车辆翻转卸货时不摘钩连续作业,缩短了卸货作业时间。 密接式车钩一般在高速铁路和地下铁道的车辆上使用。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两车钩连挂后各方向的相对移动量很小,可实现真正的“密接”;同时,对提高制动软管、电气接头自动对接的可靠性极为有利。
Ⅸ 火车缓冲装置有什么用
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