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于51单片机的测速仪,小弟想diy一个测速仪,测高速移动的物体的速度。工作原理是当物体通过第一个
这个距离只有0.1米
如果按中高速100m/s来算的话
通过的时间只有1个毫秒
最高速500m/s的话只有200个us
51单片机回测低速的话应该问题不答大,测高速可能有误差
P3.0和P3.1是串口使用的引脚
其实你这里用P3.2和P3.3两个中断引脚更合理
我给你提供下思路吧
首先,while中等待P3.0进入低电平时启动定时器计数
然后再while等待P3.1进入低电平停止计数
while(P3.0==0)
{
cnt--;//用于防止没有传感器时死机
if(cnt==0)
{
break;
}
}//等待回声被拉低
TIM_ITConfig(TIM3, TIM_IT_Update, ENABLE);//启动定时器
cnt=50000;//重新设定初值,防止没有检测到传感器死机
while(P3.1==0)
{
cnt--;
if(cnt==0)
{
break;
}
}//等待响应完毕
TIM_ITConfig(TIM3, TIM_IT_Update, DISABLE);//关闭定时器
❷ (2014浙江)某同学设计一个发电测速装置,工作原理如图.一个半径为R=0.1m的圆形金属导轨固定在竖直平
(1)根据右手定则,电动势方向从O到A,故a连接着电压表的正极;
(2)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专律,得到:
U=E=
△Φ属 |
△t |
1 |
2 |
1 |
2 |
1 |
3 |
2U |
3BR |
1 |
2 |
1 |
2 |
❸ 子弹测速
枪口的初速即弹头初速。弹头初速是通过测试装置测定,然后计算出来的。弹头在弹道上任意点的速度通常是通过测试弹道上两点间的飞行时间后,通过计算获得的。因为,当弹道上两点间的距离很小时,弹头在其间运动速度的变化也很小,这时就可以按匀速运动处理,因此用弹头通过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替区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目前,弹头速度的测试普遍采用天幕靶、线圈靶、锡箔靶作为区截装置,采用电子计时仪测量弹头飞行时间。如锡箔靶,它是一种断通靶,用弹头来接通前后两层锡箔纸,实现启动和关闭计时仪。
弹头在弹道上任意点的速度常用Vx表示,如V5即指弹头在距离枪口5m弹道上那一点的速度。弹头初速是指弹头出枪口切面瞬时的速度,用V0表示。通常V0是通过测试枪口附近所规定距离上的弹头速度Vx,井进行计算获得的。
❹ 假设你只有天平和直尺,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测量从枪膛中射出的子弹速度,大学物理(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
子弹的“初速度”取决于枪和子弹的类型,高速步枪发射子弹的速度比小型手枪要快得容多。但是,把子弹推出枪膛的爆炸装填物通常会制造出相当于重力加速度万倍以上的加速度。这意味着(在枪膛内)运动不到50毫米之后,子弹即可从静止达到超音速。
子弹出膛后,仍受火药爆破空气膨胀的助推力而做加速运动,随着弹头的远离,此助推力明显减弱,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至助推力和空气阻力相等时,弹头达到最大速度。
由地心引力做抛物运动,抛物线的切线方向的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分解开来的话,垂直地面的速度,加速度为g,水平方向因受空气阻力而做减速运动。其实在有效射程内,这些速度变化和运动方向变化可以忽略。
(4)设计一个子弹测速装置扩展阅读:
动能定理研究的对象是单一的物体,或者是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
动能定理的计算式是等式,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动能定理适用于物体的直线运动,也适应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是分段作用,也可以是同时作用,只要可以求出各个力的正负代数和即可,这就是动能定理的优越性。
❺ 用西门子PLC来设计一个测速系统的任务书怎么写
要看 具体 的要求 一般 用编码器 就可以
❻ 大面积激光光幕立靶坐标测量系统,可用来测量子弹弹着点坐标及其子弹飞行速度。
IMS生产的光幕靶,可以测试子弹的速度,子弹测速系统。不过如果你是课程设计用的,估计成本太高了。
❼ 设计测速电路以及报警电路,实现对系统转速的实时监控。
传感器,时间继电器配??器或模数转换配中央处理器,材料类型都给你选了,不会还要图纸吧,要图纸的把设备表达清楚的,先有工艺,再配机械,电器要根据机械来,水平的?旋转的,流水线,固体还是流体
❽ 现有的子弹测速方式
有啊。比如让它打一个静止的木块。木块质量已知哈。
然后就是射入后他们一起运动直到静止。
忽略空气阻力。看看他们运行的距离,运用摩擦耗功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刚射入木块时它们共有的速度。
最后根据动量定理得出子弹的速度。
❾ 一颗子弹设计一个放在光滑平面上的物块物块被射中的时间准时会有能量损失吗
在运动的过程中,子弹相对运动的位移x 1 =2cm,木块向前运动的位移为x 2 =1cm,子弹的位移为3cm,根据动能定理得,对子弹有:-f(x 1 +x 2 )=△E k1 ,子弹损失的动能大小为f(x 1 +x 2 ).
对于木块,有fx 2 =△E k2 ,则木块获得动能为fx 2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子弹和木块共同损失的动能△E=fx 1 .
可知子弹损失的动能、木块获得的动能、子弹和木块共同损失的动能三者之比为:(x 1 +x 2 ):x 2 :x 1 =3:1:2.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❿ 某同学设计一个发电测速装置,工作原理如图....第二小题△ψ为什么等于那个△θ是什么,而且我没有理
本题作者是设想有一个如图红线组成的回路,这样在OA转动时就有磁通量变化,与转动求得的电动势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