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传热装置的实验原理

传热装置的实验原理

发布时间:2022-03-09 06:07:32

⑴ 热传导的基本原理

热传导(thermal conction)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

物体或系统内的温度差,是热传导的必要条件。或者说,只要介质内或者介质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一定会发生传热。热传导速率决定于物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
热量从系统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由一个系统传到另一个系统的现象叫传热。热传导是三种传热模式(热传导、对流、辐射)之一。它是固体中传热的主要方式,在不流动的液体或气体层中层层传递,在流动情况下往往与热对流同时发生。

介绍什么是热传导
4.4万 31"
世界上导热最快的管,热传导性是铜的200倍,用人的体温切冰块!
8915 1'23"
>
热传导 [rè chuán dǎo]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网络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审阅专家冯丽萍
热传导(thermal conction)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

中文名
热传导
外文名
thermal conction
简介
热能从高温向低温部分转移的过程
类别
物理现象
数学表达
傅立叶定律 热扩散方程
快速
导航
辞典中的定义

数学表达

工业应用

其他传热模式

热的导体
简介
物体或系统内的温度差,是热传导的必要条件。或者说,只要介质内或者介质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一定会发生传热。热传导速率决定于物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
热量从系统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由一个系统传到另一个系统的现象叫传热。热传导是三种传热模式(热传导、对流、辐射)之一。它是固体中传热的主要方式,在不流动的液体或气体层中层层传递,在流动情况下往往与热对流同时发生。

热传导
热传导实质是由物质中大量的分子热运动互相撞击,而使能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至低温部分,或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的过程。[1] 在固体中,热传导的微观过程是:在温度高的部分,晶体中结点上的微粒振动动能较大。在低温部分,微粒振动动能较小。因微粒的振动互相作用,所以在晶体内部热能由动能大的部分向动能小的部分传导。固体中热的传导,就是能量的迁移。
在导体中,因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热运动。一般晶格震动的能量较小,自由电子在金属晶体中对热的传导起主要作用。所以一般的电导体也是热的良导体。在液体中热传导表现为:液体分子在温度高的区域热运动比较强,由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热运动的能量将逐渐向周围层层传递,引起了热传导现象。由于热传导系数小,传导的较慢,它与固体相似;不同于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大,气体依靠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碰撞,在气体内部发生能量迁移,从而形成宏观上的热量传递。
热量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⑵ 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测定的实验原理用了哪些近似条件

热量在样品内部的传导过程为理想的由下表面至上表面的一维传热、不存在横向热流,外部测量环境则为理想的绝热条件、不存在热损耗

⑶ 传热学基本原理

用实验法,数值法,分析法等方法研究热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⑷ 铝热反应的实验原理

铝热反应的原理,是铝单质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体现出了铝的强还原性。由于氧化铝的生成焓(-1645kJ/mol) 极低,故反应会放出巨大的热,甚至可以使生成的金属以熔融态出现。另一方面,反应放出大量热使铝熔化,反应在液相中进行使反应速率极快,短时间放出极大量的热。铝热反应的剧烈程度,由金属离子氧化性所决定。据估计,500克铝热剂(成分是氧化铁和铝)会在30秒内燃烧殆尽。
表达式:2yAl+3MxOy=高温=yAl₂O₃+3xM(M为金属元素)
实验反应化学方程式:
氧化铁:2Al+Fe2O3==高温==2Fe+Al₂O₃
四氧化三铁:8Al+3Fe3O4==高温==9Fe+4Al₂O₃
二氧化锰:4Al+3MnO2==高温==3Mn+2Al₂O₃
五氧化二钒:10Al+3V2O5==高温==6V+5Al₂O₃
氧化铬:2Al+Cr2O3==高温==2Cr+Al₂O₃
(铝热反应配平技巧:取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氧化物中两边氧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快速配平,如铝热法中,可取Fe₃O₄和Al₂O₃中氧的最小公倍数12,则Fe₃O₄前应为3,Al₂O₃前应为4,底下便可得到Al为8,Fe为9)

⑸ 换热实验 化工原理

换热实验中,抽气速率管路特性泵的有效功率泵效率最大允许安装高度风机全压换算液体的搅拌搅拌目的均相液体的混合,多相物体 ( 液液,气液,液固 ) 的分散和接触,强化传热。搅拌器按工作原理分类搅拌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旋桨式,涡轮式两大类。旋桨式大流量,低压头;涡轮式小流量,高压头。混合效果搅拌器的混合效果可以用调匀度、分隔尺度来度量。宏观混合总体流动是大尺度的宏观混合;强烈的湍动或强剪切力场是小尺度的宏观混合。微观混合只有分子扩散才能达到微观混合。总体流动和强剪切力场虽然本身不是微观混合,但是可以促进微观混合,缩短分子扩散的时间。搅拌器的两个功能产生总体流动;同时形成湍动或强剪切力场。改善搅拌效果的工程措施改善搅拌效果可采取增加搅拌转速、加挡板、偏心安装搅拌器、装导流筒等措施。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非球形颗粒的当量直径球形颗粒与实际非球形颗粒在某一方面相等,该球形的直径为非球形颗粒的当量直径,如体积当量直径、面积当量直径、比表面积当量直径等。形状系数等体积球形的表面积与非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之比。分布函数小于某一直径的颗粒占总量的分率。频率函数某一粒径范围内的颗粒占总量的分率与粒径范围之比。

⑹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

你说的这个公式Nu=0.023Re0.8Pr0.4 适用于流体在管槽内做强迫对流紊流对流换热的情况,而要回归试验结果时,你首先要判断是否符合上述应用范围。

⑺ 化工原理的传热实验,精馏实验和吸收实验

我只知道厕所便池的S形弯管就是液封装置。

⑻ 传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传热的基本原理

凡有温差的地方就有热量的传递。

热量传递的两个基本规律是:

---热量从高温区流向低温区;

---高温区发出的热量必定等于低温区吸收的热量。

热量的传递过程可区分为稳定过程和不稳定过程两大类:

---凡是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热传递过程称为稳定热传递过程;

---反之则称为不稳定过程。

六、传热的基本方式

导热、对流、辐射。它们可以单独出现,也可能两种或三种形式同时出现。

七、导热机理

气体导热是由气体分子不规则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

金属导体中的导热主要靠自由电子的运动来完成。

非导电固体中的导热是通过晶格结构的振动实现的。

液体中的导热机理主要靠弹性波的作用。

八、热设计三个常用措施:降耗、导热、布局

降耗是不让热量产生;导热是把热量导走不产生影响;布局是热也没散掉但通过措施隔离热敏感器件;有点类似于电磁兼容方面针对发射源、传播路径、敏感设备的三个措施。

降耗是最原始最根本的解决方式,降额和低功耗的设计方案是两个主要途径,低功耗的方案需要结合具体的设计进行分析,不予赘述。器件选型时尽量选用发热小的元器件,如片状电阻、线绕电阻(少用碳膜电阻);独石电容、钽电容(少用纸介电容);MOS、CMOS电路(少用锗管);指示灯采用发光二极管或液晶屏(少用白炽灯),表面安装器件等。除了选择低功耗器件外,对一些温度敏感的特型元件进行温度补偿与控制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尤其是放大电路的电容电阻等定量测量关键器件。

降额是最需要考虑的降耗方式,假设一根细导线,标称能通过10A的电流,电流在其上产生的热量就较多,把导线加粗,增大余量,标称通过20A的电流,则同样都是通过10A电流时,因为内阻产生的热损耗就会减小,热量就小。而且因为降额,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器件性能下降情况下,但因为有余量,即使性能下降,也能满足要求,这是降额对于增强可靠性的另一个作用。

⑼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测量涉及到的实验原理在实验装置中是如何实现的

什么都说话,气的温度,说话特性的回复,不揉急躁的实验室原理的实验中如何实现的方法也是很好的一个过程

阅读全文

与传热装置的实验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甲乙实验装置 浏览:330
风扇电机做电动工具 浏览:482
传动装置功率密度 浏览:83
制冷机械设备装置图 浏览:41
电机传动装置相关日语 浏览:587
机械般是什么原理 浏览:755
阀门sq什么意思 浏览:746
车仪表台贴东西留的印怎么办 浏览:832
制冷装置课程设计cad图 浏览:479
针织机械有哪些 浏览:377
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 浏览:39
常用天然气阀门种类 浏览:438
冰箱不会制冷了怎么弄 浏览:957
带手轮的阀门怎么开关 浏览:788
立马智能仪表mc21电压多少 浏览:450
cooper阀门中文什么名 浏览:58
如何找回设备 浏览:188
仪表内介质是什么 浏览:472
仪表盘转针响是怎么回事 浏览:590
smart有没有工具箱 浏览: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