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小型空调热泵装置设计课后题

小型空调热泵装置设计课后题

发布时间:2022-03-09 05:31:56

㈠ 求暖通专业(中央空调)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及图纸(建筑最好能够简单点,规则点)。。。

家用(中央)空调和商用(中央)空调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本文对“家用(中央)空调”和“商用(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并就现场安装和使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家用(中央)空调 商用(中央)空调 VRV空调系统 辅助热源

1 家用(中央)空调和商用(中央)空调简介

1.1 前言
近年“家用(中央)空调”和“商用(中央)空调”时髦热门话题,引起行外人士的新鲜感。其实它们不过是普通大型中央空调系统的小型化,他们之间的设计和工作原理没有多大的区别,不同的是结合系统应用的小型化和服务对象的具体特点,在设计和安装技术上需要解决的具体技术问题有所不同。
1.2 家用(中央)空调的分类
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和大型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一样,仍然分为风管式(全空气)空调系统、冷热水(风机盘管)空调系统、VRV空调系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四大类。其冷热源有水冷制冷机组、制冷压缩机组、地下热水、土壤、河流等等。这里仅讨论空调系统,不再涉及冷热源问题。
1.2.1 风管式(全空气)空调系统
风管式(全空气)空调系统的结构:风管式(全空气)空调系统是比较经济和舒适的系统。其实简单地说,它是家用分体立柜式空调机组的扩展。一般家用分体立柜式空调机组的送风出口没余压(或余压很小),而风管式(全空气)空调系统的空调机组送风出口具有一定的余压,用于通过送风管道输送系统冷、热空调风至各房间的使用终端(送风口)。
风管式(全空气)空调系统的特点:风管式(全空气)空调系统的特点是风管中流动的工质是经处理过的空气,需要有送风管道系统和送、回风口,有具备新鲜空气补充的可能,一般采用的室内气流组织最好、热交换率最好、卫生舒适度最佳的上送下回的送回风气流组织方案。
由于它需要有输送空气的管道,因此,对建筑层高的要求较高;又由于它的上送下回的送回风气流组织方案,因此需要有下一层的较高吊顶,用于安排回风口和回风管道。当然当建筑平面布局允许的也可以通过内走道进行回风。
由于有以上两个特殊要求,因此,一般的居住建筑难以满足。所以它多用于别墅或不需要将回风口和回风管道安排到其他用户室内的住户。
1.2.2 VRV空调系统
(a) VRV空调系统的结构:VRV空调系统其实是一般家用“一拖二”分体式空调机组的扩展。它是一台或多台联合运行的室外机组,拖动较多室内机组的空调系统。但是由风机盘管机组取代分体壁挂式空调机组的室内机,它允许最高一组室内机组与最低一组室内机组高差15m。而风机盘管机组有吊顶明装式、吊顶暗装式、侧送风口式(一般为暗装)、落地式(有明装和暗装)。
(b)VRV空调系统的特点:VRV空调系统的工质是制冷剂,VRV是英语变制冷剂流量的缩写。由于它的输送管道直径较小,对建筑层高要求较低,运行管理比较简单,因此它被普通的居住建筑大量地采用。这就是市面上宣扬的“家用(中央)空调”和“商用(中央)空调”的主流产品。
(c)安装VRV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a.没有新风补给系统,不能提供新鲜空气。必须另行安装新风系统[当然新风机组的冷热源可由VRV家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室外机组提供]或开启窗户补风。这与“非典”时期的空调系统运行管理条例(要求有新风补给系统或开窗补新风)无关,因为现在是家庭专用系统。当然VRV商用(中央)空调系统按“非典”时期的空调系统运行管理条例就必须有新风补给系统。
b.应有室内机组凝结水的排放系统。因为室内机组凝结水是无压力的排放系统(靠自流排放),一般分体式空调机组安装时凝结水排水管均随连接室内、外机组的制冷剂管道一起引出室外。但是,对于形成系统的VRV空调系统情况就不一样(因为室内机组一般安装在远离外墙的吊顶中央),它必须有凝结水排水管网集中排放。而凝结水排水管网是无压力排放系统,管道若没有特殊的提升装置是不允许抬高的,且应具备有一定的坡度。因此这就带来了采用暗装的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组需要扩充吊顶的高度;采用明装的空调系统(无吊顶)的室内机组,由于凝结水排水管道不能抬高至与制冷剂管道一样的高度,造成对室内的装饰环境的破坏较大的两个问题。
c.室外机组的结构:室外机组由一台主机(制冷压缩机组)、一台或两台辅机(也是制冷压缩机组)、冷凝器、冷却风扇组成。由于它与一般空调机组不同点在于室外机有多台压缩机并联运行,这就给各台压缩机制冷剂输出管的连接带来较大的技术难题,因为必须保证各台机组的制冷剂输出管与接入总干管的接点处参数的一致性。据说这就是各制造厂家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别,也是VRV家用(中央)空调机组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志。
(d)VRV家用(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中的问题
VRV家用(中央)空调机一般为热泵型,即冬天利用制冷压缩机的逆循环,向室外低温空气取热,向室内高温环境散热,达到冬天供暖的目的。但是制热循环受室外气温影响很大,在南方由于冬天室外温度较高,制热逆循环可以正常运行;但是越往北越不利,即使采取某些技术措施,系统虽能启动,但制热的效率很低,产热量不能满足冬季采暖热负荷的要求。北京某高档别墅就出现过此问题。因此在订货时一定要弄清此问题,不能只听推销员胡吹。
1.2.3 冷热水(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与VRV工作原理相同,不同的是进入风机盘管内的工质是水。因此冷热源必须有冷水制冷机组和循环水泵等附加设备,系统相对复杂与庞大,不宜用于家用(中央)空调系统。
1.2.4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它们的冷热源分别为水(湖水、江水、地下水或空气)。冬天利用热泵型制冷(热)压缩机的逆循环制热供暖。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已有应用,但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受地区气候条件影响很大,越往北越不利。2 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建筑安装的条件
主要依据建筑的层高和户型,确定采用何种空调方案,即风管式(全空气)空调系统或VRV空调系统。
2.2 地理和气候条件
(1)依据地理条件选用能源方式,即空气(气源)、水(水源)或地能(土地或地下热水水源)。
(2)依据地理纬度高低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采用风管式(全空气)空调系统或VRV空调系统。对于地理纬度较高,冬季气温比较低的地区,不宜采用VRV空调系统;冬季气温比较温和的地区,应考虑是否采用辅助的供暖热源。
2.3 厂家的安装技术管理条件
(1)厂家安装队伍的技术水平: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尤其是VRV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当前均由厂家负责细部设计和安装调试。因厂家组织的安装队伍对国家建筑室内安装标准了解较少,管理力量比较薄弱,因此,施工现场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安装操作极不规范,质量严重偏离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如制冷剂输送管道歪扭弯曲不直、坡度起伏不平,支架均为吊架,没有抗晃动支架。室内机的送风管道与建筑吊顶、送风风口没有连接法兰、软接头褶皱严重,或将软管直接用铁钉钉在木板上,接缝极不严密等等。
(2)厂家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低:如有的厂家室内机组有凝结水排放提升泵,可将凝结水先提高,再接入凝结水排放管网,这样就有利于解决凝结水排放管网的敷设高度,可与制冷剂循环管网并行敷设与排放,有利于室内装饰效果的设计。
2.4 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家用中央空调的室外机一般均安装于屋顶上,因此其高度均比屋面总高度高,按照建筑电气安装规程要求,室外机组必须有避雷保护网,以防止雷击。但是,现场情况表明,此安全要求往往被忽略。

3 几点建议

(1)行业协会应客观宣传VRV家用(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条件,正确引导客户的使用选择,不应为厂家所用,只宣传其优点,而不提使用条件。尤其是依靠其冬季进行采暖的客户,更应说明冬季的制热能力,是否需要辅助热源。
(2)基于现场安装质量的实况,因此,国家应及时制订相关的强制性质量保障标准,加强对厂家的安装质量控制。
(3)突破行业专政,允许非厂家的专业安装队伍参与安装,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安装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能照.家用中央空调实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沈学明,郭敏,陈晓进.制冷与空调,2004年,第02期.
[3] 冯玉琪,王佳慧,最新家用、商用中央空调技术手册设计、选型、安装与排障,人民邮电出版社.

㈡ 空调系统末端设计步骤

设计顺序:先末端,后主机设计原则:合理、经济,最大限度节约运行成本设计方案及适用范围:一、末端部分:1、风机盘管系统;适用范围:一般办公、餐饮等场所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适用范围:要求较高的办公、酒店、餐饮娱乐等场所3、全空气系统;适用范围:商场超市、车间等大开间场所二、主机部分:1、螺杆式冷水机组制冷,市政或锅炉供热;适用范围:有专用机房、电力充足、需专人值守2、风冷机组制冷(制热),市政或锅炉供热;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小、没有机房、无专人值守3、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市政或锅炉供热;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大、有专用机房、电力充足、需专人值守4、溴化锂机组制冷(制热),市政或锅炉供热;适用范围:电力不足、有市政热源并经综合比较经济、有专用机房、需专人值守三、其它:1、一拖多系统;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小、无专用机房、无专人值守、空调面积较大但非同时使用且需独立计费等场所2、风管机系统;适用范围:大开间、无专用机房、无专人值守、控制灵活、初投资较低设计程序:一、末端部分:(一)设备选型:1、计算实际空调面积;2、根据使用场所确定冷负荷指标,计算出设计总负荷,根据设备布置特点确定所需设备数量,确定设备型号;冷负荷概算指标:采用组合式空调器,循环次数商场6~7次,推荐8~9次(二)水系统设计:1、设备定位布置,确定立管位置,根据系统复杂程度确定采用同程式或异程式(当立管与最末端设备距离超过30米时尽量采用同程式);2、确定主管道走向,并与设备合理连接,当主管道有分支时应设阀门以便于调节;3、根据设备流量确定每一管段的水流量,再根据设计水流速计算出管径;4、空调水设计流速为0.9-2.5m/s,管径越大、流速越大,管道比摩阻应小于500;5、水管与设备连接时,进水管上设软接、过滤器、阀门,出水管上设软接、阀门;6、冷凝水管径设计:当机组冷负荷Q≤7KW,DN=20;Q=7.1-17.6,DN=25;Q=17.7-100,DN=32;Q=101-176,DN=40;Q=177-598,DN=50;Q=599-1055,DN=80;Q=1056-1512,DN=100;Q=1513-12462,DN=125;Q>12462,DN=1507、空调水管保温:当采用超细玻璃棉管壳保温时,供回水管保温厚度采用50mm,冷凝水管保温厚度采用30mm;当采用橡塑材料保温时,供回水管保温厚度采用30mm,冷凝水管保温厚度采用15mm;当冷凝水管采用PVC等塑料管材时,可不作保温处理。一拖多氟系统应当保温。(三)风系统设计:1、风量选择:(1)新风工况:按每人最小新风量确定影剧院、博物馆、体育馆、商店,每人最小新风量8M3/H;办公室、图书馆、会议室、餐厅、舞厅、普通病房,每人最小新风量17M3/H;客房,每人最小新风量30M3/H,正常采用50M3/H;(2)回风工况:按循环次数确定,一般取8-10次/H,即空调空间体积×(8-10)/H2、风机风压的选择:估算法:风压=(最不利环路长度×10)Pa3、设备定位,尽量靠近水系统立管;4、布置风口,在保证无空调死区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风口数量、保持风口规格统一;送风口风速在2-2.5 m/s之间,回风口风速在3-5 m/s之间,根据风口风量和风速确定风口尺寸;5、确定主风道走向,并与各风口合理连接,当主管道有分支时应设阀门以便于调节,并且每个风口均设风量调节阀;6、根据风口数量确定各段风道风量,再根据设计风速计算出风道截面积,根据安装空间确定风道规格,在保证装修标高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风道的宽高比,尽量减少变径;通风空调风管内设计流速(m/s):注:1、表中分子为推荐流速,分母为最大流速。2、对消声有严格要求的系统,管内的流速不宜超过5 m/s,支管内的流速不宜大于3 m/s。7、当风道穿越机房或防火分区时,风道上应设防火调节阀;8、当风机风量大于10000 M3/H时,风机的进出口应设消音静压箱,通过静压箱截面流速为2-3 m/s;小于10000 M3/H时,在风机出口处设消音器即可,消音器的内径与主风道相同;9、钢板空调风道保温:当采用超细玻璃棉板保温时,保温厚度为40mm;当采用橡塑板保温时,保温厚度为15mm。

㈢ 为什么冰箱的功率比空调小

耗电问题而已 没有可比性
美的中央空调超得啊

㈣ 问小地源热泵哪里的好

小型水地源热泵机组是艾富莱中央空调开发的系列中央空调产品之一,小型地源热泵机组以其高能效、低噪音、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运行安全、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别墅等中小型场所的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及卫生热水系统,并能满足电子、制药、生物等较小场所工艺性空调系统较高的使用要求。
传统大型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单机冷量在150kw以上,而在120㎡以下的空调场所没有相应的单机冷量可供选择,应市场需求,我公司开发出小型地源热泵机组系列中央空调,在使用范围上弥补了这一空白。该系列机组更适用于多功能的大型空调使用场所,多机模块组合或多机耦合,实现分区控制,既灵活又节能。
产品特点:
1、选择宽广
本系列单机制冷量从6.5kw-140kw,冷量分布紧密均匀,用户可量身定做,冷量选择宽广;
本系列小型地源热泵机组热源侧水温在10℃~35℃,使用侧水温在5℃~50℃下均能稳定高效运行,机组运行范围宽广;
本系列机组有普通型、部分热回收型、全热回收型三种设计形式,其中,部分热回收型和全热回收型除了普通型制冷制热外还可提供生活热水;
本系列机组有R22、R407C、R410A、R134A、R290以及专用高温冷媒提供选择,冷媒选择宽广。
2、技术先进
本系列小型地源热泵机组,使用了多种先进的空调技术,比如多能量级调节;压缩机双机并联;独特的热泵机内置热回收技术;高效准确的机组水侧防冻技术……
3、运行平稳,宁静低噪
机组采用高效全封涡旋压缩机,卧式多级离心泵,全封闭结构外壳,低噪音,运行平稳。
4、热源优良,运行平稳
作为低温热源的水体一年温度相对稳定,其波动范围远远小于空气温度的波动,使得机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不存在空气热源泵机组冬季除霜、制热量衰减等难点问题。
5、数码集控,准确高效
机组采用的压缩机、水泵、制冷系统配件、电控元件均为国内外著名公司的产品。控制准确,性能可靠、控制器操作界面友好,用户可以随时了解机组运行情况。机组自动化程度高,功能齐全,能实现机组启停程序管理,定时控制、故障报警及故障自我诊断功能,同时可配备RS485/RS232通讯接口(选配),方便用户实现机组的机种监控和远程监控。
6、保护齐全,安全可靠
机组均设有高压压力,低压压力开关、过载继电器、相许保护器、防冻保护及延时启动等保护装置,确保主机安全,可靠运行。
7、安装简约,功能齐全
制冷系统内部换向,外部载冷剂系统无需冷暖转化阀门,使整个空调系统安装变得简单而又整洁,有如家用空调操作方便。机组只需制作简单水泥基础即可安装固定。
8、清洁环保,高效节能
该系列机组是以水作为冷热源,运行效率高于空气源热泵机组,制冷时省去了冷却塔,避免了冷却塔噪音及霉菌污染;炙热时没有燃烧过程,不产生废渣、废水、废气和排烟,省去了燃煤、燃油、燃气锅炉及锅炉房,使得环境更加优美。
中国艾富莱中央空调,水地源热泵生产厂家专业提供小型地源热泵。艾富莱中央空调,厂家直销,省去中间代理商的中间利润,价格更低!艾富莱专家技术,品质更好!

㈤ 地源热泵的设计应注意什么

A:水机内外机超配比一般为1.4~1.5,因为考虑同开可能,系统大多时间为部分负荷运行,如果配备外机偏大将会导致大部分时间在部分负荷下低效率运行,造成了很大的投资和能源浪费;外机余量过大也会造成水泵等其他输送动力的容量过大,整个管路特性远离最佳工作点,以至于总体能耗过大。
B:地埋管一般采用dn32的PE管,竖井深度一般为80m,一口井换热量约3.5~4.5kw, 竖井间距一般为4~5m,孔径约为110mm~130mm。
C:家装项目内机风机盘管的调节方式:一般采用风量调节,即通过三速开关调节电机输入电压,以调节风机转速,调节风机盘管的冷热量;该方式调节简单方便,初投资小,同时避免了安装二通(三通)调节阀的漏水隐患;如内机数量较多(一般超过15台),则会安装1/3~1/2的二通阀。
D:空调水系统的连接可以采用如下几种管材:镀锌钢管、无缝钢管、铜管、不锈钢管、PP-R管等;
E:一般小型中央空调系统(主管dn75管径以下)采用PPR(耐压1.6MPa)管材;如项目主管道超过dn75则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
注:一般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压力0.3 MPa左右,管材要求耐压大于1MPa(10公斤压力)。
F:系统中我们在每台设备前后均安装有阀件,以便以后检修用;主机进出水管均安装有温度计、压力表,能方便、直观的体现设备的运行情况;采用的是永德信阀件、金属软管等属国家免检产品,耐压1.6 MPa。
G:在整个室内侧系统管路中,我们设计采用一个储能水箱,能有效地解决系统过小所带来的负荷波动和主机频繁启动的问题,从而达到延长设备寿命节能省电的目的,同时将自动排气和排污集成在设备内,彻底解决暖通空调系统的后顾之忧。同时为减小机房空间,简便后续使用的维护,设计采用水力模块,是一个完全预制成套经过严格监控生产的产品,配备泵组、阀组、自动补水、安全组件、旁通组件、排污组件等。
H:地源热泵系统打井面积估算标准:根据国标GB 50366-2005标准估算,200㎡建筑面积需要50㎡打井面积(花园面积),300㎡建筑面积需要70㎡打井面积(花园面积),400㎡建筑面积需要100㎡打井面积(花园面积),则打井面积与建筑面积约为1:4。
具体细节可以电话联系,您也可以先看看我们公司网站。网络搜 玖间堂

㈥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的图书目录

第1章 热泵的基本知识
1、 热泵的定义
1、2 热泵空调的典型图示
1、3 热泵的低位热源
1、3、1 空气
1、3、2 水
1、3、3 土壤
1、3、4 太阳能
1、4 热泵的驱动能源及驱动装置
1、4、1 电动机
1、4、2 燃料发动机
1、5 热泵的热用户(热汇)
1、6 热泵的分类
1、6、1 根据热泵在建筑物中的用途分类
1、6、2 按低位热源的种类分类
1、6、3 按驱动能源的种类分类
1、6、4 按热泵系统低温端与高温端所使用的载热介质分类
1、7 热泵空调系统的分类
1、8 热泵的评价方法
1、8、1 热泵经济性的评价方法
1、8、2 热泵空调模糊分析评价法
1、9 热泵空调的节能效益
1、10 热泵空调的地球环保效益
1、11 热泵在我国暖通空调中的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章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及其评价
2、1 概述
2、2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组成与运行特点
2、2、1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组成
2、2、2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特点
2、3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
2、4 几种空调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价
2、4、1 几种空调系统的综合评价
2、4、2 几种空调系统技术经济指标值的比较
2、4、3 几种空调系统的能耗模拟分析
2、5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的静态分析法
2、5、1 常规空调系统能耗
2、5、2 闭式环路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能耗
2、5、3 系统运行能耗分析
2、6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的计算机动态模拟分析法
2、6、1 模拟模型
2、6、2 模拟算例
2、7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的参数评价法
2、7、1 建筑物特征参数
2、7、2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能耗评价参数
2、7、3 建筑负荷特性参数与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能耗评价参数之间的关系
2、7、4 参数评价法的评价步骤
2、7、5 算例
2、8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应用的评价
2、8、1 用?K值关系评价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某些城市的应用
2、8、2 用动态模拟分析法评价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中的设备
3、1 小型水/空气热泵机组的形式与分类
3、2 小型水/空气热泵机组的运行特性
3、2、1 水源热泵机组的几个概念
3、2、2 水源热泵机组的特性曲线
3、3 常见的小型水/空气热泵机组
3、4 小型水/空气热泵机组的设计计算要点
3、5 排热设备
3、6 加热设备
3、7 水处理设备
3、8 送回风附件
3、8、1 送风口
3、8、2 回风口
3、8、3 风量调节阀
参考文献
第4章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
4、1 概述
4、2 建筑物供暖和供冷负荷
4、3 机组的选择和布置
4、3、1 机组形式的选择
4、3、2 机组容量的确定
4、3、3 机组风道的设计
4、3、4 消声减振措施
4、4 水循环管路
4、4、1 水循环管路的布置
4、4、2 管径的确定
4、4、3 水系统的定压
4、4、4 系统的补水、排水和放气
4、4、5 水系统的水处理
4、5 凝结水管的设计
4、6 排热设备的选用
4、7 加热设备的选用
4、7、1 水的加热设备
4、7、2 空气电加热器
4、8 循环水泵的选择
4、9 蓄热水箱的确定
4、9、1 低温蓄热水箱
4、9、2 高温蓄热水箱
4、10 新风与排风系统的设计
4、10、1 新风量
4、10、2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中的新风系统形式与设备
4、10、3 低温送风独立新风系统
4、10、4 新风机组
4、10、5 排风系统
4、10、6 排风热回收系统
4、11 水循环管路与机组风管系统的节能要点
4、11、1 水循环管路系统的节能要点
4、11、2 机组风管系统的节能要点
参考文献
第5章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
5、1 环路水温的控制
5、1、1 循环水泵的控制要求
5、1、2 排热控制
5、1、3 补充热量控制
5、1、4 蓄热水箱的控制要求
5、1、5 系统的安全控制和报警
5、1、6 其他的控制设备
5、2 室内水源热泵机组的控制
5、3 室内水源热泵机组的电气控制
5、4 新风系统的控制与调节
5、4、1 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简介
5、4、2 新风机组的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
5、5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控制实例
参考文献
第6章 可再生能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6、1 概述
6、2 太阳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6、2、1 闭式太阳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6、2、2 开式太阳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6、3 井水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6、3、1 井水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图示
6、3、2 地下水回路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6、4 土壤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6、4、1 土壤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图示
6、4、2 地下埋管换热器常见的形式
6、4、3 地下埋管换热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6、5 双级耦合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6、5、1 双级耦合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原理及特点
6、5、2 双级耦合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形式
6、5、3 空气/水热泵机组在寒冷地区应用的分析
6、5、4 空气/水+水/空气双级耦合热泵系统在我国“三北”地区应用的预测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形式的集成创新
7、1 概述
7、2 水环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
7、2、1 多联机系统
7、2、2 水环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
7、2、3 水环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运行的模拟预测分析
7、3 水/水热泵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7、3、1 新系统的提出背景
7、3、2 水/水热泵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7、4 水环热泵混合系统
7、4、1 带离心式冷水机组的水环热泵混合系统
7、4、2 带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水环热泵混合系统
7、4、3 带热水供应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参考文献
第8章 典型工程实例
8、1 上海某公寓式写字楼及部分裙楼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工程实例
8、1、1 工程概述
8、1、2 空调系统
8、1、3 新风系统与噪声处理
8、1、4 工程实例分析
8、2 郑州某幢多功能综合建筑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工程实例
8、2、1 工程概述
8、2、2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8、2、3 机组及系统的控制
8、2、4 工程实例分析
8、3 北京裕京花园俱乐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工程实例
8、3、1 工程概述
8、3、2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8、3、3 水环路水温的控制
8、3、4 工程实例分析
8、4 日本东京镰仓河岸大厦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工程实例
8、4、1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8、4、2 主要设备
8、4、3 系统采用的自动控制方案
8、4、4 工程实例分析
8、5 法兰克福某学院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工程实例
8、5、1 工程概述
8、5、2 空调系统
8、5、3 运行效果
8、5、4 工程实例分析
8、6 北京嘉和丽园公寓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工程实例
8、6、1 工程概述
8、6、2 空调系统
8、6、3 公寓部分空调设备费概算
8、6、4 运行情况
8、6、5 工程实例分析
8、7 大连电力大厦水环热泵空调设计实例
8、7、1 工程概述
8、7、2 空调系统
8、7、3 工程设计实例分析
8、8 南京和园饭店水环热泵空调设计实例
8、8、1 工程概述
8、8、2 选择水环热泵空调系统作空调改造方案
8、8、3 改造后空调系统的评价
8、8、4 工程实例分析
8、9 浙江省某宾馆水环热泵空调设计实例
8、9、1 工程概述
8、9、2 空调系统
8、9、3 设计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9章 国外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运行经验总结
9、1 概述
9、2 国外水源热泵机组的标准
9、3 地下井水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性能监控结果
9、3、1 监测建筑与系统
9、3、2 控制策略
9、3、3 运行现场测试结果
9、3、4 本节结语
9、4 土壤热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性能现场实测结果
9、4、1 监测建筑与系统
9、4、2 系统控制策略要点
9、4、3 测试结果
9、4、4 本节结语
9、5 环路变流量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运行结果
9、5、1 监测建筑与系统
9、5、2 变流量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原理
9、5、3 测试结果
9、5、4 本节结语
9、6 带蓄能装置的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运行结果
9、6、1 监测建筑与系统
9、6、2 系统控制策略
9、6、3 峰谷电价值
9、6、4 系统能耗及经济分析
9、6、5 本节结语
参考文献
第10章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施工要点
10、1 概述
10、2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安装工艺流程
10、3 施工前的准备
10、4 小型水/空气热泵机组的安装施工要点
10、5 风管、风口安装施工要点
10、6 水环路安装施工要点
10、7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试运转及调试
10、7、1 系统的充水及清洗
10、7、2 系统的试运行及调试
10、8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参考文献

㈦ 有没有空气能热泵机组的热泵专用压缩机

热泵专用压缩机与空调压缩机的差异有哪些?随着家用热泵热水器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前采用“空调外机结构设计”的模式会逐渐被打破。继2009年上海日立首先推出“睿能4x-power”热泵专用压缩机并推广以来,国内多家压缩机厂家纷纷投入热泵专用压缩机开发,以期为热泵热水器的健康发展提供核心保障。热泵热水器的运行模式与空调存在很大差异,决定了热泵专用压缩机与空调压缩机在设计理念上存在差异。无故障长期稳定运行热泵热水器与空调相比,运行时间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热泵热水器系统运行时间要远高于空调。热泵热水器的运行时间取决于以下因素:空调在夏季使用频率高,但热水器却是日用品,并且冬季运行时间特别长。冬季加热一箱水的时间是夏季的数倍,因此需要确认热泵热水器在冬季的运行模式。根据统计计算,热泵热水器有2/3的寿命是在冬季消耗的。因为热泵的出水温度在55度以上,随着使用的进行,水箱温度会下降,当下降到45度左右时,压缩机就需要启动运行,因此压缩机基本都是运行在冷凝温度较高的区域。冷凝温度是影响压缩机寿命的主要因素,在运行相同时间的条件下,热泵热水器中压缩机所受的综合负荷要远高于空调中的压缩机。消费者购买热泵热水器的主要动力是节能、方便,消费者会因此而多用水,这也增加了热泵的工作时间。如果热泵热水器用于采暖+生活热水场合,可能会在整个采暖季节长期运行。综合以上各类因素,可知热泵热水器主机会向小型化发展,实际运行时间会大幅度增加。要保证在热泵热水器生命周期里不发生故障,压缩机需要能够承受20000小时的实际运行,因此,使用热泵专用压缩机是非常必要的。空调与热泵热水器运行模式的差异对比系统设计时的注意事项在实际的系统设计时,也要遵循热泵运行的规则,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热泵专用压缩机的功能。具体要注意到以下几方面订稜斥谷俪咐筹栓船兢:节流装置要保证宽范围无论是分体式还是放于室外的整体式热泵热水器,其蒸发温度都非常宽。为了在宽范围内进行有效节流,建议不要采用单根毛细管,而是采用膨胀阀或者多组毛细管,以应对环境温度的变化,保证在所有运行条件下都有吸气过热度。同时也要避免液体直接进入压缩机,特别是冬季。观察液击、浸入现象,评估风险针对静态加热储热式热泵热水器,“冷媒迁移”是回避不了的问题:即压缩机停止工作后,处于冷凝器处于高水温环境中,压缩机/蒸发器逐渐冷却,温差导致冷媒逐渐迁移至蒸发器和压缩机。冷媒发生“聚集”,压缩机再次启动时,聚集在蒸发器中的冷媒很可能直接进入压缩机。也就是说热泵热水器发生液击的程度比空调要严重得多。这个现象已经经过多次试验得到验证。这也是热泵专用压缩机采用超大容量弧形储液器设计的原因之一(缓解液击、提升吸气过热度)。因此,在开发热泵热水器时,需要观察液击、浸入现象,评估风险。比如阿里斯顿、格力等企业在开发热泵热水器是都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确认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做得很专业。注意压缩机底部过热度的问题这一点是在系统设计时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但却是极端重要的。所谓压缩机底部过热度,其定义为:压缩机底部温度—冷凝温度。如果该值为零或者小于零,此时压缩机本体就成了一个“冷凝器”,冷媒会慢慢在压缩机壳体内冷凝成液体而沉积在压缩机底部,被当做“润滑油”泵到压缩机泵体各滑动面上。液态冷媒是没有润滑功能的,其结果是压缩机泵体摩擦对偶全面磨耗,发生“咬缸堵转”只是个时间的问题。压缩机冬季运行时,如果发生“吸气带液”,进入压缩机内部的液态冷媒会迅速降低压缩机本体温度,加上低的环境温度,导致压缩机底部温度会降得比较低。而热泵热水器由于需要制取较高温度的热水,冷凝温度比较高,就这很容易发生压缩机底部温度低于冷凝温度的现象。系统实验表明,当发生有吸气带液时,在制取55度热水时,环境温度在5度左右就会发生底部过热度小于零的现象,环境温度越低越严重。普通空调压缩机在有吸气过热度时容易“电机过热”,特别是在高压缩比运行时。这恰是热泵专用压缩机需要解决的,在高压缩比下,热泵专用压缩机仍可可靠运行。冷凝侧换热留出安全余量不管是什么类型热泵热水器,长期运行后,其水侧(冷凝侧)的换热效果都会下降(结垢、松动、老化等),换热温差会增加。因此在设计当初就考虑到将来其冷凝侧换热温差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留出一定的安全余量,以保证压缩机长期运行在安全范围之内。

㈧ 关于空调冷水机组的两个小问题。

1、国外发展慨况
论述空调冷水机组在国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人类最早是将冬季自然界的天然冰雪,保存到夏季使用。这在我国、埃及和希腊等文化发展较早的国家的历史上都有记载。古代的埃及和希腊很早就有利用冰的记载。埃及人将清水存于浅盘中,天冷通风时,由于蒸发吸热,使盘内剩余的水结冰。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1755年爱丁堡的化学教授库仑(William Cullen)利用乙醚蒸发使水结冰。1834年帕金斯(Jacob Perkins)正式呈递了乙醚在封闭循环中膨胀制冷的英国专利申请(No.6662)。1844年美国人戈里(John Gorrie)介绍了他发明的空气制冷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制冷和空调用的空气制冷机。1859年法国卡列(Ferdinand Carré)设计制造了第一台氨吸收式制冷机。1872年美国人波义耳(Boyle)发明了氨压缩机。1874年德国人林德(Linden)建造了第一台氨制冷机。1929年氟利昂制冷剂出现,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了共沸混合制冷剂,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20世纪80年代关于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CFC问题正式被公认。
近期,以热能作为动力、以水作为制冷剂的吸收式制冷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使燃气空调的用量日益增多,这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亦推动了制冷技术的进步。
2、国内发展慨况
论述空调冷水机组在国内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西方最早来中国考察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对中国的制冰和建冰窖的方法有详细记录。《诗经》中就有“凿冰冲冲,纳于凌阴”的诗句,反映了当时人们贮藏天然冰的情况。《周礼》中有“凌人夏颁冰掌事”的记载。可见我国的采冰、贮冰技术早已采用。魏国曹植所写的《大暑赋》中亦有这样的诗句:“积素冰于幽馆,气飞积而为霜”。说明当时已懂得用冰作空调之用了。
我国制冷剂制造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才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50年代的仿制开始到60年代的自行设计制造,并制定了比较系统的制冷空调产品系列和标准,以后又开发了各种形式的制冷空调产品。目前,制冷空调行业已具有品种比较齐全的大、中、小型制冷空调产品系列及相关技术标准,并已经形成有一定基础的科研、教学、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管理体系,正在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㈨ 热泵技术有哪些优点在节能方面有哪些特点

一、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风冷)热泵目前的产品主要是家用热泵空调器、商用单元式热泵空调机组和热泵冷热水机组。热泵空调器已占到家用空调器销量的40~50%,年产量为400余万台。热泵冷热水机组自90年代初开始,在夏热冬冷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部分城市中央空调冷热源采用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已占到20~30%,而且应用范围继续扩大并有向此移动的趋势。
二、水源热泵
虽然目前空气源热泵机组在我国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但它存在着热泵供热量随着室外气温的降低而减少和结霜问题,而水源热泵克服了以上不足,而且运行可靠性又高,近年来国内应用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三、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以大地为热源对建筑进行空调的技术,冬季通过热泵将大地中的低位热能提高对建筑供暖,同时蓄存冷量,以备夏用;夏季通过热泵将建筑物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建筑进行降温,同时蓄存热量,以备冬用。由于其节能、环保、热稳定等特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欧美等发达国家地源热泵的利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特别是供热方面已积累了大量设计、施工和运行方面的资料和数据。
四、复合热泵
为了弥补单一热源热泵存在的局限性和充分利用低位能量,运用了各种复合热泵。如空气-空气热泵机组、空气-水热泵机组、水-水热泵机组、水-空气热泵机组、太阳-空气源热泵系统、空气回热热泵、太阳-水源热泵系统、热电水三联复合热泵、土壤-水源热泵系统等。
五、其它热泵
热泵除上述四类以外,还有喷射式热泵、吸收式热泵、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式热泵及以CO2为工质的热泵系统。
六、热泵技术在我国的运用及发展
热泵在我国起步较早。50年代,天津大学的一些学者已开始从事热泵的研究工作。60年代开始在我国暖通空调中应用热泵。例如,从1963年起原华东建筑设计院与上海冷气机厂就开始研制热泵式空调器;1965年上海冰箱厂研制成我国第一台制热量为3720kw的CKT-3A热泵型窗式空调器。1965年天津大学与天津冷气机厂研制成国内第一台水冷式热泵空调机。1966年又与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共同合作进行干线客车的空气-空气式热泵试验。1966年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与哈尔滨空调机厂研制成功LHR-20恒温恒湿热泵式空调机,首次提出冷凝废热用作恒温恒湿空调机的二次加热的新流程。但是,由于我国能源价格的特殊性,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热泵空调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始终很缓慢。直至70年代末期,才又为热泵空调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机遇。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我国暖通空调领域掀起一股热泵热。热泵空调在我国的应用日益广泛,发展速度很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热泵空调的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
2、积极开展热泵空调技术的研究工作
(1)热泵空调技术在我国运用的可行性研究
1986年北京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燃气吸收式热泵供热制冷系统可行性研究“;1988年天津大学热泵研究所开展了京津地区运用热泵兼暖空调节能可行性的研究;1988年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开展热泵在我国应用与发展问题的研究;1992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开展了中、高档旅馆利用热泵技术节约能源的可行性研究;1991年开始,哈尔滨建筑大学开展了在我国应用电动热泵站、吸收式热泵站的可行性研究并进行了闭式环路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和太阳能开式环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应用的评价;1996年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开展了青岛东部开发区建设以海水为热源的大型热泵站可行性研究。
(2)空气-空气小型热泵试验装置的研究
国际上公认的房间热平衡试验方法是小型空气-空气热泵性能测试最精确的方法。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于1980年建成国内第一台标定型房间热平衡法试验装置。空调所于1987年建成国内第一台平衡型房间热平衡法试验装置。某空调器检测中心于1986年底建成了由国外全套引进的平衡型房间热平衡法试验台。
建成试验装置后,开展了下述各项工作:
①为国家商检部门标定进口空调器性能,把好质量关;
②为开发空气-空气热泵新产品,对进口热泵空调器进行详细的实验研究;
③标定国产空调器性能;
④我国小型空气-空气热泵除霜问题的研究;
⑤我国小型空气-空气热泵供热季节性能系数的实验研究;
⑥探索提高标定型房间量热计的测试精度的技术措施;
⑦开拓房间热平衡法试验装置用途的研究。
(3)热泵空调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浙江大学开发了一个风冷热泵全年性气候工作的计算机模拟软件,以此研究了风冷热泵运行特性。同济大学等作了直燃型氨-水GAX吸收式热泵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和吸收式热泵计算机模块化仿真设计和优化技术的研究。
(4)国内一些研究单位、高校对土壤源热泵十分感兴趣,作了一些实验研究工作。重庆建筑大学对垂直布置的U型管换热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哈尔滨建筑大学和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对水平布置的地下盘管换热器进行实验研究和计算机数值模拟。
3、热泵空调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
早在60年代我国开发了窗式热泵空调器,80年代初开发了分体式热泵空调器,质量不断提高,现已推出变频控制和模糊控制新技术。近年来,我国又先后开发了整体式风冷热泵式冷热水机组、模块式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水源热泵空调器等。例如,上海实业空调机有限公司研制成RF系列热泵空调机,采用全新的制冷系统,改进了热泵融霜、防冻结等功能;上海富田空调冷冻有限公司、厦门国本公司等经过几年的努力,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基本解决了低温启动、融霜等问题。1994年又研制出全电脑控制双螺杆型空气源热泵式冷热水机组,其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上海台佳机电有限公司的螺杆采用第三代齿形,效率比活塞式压缩机高15%。合众-开利30GQ空气-水热泵机组采用多台06E半封闭压缩机,多回路设计,高效换热管,低噪声风机等,并微电脑控制,使机组始终处于最佳运行工况、该厂在1999年推出30HT新型空气-水热泵机组。
目前,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市场空前繁荣,生产厂家已由1995年的十几家发展到现在40多家。产品规格齐全,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销售的机组共有45个品牌,其中国产机组约占25%左右,其余为合资产品、台资产品和进口产品。例如,美国特灵、开利、约克、麦克维尔,法国的西亚特,意大利的阿尔西;国产台资产品有上海富田、厦门国本、福州的扬帆等。合资的有上海合众-开利、上海新晃、广东吉荣等。根据国内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样本及资料的统计,在额定工况下,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制热性能系数基本大于3,有的高达4以上。
4、热泵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早在1980年上海手工业局设计室与上海冷气机厂为上海某商场设计了国内第一套空气-水热泵空调系统,运行效果一直良好。近年来随着国内空调技术的飞速发展,热泵空调系统获得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
(1)自90年代起窗式热泵空调器、分体式热泵空调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开始步入我国百姓家庭。据国家有关信息中心预测统计,房间空调器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市居民家庭普及率达 42.8%,其中约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热泵型的。
(2)热泵应用的重要方向是解决长江流域建筑物中央空调的冷热源问题。我国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热冬冷。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全境,江苏、安徽、四川大部,陕西、河南南部,贵州东部,福建、广东、广西北部,甘肃南部的部分地区均属于夏热冬冷的气候。在这些地区很适宜应用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解决建筑物中央空调冷热源的问题。同时,再考虑到热泵的地球环保效益,使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在这些地区的大、中、小城市中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地区应用范围仍有继续向北移动的趋势。例如,1993年在天津沃特文化游乐总汇第一期空调工程的KTV歌舞厅和餐厅雅座的新风系统中,选配了2台SJC-05H型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制冷量15.1kw,制热量17.9kw)。夏季供冷,过渡季节作为热源,为新风机组提供40~50℃热水,使用效果很好。因此,1994年第二期改造工程的客房空调设计又选2台SJC-15H(制冷量45.3kw,制热量53.8kw)作为空调的冷热源装置。1996年,烟台第一百货商场扩建工程中,也选用了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作为空调冷热源,全年运行,效果也不错。
(3)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现代办公楼和大型商场建筑中开始采用闭式环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以回收建筑物内的余热,效果很好,发展速度很快。
80年代初,我国在一些外商投资的建筑中采用了闭式环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这些工程显示出闭式环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回收建筑物内余热的特有功能以及节省或减小常规空调系统的冷热源设备和机房,便于分户计费,便于安装、管理等优点。因此,90年代便得到广泛地应用。据统计,1997年国内采用闭式环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工程共52项;从“天龙”水源热泵空调中国地区一览表(共15项工程)看,不仅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中一些工程采用它,而且如佛山、绍兴等中、小城市也开始采用。据有关文献的预测分析,闭式环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节能型空调系统,在我国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节能始终是空调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热泵技术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合理用能的典范。正因为热泵的节能效益,才使热泵在20世纪70年代后,在空调领域中获得广泛地应用与发展。有关文献将这一时期称为热泵发展的第一兴旺期。并预言,由于全球温暖化问题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人们要求减少温室效应。也就是说,空调能源效率再次变得最重要,这不是由于经济问题,而是出于环境原因,我们暧通空调工作者将会经历热泵发展的第二次兴旺期。为此,暖通空调工作者应做好思想准备,加强有关热泵空调方面的研究工作,积极推广应用热泵空调。

㈩ 热泵热水器能当空调用

无故障长期稳定运行热泵热水器与空调相比,运行时间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热泵热水器系统运行时间要远高于空调。热泵热水器的运行时间取决于以下因素:空调在夏季使用频率高,但热水器却是日用品,并且冬季运行时间特别长。冬季加热一箱水的时间是夏季的数倍,因此需要确认热泵热水器在冬季的运行模式。根据统计计算,热泵热水器有2/3的寿命是在冬季消耗的。因为热泵的出水温度在55度以上,随着使用的进行,水箱温度会下降,当下降到45度左右时,压缩机就需要启动运行,因此压缩机基本都是运行在冷凝温度较高的区域。冷凝温度是影响压缩机寿命的主要因素,在运行相同时间的条件下,热泵热水器中压缩机所受的综合负荷要远高于空调中的压缩机。消费者购买热泵热水器的主要动力是节能、方便,消费者会因此而多用水,这也增加了热泵的工作时间。如果热泵热水器用于采暖+生活热水场合,可能会在整个采暖季节长期运行。综合以上各类因素,可知热泵热水器主机会向小型化发展,实际运行时间会大幅度增加。要保证在热泵热水器生命周期里不发生故障,压缩机需要能够承受20000小时的实际运行,因此,使用热泵专用压缩机是非常必要的。空调与热泵热水器运行模式的差异对比系统设计时的注意事项在实际的系统设计时,也要遵循热泵运行的规则,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热泵专用压缩机的功能。具体要注意到以下几方面:节流装置要保证宽范围无论是分体式还是放于室外的整体式热泵热水器,其蒸发温度都非常宽。为了在宽范围内进行有效节流,建议不要采用单根毛细管,而是采用膨胀阀或者多组毛细管,以应对环境温度的变化,保证在所有运行条件下都有吸气过热度。同时也要避免液体直接进入压缩机,特别是冬季。观察液击、浸入现象,评估风险针对静态加热储热式热泵热水器,“冷媒迁移”是回避不了的问题:即压缩机停止工作后,处于冷凝器处于高水温环境中,压缩机/蒸发器逐渐冷却,温差导致冷媒逐渐迁移至蒸发器和压缩机。冷媒发生“聚集”,压缩机再次启动时,聚集在蒸发器中的冷媒很可能直接进入压缩机。也就是说热泵热水器发生液击的程度比空调要严重得多。这个现象已经经过多次试验得到验证。这也是热泵专用压缩机采用超大容量弧形储液器设计的原因之一(缓解液击、提升吸气过热度)。因此,在开发热泵热水器时,需要观察液击、浸入现象,评估风险。注意压缩机底部过热度的问题这一点是在系统设计时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但却是极端重要的。所谓压缩机底部过热度,其定义为:压缩机底部温度—冷凝温度。如果该值为零或者小于零,此时压缩机本体就成了一个“冷凝器”,冷媒会慢慢在压缩机壳体内冷凝成液体而沉积在压缩机底部,被当做“润滑油”泵到压缩机泵体各滑动面上。液态冷媒是没有润滑功能的,其结果是压缩机泵体摩擦对偶全面磨耗,发生“咬缸堵转”只是个时间的问题。压缩机冬季运行时,如果发生“吸气带液”,进入压缩机内部的液态冷媒会迅速降低压缩机本体温度,加上低的环境温度,导致压缩机底部温度会降得比较低。而热泵热水器由于需要制取较高温度的热水,冷凝温度比较高,就这很容易发生压缩机底部温度低于冷凝温度的现象。系统实验表明,当发生有吸气带液时,在制取55度热水时,环境温度在5度左右就会发生底部过热度小于零的现象,环境温度越低越严重。普通空调压缩机在有吸气过热度时容易“电机过热”,特别是在高压缩比运行时。这恰是热泵专用压缩机需要解决的,在高压缩比下,热泵专用压缩机仍可可靠运行。冷凝侧换热留出安全余量不管是什么类型热泵热水器,长期运行后,其水侧(冷凝侧)的换热效果都会下降(结垢、松动、老化等),换热温差会增加。因此在设计当初就考虑到将来其冷凝侧换热温差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留出一定的安全余量,以保证压缩机长期运行在安全范围之内。

阅读全文

与小型空调热泵装置设计课后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甲乙实验装置 浏览:330
风扇电机做电动工具 浏览:482
传动装置功率密度 浏览:83
制冷机械设备装置图 浏览:41
电机传动装置相关日语 浏览:587
机械般是什么原理 浏览:755
阀门sq什么意思 浏览:746
车仪表台贴东西留的印怎么办 浏览:832
制冷装置课程设计cad图 浏览:479
针织机械有哪些 浏览:377
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 浏览:39
常用天然气阀门种类 浏览:438
冰箱不会制冷了怎么弄 浏览:957
带手轮的阀门怎么开关 浏览:788
立马智能仪表mc21电压多少 浏览:450
cooper阀门中文什么名 浏览:58
如何找回设备 浏览:188
仪表内介质是什么 浏览:472
仪表盘转针响是怎么回事 浏览:590
smart有没有工具箱 浏览: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