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传动装置发展

传动装置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07 18:23:04

⑴ 机车传动装置的简介

机械方式变换机车动轮和原动机(柴油机)的转速比和转矩比以传递动力的装置。柴油机经过主离合器与多档位的齿轮变速箱相连,变速箱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轴和车轴齿轮箱连接(或通过曲拐和连杆),驱动机车车轮。启动柴油机时,先将主离合器脱开。柴油机工作平稳后,闭合主离合器,使机车起动。随着机车速度的加快,柴油机转速也成正比地上升。到柴油机转速上升到接近最高转速时,必须及时换接齿轮变速箱的下一档位,以减小变速箱输出轴和输入轴的转速比。换档时,先降低柴油机转速。换档完成后,再提高柴油机转速以增加机车速度,直至柴油机又达到最高转速,再换接到下一档位。柴油机在每一变速档位下的转速与机车速度成正比,它的功率也就基本上与机车速度成正比,因而柴油机几乎总是不能发挥它的全部功率的潜力。机车牵引曲线只能呈阶梯形,阶梯的级数等于变速的档位数。级数越多,功率的利用越好,但传动装置也越复杂、越重、越贵。柴油机车的机械传动装置一般为4~5级。
主离合器的摩擦副在机车起动过程中相对滑转。产生磨耗和发热。变速箱在换档同步的接合过程中,换档齿轮难免发生撞击,换档离合器会滑转磨耗。机械传动装置在换档时又有牵引力中断的缺点。所以机械传动装置尽管效率高于其他种类的传动装置,仍只用在小功率的机车上,用于柴油机车的机械传动装置却不超过400千瓦。
燃气轮机车的机械传动装置用两级变速,但未取得成功。这一方面是因为机车功率大、离合器不适用,一方面是由于机车车轮发生空转时使燃气轮机的叶轮超速旋转会带来危害。

⑵ 变速器的发明发展及演变过程

其实不然,变速器在各方面的技术都不比发动机要低,且看中国自主品牌能够自主研发发动机的已经屈指可数,能够做出变速器的更是少得可怜。据统计,中国的汽车品牌使用自主研发自动变速箱的车型仅为5%,其余95%的车型都是使用国外品牌的自动变速箱。

中国的汽车品牌使用自主研发自动变速箱的车型仅为5%,其余95%的车型都是使用国外品牌的自动变速箱。

更加残酷的现实是,比你优秀的人他们比你更加努力。国外变速器豪门在8AT、9AT还没大量普及之际,已经推出了10AT变速器。借着这个契机,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自动变速器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下文仅讨论液力变矩器带行星齿轮的AT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至于双离合、无级变速器,序列式变速器等下回再讨论)

解放你的左脚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1886年卡尔·本茨(Karl Benz)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发明的“奔驰1号”。但很多人不知道,这辆车是没有变速器,只有主减速器,所以它不能挂倒挡后退,也不能换挡,不管路况如何,都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跑。

△世界第一辆汽车奔驰1号,这款车只要主减速器没有变速器

相信有骑自行车经验的人都知道变速器的重要性了。举个例子,在平地骑车你双腿可能只需使上5成功力就可以飞奔起来,但是到了上坡路段,哪怕你使上10成功力,都是非常费劲,原因就是你双腿发出的力量不能有效转变为带动车轮转动的力量。

汽车也是同样道理,有了变速器,有效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才能让发动机的力量合理输出到车轮上。换句话说,变速器其实不是“改变速度”,而是改变力矩。

△自行车的变速器,改变的不是速度而是力矩

时隔3年之后的1889年,法国标致发明了世界上首款汽车变速器。不过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款十分粗糙粗糙,不但操作繁琐,而且还需要发动机转速配合换挡。所以汽车工程师就意识到手动变速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讲就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不知道什么时候换什么挡最合适。

汽车最理想状态是启动之后就踩油门直接可以开走,让所有人都容易驾驶。所以他们想到了让汽车学会自动换挡。

△法国人虽然没有发明汽车,但是在汽车技术的发明却不遗余力

到了1908年,亨利福特为福特T型车装备了2速自动变速器。虽然简单可靠,但是它仍然算不上真正的“自动”。因为它需要驾驶者清楚知道,变速器换挡之际,需要油门的配合才能把车辆开得顺畅。

△福特T型车装备了2速自动变速器

△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变速器是Hydra-Matic,最初被装于Oldsmobile奥兹莫比尔

让自动变速器变得真正实用可靠,是那时所有汽车工程师的目标。但也许大家想不到,真正刺激这项技术发展并非让大家开车更加舒服,而是为了在战场上汽车不再容易熄火。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的全自动变速器是美国通用汽车在1940年代生产的Hydra-Matic,这台变速器使用液力耦合器(而不是液力变矩器)和三排行星齿轮提供四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Hydra-Matic最初被装于Oldsmobile奥兹莫比尔,接着凯迪拉克和庞蒂克也采用了这种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最重要的改进是在二战期间,别克公司为坦克开发了液力变矩器,到1948年,这种液力变矩器与其它部件结合成为液力变速器而定型成为现在通用的自动变速器。自此之后,自动变速器才算数正是踏入正规了。

⑶ 常用的传动装置是什么

齿轮组合

⑷ 传动装置是什么识别并解释杠杆的三个层次。

⑸ 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研究内容:汽车传动系统是由一系列具有弹性和转动惯量的曲轴、飞轮、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等组成。动力经发动机输出,经离合器,变速箱增扭变速后、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传递到驱动车轮。
国内外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汽车作为生活工具得到大范围普及,另一方面机械、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给汽车自动传动系统的不断革新、成熟提出了需求,也创造了条件。经历了自动变速前期、液力变速阶段、电控电动变速阶段,自动传动系统正迈入智能自动变速阶段,在获得良好操纵性能的基础上,在经济性与环保性、行驶舒适性等方面也取得不错的进展。鉴于其诸多优点自动传动系统已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自动传动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自动传动系统今后依旧首先在乘用车领域取得快速发展甚至突破,主要还是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在大型工程车辆以及HEV领域,将利用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成果不断完善动力传递性能。下面着重介绍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
①齿轮传动机构的改进。为了提高动力性、经济性,降低噪声,传动比范围开始加大,并成多级化;同时为了减少齿轮摩擦阻力,要求齿轮、轴承小型化,低噪声。
②机械部件电子化。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机械部件被逐渐取代,例如shift-by-wire技术的应用,取消了换挡手柄和变速器之间的机械连接,直接通过开关控制完成官方控制。
③控制策略。作为人-车-路闭环环境的一个环节,装载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可以灵活选择最合适的工作模式,实现智能化驾驶,以达到节能减排和安全的目标。模糊控制、最优控制、鲁棒控制以及神经网络控制等先进理论越来越多应用于自动变速器,使控制更加精确。此外还需要完善优秀驾驶员的驾驶经验数据库。
④HMT分速汇矩与分矩汇速的结合。通过控制相应离合器和制动器模式切换,在中低速段采用分速汇矩工作模式,高速时切换为分矩汇速式传动模式,实现高效传递。

⑹ 什么是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

(1)皮带传动:分为平皮带传动,三角皮带传动。 (2)链条传动。 (3)齿轮传动:分为圆柱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齿条传动,蜗轮传动。

⑺ 传动装置的结构

传动抄装置:是将原动机的运袭动和动力传给工作机构的中间装置。.
对于前置后驱的汽车来说,发动机发出的转矩依次经过离合器、变速箱、万向节、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传给后车轮,所以后轮又称为驱动轮。驱动轮得到转矩便给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并因此而使地面对驱动轮产生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前轮与传动系一般没有动力上的直接联系,因此称为从动轮。
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布置形式是随发动机的类型、安装位置,以及汽车用途的不同而变化的。例如,越野车多采用四轮驱动,则在它的传动系中就增加了分动器等总成。而对于前置前驱的车辆,它的传动系中就没有传动轴等装置。

⑻ 传动装置的分类

汽车传动系可按能量传递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机械传动、液力传动、液压传动、电传动等。
汽车传动系按照结构和传动介质分,其型式有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容积液压式)、电力式等。
机械式传动系常见布置型式主要与发动机的位置及汽车的驱动型式有关。可分为:
1.前置后驱—FR:即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
这是一种传统的布置型式。国内外的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型式。
2.后置后驱—RR:即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在大型客车上多采用这种布置型式,少量微型、轻型轿车也采用这种型式。发动机后置,使前轴不易过载,并能更充分地利用车箱面积,还可有效地降低车身地板的高度或充分利用汽车中部地板下的空间安置行李,也有利于减轻发动机的高温和噪声对驾驶员的影响。缺点是发动机散热条件差,行驶中的某些故障不易被驾驶员察觉。远距离操纵也使操纵机构变得复杂、维修调整不便。但由于优点较为突出,在大型客车上应用越来越多。
3.前置前驱—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这种型式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但上坡时汽车质量后移,使前驱动轮的附着质量减小,驱动轮易打滑;下坡制动时则由于汽车质量前移,前轮负荷过重,高速时易发生翻车现象。大多数轿车采取这种布置型式。
4.越野汽车的传动系
越野汽车一般为全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在变速箱后装有分动器将动力传递到全部车轮上。轻型越野汽车普遍采用4×4驱动型式,中型越野汽车采用4×4或6×6驱动型式;重型越野汽车一般采用6×6或8×8驱动型式。

⑼ 汽车传动系统的发展历史

汽车在1898年以前,发动机动力输出后直接通过齿轮传给驱动轴,因而限制了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只能紧靠驱动轮轴,使汽车的造型设计产生了困难。正因为万向节的发明,才有了今天的前置后驱动,后置前驱动汽车,它标志着汽车传动技术走向成熟。

阅读全文

与传动装置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石油化工装置电力设计规范解析 浏览:141
苏州工业轴承多少钱一个 浏览:448
mk都包五金件掉漆 浏览:901
电车车把轴承正常是什么样的 浏览:526
如何拆卸机械键盘空格键 浏览:149
做木桶需要哪些机械 浏览:400
机械水位开关怎么调节 浏览:211
西安同传设备租赁哪个好 浏览:707
q50l仪表保养灯如何消除 浏览:260
电动工具锂电池拆机 浏览:858
仪表冲压机是做什么的 浏览:595
为什么机械是坑 浏览:714
东方红404后动力输出轴承怎么换 浏览:410
常用的暖气阀门图片 浏览:833
暖气开阀门锁 浏览:664
青田东源镇红光阀门厂招聘 浏览:181
甲乙实验装置 浏览:330
风扇电机做电动工具 浏览:482
传动装置功率密度 浏览:83
制冷机械设备装置图 浏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