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陀飞轮”手表和一般的机械表有什么区别
“陀飞轮”手表和一般的机械表最大区别是摆轮原理。
一般机械表游丝摆轮是固定的,受一个方向的地心引力。
陀飞轮的创意在于,将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Carriage)之内,使框架围绕轴心也就是摆轮的轴心做360度不停的旋转。这样,原本的擒纵机构是固定的,因而当表搁置位置变化的时候,擒纵机构不变,造成了擒纵零件受力不同而产生了误差;当擒纵机构360度不停的旋转起来的时候,会将零件的方位误差综合起来,互相抵消,从而消灭误差。
事实上,陀飞轮注重它的设计,独特的设计,独一无二,更能突显出它的价值。打磨工艺也是最费时的工序,它不但令人感到美观,更是吸引人目光的焦点。理论上是陀飞轮的准确性要比一般表来的准,但现在工具母机的精密度提高,加上制造技术的提升,一般的名表都相当准,不比陀飞轮的差,所以陀飞轮的工艺价值、观赏把玩的乐趣,及品牌代表的身份地位远胜过它的实用性。
(1)机械表的陀飞轮装置扩展阅读:
陀飞轮机械表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陀飞轮机械表
是在1795年由瑞士制表大师 Abraham-Louis Breguet发明并制成的。其飞轮结构必须由“飞轮旋转框架”和“飞轮固定支架”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基本构件组成。在此组合中,“摆轮夹板”必须随飞轮一起旋转。
第二代陀飞轮机械表
是在1927年,德国制表大师Alferd Helwig制造成功没有“飞轮固定支架”的陀飞轮怀表,提高了此种表运转时的神秘感和动态艺术美。在此组合中“摆轮夹板”仍须随飞轮一起旋转,此第二代飞轮表同样有同轴式和偏心式两种类别。
第三代陀飞轮机械表
则由东方的钟表大师—中国人矫大羽(Kiu Tai Yu)在1993年于香港的“天仪轩”首创发明并且亲手制造成功。它不但和第二代飞行陀飞轮表一样都取消了“飞轮固定支架”,而且奇迹般地把“飞轮旋转框架”也一同取消了(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飞轮表中,此构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❷ 请问机械表中的这个装置叫什么名字(不是陀飞轮)这种机械表又被称为什么机械表
这就是陀飞轮,只不过不是那种传统的平面陀飞轮,而是至少有三轴的立体陀飞轮,随着擒纵的行进,整个摆轮框架会多平面的旋转
❸ 自动机械表与陀飞轮表有什么区别
一、主要区别
1、摆轮原理
一般机械表游丝摆轮是固定的,受一个方向的地心引力。陀飞轮让游丝摆轮系统旋转起来,从而平衡了地心引力,让每个方位都受到地心引力。
2、外观
一般机械表的游丝摆轮是固定在板桥上,摆轮做往复旋转摆动。陀飞轮不光摆轮做往复摆动,整个游丝摆轮机构整体都在匀速旋转。
3、精度
一般机械表都会有较大的走时误差,同等品质下陀飞轮的走时误差小于前者。
二、自动机械表的简单介绍
自动机械表,是手动机械表的一种改良,在表里加入了一个摆陀;当在配戴时,表内的摆陀可因手腕的活动而旋转,而达到上发条的效果。由于手腕的活动会为手表持续上发条,因此自动机械表都有防止发条过紧的功能,以避免发条损坏。
三、陀飞轮表的简单介绍
陀飞轮表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法文Tourbillon(故又称特比龙),有“漩涡”之意,是指装有“旋转擒纵调速机构”的机械表,陀飞轮是音译与意译相结合。宝玑发明陀飞轮机构,是为了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
❹ 请问怎么看手表有陀飞轮装置
游丝摆轮除了镂通表,一般看不见.如果是透底机心,那么没只都会看见。它只是起版到调节发条动力作用权,摆动频率很快(一般28800次/小时,1秒八下左右)机械表都有。
陀飞轮一般在6点位置,它的三只导住每一分钟自转一周,是立体感很强的装置,不难看出来。还有带陀飞轮的手表很贵,要比同品牌同材质的贵出将近一倍,一般只有自主生产机心的品牌才有。(宝玑、积家、爱彼等)
陀飞轮为了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以前一直用于怀表,现在腕表上只是一种装饰,腕表已经很准了±10秒/天。
卡罗素应该在当时兴起一段时间,英国的机械表都比不上德国,怎么比瑞士,而且它照陀飞轮的实用性应该还差些,所以现在已经听不到了
❺ 陀飞轮手表的工作原理
宝玑的陀飞轮原理与技术持续了一百多年,一直没有重大的变化,直到1920年代,德国的Albert Helwing (Deutsche Uhrmacheerschule的技术部门主任)发明“浮动陀飞轮”(flying tourbillon,或称为“飞行陀飞轮”),它是一种没有支架(bridge)陀飞轮,为的是让陀飞轮尽可能地扁一些(as flat as possible).这一种自由立式框架(free-standing cage)是Albert Helwing发明的目的 。
Albert Helwing回忆他的发明时说:框架的重量仅700mg,没有人相信它足够有力。因此我在框架的一侧也系了一条,重量是250克。这样,在通往Deutsche Uhrmacheerschule的入口厅展示箱内,我悬挂了这个浮动陀飞轮装置,这一挂就是4个星期,所有的批评言论通通沉寂下来······
陀飞轮名表赏析
陀飞轮表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整个擒纵调速机构组合在一起并且能够转动,以一定的速度不断的旋转,使其把地心引力对机械表中“擒纵系统”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时精度。由于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已经把钟表的动感艺术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来被誉为“表中之王”。
陀飞轮表的创意在于,将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Carriage)之内,使框架围绕轴心也就是摆轮的轴心做360度不停的旋转。这样,原本的擒纵机构是固定的,因而当表搁置位置变化的时候,擒纵机构不变,造成了擒纵零件受力不同而产生了误差;当擒纵机构360度不停的旋转起来的时候,会将零件的方位误差综合起来,互相抵消,从而消灭误差。陀飞轮一般是1分钟转360度,也是最理想的旋转速度。
陀飞轮的原理就是当钟表在垂直位置时补偿地心引力的作用。
陀飞轮名表赏析
换句话说,当一只钟表处于垂直位置时,由于来自地心引力的作用,它的调节控制器,即是其摆轮、游丝和擒纵器,会在每一下摆动时发生难以觉察的快慢变化。
如果把调节控制器装设在一个每分钟转动一周的“笼框”上,即可获得一系列的垂直位置。这样便可以使钟表走动时十分准确,并能够互补误差。
这个原理看来十分简单,但实施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原因之一便是“笼框”和陀飞轮的重量不能超过0.3克或0.013盎司——相当于一片天鹅羽毛的重量或两片鹦鹉羽毛的重量。另一原因是,它由72个精细组件组成,而其中大部分为手工制作!
❻ 高端机械表中的“陀飞轮” 究竟指的是什么
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法文Tourbillon(故又称特比龙),有“漩涡”之意,是指装有“旋转擒纵调速机构”的机械表,陀飞轮机构,是为了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陀飞轮表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整个擒纵调速机构组合在一起并且能够转动,以一定的速度不断的旋转,使其把地心引力对机械表中“擒纵系统”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时精度。由于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已经把钟表的动感艺术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来被誉为“表中之王”。
请采纳谢谢!
❼ 手表里的陀飞轮有什么作用
作用是大幅提高机械表走时精度。
陀飞轮是TOURBILLON的音译,意思是旋转式擒纵内调速机构
陀飞轮表是瑞士容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Tourbillon(故又称特比龙),有“漩涡”之意,是指装有“旋转擒纵调速机构”的机械表,陀飞轮是音译与意译相结合。宝玑发明陀飞轮机构,是为了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
(7)机械表的陀飞轮装置扩展阅读:
陀飞轮的原理就是当钟表在垂直位置时补偿地心引力的作用。
换句话说,当一只钟表处于垂直位置时,由于来自地心引力的作用,它的调节控制器,即是其摆轮、游丝和擒纵器,会在每一下摆动时发生难以觉察的快慢变化。
如果把调节控制器装设在一个每分钟转动一周的“笼框”上,即可获得一系列的垂直位置。这样便可以使钟表走动时十分准确,并能够互补误差。
这个原理看来十分简单,但实施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原因之一便是“笼框”和陀飞轮的重量不能超过0.3克或0.013盎司——相当于一片天鹅羽毛的重量或两片鹦鹉羽毛的重量。另一原因是,它由72个精细组件组成,而其中大部分为手工制作!
❽ 现在机械表都有陀飞轮吗
陀飞轮是一种高端的机械表装置,少数高档机械表才有。国产陀飞轮机械表最便宜的也要两万元左右。进口的品牌价格更高,几十元几百万的都很常见。
❾ 请问 手表中的陀飞轮是什么解释
很不错的表。陀飞轮是一种手表结构,这种结构里多了一个叫陀飞轮的装置,由于地心引力的存在,再好的机械手表都会存在走时微快或微慢的情况,为了尽量消除这种问题,手表厂商在表里放入陀飞轮装置,用以自动平衡这种由于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微弱时差,但是能够做到的是比一般非陀飞轮手表更加精确,要完全精准是不可能的。